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位警察画家的美术人生

2011-10-28沈海晨

检察风云 2011年23期
关键词:世博速写版画

文/沈海晨

一位警察画家的美术人生

文/沈海晨

磐(黑白木刻)

丁德武的速写画册,再一次带大家走进世博会各国家馆,去领略各国风情、感知历史文化、品味珍品国宝。因为他对自己的美术人生很自信,也乐于分享。在外人看来,一位警察身份的画家能有如此的艺术气质,确实是不多见的。

围棋角边显身手

丁德武从美术学院毕业后一直在上海公安书刊社的《人民警察》编辑部,担任美术编审的工作。20世纪80年代初在上海襄阳公园的僻静处有个“围棋角”,繁忙的六天结束后,丁德武总是带着妻子和爱下围棋的儿子来到这个有名的“围棋角”,度过一天的闲暇时光。儿子在一旁独自享受下棋的快感,丁德武就和妻子在一旁关切孩子的举手投足,这种幸福的时刻,丁德武显得很有成就感。看着看着,热爱绘画的丁德武觉得光是眼巴巴地看着,时间耗掉太可惜。自此,他每当陪儿子下棋时,就拿着最简单的画具在围棋角里完成美院布置的功课——速写,而妻子在一旁照料孩子。围棋角很是热闹,人气也旺,一些上班族和退休的老人家经常聚到这儿,比个高下。围拢在这园子里的人表情自然不刻意,有的在专注下棋,有的在看棋,有的则在评头论足,浑然不知早已成了丁德武的活模特。这样一来,丁德武既完成了作业,又为下棋的人们画了不少画,还得了亲子之乐,真是一举三得。这样反复练习速写,勤能补拙的劲儿,丁德武慢慢培养了敏锐的观察,快速的记忆,捉住人物的特点、神态一一“记录在案”,这种接近生活的写生方式,正是丁德武所追求的不刻意的美术人生。

我想道,速写是画家的观察角度与思想情感的体现,美术功力只是限于形式上的,但更需要对世物表象外的深入刻画。作为欣赏者,除了围棋角被大家关注的警察画家这一特殊身份外,我也见过丁的其他作品,第一次看他的作品是在庆祝建党90周年之际,受他邀请在上海美术馆看第六届上海美术大展。他的一幅名为《磐》的版画作品入选参赛。这幅作品尺幅很大,创作灵感来自他的工作和公安第一线的同事们,画面以大色块的黑来刻画共和国的卫士形象,富有庄严、忠诚、公正、廉洁、奉献、忍耐的信念,坚强如磐石。私下问过他创作灵感为何,他说有多少人看到他们制服下内心的崇高和灵魂的瑰丽?

丁德武

丁德武,1956年生,中共党员。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生。自1977年恢复高考后,首届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专修版画,师从著名版画家赵延年、赵宗藻和张怀江教授。现任职于上海公安书刊社《人民警察》编辑部。

1991年1月于上海尔东强先生的汉源书店举办个人画展。同年5月,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个展。作品因广受好评,其多幅作品被美、法、荷兰、日本等国家的艺术机构和个人收藏。

主要获奖经历:曾三次荣获公安部“金盾文化工程”金盾艺术奖美术类一等奖。2011年第四届全国公安系统“卫士之光”影视作品展中展出其获奖作品《世博国家馆集粹》(速写),并记个人三等功。在庆祝建党90周年第六届上海美术大展上,以版画作品《磐》入选。

速写画法采用单线用笔,一笔下去以形传神,整个画面,轻轻地落下,追求书卷气,速写的笔姿与所表现的生活和对象是完全一致的。带有些半抽象感的人物里,时有神来之笔,有肯尼亚馆的狮子王和犀牛标本,有编织渔网的卡塔尔人,有采香蕉的娜妮塔姑娘,更有各种怪异的标本和木雕像,这些都成了丁德武世博速写记里的艺术空间,活脱一部美术版的百科全书。

