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亚运会中日优秀男子短距离仰泳运动员的技、战术分析

2011-10-27江婷婷马昌华

运动 2011年9期
关键词:仰泳短距离战术

江婷婷,马昌华

(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技战术分析

广州亚运会中日优秀男子短距离仰泳运动员的技、战术分析

江婷婷,马昌华

(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对第16届广州亚运会游泳比赛中日优秀男子50m和100m仰泳运动员出发反应时、出发15m、途中游分段速度、划幅、划频、游速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

短距离;仰泳;男子;划频;划幅;战术

2010年第16届广州亚运会游泳比赛短距离仰泳比赛依然是中日优秀男子仰泳运动员的较量。在50m的比赛中,虽然我国运动员成绩不错,并且也能够保持正常的发挥,但是还是与冠军失之交臂。而在100m的比赛中,日本运动员以绝对的优势赢得胜利,这充分说明我国运动员与日本运动员还是存在差距。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第16届广州亚运会游泳比赛中日优秀男子50m、100m仰泳运动员技、战术。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查阅了2010年广州亚运会仰泳的成绩、仰泳训练及竞赛等相关技术分析资料以及观看比赛录像记录相关技术数据。

1.2.2 比较分析法对比赛成绩的统计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1.2.3 数理统计法对所获得的技术参数进行常规统计学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仰泳技术特点

仰泳技术和其他游泳技术不一样,其泳姿的身体位置是仰卧在水面上,这就要求运动员在游的过程长时间一定要保持较高的身体位置,注意身体的放松与呼吸的配合。要在仰泳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最好遵守3R原则,即节奏(rhythm)、放松(relaxation)和转动(rotation)。节奏有助于发挥身体转动的力量;转动指由髋部开始的身体转动动作,身体转动动作可加大划臂力量,并可减少游进阻力;放松有利于保持稳定的划臂力量。50m和100m仰泳都属于短距离的比赛,从能量消耗上看,10秒以内属于ATP-CP磷酸原系统供能,30~90秒左右是无氧酶酵供能,2~3分钟糖的有氧供能占相当大的部分,超过3分钟以上是有氧代谢供能。

2.2 50m

2.2.1 出发技术分析50m仰泳一般是运动员竞争比较激烈的比赛之一,名次的排名、水平的发挥和时间的计算很难用肉眼看出,只能通过精确地电子计时,才能判定胜负。

从表1可见,我国运动员和的出发反应时与出发的15m的时间日本运动员不相上下,但日本运动员稍微突出,尤其是身高1.81米的谷贺淳也,不仅在出发反应时上已经领先其他对手0.02s,而且出发的15m用时最短,他入水后水下的蝶泳打腿最有效,已经占有优势。

2.2.2 途中游技术对比分析途中游应是良好的技术与高水平体能的的完美结合。短距离项目中,时间短、强度高,每一下划水的效果和每分钟划水动作的频率是提高速度最关键的因素。在这次亚运会在50m仰泳比赛的途中游技术中,我国运动员采用快划频,划幅相对于较小,因此平均游速比日本运动员的慢。中国运动员张宇的划频只有52.80次/min,划幅也较大,因此划水效果不是很好,与总体上和划水效果最好的入江陵介存在明显差距。我国的运动员程飞轶整体水平与获得冠军的谷贺淳也相似,因此在途中游技术中有一定竞争力。这说明,在50m仰泳比赛中保持快划频,并且在此基础上加大划幅,获得优质的划水效果是超短距离比赛提高成绩的关键,也是以后短距离比赛中,技术发展的趋势。

表1 第16届广州亚运会中、日优秀男子仰泳运动员50米出发时间(R..T)

表2 第16届广州亚运会中、日优秀男子仰泳运动员50米途中游技术参数

表3 第16届广州亚运会中、日优秀男子仰泳运动员100米出发时间

表4 第16届广州亚运会中、日优秀男子仰泳运动员100米途中游技术参数

表5 第16届广州亚运会中、日优秀男子仰泳运动员100米前、后程成绩发挥率

50m仰泳前3名的成绩中,日本运动员占有一定的优势,我国运动员程飞轶的途中游成绩与日本运动员不相上下。其中,入江陵介稍稍领先,但是谷贺淳也还是凭借出发时的优势、途中游时稳定的技术和较强的冲刺能力,获得第一。而我国运动员程飞轶也表现出色,首先出发以0.12s领先,途中游中稍落后0.31s,由于冲刺能力和到边的技术处理得不是很好,因此最终凭借25.30s获得第3。这说明我国运动员在仰泳短距离项目上与高水平运动员一定的竞争实力,但是还要注意技术上的细节,特别是到边技术和战术上体能的安排,才能更好地提高整体的水平。(表2)

