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壶关县林业生态县建设效益调查评价分析

2011-10-23贾清华

山西林业科技 2011年3期
关键词:壶关县有林地蓄积量

贾清华

(介休市林业局,山西 介休 032000)

改革开放以来,造林绿化成为改变壶关县贫穷落后社会经济面貌的一项基础工程。30 a来坚持绿化建设,荒山披上绿装,沟壑尽显生机,取得了生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成效。笔者随山西省林业生态县检查验收组,对壶关县林业生态县建设效益进行了调查分析。

1 壶关县概况

壶关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地处太行山东南端,东西长约46 km,南北宽约42 km,占地面积1 013 km2,属于典型的石质山区和生态脆弱区,土壤以淋溶性褐土为主。年均温9.96℃,年均降水量485.7 mm,年日照时数2 660 h,无霜期172 d.

壶关县辖390个行政村,总人口2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9万人。随着绿化造林的不断深入,带动了壶关县绿色蔬菜、优质水果、杂粮、中药材等一批绿色产业基地的建设,形成了各行各业良性循环、协调发展的绿色产业格局。2008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8 792×104kg,财政收入达3.5×108元,农民人均收入2 328元。

2 调查分析方法

2.1 森林资源调查分析方法

以山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提供的2005年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依据山西省生态县检查验收方法,抽样调查了壶关县47个村的林地面积、地类、优势树种、郁闭度、宜林荒山绿化率和蓄积量。对统计分析中抽样数据与二类调查数据相差5%以上的数据,以抽样数据为准形成了壶关县森林资源统计汇总数据库。

2.2 经济、生态和社会状况分析方法

通过查阅壶关县近50 a的经济社会统计年鉴,重点对壶关县森林资源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进行分析。

3 林业生态县建设效益评价分析

3.1 森林资源状况评价

壶关县现有有林地面积45 255.8 hm2(包括油松纯林35 267.7 hm2,占有林地面积的78%;混交林687.9 hm2,占有林地面积的1.5%,集中分布在桥上乡、鹅屋乡和树掌镇3个地区),疏林地2 185.2 hm2,灌木林地5 288.9 hm2,未成林造林地5 064.3 hm2,无立木林地428.9 hm2,宜林地3 505.3 hm2.森林覆盖率由1979年的5.7%提高到目前的44.9%.壶关县森林以30年生人工油松纯林为主,绝大部分已经郁闭,郁闭度在0.7以上,林相比较整齐,树冠截流效果好;灌木资源丰富,面积大,且覆盖率高。

3.2 森林资源经济效益分析

壶关县现有有林地面积45 255.8 hm2,其中乔木林35 955.5 hm2,蓄积量为30.5 m3/hm2,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 096 642 m3,木材总价值4.39×108元。

全县经济林以核桃为主,大多数处于产前期或初产期,5 a后,将进入盛果期,平均每年收入1.5×104元/hm2,每年为农民增加收入1.395×108元。灌木林面积5 288.9 hm2,以连翘、欧李、黄刺玫、丁香、绣线菊等为主。其中连翘和欧李的果实具有药用、食用价值;丁香花是一种香料,在国际市场价格昂贵,具有开发价值。

2009年壶关县遭遇了特大干旱,主要农作物单产量仍比30 a前高。根据壶关县20世纪70年代资料,与近3 a粮食总产量、耕地面积及主要作物单产量进行了比较,见表1.

表1 粮食产量变化

表1数据表明,耕地面积近3 a平均值比20世纪70年代减少了0.726×104hm2,而粮食总产量增加了1505.4×104kg,主要作物玉米和谷子近3 a平均单产比20世纪70年代分别增加了1982.0 kg/hm2和1 221.9 kg/hm2.

壶关县形成了以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地质公园为主,县级城郊森林公园为辅的森林旅游及保护体系,以大峡谷为品牌的休闲旅游业已推向全国。

3.3 森林资源生态效益分析

30 a来,壶关县在造林绿化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44.9%,固碳年净增长率为3.8%,年固碳蓄积量41 672 m3,到2015年全县固碳蓄积量将达到1 305 004 m3.森林资源的不断增加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使当地冬季与夏季的温差幅度减小,降水量增加,蒸发量减少,空气湿度提高,无霜期延长,有利于农作物和林木生长,更有利于人类生存。

壶关县1979年,2007年,2008年和2009年各气象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各年气象资料比较

由表2可知,各气象指标近3 a平均值与1979年相比,年均温度提高了0.86℃,最高温度降低了1℃,最低温度提高了1.3℃,降水量增加了110.4 mm,蒸发量减少了547 mm,无霜期增加了34 d,日照时数减少了79.4 h,空气湿度增加了2.7%.表明壶关县农林业生产环境得到了改善,更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品质的提高。

森林资源使林地水土保持功能也逐步增强。近10 a,从未发生过洪水和泥石流,也没有出现护坡、道路被冲毁的现象。土壤有机质含量由30 a前的19.7 g/kg增加到目前的20.1 g/kg,增加了0.4g/kg.

调查数据表明,经过大规模生态建设,壶关县的生态环境已经得到了根本改善,并将继续向着更适宜人类生存的环境转变。

3.4 森林资源社会效益分析

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促进了全县产业的均衡发展,尤其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太行大峡谷旅游资源的开发,红豆峡、八泉峡、青龙峡等一批旅游景区的建成,带动了旅馆、餐饮业的发展,森林旅游就业人员达6 300人,产值达2.3×108元,使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变。

4 问题和建议

1)总体上看,壶关县森林面积较大,单位面积蓄积量低(30 m3/hm2)。林分密度大(5 250株/hm2),林地生产力低,林木生长量小(平均树高3 m~4 m)。需要通过轻、勤抚育,实施林中补阔、林缘植阔、抽针补阔等营林措施,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林分稳定性和林地生产力,提升森林的综合效益。

2)壶关县80%有林地为人工油松林,纯林比例大,结构单一,林分稳定性差,森林灾害风险高。需要通过建设生物防火林带和林道,改善林分结构,降低森林火灾风险等级,减少森林病虫害发生。

[1]张谋东,张学增.濮阳县林业生态县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林业科技管理,2004(2):37-38.

[2]李 霞,周永聚,王万强.南阳林业生态县建设初探[J].中国林业,2008(2):46.

[3]王建民.山西2015年前林业生态县要达三成[N].中国气象报,2010-03-02(3).

猜你喜欢

壶关县有林地蓄积量
山西省壶关县晋庄镇十里村:党建引领聚合力 乡村振兴谱华章
长治市壶关县龙泉镇石堡寨村:打开群众增收致富幸福门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有林地资源分析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宁安市国有林场有林地林分因子调查分析
一元立木材积表计算蓄积量误差的探讨
林分蓄积量估算方法研究
北安市缸窑林场资源现状
2015年湖南省活立木蓄积量、森林覆盖率排名前10位的县市区
新形势下城乡规划设计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