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资源发展的“快车道”
——境外矿产投资形势及其策略分析

2011-11-07□马

资源导刊 2011年11期
关键词:快车道矿业资源

□马 也

打造资源发展的“快车道”
——境外矿产投资形势及其策略分析

□马 也

中国境外资源投资发展的动力很多,从政府角度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三点:工业化、信息化资源供应的切实保障;尽快形成新的资源供应能力;打破垄断,扭转供需紧张局面。源于这三点考量,中国资源企业以政策为基础,市场为导向,在世界矿业经济市场奋力一搏。然而,短暂的金融危机抄底态势并不能证明中国资源企业的根本实力,只有经过大经济周期的循环检验,才能处变不惊、临危不惧。

中国企业境外投资可能面临的挑战

加强在国际政治体系中的话语权,依靠企业实力取胜,对境外投资项目作出长远竞争力评估,提高境外投资质量和水平

宏观经济环境的无常变化,使中国资源企业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困局,恍然大悟之后,才发现投资区间会有周期变化。金融危机后的三年,世界市场原有的涨价周期可能已经过去,试想一旦面临下调周期,中国企业将作何打算;原本投入的境外矿业设备和资金难以撤回,造成的损失可想而知。世界市场一旦进入下调周期,中国企业盈利空间遭受挤压,市场份额遭遇削减,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逐步增加。可见,在任何周期,中国企业只有依靠自身企业实力,才能以不变应万变,靠本事赢得市场,靠能力获取财富。所以,境外投资企业只有扎扎实实把每一个海外项目作出长远竞争力评估,才能在任何时期都经得住市场考验,经得住供求关系大挑战,经得住资源市场大调整。

严重不安的世界动荡政治局势引发中资企业境外矿业的内心恐慌,准确地判断未来世界形势十分困难。对此,一方面要加强中国在国际政治体系中有足够的话语权,另一方面要对赴敏感地带投资的企业作出谨慎决断。利比亚的政治大戏让人清晰地看到,国际政治秩序就是利益、资源、道义的纠葛。某些“集团”高举民主和人权大旗,任何国家和个人都不敢挑战人类文明的最高价值。所以,对于弱民主国家的政治风险要么选择躲避,要么选择承担投资所带来的政治、经济、外交等一系列困境。

高度警觉外国政府“不合理”准入限制,以积极心态处理准入限制中的某些“冷眼”。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面临的歧视性待遇,既有欧美发达国家的排挤,也有印度、巴西等新兴大国的冷视。我们要坦然接受,这就是投资所要面临的一部分。即在当前世界意识形态、主流观点和文化历史有着巨大差距的时候,中国这个迅速崛起的庞然大物使西方为之一惊。可能对于欧美来讲接纳这个“中国巨人”需要时间。对此,我们更要有耐心。

加强境外矿业投资环境影响评价水平,以便于全方位地符合世界高水准的矿业投资要求。作为境外矿业投资,中国企业面临的环境冲击和影响可能是出乎预料的。在境外的新建项目,对投资地区环境法规要做到“心中有数,眼中有活”,做到早准备、早预防。以灵活处事的态度积极应对当地环境诉求,疏通各种环境利益关系,用优质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打动人,这样才能避免矿业开发资金的损失。

维护好投资对象国的社区关系,创造和谐友好合作的氛围。灵活协调各方利益,学会用当地人的方式和他们交流,避免与某些利益集团发生冲突。同时,熟悉并掌握投资对象国的劳工规定,实现用工用人的合法、合理、高效、灵活。

推进今后一段时期的投资工作,需要投资企业着眼动向,伺机而动。在政策目标方面,应着力提高境外投资的质量和水平。坚持企业主体地位,充分尽职调查,注重企业协调合作,规范境外经营行为。同时,遵守所在国的法律法规,注重环境资源保护,尊重当地社会习俗,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履行社会责任。应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政府宏观指导,加快法规制度建设,修订重点领域境外投资规划,完善境外投资产业政策,尽快出台《境外投资管理条例》,强化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减少政府审批范围和环节。此外,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提高金融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促进企业境外投资的财税政策,鼓励国内银行在完善风险防控的基础上,扩大对企业境外投资的信贷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国内保险机构作用,完善企业境外投资的风险保障机制。还要做好综合服务工作,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强化境外安全保障。

境外矿业投资企业要有外交意识

了解基本国情,对于未来形势和机遇作出基本判断;掌握推进资源交往和友谊合作的基本方向和工作重点

境外矿业投资企业是中国“走出去”的国家形象代表,有一定的“民间外交”风味,如果资源领域的企业都绷有一根“外交弦”,对于今后的矿业持续投资大有好处。这需要企业了解基础外交方式和注意事项。

