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夏“逐日”

2011-10-11何晶发自宁夏摄影董芳

中国报道 2011年5期
关键词:单晶硅多晶硅宁夏

本刊记者 何晶 发自宁夏 摄影 董芳

宁夏“逐日”

本刊记者 何晶 发自宁夏 摄影 董芳

上 宁夏平罗县的国电集团光伏并网发电一期项目

左 拉晶单炉内高温环境下正在拉制硅棒

宁夏具备天然的资源优势,瞄准宁夏太阳能市场的企业越来越多,宁夏现在已经初步形成一条从矿石到光伏发电厂的完整产业链。

4月的宁夏正是阳光充足的季节。

在位于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的国电集团光伏并网发电一期项目,记者看到,一排排整齐的太阳能极电池板沐浴在阳光下。据负责的刘耀辉站长介绍,这里承建的国电项目,共分一二三期,一期项目10兆瓦,占地407亩,投资1.8亿元。去年7月29日全部竣工并开始并网发电。

像这样的光伏电站,在宁夏,从银川到太阳山,从红寺堡到高沙窝,到处都能见到。其中,一片荒漠上建起的红寺堡50兆瓦电站是我国最大的太阳能电站。

宁夏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974小时,无霜期168天,日最高气温38℃,是全国光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相比日照资源同样丰富的新疆来说,宁夏的地质条件较为平坦,具备更大的优势,如今瞄准宁夏太阳能市场的企业也越来越多,太阳能产业已成为宁夏新能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产业链日趋完善

光伏产业链包括(上游)硅料和硅片,(中游)电池片和电池组件,与(下游)应用系统5个环节。从全球范围来看,产业链5个环节所涉及企业数量依次大幅增加,光伏市场产业链呈金字塔形结构。据统计,目前我国光伏企业猛增到400家左右,涉足太阳能光伏产业的上市公司为12家。

成立于2002年的宁夏石嘴山经济开发区,近年来依托丰富的硅石资源,利用荒山戈壁等闲置土地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开发引进太阳能硅材料、太阳能电池组件、光伏发电等一系列光伏产业链。目前,石嘴山市已规划建设三大光伏产业园区及四个示范基地,已形成光伏设备研发生产—单晶硅拉棒及切片—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的产业链条。昔日的荒山戈壁将成为我国西部的“太阳能硅谷”。

宁夏日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宁夏最大的太阳能光伏设备生产厂家。其在石嘴山经济开发区的太阳能光伏设备生产线总投资1.55亿元,占地103亩,于2007年8月开工建设。2010年10月,年产10万只石英坩埚、200多台晶硅铸锭炉生产线投产。

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生产的95型单晶炉(135KG)是我国第一台机械电气全部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拉晶单炉。其一次性拉制的直径6英寸及8英寸单晶硅棒能够满足高品质、超高频、超高速集成电路要求。记者在拉晶单炉拉制生产单晶硅棒的生产车间内采访时,透过设备中部的透明视窗就可以看见炉内高温环境下正在拉制硅棒的生产过程。

宁夏晋安光能有限公司则是石嘴山经济开发区太阳能光伏产业招商引资项目,主要从事单晶硅拉棒及切片生产。该项目的引入,补充完善了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形成了“光伏设备生产—单晶硅拉棒—切片—太阳能电池生产—组件”完整的产业链条。在石嘴山经济开发区集聚了单晶硅和电池组件生产企业,企业间逐渐形成了相互依存、配套协作的密切关系,并将逐渐实现打造国家光伏产业基地的目标。

对比邻近的甘肃、内蒙古、四川等省的发展,目前宁夏的新能源产业已经进入了一个“群雄并起的重要发展时期”,日核事故之后的核电发展形势和近年来煤电矛盾突出的问题为风电、太阳能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宁夏大力扶持发展本地能源装备制造业,在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支持。自治区主席王正伟表示“凡使用本地生产的风机和光伏组件的项目,发改委要优先核准,电网公司要优先并网,土地、环保部门要优先办理相关手续,银行要优先安排贷款”。

追求技术自主与突破

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进入迅速扩张期,投资规模千亿元,短时间内形成10万多吨的产能。但由于大量引进国外西门子法多晶硅制造技术,绝大多数企业技术能耗高、成本高,忽高忽低的价格让严重依赖海外市场的企业苦不堪言。西门子法技术也主要被美、德等国垄断,如果没有自己的技术路线,只能沦为光伏产业的“世界工厂”。

在2010冶金法太阳能多晶硅制备技术国际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懿曾担忧地指出,目前制约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瓶颈,是现有多晶硅制备工艺技术成本高、环境污染较重、缺乏自主知识产权。

而在几年之前,宁夏发电集团董事长刘应宽已经坐不住了,多晶硅制造难道就没有第二条路可走?2006年12月,年过六旬的他毅然挂帅成立了九人攻关小组,带着突破国外技术封锁的决心,在一个租用的四面透风的简易工棚内,用土炼钢炉开始了科学实验。在一年半时间里,经过上万次实验后,他们发明了“渣洗”、“气洗”等新技术,不可思议地掌握了冶金物理法多晶硅提纯方法,获得了6N级(纯度达到99.9999%)太阳能级多晶硅和光电转换率达17.2%的太阳能电池片,超过了太阳能电池商业化生产效率15%的国际标准,建成了西北首座330千瓦太阳能光伏高压并网实验电站。

近年来,宁夏的光伏生产企业也越来越注重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并消化吸收,注重与高校与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和挖掘国际知名光伏专家的人脉资源,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但总体上看,也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如区域内光伏企业规模偏小,人才和技术方面缺乏有力支撑等。

光伏发展有隐忧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光伏发电量在宁夏所占的比例还是很小。而且目前的发电主要以农用为主,上网电价是一度电2角钱左右,而按照投资算,电价应该要到1.1元左右。此前,国家发改委批复核定宁夏的太阳能发电临时上网电价为每度1.15元(含税)。光伏发电投入成本过高,目前必须依靠国家政策支持,否则发电企业承受不起,这也是国内光伏企业必须面临的问题。

而同样值得关注的是,硅材料占到整个光伏产业成本的60%,太阳能发电如此依赖单(多)晶硅,太阳能又是清洁能源,理应大力发展单(多)晶硅产业。可鲜为人知的是,这个产业是被国务院限制发展的。去年9月,国务院批转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38号文件指出,国内多晶硅行业存在产能过剩问题。业内人士说,如果按宣称的多晶硅产能,仅宁夏一年的生产量就可以超额满足全国的需求。

“宁夏有天然的资源优势,加上宁夏发电集团、阳光硅业、隆基硅业等众多企业的积极投入,宁夏现经初步形成一条从矿石到光伏发电厂的完整产业链。”宁夏宁夏光伏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李进坦言,“尽管宁夏光伏材料产业近年有较大发展,但无一家企业进入全国同行业前30,与全国光伏材料企业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宁夏日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

猜你喜欢

单晶硅多晶硅宁夏
宁夏
多晶硅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模拟分析及验证
单晶硅各向异性湿法刻蚀的形貌控制
宁夏
基于物理冶金多晶硅太阳电池的磷扩散工艺
添加剂对单晶硅太阳电池表面织构化的影响
多晶硅进口量价双重压制 国内企业再陷生存困境——2015年3~4月国内多晶硅市场评述及后市展望
宁夏:首办立法论辩会
碳酸钠制备单晶硅绒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