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改良插胃管法的临床应用

2011-10-12汪鹂胡文君肖莉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管法胃管优良率

汪鹂 胡文君 肖莉

(铜陵市人民医院,安徽铜陵244000)

一种改良插胃管法的临床应用

汪鹂 胡文君 肖莉

(铜陵市人民医院,安徽铜陵244000)

目的:观察比较吞食饮水的改良插胃管法与常规插胃管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28例患者随机分组分别行常规法和改良法插胃管,观察总体优良率,插管所需时间,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并进行比较。结果改良组的总体优良率、操作时间、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均明显好于常规组,且并发症少于常规组。经χ2检验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吞食饮水插胃管法优于常规插胃管法,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前景。

插胃管;吞食饮水法;临床应用

插胃管是基础的临床护理操作之一,在许多疾病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常规的插胃管方法操作,常因插胃管时对患者咽部的刺激明显,产生恶心、呕吐等反射,导致插胃管困难或失败,需反复多次才能成功,增加患者的痛苦,甚至导致不必要的并发症的发生。如何改良插胃管方法成为临床护理工作探讨的课题。我科自2005年5月以来,采用吞食饮水的改良插胃管法操作,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05年5月-2008年5月间在我科住院需行插胃管治疗的128例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常规组64例和改良组64例。其中胃癌15例,肠癌14例,胆囊炎60例,胰腺炎17例,肠梗阻22例,男68例,女60例,年龄7-84岁,平均52.4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疾病分布上大致相同,有可比性。

1.2 方法:常规法:按《基础护理学》的鼻饲法进行[1]。改良吞食饮水法:插胃管前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操作者戴一次性橡胶手套,用石蜡油纱布润滑胃管前15-20cm处,一手持纱布托住胃管,另一手直接持胃管前端,然后沿一侧鼻孔将胃管轻轻插入。当插入6-8cm时,用小勺喂温开水并嘱患者咽下,同时送入胃管。将胃管插至所需长度,证明在胃内后固定。

1.3 判断效果:分别对两组插管的总体优良率(按陆优萍[2]的判断方法),操作所需时间,插管的成功率及并发症进行比较。

(1)1优:患者容易承受,胃管顺利插入,一次成功。操作中无恶心或轻度恶心。

(2)良:患者承受困难,虽一次性成功,但插管过程中出现咳嗽、反复恶心、呼吸加快、出汗和流泪等不适症状。

(3)差:患者呕吐致插胃管失败,不能获得一次性成功。或患者出现呕吐将胃管吐出或患者自行拔出胃管。

2.结果

由表1-3可知改良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操作时间较常规组为短,且一次成功率较常规组明显为高,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x2检验,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表4可知两组均未有严重的并发症如插入气管,胃穿孔等发生,三种常见的并发症改良组较常规组有明显的减少,x2检验P值<0.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优良率比较

表1 优良率比较

2.2 两组操作时间比较

表2 操作时间比较

2.3 两组成功率比较

表3 一次成功率比较

2.4 两组并发症比较

表4 并发症比较

3.讨论

3.1 吞食饮水舒缓了患者的紧张情绪。插胃管时多数患者均有情绪紧张,吞食饮水可分散患者注意力,有效地缓解了紧张情绪,咽喉部肌肉更加放松,减轻了胃管对咽喉部刺激,减少了不适反射,有效地提高了插管成功率。本文改良组的一次性成功率约为92.2%,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1.9%。

3.2 吞食饮水法的吞咽时机的掌握较常规插胃管法及先前的吞食饮水法更加科学,更符合人体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常规组及先前的吞食饮水法当胃管插入至10-15cm处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而改良法当胃管插入至6-8cm时,即嘱患者吞咽。从解剖学上分析,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可分为鼻咽、口咽、喉咽。咽的神经主要是由迷走神经、舌咽神经、副神经和颈交感神经构成的咽神经丛,管理感觉和运动。常规插胃管法中嘱患者吞咽时,胃管在口咽或喉咽部,吞咽时胃管会刺激舌根或会厌,兴奋舌咽神经和喉上神经引起恶心,呕吐。改良法胃管插入6-8cm时即嘱患者做吞咽动作。此时胃管应在鼻腔或鼻咽部,不会刺激到舌根或会厌引起恶心、呕吐反应,应是吞咽的好时机。此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随其吞咽加快插管速度,通常在患者第一个吞咽动作完成时,胃管已通过咽部达食管内,有效减轻恶心、呕吐反应,明显的改善了优良率。本法的优良率约92.2%,较常规组有明显的提高。亦高于李黛珍的临床抽样的84.4%的结果[3]。

3.3 饮水刺激病人作吞咽动作,诱发吞咽反射,会厌盖住喉入口,胃管可避免误入气管。同时饮用水也可以对胃管起润滑作用,使胃管顺利地沿食道滑进胃内,加快了胃管插入的速度,减少了胃管对咽部的刺激时间,减少呕吐和恶心的发生。

3.4 改良组操作更方便,迅速。改良组戴一次性橡胶手套后用手操作比常规组用镊子更加灵活、随意,对力度和速度的把握更加准确,有利于做到插管轻柔、迅速,减轻痛苦。约有81.3%的患者在30秒内即完成插胃管。

3.5 有利于对胃内容物的抽吸,保证胃管插入的正确性。置胃管的位置错误临床并不少见,准确判断胃管是否在胃内至关重要。饮入一定量的水可稀释胃液,降低胃液粘稠度,便于插管后抽吸,以确定插管位置的正确。且饮水不影响手术前的禁食水,一般不超过150m l即可,胃管进入胃内立即抽出饮入的水和胃内容物[3]。

3.6 该方法较咽部麻醉,金属导丝诱导下的胃管插入法更简便,有效,无需特殊的准备,且无严重并发症。

3.7 有报道应用吞食石蜡油[4]或唾液[5]代替饮水进行插胃管操作,亦有较好的效果,但石蜡油的油腻感明显且对交感神经的刺激较强,影响了临床应用[6]。而吞食唾液可能不易完成,他们与本法的优劣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

3.8 吞食饮水插胃管法不能用于胃穿孔、不明诊断的腹痛、腹部外伤和昏迷患者。因胃穿孔、不明诊断的腹痛、腹部外伤的患者饮水后使更多的胃内容物进入腹腔,昏迷患者因吞咽反射消失,无法饮水。

总之,应用吞食饮水法进行插胃管操作较传统的及其他改进的插胃管方法更有效地减少了患者的不适反应,提高了插管优良率及成功率,且并发症少,简便易行,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开展应用。

[1]殷磊.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02.

[2]陆优萍.临床插胃管法的经验体会[J].河北医学,2002,8(5):470.

[3]李黛珍.置胃管入胃腔有效判断的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8):2438.

[4]蔡洁,林世红.常规插胃管技术进行改良的临床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8):627-629.

[5]马海英,李桂琴.改良插胃管法与常规方法的比较[J].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2007,2(12):1115.

[6]许爱娣.使用两种不同润滑剂插置胃管的比较[J].安徽省计划生育学校学报,2005,4(5):88-89.

(责任编辑:朱友生)

R472

A

1671-752X(2011)01-0038-02

2010-11-24

汪鹂(1981-),女,安徽铜陵人,铜陵市人民医院胃肠腺体外科护师。

猜你喜欢

管法胃管优良率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单手送管法在小儿四肢静脉留置穿刺中的应用
密封圈在气管堵管中的巧用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
Seldinger置管法腹腔引流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高龄吞咽障碍患者不同体位留置胃管的应用探讨
基于微根管法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细根直径分布、空间变异与取样数量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