首先应了解基本国情,对于未来形势和机遇要有基本判断。未来一段时间世界主要三大危机将是:能源资源供需矛盾;粮食保障供给矛盾;经济金融连带矛盾。我国在危机中面临的机遇体现在,一是三年内世界经济很难有较大起色,欧美日三重复合灾害将持续震荡影响。二是整个世界对初级产品需求下降,能源资源价格过高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对我国十分有利。三是世界主要大公司面临重重困难,业务正在收缩压紧,有的欧美大公司甚至正在做“丢车保帅”之事。四是世界资源产品的流动性过剩,价格一直处于不稳定时期。五是世界一些国家希望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快速列车,借助中国发展自己,使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六是利用已有资金优势,挺直腰杆儿做事。

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政府推进资源交往和友谊合作的基本方向和工作重点是:

——坚持收集可靠、可信的能源资源信息,加强建立信息的传导和应急机制,为赴投资国企业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和参考。

——政治高层需要更进一步推动,涉及重大能源项目要保持政治联系稳定而密切。对于包括传统威胁和非传统威胁交织在内的世界新格局挑战,政府应在新环境中保护去国外投资的中国企业和员工。

——能源资源合作领域应开拓至非资源项目。今后的工作中要立足促进双边关系,着力点应放在初级加工业落户投资国;想方设法提高投资国所在地区的地方性税收;重点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合作项目中的当地就业率。

——援外项目应与投资开发利用项目有机结合,使之成为资源外交合作的新模式。实现基础设施建设与能源开发合作的“两结合”,实现资源勘探、基础援外、能源开发的“三结合”,实现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基础援外、特色鲜明的“四结合”。

——对赴境外投资矿业企业提供必要的外事培训和服务,培养“走出去”投资企业的大局意识、风险意识。在政治风险意识中,对于矿业政策的敏感度要进一步提高,对于那些矿业政策朝令夕改或政局更迭速度过快的国家,矿业投资要十分谨慎。在安全风险意识中,对于非传统类安全挑战,要做好应急预案,将安全风险打入投资成本,确保治安资金随时到账。

将商务合作打造为资源发展的“快车道”

通过利益绑定和利益平衡解决遇到的问题;学会“两条腿”走路,兼顾发展经营水平和社会责任

“走出去”还要了解当前对外投资基本信息,掌握必要的商务投资技巧,实现资源投资的超常回报,努力将商务合作打造成为资源发展的“快车道”。

根据“十二五”规划要求,我国将继续实施“两并战略”,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坚持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对外投资规模将越来越大。同时,可以预见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矿业投资大比重格局将牢固不可改变。从目前数据来看,我国对外投资居第一位的是商务服务业,居第二位的就是采矿开发业,在金融服务业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比重是通过我国香港转而投向境外采矿业。

当前,境外投资面临的国际环境仍然比较复杂,主要体现在与有些国家存在价值观冲突,伴随着各种外在“杂音”,有些国家和人民对我国“走出去”一直持有疑虑或戒备心理;同时,与原有利益格局存在冲突,但这种利益冲突通过利益绑定和利益平衡是可以调和的,但需要企业讲究一定策略。

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发展实体经济才是原动力,包括一些发达国家在内的各国政府都非常愿意与中国加强合作,这体现出世界需要中国,需要中国作为“经济引擎”加速摆脱危机余波。同时,世界有些地区格局动荡,从某一个层面来讲就是由于所在国政府没有关注民生和提高就业率,才导致政权更迭或不稳。可见,随着经济源动力的逐渐显现,更多政府会以矿业为基础,带动整体民生质量,以最现实的百姓诉求为基础,实现社会稳定发展和长治久安。

从企业自身来讲,实力有大小,跨国竞争能力有高低。但可以肯定的是,照搬国内低成本的经营习惯将难走“世界群众路线”,企业既要善于与国外各方势力打交道,也要学会以国外人的思维处理问题;既要避免与当地个人发生冲突,也要避免与社区群体发生误会。尤其是在国外投资办厂有一点小事或一个小细节都可能被当地媒体炒作夸张,进而有损国家形象,有损可持续投资。因此,境外企业要学会“两条腿”走路,兼顾发展经营水平和社会责任。在经营水平层面,要尊重当地法律法规和宗教信仰;在社会责任层面,要学会更深层次的利益平衡,让当地人接纳中国人的投资行为。同时,还要加强对国际环境的预判和分析,统筹对东道国国情、舆情、政情、社情的了解程度,使“走出去”战略决策实现长治、善治。

(原载《中国国土资源报》)

猜你喜欢

快车道矿业资源
高速公路,让中国驶入快车道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欢迎订阅《矿业安全与环保》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驶入“快车道”
人大“评议+询问”:助推漯河转轨发展“快车道”
资源回收
全球矿业或将开启新的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