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

2011-10-13毛瑞玮

关键词:服务业制造业资源

代 耿,毛瑞玮,韩 博

(云南民族大学 经济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

代 耿,毛瑞玮,韩 博

(云南民族大学 经济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1)

本文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和特点及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的重点与方向以及中国产业走向全球化的对策建议。

经济全球化;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卓有成效,在资源开发、制造业、服务业方面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相当可观,但同时高科技产业、高端现代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小、步伐缓慢。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体质量效益不高、产业分布不尽合理,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要想进一步提高对外直接投资素质,就需要合理调整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在稳定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同时,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构建优势型和学习型共同发展的对外直接投资产业体系。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现状和问题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和“走出去”战略的逐步实施,中国已成为新兴的对外直接投资来源地。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发布的《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8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流量为13232亿美元。2009年达到19965亿美元,比2008年增长了50.9%,其中发达经济体外国直接投资流量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的84.8%,发展中经济体占12.7%,东欧和独联体占2.5%。由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虽然发展很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即使与发展中经济体相比也有很大差距。①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涉及的领域正不断扩大,已从过去的以贸易和餐饮为主逐步拓宽到矿产、森林、渔业、石油化工能源等资源开发,家用电器、纺织品与服装、机电产品等境外加工贸易,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农业及农产品开发,餐饮、旅游、商业零售等多个行业。

从2009年对外投资流量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广,其中采矿业、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和批发零售业所占流量的比重较大,分别占15.3%、21.2%、15.4%和24.9%。图1: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分行业情况②单位:(亿美元)

从截至2009年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看,行业分布也比较齐全。其中:商务服务业(主要为投资控股)305.2亿美元,占25.9%;采矿业150.1亿美元,占12.7%,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批发和零售业202.3亿美元,占17.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20.6亿美元,占10.2%,主要分布在水上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金融业167.2亿美元,占14.2%;制造业95.4亿美元,占8.1%,主要分布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如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

从截至2009年存量来看,商业服务及批发零售类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存量的43.1%。2006年这一比例为41.3%。说明了近些年来,以市场为导向的境外生产加工和以利用海外资源为目的的资源开发项目增长很快,这也是近几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增加较快的主要原因。资源开发业方面,在2009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中,资源开发投资占13.7%(采矿业12.7%、农林牧渔业1%),从截至2006年存量来看这一比例为21.7%(采矿业179亿美元,占19.8%,农林牧渔业8.2亿美元,占0.9%)。这说明近年来中国资源开采业项目增长很快。

因此,对资源开采业的投资将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重点之一,而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紧缺的战略资源主要包括矿产、石油和林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比例明显偏少,中国一些高新技术企业与国外大型跨国公司相比,有较大的技术差距和研发能力差距,而且由于历史的教育和观念的原因,我国科技的生产力转化率低,大部分科研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自身科研能力低而且重视不够。

相对于连年增加的资源开发业和和服务业,在制造业方面对外直接投资稳中有降,但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长期以来国内技术成熟的初级制造业,如机电产品、家用电器、纺织服装,生产能力普遍过剩,大量资产闲置,而这些产业又很适合国外市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市场需求,同时中国技术设备和劳动力成本较低,以致传统优势行业的贸易摩擦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是我国国际贸易摩擦的主导。服务业方面,虽然中国的服务业总体上落后于发达国家,但在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存在着比较优势,例如在国外工程承包及劳务输出、远洋运输服务、商务服务以及旅游服务方面。服务业的投资规模较小且见效快,适合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初级阶段的产业选择。而且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国外投资者对中国服务业的进入将不断加深,这使得中国服务业在国内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而中国资源开发业和制造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也需要国内服务业来提供战略支持。技术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如房地产、金融等对外直接投资比例偏少。其主要原因还是我国高科技的现代服务业的管理技术水平低,在国内发展尚不成熟,更谈不上大量走出去。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存在的问题

1.忽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我国目前的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分布状况表明,资源开发业和初级加工制造业一直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但资源开发也属于低附加值行业,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在国际分工产业链中地位的提高。我国现阶段面临着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型的任务,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能更有效地实现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因此,我国当前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应从以资源开发业和初级加工制造业为主转向以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为主,加大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对外投资的力度。

