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能说会道”
——谈信息技术课堂学生言语能力的培养

2011-10-18万增林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1年5期
关键词:能说会道专业术语言语

万增林

(江阴市花园实验小学,江苏无锡 214400)

让学生“能说会道”
——谈信息技术课堂学生言语能力的培养

万增林

(江阴市花园实验小学,江苏无锡 214400)

很多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都存在一定的误区,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操作技能、技巧方面的培训,而忽视了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言语能力的培养能有效地推动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法促进学生规范表达计算机专业术语,清楚表述计算机操作过程,流畅讲解合作交流过程中的意见和评价,让学生不仅“心灵手巧”,而且还“能说会道”。

信息技术课堂;言语表达;专业术语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可以看出,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并训练学生能准确表达信息、传递信息、交流信息,尤其是能准确表述信息技术课的专业术语、操作步骤、评价内容,是小学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但在很多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往往只注重操作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学生信息技术专业言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伟大诗人但丁曾说过:“语言作为工具,对于我们之重要,正如骏马对骑士的重要。”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只有信息技术言语表达能力规范、准确了,学生才能真正理解信息技术课的内涵,才能更流畅地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

一、以规范为指引,引导学生正确表达

任何一门学科课堂教学的成功,都离不开生动、科学、规范的教学语言,信息技术课尤其如此。信息技术课中往往会涉及很多信息技术相关的专业术语,而这些专业术语往往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用语相差甚远,难以表达,我们经常在信息技术公开课中听到学生说“鼠标点两下”、“将第一行字变大一些”、“按一下叉叉关掉窗口”等等,这些语言都是一些日常用语,在信息技术课中是不规范用语,在交流中也容易引起误解。要让学生能理解并清楚表述这些有点深奥的专业术语,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持之以恒地进行训练和指导,为此我们制定出各个年级段学生信息技术课言语表达评价标准,在每个年级的计算机教学中抓住重点,有意识地进行指引,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对操作过程的讲解、师生交流时言语表达方面的要求将逐步提高。小学生信息技术言语表达能力评价标准如表1所示。

二、以情感为纽带,激发学生积极表达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往往更喜欢学习新的操作技巧,而不太喜欢在同学和教师前表达那些信息技术专业术语,这时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以情感为纽带,激发学生积极表达的欲望,让学生在操作、评价、交流时正确表述信息技术专业术语、操作过程及评价信息。

1.操作示范,让学生当一当能言善道的“小老师”

现代信息技术课堂,不再是“一言堂”,而应该是让学生当“主角”了,所以我们在很多教学环节可以安排学生来做操作示范,并要求学生在操作的同时,能够将操作过程清楚地表达出来。在训练初期,学生可能会出现退缩、畏惧的情况,只要教师不断激励,不断点拨,学生一定能成为一名能言善道的“小老师”。

教学片段: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20课《浏览图片》]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用ACDSee查看图片的方法,现在谁能来一边演示一边说一说查看 “D:图片展示3.jpg”的方法。

生:(边演示边说)先点一下左边窗口的“D盘”,再点一下下面的“图片展示”,最后点一下“3.jpg”。

表1 小学生信息技术言语表达能力评价标准

听到这里,所有学生通过观看大屏幕能理解这位演示的同学的操作方法,但其发言中的 “点一下”、“左边窗口”、“下面的”等词语都是日常用语,这位教师也没有到此结束这个环节,而是继续引导。

师:刚才这位同学操作比较熟练,结果也完全正确,但美中不足的是其中一些词语说得不够规范。我们刚才学了,这“左边的窗口”叫文件夹树,“点一下”应该称为“单击”,谁能来将刚才的操作过程用规范的语言复述一遍?

生:先单击左边文件夹树中的“D盘”,再单击D盘中的“图片展示”文件夹,最后单击此文件夹中的“3.j p g”。

师:很好,请刚才这位同学再来复述一遍。

通过这样有目的的引导和纠正,学生逐渐掌握了信息技术课中的相关专业术语,表达起来简单明了,其他学生和教师也不会产生歧义,而且有了教师的点拨和鼓励,学生在今后的课堂中当“主角”的机会将越来越多。

2.评价激励,让学生做一做自信努力的“成功者”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纳德教授的多元智力学说的提出,使教育者拓宽了对个体差异性的认识。个性化的教学能使学生的多元智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即个性的发展。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或者引导学生相互评价时,应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采用个性化的评价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位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充满自信,感受到自己的不断进步和成功。

如学习完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下册第7课《美化文章》后,教师一般都会布置任务:用学过的艺术字、自选图形以及设置文字环绕来美化文章。在展示作品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学生的作品质量参差不齐,有的操作熟练、版面精美,有的操作缓慢但局部设置得很漂亮,甚至还出现个别学生操作极其熟练,但美化效果却不敢恭维,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区别对待,给其积极正面的肯定和鼓励,适时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有了这样良好的自信心,学生会对继续学习产生更好的激情和行动。

