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S和B/S双模式下高校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构建

2011-10-20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1年5期
关键词:人事信息管理系统教职工

路 远

(兰州大学 校长办公室,甘肃 兰州 730000)

C/S和B/S双模式下高校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构建

路 远

(兰州大学 校长办公室,甘肃 兰州 730000)

人事信息管理系统作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认同和接受,本文通过对基于C/S和B/S双模式各自特点的研究,结合人事管理实践,分析和构建适用于高校的人事信息管理系统。

高校人事信息系统;C/S模式;B/S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行政管理机构要处理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借助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和工具,充分运用互联网科技,通过办公自动化来提高高校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从而实现管理现代化和决策科学化,已成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事部门作为高校的主要行政部门之一,担负着学校诸多管理业务,信息量大、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质量要求高,人事工作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每位教职工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高校各项事业的向前推进。近年来,各高校已广泛开始采用人事信息管理系统协助管理,系统所采用的模式主要基于C/S模式或B/S模式,如何在安全与实用之间找到平衡点也成了各高校人事信息管理系统实际运行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C/S模式和B/S模式介绍

C/S 模式是指“客 户端(Client)/服务器(Server)”模式,通常服务器是安装了大型数据库系统的高性能计算机,而客户端则是有特定功能的,需要安装专用的客户端软件,用户通过客户端软件对数据库进行操作管理。B/S模式是指“浏览器(Brower)/服务器(Server)”模式,用户通过个人计算机的上网浏览器 (如IE、FireFox、Chrome等)对服务器的数据库进行操作,从而实现数据交互。

目前国内高校的人事管理系统主要以B/S模式为主,部分使用C/S模式。C/S模式和B/S模式各有利弊,通过区分使用人群,可使其各自发挥最大优势,构建一个统一、完整、多层次、智能型、安全保密的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

二、基于C/S和B/S的双模式高校人事信息管理系统

1.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的组成

系统主要包括三部分:

(1)Web网站,其使用对象主要是学校教职工,教职工通过B/S模式,即使用上网浏览器,登录网站查询、编辑个人信息,办理相关业务;

(2)客户端,其使用对象主要是系统管理员、相关职能部门、各单位人事秘书等,通过C/S模式,即使用客户端批量上传、修改、查询人事信息,设置不同的业务流程和用户权限等;

(3)服务器端,其使用仅限于系统管理员,管理员登录服务器对数据库进行维护和更新操作。

2.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的网络实现

该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如图所示。

教职工通过上网浏览器登录系统,管理员用户通过客户端登录系统。不论是管理员还是普通用户,在进入系统之前均要进行身份确认,用户名和用户密码相符的用户方可登录系统,系统辨别用户身份,对合法用户根据用户的权限级别赋予相应的使用功能。

3.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的模块构成

(1)系统管理模块。系统管理员根据单位的业务要求创建相应的表,然后将这些表中的字段通过授权的方式给单位管理员和教职工等用户,所授予的权限分为三种:录入、查看和不可见。比如建立人员基本信息表,包含以下字段:姓名、性别、工作证号、出生日期、现学历、现学位、毕业院校、党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工作年限等,可由组织、人事部门协同管理、维护。通过设置权限,可使该表的部分字段对于登录Web网站的教职工具有录入权限,部分字段仅具有查看权限无法修改,而部分字段不可见。该模块特点有三:字段可根据管理需要灵活创建,而非系统预先设定;可通过权限控制字段是否可见;引入枚举类型来强化数据的准确性,而且枚举也可灵活设置。

(2)数据录入模块。教职工等用户通过B/S模式录入个人的人事信息,教职工所录的表和字段与授权有关。只要能上网的电脑均可以访问Web网站,这样方便教职工提交信息。该模块的特点有三:教工个人可提交相关信息;教工可随时上网查询个人相关人事信息;教工须在一定时限内完成数据的提交,以保证数据安全。

(3)数据审核模块。院系人事秘书管理、维护、更新本单位的教职工信息,向相关职能部门发送审核后的信息数据,并接受职能部门会审后的反馈信息。单位管理员通过C/S模式对本单位教职工录入的信息进行审核,教职工提供的正确信息准予通过,错误的信息予以删除,暂时无法审核的信息可以推迟审核,并根据需要给该教工添加、修改记录。该模块的特点有二:管理员可及时验证教工录入的信息;用户的各种记录的变更可通过业务权限来控制,防止不同类型的管理员误操作不属于其业务范围内的记录。