2.忽视知识、技术密集型现代服务业。目前,传统的商业、运输和公用事业的国际直接投资在整个第三产业国际直接投资中的比重大大下降,而银行、保险、电信、媒体业的国际直接投资所占比重大大上升。反观中国第三产业对外投资,基本上是低层次的贸易、旅游餐饮等传统三产项目。我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所占比重偏低,不利于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的国内连锁效应弱。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资源开发产业和初级制造业以及服务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传统服务业占的比例大,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所占的比例低,而前者属于低附加值的产业,对国内产业的连锁带动效应相当小。依据有关的实证分析,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对母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是其对母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技术发展的带动效应,这种带动效应的大小又取决于海外子公司与国内企业所发生的垂直贸易量。所以,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不能有效发挥带动优化国内产业结构的作用,不能很好地为我国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市场条件。

总体而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过分偏重初级产品产业的投资,相对忽视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偏重资源开发产业和初级制造业的投资,忽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偏重对国内连锁效应弱的产业投资,而忽视对国内连锁效应强的产业投资,结果导致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产业优化升级的断档与分割,致使对外投资风险加大,总体经济效益低下。因此,完善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是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策略

(一)资源开发业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预防性产业

资源开发业仍应当作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一项重要任务。由于我国现在还处于对外直接投资的起步阶段,因此,资源开发业应是我国当前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重点。而且国际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发展规律表明: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重点的选择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大多数发达国家都经历了从资源开发型——制造业——第三产业为主的发展过程。

从我国国情来看,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资源开发也符合国际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发展规律。再者,针对我国资源缺乏而进行资源开发型的跨国经营可以缓解我国资源不足的矛盾,相对提高了我国资源拥有量。我国应通过对外投资建立稳定的资源供应基地,不仅可以降低通过市场转移资源的交易成本,也有利于规避世界市场资源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

(二)服务业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策略产业

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如今服务业已占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80%以上,占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与此同时,服务业已经成为国际直接投资中最具活力的部分。从现状看,虽然我国的服务业总体上落后于发达国家,但在国外工程承包及劳务输出、远洋运输服务、人造卫星发射服务以及旅游服务方面具有比较大的优势。2009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超300亿美元,同比增长37.9%;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53.7亿美元,同比增长12.30%;对外设计咨询业务完成营业额3.3亿美元,同比增长45.40%;三项合计完成营业额357亿美元,同比增长33.39%。截至2009年三项合计累计完成营业额达到2085.3亿美元。③在旅游业方面,2009年我国旅游外汇收入为339亿美元,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④

(三)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产业

1980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不断深入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兴起,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投资热点。一些发达的西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取代传统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大的产业部门,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最主要的推动力。因此,我国非常有必要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学习型投资,即以汲取国外先进的产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国内产业升级、创造新的比较优势为目的向更高阶梯国家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如海尔集团在美国和德国建立了以研发和技术转让为主要目的的海外企业,并在美国洛杉矶、硅谷、法国里昂、荷兰阿姆斯特丹及加拿大蒙特利尔设立了6个产品设计分部,通过境外产品开发来推动国内产品的技术升级和出口竞争力的提高;二是跨国并购高科技企业。通过直接收购发达国家的企业,可以快速地获得其技术,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促进产业升级。

四、结语

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对世界经济的发展的贡献不可磨灭。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面对全球的产业调整趋势,作为拥有世界1/4人口的大国,也正面临产业调整的关键时刻。因此,目前资源开发业仍应当作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一项重要任务;发展劳动密集型和成熟适用技术产业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导产业;将服务业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策略产业;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产业。完善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是中国对外直接使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注 释:

①数据摘自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投资报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发布的2009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报告。

② 数据来源:2009年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③数据来源:中国商务年鉴2009。

④数据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站http://cacc.net.cn。

[1]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中国2008-2009海外投资年度报告[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彭有轩.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与政策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3]苏辉.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策略选择[J].商业时代,2007,(12).

[4]宋伟良.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3).

[5]Serge Perrin,Agence Francaise de Développement Institut Francais des Relations Internationales.

[6]Frédérique Sachwald,Agence Francaise de Développement Institut Francais des Relations Internationales.

猜你喜欢

服务业制造业资源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资源回收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