3.交流互勉,让学生学一学侃侃而谈的“鉴赏员”

信息技术课堂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积极地交流,往往更能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在小组合作之后、作品评价之时,可安排学生进行小组之间的交流,也可以安排学生当一回作品的“鉴赏员”,对他人的作品进行赏析,提出自己富有个性的评价和建议。

教学片段: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下册第28课《设置动画效果》]

教师布置学习任务:用学过的自定义动画和幻灯片切换的方法为《我们的运动会》演示文稿设置动画效果。在学生完成之后,教师安排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生1:这个作品设置得很好,幻灯片的标题页设置了富有动感的“飞入”动画效果,比较切合运动会这个主题,第三页在自定义动画效果中加入声音效果,很生动……

生2:这个演示文稿的动画效果让人感觉比较生动活泼,但在第二页中的文字和图片自定义动画效果设置得比较复杂,让人感觉眼花缭乱,如果改成稍简单一点的自定义动画效果就更好了。

……

在学生评价他人作品的过程中,学生肯定会对自己学习的内容有了深刻的思考,也能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术语或操作术语朗朗上口。“语言是思维的外壳”,笔者认为,有了比较宽松、和谐的交流氛围,学生思维的火花才能真正被点燃。

三、以活动为载体,训练学生规范表达

1.在任务驱动活动中,增添言语表达要求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是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中采用最多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布置任务时,教师会明确要完成学习任务的具体要求,但绝大多数教师只会要求学生完成技术性操作,我们还应该适时增添相关言语表达方面的要求,让学生在任务驱动学习过程中,既要学习怎么去做,还要学习怎么去说。

教学片段: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上册第14课《复制与粘贴》]

在综合练习过程中,教师布置一个任务:让小蜜蜂按课文图中的队形舞蹈(即要求学生通过选定、复制、粘贴、移动以及应用透明背景模式来将一个小蜜蜂复制很多份放入指定图形上),这时可加入一条任务要求——请向你的同桌介绍你的操作方法。有了这样的要求,学生在操作完毕后,还需要将自己的操作过程以及学过的操作术语能够熟练地说出来,通过说的过程,可以促进学生将操作过程、方法内化、巩固,这样比单调地重复教学要有效得多。

2.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加入合作交流环节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很多时候会流于形式,教师布置小组合作的任务,然后由小组长进行分工,再进行操作,实际上很多任务都是由小组长和个别操作熟练的学生完成的,那些操作迟缓、不熟练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看客”,这样的小组合作只会让同学之间的差别逐步拉大。这时可以在小组合作要求中,加入小组成员合作交流的环节,要求小组内每一位成员都能够讲解出任务操作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在小组汇报阶段,不再是小组长汇报的惯例,而是任意挑选小组成员汇报。有了这样的要求,小组合作过程中,就不会遗忘那些“容易掉队”的组员,每一位成员都会积极交流,考虑怎样操作、怎样讲解、怎样回答别人的提问等,这样的小组合作既训练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还锻炼了学生的言语表达沟通能力。有了这样合作交流环节的加入,小组合作才真正务实、高效。

3.在作品展示环节中,架设信息反馈平台

通常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作品一般都是通过大屏幕或电子教室软件实时展示出来的,然后师生再对作品进行评价、反馈,这是课堂教学中最直接的一种反馈方式。但这种方式展示作品的数量有限,参与信息反馈人数有限,学生思考的时间也很短,很难做到准确评价,其实除了传统的交流方法外,还可以架设多种信息反馈平台,让学生能有时间思考、有空间交流、有平台反馈。

(1)专题学习网站:为本节课内容制作专题学习网站,学生将各自的作品上传到网站中,学生可以打开网站欣赏、投票、书写评语等。

(2)课堂流动欣赏:可以打破常规,在学生完成作品后,全体起立,以S形走动,欣赏每一位同学的作品,也可以为优秀作品送上一朵花或投上一票。

(3)博客或论坛:在学习完博客和论坛内容后,学生也可以将作品上传到博客或论坛中,让其他同学自由欣赏,在回复留言中写上自己的感受和评价。

多种形式的反馈平台一改以往学生只能用嘴巴进行交流评价的方式,学生可以有时间、有空间深思熟虑,将交流反馈的信息内化为内部语言,真正达到深刻理解、灵活运用的效果。

言语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既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目标。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言语能力的训练,创建言语训练的良好氛围,构建言语训练的平台,充分调动学生言语表达的积极性,扎扎实实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

(编辑:王天鹏)

G623.58

A

1673-8454(2011)10-0033-03

猜你喜欢

能说会道专业术语言语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长得真可爱
基于数据库的专业术语知识图谱自动识别设计
看懂体检报告,提前发现疾病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美国航空中英文官网隐私政策翻译对比分析
便当会说话
“麻油屁股”李小跳
关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