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贸易因素对生态环境的效应研究

2011-10-15李茜茜刘荣珍

绿色科技 2011年11期
关键词:排放量环境污染效应

李茜茜,刘荣珍

(兰州交通大学 数 理与软件工程学院,甘肃 兰 州730070)

1 生态环境现状

1.1 水污染严重

2010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528.3亿t,同比1994年增加47.85%。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37.6亿t,同比1995年下降2.44%。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276.3亿t,比1995年增加166%。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 399.5万t,比1995年增加100.25%。废水中氨氮排放量152.3万t,同比1995年增加20.05%(图1)。全国7大水系(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及辽河)有近一半河段污染严重,其中海河、辽河污染最为严重。

图1 1995~2010年全国废水排放量

1.2 大气污染形势严峻

我国大气环境污染主要以煤烟型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为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硫,少数特大型城市属烟煤和汽车尾气并重型。2010年全国监测的522个城市中,315个达到或超过国家环境空气二级标准(居住区标准),占60.3%;空气质量为三级的城市有152个,达29.1%;劣于三级的城市有55个,占10.6%。2010年,全国废气排放量为210 525亿标m3,比1994年增加215%。2010年,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2 585.2万t,比1994年增加13.1%。烟尘排放量1 198.4万t,比1994年下降10.69%。工业粉尘排放量911.2万t,比1994年增加16.67%(图2、图3)。

图2 1994~2010年全国废气排放量

图3 1999~2010年全国SO2和烟尘排放

1.3 土壤污染不容乐观

据统计,2010年我国受到工业“三废”污染、乡镇企业污染和农药污染的耕地面积为2 186.7万hm2,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6%,每年损失粮食240亿kg。工业废弃物往往造成地区性土壤污染。2010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2.9亿t,比1994增加128.6%;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1 598.7万t,比1994年减少69%。这些废弃物不但侵占大量农田,而且因其多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严重污染了土壤[2]。

2 生态环境污染的贸易效应分析

2.1 贸易对生态环境的规模效应

(1)贸易活动源于分工,同时也强化了分工,促使经济规模的膨胀。贸易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依赖于各国经济活动中的分工。而在短期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反过来又强化了生产分工的专业化。随着经济发展导致经济规模的扩大,直接加剧了经济活动和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加大了一国贸易和生产对其生态环境索取的依赖性。

(2)贸易活动不但使得生产活动得到扩张,同时也使国民福利得到改进和强化。不论是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还是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均认为贸易提高了整体经济的产出和国民福利。贸易和经济规模的扩张也使消费规模膨胀,而许多消费品在消费时和生产资料的消费一样也会产生污染。贸易活动的扩张从消费渠道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

(3)贸易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即运输活动,会随着贸易规模的膨胀而扩张。运输业是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的产业,而贸易规模的扩张在运输技术和产品结构不变的条件下,会无条件的增加对环境的污染。因此,贸易本身的活动也加剧了对环境污染的规模效应。

我国对外贸易的规模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飞速发展,出口贸易额的排名由1980年的第26位一跃为2010年的第1位,出口贸易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也提升到了2010年10.5%,成为真正的贸易大国。2011年仍然保持了了较高势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很高,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对外贸易作为拉动国民经济三驾马车的作用在内需不足,民间投资不旺的情况下凸显。贸易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我国的国民经济总量也由1978年的3 624.1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10年的20.94万元亿人民币,经济规模扩大的同时也扩大了贸易对生态环境的规模效应。

2.2 贸易对生态环境的结构效应

贸易对于生态环境具有结构效应,主要表现在FDI和跨国公司世界范围内的活动也可能使得贸易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结构效应凸现。FDI和跨国公司的进入,往往使得东道国的要素禀赋发生相应的变化。通常跨国公司的进入会带来相应的资本,增加东道国的资本存量。尤其是在现阶段跨国公司的生产活动越来越多的偏离要素成本因素的条件下,其引发的东道国产业结构与分工的变化会更加显著,其对环境污染的结构效应也会更加明显。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贸易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结构偏向于工业和第三产业,农业比重逐渐缩减,产业结构逐渐向高级化发展,农业的缩减,工业的扩张固然会对我国环境产生影响,工业的发展将促使环境污染的增大。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以后,我国GDP增加了近两万亿元人民币,其基本为工业产值。这种产业结构的转变将能促使我国整体污染水平提升,于是贸易的结构效应严重。

