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跆拳道技术多维视角下的分类剖析

2011-11-06孟强

武术研究 2011年2期
关键词:项群腿法跆拳道

孟强

(1.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2.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学部,甘肃兰州730050)

对跆拳道技术多维视角下的分类剖析

孟强

(1.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2.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学部,甘肃兰州730050)

文章从跆拳道运动的项群属性、时间、空间的攻防形式、微观层面的技术动作结构等维度入手,揭示了跆拳道技术类属规律,探讨了对跆拳道技术进行科学的分类问题,并试图建立有利于跆拳道训练的技术分类体系。

跆拳道技术分类

前言

跆拳道技术是指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所采用的专项技术动作的总称。它包括基本准备动作、移动动作、攻击动作和防守动作,以及由这些基本动作所构成的动作体系。跆拳道运动于1994年进入我国,从初期(1994—2000年)比赛的技术统计来看,只有屈指可数的几项应用技术。在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技术体系逐渐成熟,技术方法逐渐增多,“攻防反一体化,技战术一体化”等,呈现专门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为适应新的发展需要,运用科学的概念和标准对跆拳道的技术进行归类,明确各自的应用关系,建立合理的技术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跆拳道技术体系。

1.2 研究方法

观察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分析归纳法。

2 跆拳道技术体系的层次分类(见图1)

图1 跆拳道技术分类体系

3 宏观上的跆拳道项群属性归类

跆拳道是按竞技能力主导因素归属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动作结构特点是变异组合多元动作结构;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兼有命中类与制胜类两种项群属性。尤其在电子护具取代人工计分成为跆拳道判分发展的趋势以后更增加了跆拳道命中类评价性质的成分。本文以跆拳道项群属性为指导跆拳道技术体系构成的总领与依据,在跆拳道技术的攻防实质、表现形式、内容结构展开建构。[1]

4 跆拳道技术的竞技表现形式(中观)分类

4.1 以跆拳道技术内容要素的分类探析

跆拳道基本技术包括拳法、腿法、步法三类,其中腿法包括前踢、横踢、侧踢、后踢、后旋踢、摆踢、推踢、双飞踢、旋风踢、跳踢、单腿连踢和双腿连踢技术;步法有前进步、后退步、侧移步、弧形步和组合步。[2]我们以拳法、腿法、步法三类,单一技术动作由一元动作结构构成为跆拳道技术体系的内容要素展开讨论。(见表1、2)

4.2 以跆拳道攻防为依据的分类探析

跆拳道运动员的技战术是技能的核心,技术应用于战术中以体现技术的功能与技术间的关系作用。运动员在赛场上以格斗攻防变化来体现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运行的机理;跆拳道以脚进行搏斗,被誉为“脚的艺术”,跆拳道攻防的形式随着训练技术的提高不断演进,而以脚进行的攻防对抗来体现的跆拳道项目本质确定不变。根据攻防关系,各类技术动作可划分为进攻、防守和反击三大类。他们又各自包括动作结构类似和作用相同的若干类动作,各类动作也有各自许多不同的动作方法,所以可以按此将跆拳道技术进行分类系统化。(见表3)

跆拳道技术是由承担进攻、防守、反击任务的三个矛盾体所组成。从跆拳道技术动作应用的实质上来看,三者之间既相互依赖联系,又相互对立作用,形成了矛盾关系。其中,在同一技术的应用体系中,它可以拥有进攻和反击两种作用功能和形式,如横踢既有进攻形式又有反击形式。攻防是跆拳道对抗的核心要素,单一技术的应用的关系与条件见图2。

表1 跆拳道技术内容要素分类表

表2 步法、假动作技术群内容分类表

表3 攻防反技术群内容分类表

4.3 以攻防条件下腿法应用的特点分类探析

跆拳道比赛主要是以技术得分来评定胜负。其技术可分一元结构技术即单一的腿法技术;多元复合结构技术指单一的腿法技术和其它技术的结合变异形式;组合结构技术即组合技术,以组合腿法为主要表现形式。(见表4、5、6)。

