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建医患信任的基石

2011-10-17□文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1年19期
关键词:医患信任门诊

□文

▲西苑医院医生李博援非期间和患者在一起

在有些人看来,医患关系这根神经已经崩溃了很久,几乎降到了冰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理应冷静地思考,如何面对与解决这个问题。当前的医疗制度没有让医生和患者满意,媒体报道多是患者的不满意。而医生的艰辛与无奈,只有身在其中,才能彻底领悟。

当前状态下,如何重新建立医患之间的信任,面对熙熙攘攘的患者,我有些思考。我的大部分患者都和我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我们彼此信任,相互配合。我在门诊中增加了一些人文关怀和沟通,客观的叙述和耐心的讲解,让我的门诊得到良性的发展。

让医患彼此信任

从医生方面来说,患者来到医院,目的就是为了解除病痛。患者来到医院,一定是对健康有了怀疑。无论怎样,医生应该相信患者,专业的医闹毕竟是很少的。即使在医患关系紧绷的情况下,我仍经常在门诊和病房看到患者感谢医生的动人场面。我们不可因噎废食,建立对患者的信任和关怀,是医生实施诊疗的关键步骤。

从患者角度来看,坐在你面前的医生,无论微笑,还是近似冷漠,他都在保持一种专业的思考,不会拿患者的健康开玩笑。试想一下,患者的病情没有好转,对任何医生而言,有什么好处?且不论医术和医德的高低,有哪一个医生希望自己的患者病情恶化呢?患者的病情好转,会给医生带来职业的满足感,这是医生天然的想法和期盼。

循证医学三要素之一的诊疗要求,由于诊疗的不确定和个体的变异,医患双方共同承担疾病的不确定性和战胜疾病的喜悦。在尊重患者价值取向的同时,医生会根据当前的诊疗措施,提出自己的专业建议。看到患者病情好转,医生那份高兴的心情,会保留很久。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好转,医生会深入思考,寻求更佳的诊疗方案。

无论从患者来医院的理由,还是从医生诊治患者的动机,我们都可以看到,医患是一个彼此信任的共同体。医患休戚相关,只有相互信任,才能让我们共同应对疾病。

信任是海

建立医患的信任机制很难,我期望能够通过点滴努力,让世间多一份信任,让彼此的心更简单一些,更平静一些,让阳光照耀的地方都能充满光明。在诊疗中,没有任何一个医生希望患者病情恶化。更没有任何一个患者,不是为健康奔忙。

只有彼此信任,才能让医疗措施更好地发挥。作为医生,要用真诚的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作为患者,要信任你的医生。如果不能发自内心信任你面前的医生,那不如及早更换。

多么希望,能在大海边自由地呼吸。这种感觉,能让人心旷神怡,彼此的信任,能让医生和患者对未来充满光明,更好地实现医疗价值。

患者的信任,是医生进一步思考的动力。由于医学的很多不确定性,以及病人个体的变异,成功的经验运用于下一个类似的患者,不一定会出现医生希望的效果。而患者的信任,是我们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化修正诊疗措施的阶梯。我也有信心,让我的患者恢复健康。

在彼此信任的天空下,我们可以自由呼吸。如同面对蔚蓝的大海,心胸开阔的惬意,才会在更平和的气氛中,做出更趋近于正确的判断和处方。

信任是海,让我们在深邃的思考背后,感悟医患密切配合的力量。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而“不药而疗人之疾,上之上者也。”不仅应该是医患的共识,也应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猜你喜欢

医患信任门诊
门诊支付之变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信任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