2.3 贸易对生态环境的技术效应

贸易对于生态环境具有技术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投资和跨国公司的进入也会通过技术外溢效应提高东道国的技术水平,东道国的厂商通过“干中学”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与生产技术有关的贸易则直接提高了进口国的技术水平,增强了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这些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也成为贸易对环境技术效应的重要组成。尤其是直接与环境保护有关贸易活动则直接对环境的影响强度产生重要影响。

(2)与环境有关的贸易政策和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政策直接或间接的提出了对于生产活动中环保技术水平要求。这直接刺激了生产活动中对于环境保护的技术投入,强化贸易对生态的技术效应。贸易对于生态环境的技术响应是一种良性效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但是我国一直以来只是一种以制造业为主的生产国家,所拥有的技术含量并不高,在商品链中是属于污染最重、价值最低的低端。因此,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反而使我国生态环境污染加重。

3 改善生态环境的贸易策略

3.1 各地因地制宜,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差异化发展

各地经济结构的重型化和趋同化,是造成我国环境严重污染的重要原因。要改变全国散布的工业污染点的情况,各地必须因地制宜,明确城市经济定位和发展方向,实现差异化发展,同时地方也应依据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有实力的地方应尽快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变和升级。

3.2 利用贸易发展加快工业化进程,缩短工业化进程对环境的污染

工业化进程不可避免的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我们不主张为了环境而放弃经济增长,我们需要做的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利用贸易的发展,加速实现工业化进程,从源头上减少环境污染产生的压力。利用贸易的生产技术等直接效应和收入增长等间接效应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创新,进而缩短工业化对环境污染的总量和时间跨度。

3.3 建立环境污染资源交易制度,明确环境资源的污染权限

环境污染的根源在于公共资源所导致的所有者缺位问题。鉴于在所有权上不可能作出调整,因此我们建议通过建立污染权力交易市场来明确污染权限,规避所有者缺位问题。这需要政府和协会组织建立一整套有关环境污染排放指标的考核和分配体系。这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任务,但也是最迫切和最根本的。

3.4 积极利用符合国际规则的贸易政策来构建我国环境保护系统

利用WTO的有关多边贸易规则上为环境保护出力上大有可为。从国际背景看,我国加入 W TO为我国构建贸易政策框架下的环境保护提供了驱动力。WTO的基本宗旨是推进多边贸易和维护贸易自由化。我国成为WTO成员后,环境保护体系必须创新。凡是涉及WTO的贸易环境政策法律和措施都应符合WTO的规则和我国的对外承诺;WTO规则和有关专项协议中,都有保护动物、植物、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的明确规定,这些规定为在国际贸易中加强环境保护提供了充足的法律依据,我们必须将这些规定切实用足用好;WTO规则和有关专项协议中,已经注意到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状况、财政和贸易在经济增长中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特殊情况,制定了对发展中国家有利的“特殊和差别待遇”,这为维护我国环境和发展权益提供了有力法律依据。因此,正确利用WTO规则,按照统一性原则、非歧视性原则和公开透明的性原则,制定既适应贸易自由化,又能维护国家环境保护的贸易政策和法律措施,是我国新时期环境保护的一大创新机遇。

4 结语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贸易不断扩张,重开放、重贸易,重速度和数量,轻效益和质量。这种经济增长模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国贸易的发展还存在对环保工作的负面影响,在今后的对外贸易中应该高度重视环境效应,合理作出贸易决策,以利于国家的生态环境保护。

[1]保罗·R·伯特尼,罗伯特·N·史蒂文斯.环境保护的公共政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谷祖莎.绿色屏障-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与我国的选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3]蒋 勇,左玉辉.关于贸易与环境关系的几点认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2):71~72.

[4]李 华.浙江省对外贸易对生态环境的效应分析[J].科技创业,2010(1):31~32.

[5]兰 天.贸易与跨国环境污染[J].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6]马 莉.上海工业出口与环境问题实证分析[J].特区经济,2010(1):85~86.

猜你喜欢

排放量环境污染效应
张掖市道路移动源排放清单与空间分布特征
大气环境污染因素及其治理措施分析
天然气输配系统甲烷排放量化方法
懒马效应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50%,全球最富有的10%人口碳排放量占全球一半
偶像效应
黄明表示:对环境污染犯罪,绝不能以罚代刑
台州-电镀厂老板涉嫌环境污染罪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