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工类中药的制备与应用

2011-10-17□文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1年19期
关键词:白面阴凉制法

□文

▲建曲

加工类中药的应用是我国中药的特色。该类中药有的是提取物,有的是经发酵制成,有的是特殊制剂。过去北京地区使用过这些品种,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品种已经很少使用,甚至面临绝迹。一些品种已经逐渐从药店和中药房药斗消失;一些品种虽然还在用,但了解其制作方法的人越来越少。现根据《北京市中药炮制规范》及老药工们的经验对部分品种进行整理,供同行参考。

竹沥水别名竹沥油,为禾本科淡竹等植物的茎秆用火烤灼流出的液汁。

其制法为:①竹沥油提取。取鲜竹秆截成长30~50cm段。两段上节劈开,置火上烤或装容器内,外包泥土,用火烤灼,收集秆端流出的液汁。成品以色青黄、黏性大、透明者为佳。②竹沥水配制。处方:竹沥油1kg、白矾180g、硼砂120g、水48kg。工艺:取竹沥油,放入铜锅内,置火上溶化,待冒出青烟后,加水。熬炼约20分钟后,加入白矾末、硼砂末,溶化,晾凉,过滤。取滤液,装瓶封固。成品以色青黄、黏性大、透明者为佳。

竹沥水为黄色或深黄色的液体。有焦糊气。味甘、苦。性寒。归心、胃经。具有清热豁痰、镇惊开窍之功效。常规用量为15~30g。置于阴凉干燥处。

柿霜别名柿霜饼,为柿树科植物柿的果实加工而成。主产于河北、河南、山东等地。

其制法为: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削去外皮,日晒夜露,稍干燥后,堆放席圈内,待柿子表面析出白霜时,刷下白霜置锅内,用微火熬成饴糖状,用木勺舀出,倒在特制圆形木模上,晒至七成干时,铲下,晒干。药材以质地细腻,入口甜而清凉,能全部溶解无渣者为佳。

柿霜呈扁圆形饼状。表面为淡黄色。质轻而脆,易破碎。味甘。性凉。归心、肺经。具有清热、止嗽、化痰之功效。常规用量为3~9g。冲服或与他药为丸噙化,外用撒敷。置于阴凉干燥处。

密陀僧该品为铅矿石冶炼而成的粗制氧化铅。主产于广东、湖南、湖北、福建等地。

其制法为:将铅熔融,用长铁棍在熔铅中旋转几次,部分熔铅黏附在铁棍上,然后取出浸入冷水中,熔铅冷却后变成密陀僧,如此反复几次,至积聚十几千克重时,将其打下,除去杂质。药材以色橙红、质重、无杂质者为佳。调剂时研成细粉。

密陀僧为橙红色粉末(现在的商品多为土黄色)。体质沉重,光下可见星状闪光。性味咸、辛、平。归肝经。具有燥湿、杀虫、敛疮、堕痰镇惊之功效。

常规用量为0.3~1g。入丸或散用,研末撒或调敷患处。置于干燥处,防潮、防尘。该品有毒,一般外用,内服宜慎。

寒食该品为由白面与柳芽制成的加工品。

其制法为:清明前,取白面用水搅拌均匀合坨,使其发酵,再取柳芽用水洗净,揉入发酵的白面内,置笼屉内蒸熟后取出,用柳条串起,晒干。每100kg白面,用柳芽20kg。药材以身干、色白、无虫蛀者为佳。

寒食略呈圆形,大小不一。表面白色,有光泽,具小孔洞。质坚,易破碎,断面不平坦,显渣状。无臭。性味甘、微苦。归脾、胃经。具有健胃和脾、调中止咳之功效。

常规用量为1.5~3g。置于阴凉干燥处,防虫蛀。

香墨别名墨,为墨灰加胶液等制成的加工品。

其制法为:先将胶溶解成液体,加入墨灰,搅拌均匀。压成饼状,晒至半干用笼屉蒸透,再用锤子砸匀,放入模具中制成条块形,再晒至半干后,去掉飞边,描金,晒干。成品以色黑,光亮,气清香,存放后酥者为佳。调剂时捣成细粉。

香墨呈长方形块状。外表面黑色,有胶质样光泽。质坚脆,断面黑色。气清香。性味辛、平。归心、肝经。具有凉血、止血之功效。

▲密陀僧

常规用量为3~9g。磨汁服或入丸、散。贮藏于密闭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

以前中药商品中有“八宝药墨”,为中成药。主要成分有香墨、西红花、麝香、冰片、熊胆、冰糖、阿胶等。黑色长条形。具有清肺化热,止血化瘀的功效。

采云曲该品为由多种药物与白面混合制成的加工品。

各地的制法有所不同,现介绍北京的制法。①处方:沉香5g、檀香3g、木香5g、法半夏10g、广藿香叶2g、厚朴花10g、佩兰10g、苍术15g、佛手5g、茯苓10g、木瓜10g、甘草3g、陈皮10g、白面20g。②工艺:取沉香、檀香、木香、半夏、广藿香叶、厚朴花、佩兰、苍术、佛手、茯苓、木瓜、甘草、陈皮等粉碎成粗粉,另取白面加水打成稀糊,与药粉搅拌均匀,用模具压制成块,晒干。成品以身干、香气浓、无虫蛀者为佳。