图2 依攻防时间轴双方运动员(以我方为主)的单一攻防技术选择分析

表4 单一技术的不同应用方式分类表

表5 单一腿法技术应用的多元复合形式分类表

在跆拳道比赛对抗中,可以看成双方运动员在连续攻防变换中的时空交互利用,其中,可以体现在腿法的三种应用形式上,三种形式就复杂度上是递进关系,但在应用性质上各自独立,服务于比赛。单一腿法技术直接目的之一是为了“得分”,就目标价值而言具有一元性质,而在应用上表现为多元复合形式、组合技术形式,它们是基本技术攻防战术化的高级途径。其中,培养在不同攻防条件下,连续攻防意识和连续起腿、连续得分的能力,是跆拳道比赛中获得控制权的前提。在比赛中又表现为多种混合类攻防技术,根据不同的攻防转换条件建立合理的技术应答方式是攻防组合技术的训练核心。

5 微观上以跆拳道技术踢击腿的作用方式的分类探析

以跆拳道的基本实战姿势为标准,首先将一个完整的跆拳道腿法技术划分为三部分:启动阶段、踢击阶段、还原阶段,踢击阶段又包括支撑脚的旋转和摆动腿的踢击两个部分;再以骨杠杆的原理和人体下肢髋膝关节运动特点分析摆动腿(踢击腿)为特征的技术分类体系。微观上依据跆拳道技术摆动腿的作用方式的分类,按照技术内容、摆动腿技术环节、发力特点、作用与功能和应用范围五个方面对跆拳道腿法技术进行整理归类。(见表7)。

6 结论与建议

表6 组合腿法结构的攻防形式分类表

(1)运动员使用的技术动作是影响跆拳道比赛胜负的决定因素。技术水平的优劣、技术结构的细化程度是实现跆拳道技术训练科学化的关键环节,是认识跆拳道技术发展的前提。正确分析跆拳道的宏观属性、竞技表现中的攻防性质及基本技术的微观结构,从不同维度确定适合训练的技术分类标准,可以为把握跆拳道技术的特性和训练实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2)制约跆拳道基本技术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比赛发展的需要和规则的制约两方面。跆拳道技术体系的分类和建构应以比赛发展和需要为根本,从跆拳道技术形式层面上划分技术分类,并围绕攻防要素展开技术关系分析,力图达到技术与战术的衔接化。

(3)建议建立不同类技术训练方法的库群,作为训练专项化、专门化的储备。在跆拳道训练中应提高运动员基本技术的应用能力范围和深度,技术的微观分类应着眼于不断发展创新技术动作的途径,寻求在技术上的突破。

表7 跆拳道腿法技术结构分类表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8):39.

[2]高谊,陈立人.跟专家练跆拳道[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8):28-31.

[3]跆拳道规则[M].北京:中国跆拳道协会,2009(5).

[4]刘少辉.试论跆拳道假动作的技术特点及其运用[J].体育世界·学术,2007(10):85-86.

[5]李士英.散打技术分类及其应用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4):545-548.

Classified Analysis of To Under Tae Kwon Do Technology from Multi-dimensional Angles View

Meng Qiang
(1.The College of physicalEducation Northwest NormalUniversity,Lanzhou Gansu 730070; 2.The P.E.Teaching Department of Lanzhou Polytechnic College,Lanzhou Gansu 730050)

Thisarticle from the group attribute,the time,spatial attack and defense form,microscopic stratification plane's dimensionsand so on technical movement structure obtained of Tae Kwon Do movement,to promulgate the Tae Kwon Do technology classrule,discussed on the scientific classification of Tae Kwon Do technology,and attempted to establish a more advantageoustechnic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Tae Kwon Do training.

Tae Kwon DoTechnologyClassification

G886.8

A

1004—5643(2011)02—0084—03

孟强(1979~),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猜你喜欢

项群腿法跆拳道
跆拳道传统品势与新品势的腿部技术特点比较探究
论散打训练中腿法的正确应用
嘻哈跆拳道
项群训练理论的广泛应用
运动员知识能力培养的项群特点
嘻哈跆拳道
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的竞技特点与训练要求
技战能主导类轮换攻防性项群的竞技特点与训练要求
嘻哈跆拳道
论散打腿法技术及其实战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