湘西版画浓浓情

你如果游历过湘西,见过湘西的男子与女子,或许你看了丁德武的《土风刀韵》“湘西风情”系列作品会有所体悟,那种静静的劳作之美,飘逸而来,沁人心头。

他为创作湘西风情作品曾两度去往湘西采风,正如一件绘画作品的诞生,本身就映衬着画家的艺术情结,丁为湘西人的淳朴美所撼动,湘西女子特有的民族味道,透着传统与朴实,时而能歌善舞,时而辛勤灌溉,当这种情景真实地展现在丁德武面前时,他创作的思涌便被激发出来。作为湘西的游客,他随身带着画纸和笔用娴熟的速写技艺描摹出赶集、渡河、休憩的湘西劳动者,这种原生态的写生就如同酿酒,先保留住第一道的原汁原浆,才好回到工作室里慢慢酝酿刀法,诠释黑白二色的纯粹,用木刻的长处,强调黑色的凝重,这样出来的效果感觉委婉沧桑,与湘西的美仿佛浑然天成。

他在画笔下不刻意寻找主题,而是观察生活中的湘西人如何平淡生活、如何自给自足,这与“都市人”想象的世外桃源似乎不谋而合,也许这正是丁德武心里的那片净土。分外羡慕这种生活的他,先画了纸本硬笔速写《在湘西集市上》,随后根据速写截取了某块场景制作了版画《纺纱纱》《打银饰》《做粑粑》《手牵手》之类。这一点题,便妙笔生花。《做粑粑》里勇猛有力的劳动者用木槌一起一落拍打的节奏美被定格;《手牵手》中三位女子穿着自家族群的服饰,虽不知是土家族还是苗族女子在那儿翩翩起舞,却让我联想是否一旁还有吹拉弹奏的乐队在那儿,湘西人跳舞粗粝狂放、手脚齐动的喜悦,演绎着强烈效果。这些参差不齐的劳作场面和民族韵动,也处处流露在2000年前就不断融合蛮、夷、巴、濮诸族的凤凰古城,张扬着湘西人骨子里的风情!

世博速写诞生记

在各方紧锣密鼓的布置下,2010年上海世博会精彩漂亮地完成了。在上海老百姓的心目中也着实埋下了自豪感与包容心。丁德武的《世博国家馆集萃》正是在风头正劲的上海世博会期间创作的。他是典型的上海人,拿着画具就轻车简装一次次前往会场,亲临每一处场馆内部,感受新鲜的同时也在寻找笔下的人与事、情与景,过的是有味道的上海生活。这让他感觉在家乡办如此规模的国际盛会,是兴奋与雀跃,又可以重拾自己的美术情操,千载难逢。

正如快速而简单的记录是最生动的,一个人钻进世博场馆的丁德武,前前后后共创作40幅世博国家馆速写作品,这其中的心血自不当知,对艺术的执著与热爱才是支撑的源泉。他认为速写就是思想,也是文学语言的引申,对于含蓄的中国人,像速写这般类似国画里白描的一清如水,实见其纯真的魅力。懂得欣赏,才有对生活的高度提炼。这和他喜爱的美术有直接关系,亲自在每个场馆寻猎,带着兴奋与匆忙的脚步,画着细节的点滴,作为画家丁德武有一颗静静审视的心,赋予物与景,人与事,虚与幻之间的激情与动荡,似如泥土、太阳与水,它们都担负着对幼苗的职责。

自然·生命(木刻)

逢集的日子(木刻)

再三翻看《世博国家馆集萃》,似与《土风刀韵》湘西情有几分异曲同工,这种将一个主题串连成连环画似的风格,极富连贯性,让我们眼前浮现熟悉的西班牙弗拉明戈舞张力的体态,瑞士的田园乡村风琴演奏,象征部落的苏里南图腾柱,还有立陶宛的热气球平台及非洲联合馆的迷人微笑墙,这些似曾相识的东西在大家的记忆中又翻腾出来。看着这些画作,人物线条的勾勒虽不及素描般写实,却富有生机、笔触动感。特别之处,还在于每张画上都有该馆的世博印章和外国友人即兴的签名和寄语,我想能见证这本世博人文画册的诞生,是独一无二,别有风味的。

猜你喜欢

世博速写版画
版画作品选登
《青年速写·归》
十年磨剑,世博再出发
钢笔速写
逐风骑行——擦色刻版画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蹲连”速写
张自启速写
难忘世博难说再见
给“世博”拍张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