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关村西区老地名漫谈

2011-10-28王晓军

北京观察 2011年6期
关键词:西区海淀中关村

王晓军

中关村西区老地名漫谈

王晓军

随着中关村西区的建设,海淀古镇成为了逝去的风景,历史的记忆。也许是这里的规划建设者们不想让这段历史割断,还想使海淀古镇曾经的辉煌得到延续,采用了许多老地名来命名这片古老城镇涅磐后,成长起来的新街道,让人们感觉到海淀镇的历史还在若有若无地续写着。

有人说:中关村西区建设了,老海淀镇消失了。确实随着老海淀镇原址上建起的充满现代气息的中关村西区,曾经是北京西郊著名古镇的海淀镇一名,也就从地图上消失了。在一定意义上,海淀区这个行政区的名称,也就失去了历史的依托,“海淀”这个曾经十分响亮的地域名词,已经成为一个曾经的地名符号,正在渐渐地模糊了;一段厚重的地域历史的延续,正在变得艰难。其实历史是无法割断的,只是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形式延续。中关村广场是否可以看作是老海淀镇另一种形式的延续?老海淀镇那些努力存留下来的历史痕迹,是否还能将那段历史串联起?那些旧有的今天仍在使用的地名,是否还可以让人们感觉到古镇的旧影?

中关村西区据CFP

地名是一个地区历史延续的载体,是一个地区文化传承的形式。在老海淀镇曾经形成了许多很有代表性的、饱含着浓郁地域文化内涵的地名,如彩和坊、善缘桥、丹棱、槐树街、太平庄、老虎洞、龙凤桥、军机处,以及南大街、西大街等等。这些地名不仅形象地体现了海淀镇的区域特点,而且彰显着浓厚的海淀镇市井风情文化色彩,让人难以忘却。

也许正基于此,在中关村西区新的街道命名中,就沿用了几处老地名来命名新的街道。沿用的地名主要有丹棱街、彩和坊路、善缘街、苏州街等,这些地名确实是在老海淀镇地名中具有代表性,使海淀镇的历史形象得到物化体现,较比仅使用单一的海淀西街、中街、海淀北一街、北二街来命名已经进化为中关村西区的这片区域,更能够使人们行走在现代科技氛围浓郁的中关村中,还能够生动地感受到原有历史文化的气息,也传承了老海淀镇的历史。但在这些地名的使用时,也许是对其历史命名的内涵了解未到,有的地方还不够准确,值得商榷。

比如:位于今天中关村广场步行街南侧,有一条命名为丹棱街的大街,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一处。这丹棱街中的“丹棱”二字,应该是取自古代海淀镇附近最富于诗意的地名——丹棱一词,而丹棱一名也是海淀镇一带最早的名字。这一命名将海淀镇曾经有过的历史片断形式上保留下来,从中可以想到当年海淀镇历史上的名字,以及当年“海淀十里水云天”的景色。

海淀镇旧貌

海淀镇善缘桥居委会旧貌

另外,在中关村西区的地名中,还有善缘街一名,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善缘街一名应该源于老海淀镇东部,一条叫做善缘桥的胡同名,位置应该是在现在的海龙大厦西侧。善缘桥一名,是因为海淀镇东部有一条泄洪的河道,为了方便行走,由胡同中居住的人家集资修建了一座桥,因此善行而名为善缘桥,后来又因桥将与之相连的胡同定名为善缘桥胡同。现在桥已是没了,胡同也没了,名却留下了一部分,成为中关村西区中一条长街的名字。只是与现在的丹棱街一名有着相似之处,同样是仅取了老地名的前面,而真正所能代表地名含义的字却舍弃了。善缘桥因为桥而得名,而善缘之名放之何处皆可,并不能体现出这里曾经有过的景象。因此,应该称之为善缘桥街才能更加完整地表达出原来地名的意义。

不仅在中关村西区,在距其不远的现在海淀区政府所在地附近,也有这样形式的地名。这里原来名为万泉庄,海淀一名就是因为这里“水所聚曰淀”,以水取胜而得名。在这里曾经建有一座著名的庙宇——泉宗庙,现在这里的街道就有因其而命名的泉宗路、泉宗东路、西路,其命名方式与海淀镇的街道命名何其相似,同样将最后的“庙”字省略,而使其原意大打折扣了。

现在的丹棱街、善缘街、泉宗路的命名,也许并不是因为此处就是旧时的丹棱、善缘桥、泉宗庙而得名,只是借用海淀镇曾经旧有的地名,并将其进一步延伸使用在今天的街道上,约定俗成为新的地名,如果是这样也就不必苛求其是否准确了。在这之前的苏州街一名也有这样的道理。

海淀镇西侧的街道原来就叫做苏州街,后来因为交通需要,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扩展,扩宽了的道路,依然使用老地名命名为苏州街,现在已成为了一条著名的大街,而真正的苏州街是这样吗?其实,历史上北京西郊的苏州街,要比现在的中关村西区的苏州街长上许多,应该是自万寿寺即北京艺术博物馆向北的这条大道,也就是今天的西三环万寿寺到海淀镇的这部分都称为苏州街,现在这条道路的南段已经成为人们所熟知的西三环北路,苏州街一名已成为中关村西区西侧路的专用名。

在中关村西区沿用老海淀镇原有地名较为准确的是彩和坊,无论其所在的位置,还是名称都与原来相符,虽然周边环境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人们还可以在这里看到历史上的海淀镇影子,按照地名找到老海淀镇留存不多的几处古迹,最为合理的应该是位于彩和坊胡同的那座著名的四合院——李莲英宅院。

海淀西大街、海淀斜街、苏州街、港沟等地名,在城市发展中有些还有幸得到了沿用,有些在形式上得到保留。这些留存的历史信息是海淀镇历史的真实反映,也是老海淀人回忆老海淀镇的标识。这让人们在海淀镇街道、胡同、院落建筑夷为平地后,海淀镇的地名也大部分流失后,重新回到这片故土时,不仅只凭那几株古树、三五座老建筑,还有这些老地名,可以引动起对老海淀镇过去的回忆。

地名是反映一个民族及地区居民的心理状态、风土人情和文化特征的最好形式,真实准确地运用老地名,会使我们的历史不断得到更好地延续,让我们怀念自己生活过的热土的同时,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位于海淀镇彩和坊的李莲英宅院

责任编辑 崔 晨

猜你喜欢

西区海淀中关村
我的梦
“红粉”来信
“海淀青少年们,欢迎回家!”
停课不停学 海淀青少展风采
城市街区口袋公园建设初探——以乔庄西区公园为例
飞吧!少年
中关村,催生“创新”传奇
临涣选煤厂(西区)提质增效工程改造
图数解说中关村
中关村的记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