2.3 100m

2.3.1 出发技术分析100m仰泳也属于短距离项目之一,在游泳比赛中,它不仅需要50m的绝对速度,还要一定的比赛战术。从表3可见,在出发反应时上,中国运动员总体上比日本运动员稳定,在出发15m的时间,谷贺淳也仍然占有优势,孙晓磊和何健彬也有比较好的出发技术。

2.3.2途中游技术对比分析从表4可见,在亚运会100m仰泳比赛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技术风格。首先,入江陵介出发技术稍落后,但是依靠稳健的途中游技术,相对于稍慢的频率,超长的划幅,游速达到1.67m/s,在4人当中最快,充分体现了他优质的划水效果;其次,谷贺淳也的快频率,相对于划幅是4人当中最短的,这样的划水效果明显不如入江陵介,自然游速也不及。我国运动员孙晓磊和何健彬的划频分别都快于两位日本运动员,划幅也小于日本运动员入江陵介,因此游速分别只有1.61m/s和1.63m/s,自然划水的效果也不是很好。

2.3.3 冲刺、到边技战术分析在100m仰泳比赛中的战术的运用通常是通过合理的分配体力来实现的,充分体现了速度耐力的特点,不仅要依靠绝对速度的发挥,还要注重后半程的发挥和冲刺能力。从理论上说,前后分段成绩发挥率,尤其是后半程的发挥率越接近本人的绝对速度,说明该运动员体力分配的越合理。

从表5可见,我国运动员前程和后程的发挥率相差较远,日本运动员的前程和后程的发挥率相差不大,这说明日本运动员比较注意前后半程体力的分配,能够合理安排战术。而我国的“先发制人”战术,并没有达到较好的效果,导致影响了后程的速度,最终不敌日本运动员。因此,要注意合理的安排体能,保持最好的发挥率,才能在战术上战胜对手。

3 结果与建议

3.1 在第16届亚运会仰泳50m比赛中,我国男子仰泳运动员与日本运动员有较强的竞争实力,比赛中充分体现了短距离比赛的高频率、短划幅、快节奏、无氧供能特点。而中国和日本的真正的较量则决定在了出发和冲刺能力和到边的技术上,因此我国运动员还是要不断提高冲刺能力和完善到边的技术。

3.2 在100m仰泳的比赛中,我国男子仰泳运动员与日本运动员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虽然出发阶段的水平不相上下,但是在后程50m的绝对速度发挥不及日本男子运动员,专项速度耐力方面有待加强,并且体力的分配不合理,战术意识不明确。因此,在训练中还是要加强专项力量的训练和技术的完善。

[ 1 ] 殷玲玲.世界优秀男子短距离自由泳运动员参加第27届奥运会技、战术分析[ J ].中国体育科技,2001,37(10):19-28.

[ 2 ] 温宇红.林洪.我国重大游泳比赛技术参数采集与分析系统的应用研究[ 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12):64-68.

[ 3 ] 朱丹.孙雪梅.仰泳运动员划水路线和出水技术的初步分析[ J ].辽宁体育科技,2007,29(1):96.

[ 4 ] 曾吉.蔡仲林.刘世极.湖北省优秀仰泳运动员赵菁的比赛成绩与技术的多维分析[ J ].武汉体育学报,2009,43(3):91-95.

[ 5 ] 谭政典.刘苹. 我国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出发反应时(R.T).比较分析和量表研制[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33(1):115-117.

[ 6 ] 张家伟.初探游泳的最佳速度、划频、划幅[ J ].游泳,2003(1):18-21.

G861.1

A

1674-151X(2011)09-025-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1.09.011

投稿日期:2011-02-22

江婷婷(1986 ~),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游泳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仰泳短距离战术
战术精确打击“多面手”亮相航展
鸡蛋会仰泳
美国正在升级的小型战术无人机
短距离加速跑
荷叶
如何对抗毛球!全方位战术考察
美国战术供应公司AR10执法战术步枪
自行车短距离项目场地专项力量训练方法的比较
训练课RPE在短距离自行车训练负荷监控中的应用
最是逍遥温泉乡——在汤池仰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