(4)数据查询模块。单位管理员对本单位教职工的信息进行各类查询,同时对查询的结果可以提供批量修改,以修正数据的准确性。该模块的特点有三:查询方便,并可根据要求灵活设置查询字段;对查询的结果可以进行批量修改;根据需要导出Excel文件,方便管理员操作。

(5)报表模块。报表是由系统管理员制作,既能制作基本报表,就是可以将用户在数据库中存在的字段数据提取出来形成个人简历、历年考核记录等形式的报表,也可以制作统计报表,用于统计各种人事数据,形成符合上级部门要求的统计报表,代替手工统计报表。系统管理员根据业务的需要可以制作报表,所制作的报表可按权限由各类用户查看、统计,且与Excel兼容。该模块的特点有二:统计内容一次设计、长期使用;统计结果格式规范、使用方便。

(6)数据库管理模块。可以为其他部门导出符合条件的数据供其使用,也可以导入其他部门提供的数据,并且在导入前对该数据进行验证,最大程度地保护数据的准确性。对于与年度有关的数据,在年末可以导入到历史记录中。比如教师的教学科研情况,教师既可以增、改、删本年度的数据,还可以查询往年的教学科研情况。提供表之间的数据复制,比如专业技术职务变动表,可以通过复制个人信息表中的某些字段来完成,将变动前的数据保存在历史记录库中。查询满足条件的教职工数据将记录批量复制,减少了管理员重复输入的工作。另外提供数据备份功能,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该模块的特点有二:导入或导出数据,方便数据交换和备份;完成数据的复制和转移。

(7)交流互动模块。可分为:

1)公告系统。自由设置针对不同权限用户的通知、公告等,有相关权限的用户登录系统后可以看见相应的通知等公告。比如可以设置只针对学院管理员的通知,当各学院管理员登录Web网站后就可看到通知,而职能部门或教职工用户登录后则不会看到。

2)内部邮件系统。可以一对一或群发邮件,方便教职工内部之间相互交流。

3)调查问卷。人事部门或其他职能部门可根据需要设置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可实时反映和统计。

三、系统管理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1.加强信息采集工作

信息采集是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基础,数据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使用效率。为了防止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应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信息采集制度、信息审核制度、信息保密制度,确保数据准确无误,使信息采集工作顺利进行。各院系、部门应建立、健全各种原始记录和信息资料日常管理及档案制度,特别是健全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维护制度,保持数据新鲜、准确,让人事信息与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

2.做好权限设置工作

设置好用户的权限是用好本系统的点睛之笔,好的权限设置既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同时也可以方便教工的使用。例如教工的行政职务信息,对于教工和所在单位的管理员来说只要看到当前的行政职务就可以了,但对于人事组织部门来说,就可能还需要了解以往的任职经历。因此在设置权限之前应认真仔细考虑,在大量调研基础上明确不同用户的需求方可做好权限设置工作。

3.提高使用者的信息化素质

采取多种形式对教务、科研、人事等部门的管理人员和院系人事秘书有计划地开展信息化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建成一支技术过硬、管理高效、作风优良的信息化人才队伍。

四、结束语

构建一个安全高效的人事管理信息化系统,不仅可以使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和整体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也可保证人事信息的安全和准确,一定程度上也杜绝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切实简化和规范办事程序,降低行政人员工作强度,更好地服务于教职工,为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做好技术支撑与保障。

[1]谢斌.全面信息化与高校人事管理[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2).

[2]谢卫忠.刍议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

[3]虞翔.基于B/S的人事管理系统的实现[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7.

[4]陆雅君.高校人事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讨[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6(4).

[5]肖磊.人事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济南:山东大学,2007.

(编辑:金冉)

TP315

B

1673-8454(2011)05-0053-03

猜你喜欢

人事信息管理系统教职工
渭南师范学院“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教职工书画作品选登(一)
三维可视化信息管理系统在选煤生产中的应用
信息管理系统在工程项目管理的应用
人事人才
人事人才
人事人才
人事人才
集大教职工抗疫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三维TGIS的高速公路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