采云曲呈方圆块形。表面土黄色,较平滑。质坚,体轻,断面不平坦,颗粒状。气香。味辛、酸、微苦。性温。归肝、肺、胃经。具有清热祛暑、和胃止呕之功效。

常规用量为3~9g。置于通风干燥处,防虫蛀。

建神曲别名建曲,为广藿香、青蒿等药物细粉与面粉混合发酵成的加工品。

建神曲各地制法有所不同,北京的制法有两种。方法 一:①处方:陈皮720g、炒麦芽960g、姜厚朴360g、木香180g、炒苍术60g、甘草120g、炒神曲720g、山楂720g、紫苏叶120g、广藿香120g、青蒿240g、青茶240g、大米粉240g、檀香粉90g。②工艺:取陈皮、炒麦芽、姜厚朴、木香、炒苍术等十二味,粉碎成粗粉,另取大米粉冲成糊状,与药粉混匀,闷2~3天发酵,再加檀香粉混匀,搓条切中块,晒干。方法二:①处方:陈皮720g、醋炙青皮480g、猪苓360g、香薷240g、沙烫枳实480g、杉木皮120g、广藿香600g、生姜150g、炒苍术480g、浮小麦8640g、麸炒枳壳600g、炒苦杏仁480g、麸炒白术480g、炒麦芽480g、扁豆仁480g、白酒曲480g、醋香附600g、丁香600g、砂仁480g、茯苓1920g、炒山楂480g、泽泻600g、槟榔5280g、法半夏5280g、白面24kg、蓼子1.5kg。②工艺:取陈皮、醋青皮、猪苓、香薷、枳实、广藿香等二十四味,粉碎成粗粉,白面、蓼子段和药粉加水混匀,闷1~2天发酵后,搓条切中块,晒干。成品以色黄绿,表面有黄色霉衣,具清香气、无碎块杂质者为佳。

建神曲呈块状。表面不平坦,呈灰黄色。质坚,断面呈浅黄色。有香气,味淡,微苦。性味辛、甘,温。归脾、胃经。具有消食化积、健脾和胃之功效。

常规用量为6~12g。密闭,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虫蛀。

炒建曲 取生建曲,置热锅内,用文火炒至黄棕色,内面浅黄色,取出晒凉,炒后取其增强健脾功效。该品形如建神曲。深黄色,具香气。

焦建曲 取生建曲,置热锅内,用武火炒至焦褐色,内面焦黄色为度,喷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晒干。炒焦取其增强消食功效。该品形如建神曲。焦黄色,具焦香气。

法制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经糖浸渍制造而成。

其制法为:取新鲜色红的果皮,刷净浮土,纵剖为4瓣或6瓣,晒至5~6成干,放入容器内,一层白糖、一层橘皮,装满后,洒清水,浸渍15天左右,取出,放阴凉通风处,晾干。

法制陈皮为椭圆形片状。表面挂有白色糖霜,一面略透红色、一面微显黄色。气香。味甜,微苦。性温。具有宽中、下气、化痰、止咳之功效。

常规用量每次6~15g。噙化或沸水浸,连汤服食。置于阴凉干燥处,防潮。

闽姜该品为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经糖腌渍的制成品。最初为福建省所创制,故称“闽姜”。

其制法为:选取新鲜的老姜,用水洗泥土,去掉外皮,切厚片,晒至5成干,放入容器内,一层白糖、一层姜片,装满后洒清水,约腌渍15天左右糖已浸透,取出。放置通风阴凉处,晒干。

闽姜为糖渍的厚姜片,外面被有白色糖霜,折断面有稀疏的纤维。气香。味甜、微辛。性温。归肺、胃、脾经。具有散寒、止呕、化痰之功效。

常规用量为每次5~10g。噙化,任意服用。置于阴凉干燥处,防潮。

百药煎该品为五倍子与茶叶等经发酵制成的加工品。

其制法为:①处方:五倍子500g、白酒曲125g、青茶31g。②工艺:取五倍子、白酒曲分别研成粗粉。再取青茶串碎,加水煮浓汁,与五倍子、白酒曲粗粉混合拌匀,呈稀泥状,置洁净容器内,封严。置温热处,发酵2~4天,至有白毛长出时,取出,制成小方块,晒干。

百药煎呈长方形块状。表面灰绿色或灰黄色。质脆,断面灰黄色,颗粒状。气微。味涩、微苦酸。具有清热化痰、生津止渴之功效。

常规用量为3~9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汤含漱。置于阴凉干燥处,防虫蛀。

百草霜别名锅底灰,为杂草经燃烧后附于锅底或烟囱内的烟灰。

其制法为:将锅底上或烟筒内的黑灰轻轻刮下,用细筛筛去杂质。药材以乌黑色、体轻质细、无杂质者为佳。烧煤灶及烧煤草混合灶的烟灰不能药用。

百草霜为黑色粉末或结成小颗粒状,手捻即为细粉。质轻,入水则飘浮分散。气无。味淡、微辛。性温。归心、肺经。具有止血、消积之功效。

常规用量为1.0~4.5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置于阴凉干燥处。

加工类中药有的本身就是复方制剂,如百药煎、建神曲等;有的是很好的药品和食品,如法制陈皮、闽姜等。其临床应用疗效好。分析一些品种面临绝迹的原因有的是资源问题;有的是用量少,无厂家生产。对于这类中药,应加强其临床研究,淘汰疗效不确切的品种,恢复疗效好的品种的生产和使用,继承和发扬中药的这一特色。

猜你喜欢

白面阴凉制法
手提式切石机消音锯片的制法
“古币”会挖沙
论慎子的“制法”思想
胡须
哪有你这样你
脑筋急转弯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知识导学
给你一片阴凉
阴郁的树林
浅谈氧气的实验室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