APP下载

初识东海蓬莱 品味渔家文化

2011-11-08李宜勇

科学24小时 2011年9期
关键词:岱山渔港海岛

文/李宜勇

初识东海蓬莱 品味渔家文化

文/李宜勇

岱山以渔家文化为载体, 优美的海岛环境、 完整的渔港古镇、 独特的渔民风俗, 展现了渔港历史发展的脉络,体现了海岛的个性特征。

岱山又叫东海蓬莱,是舟山群岛第二大岛,海岛相依,水天相接,构成一幅天然画卷。这里气候宜人,景色优美,古迹遍及全岛。作为我国渔业重镇,在其发展、兴盛的历史进程中,沉积了丰厚的历史文化,构成岱山特有的海岛民俗文化。

海岛古镇——东沙古渔镇

岱山岛西部自西向东有一个半圆形海湾,古称“东沙角”,古镇也因此而得名,著名学者余秋雨也为之题字“东沙古渔镇”。东沙建制可追溯到唐代,五代时期阿育王曾铸铁塔一千尊藏于各地,吴越钱忠懿王派人送两尊藏于东沙山诸头的普明院中,可见其影响。但因明清两代长时间实行海禁,使渔港一度荒废。直至清朝康熙年间取消海禁,各地渔民才先后进入岱衢洋捕鱼,渐使东沙渔船云集。随着渔业的兴起,各地渔民、工匠聚集而居,逐渐形成渔镇。据《中国渔政史》记载,东沙渔港形成于清朝康熙年间,每逢鱼汛,沿海渔船聚集东沙,海面渔船绵延达数里,各类作坊通宵加工鱼货,甚是繁荣。

古镇至今完整地保留着清末至民国初期渔镇的传统风貌和海岛民俗特点,带有浓浓的“海”味,是人们体验海洋文化,领略古渔镇风貌,品味海岛民俗风情不可多得的地域文化遗产。说起江南古镇,人们自然会想起乌镇、西塘等江南水乡,白墙黛瓦,小巷幽深,而东沙古渔镇却以古朴浓郁的渔村文化给人不同的精神体验。

整个古镇借助地形巧妙构建空间,纵街横巷,建筑布局严谨有序,极富建筑之美。从建筑角度讲,充分体现了海岛渔镇“海”的特点。第一,整个古镇依山面海,房屋建在开阔地带,呈现南高北低的特点,极富层次感。设计成倒三角形状的排水渠顺势而建,一直延伸至村外,既能有效排水,防止内涝,又体现了渔村的地域特点。第二,房屋依据地形特点顺势而建,建筑材料的运用,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大量使用当地石材,使整个古镇整体又不呆板。厚重、粗实的房屋具有防雷、防台风的特点,为现代住宅预防自然灾害提供了较好的设计思路。第三,建筑形式和造型极具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无论是传统四合院建筑还是近代欧式建筑,都有深深屋檐形成的阶檐,为夏日纳凉、居家劳作提供了必要的空间,而且屋檐下配有接水的瓦流,为淡水资源相对匮乏的海岛提供了必要的生活用水。第四,古镇具有独特的色彩美,与江南水乡民居的白墙黛瓦不同,东沙古渔镇大都是黑瓦灰墙。从实用角度来讲,海岛多风带有大量盐碱成分,白墙比较容易污染且不便于清理。更重要的是捕鱼作为一种高风险行业,渔民与变化无常的大海搏斗,随时都伴随着死亡。每每有渔民出海未归,家人都要身着白色丧服出殡,因此,渔民认为白色不吉利。这种禁忌反映在建筑色彩上就由白墙改为灰墙。

另外,从景观学角度看,古宅无论是透过窗户还是从庭院向外看,总能看见大海,这样的设计布局,保证渔民足不出户就能看海观察潮汐,预测天气和出海时间,很有实用价值,同时又提升了古宅的居住品质,使得古镇与海岛环境完美结合,渗透出渔镇“海”的地域文化特点。

华藏世界——慈云极乐禅寺

慈云极乐禅寺又名慈云庵,位于岱山最高峰磨心山景区,红墙、黄瓦、飞檐、翘角,是一座典型的江南禅院建筑风格。山门牌坊的匾额上写着“蓬莱仙岛”四个字,沿山门中轴线往上,钟楼鼓楼、玉佛殿、大雄宝殿,左右布局对称,结构严谨又不失生动,古拙中透出几分灵气。玉佛殿主供白玉卧佛,两侧为形态各异的十八罗汉。玉佛殿上方为禅寺主殿大雄宝殿,供奉“西方三圣”——教主阿弥陀佛,左胁侍观世音菩萨,右胁侍大势至菩萨。大殿气势宏大,金碧辉煌。穿过主殿拾阶而上是慈云庵旧寺。整个慈云寺都是在这个古庵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相传,原来这里只是个施茶的茅舍。当时长涂有个姓赵的寡妇,为了替出海遇难的丈夫还愿,变卖家产,在这里搭建茅舍为过路行人施茶。受她积善行德的影响,人们开始在这里供奉佛像,以求神灵保佑出海家人平安归来。

由于地处海岛,为抵御台风等自然灾害的侵袭,这座始建于乾隆年间的四合院式古庵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样式。建筑与地形结合巧妙,设计匠心独具。庙宇背靠崖壁,四周植被茂盛,院墙高大厚实,不成比例的双坡顶将整个建筑完全遮掩起来。更值得注意的是,撑起屋顶的柱子与地基向里支撑形成三角支撑的作用力,用这种特殊的建筑结构以适应海岛气候特征,抵御台风侵袭。

蓬莱仙岛——徐福东渡

自古就被称作三仙山之一的蓬莱仙岛岱山,从陆地望去仙雾渺渺,烟波浩然,却有几分仙境。东沙海岸原有一座建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的“海天一览亭”,亭中一碑篆刻着徐福东渡来蓬莱仙岛寻找长生不老药的事迹。这一亭子虽已损毁,但原址树立的遗址碑,足以诉说这段传奇故事。

关于海外有神仙持有长生不死药的说法,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史记·封禅书》上记有:“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这说明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都曾使人入海求过神仙。而秦始皇崇拜神仙,特别是统一中国后更是到了痴迷的程度,在他四次巡游东南沿海的过程中“每至八神祭祠,均要顶礼膜拜”,并派遣徐福等方士多次入海求仙。

岱山以渔家文化为载体,优美的海岛环境、完整的渔港古镇、独特的渔民风俗,展现了渔港历史发展的脉络,体现了海岛的个性特征。世代的海岛子民,在与大海的亲密接触和磨砺中,已将这种孤寂漂泊的海上精神,升华为一种品质、一种习俗,浸透在这座海岛的个性中,千百年来代代传承。

猜你喜欢

岱山渔港海岛
渔港
冰与火共存的海岛
第十届“岱山杯”海洋诗文大赛征稿
在海岛度假
开渔后的博贺渔港总是忙碌而又充满生机
舟山市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来岱山听海
静静的渔港 远航的风帆
神奇的海岛
高山海岛踏歌行(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