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Web of Science的中国医科大学科研现状文献计量学研究

2011-10-09刘春丽王新宇

中国科技信息 2011年2期
关键词:中国医科大学重点学科次数

刘春丽 王新宇

1、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沈阳 110001,

2、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图书馆,沈阳 116600

基于Web of Science的中国医科大学科研现状文献计量学研究

刘春丽1王新宇2

1、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沈阳 110001,

2、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图书馆,沈阳 116600

利用ISI的 Web of Science对中国医科大学2000~2010年间发表的科研论文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了中国医科大学机构发表论文递增趋势与年代、合作国家、学科、文献类型、基金资助机构、来源出版物和语种、引文分布情况,对中国医科大学科研能力、科技产出力和学术交流能力的科研现状文献计量学研究。

Web of Science是美国Thomson Scientific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基于WEB开发的产品,是大型综合性、多学科、核心期刊引文索引数据库。Web of Science 是ISI数据库中的引文索引数据库,共包括8,000多种世界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经过同行专家评审的高质量的期刊。该数据库每周更新。在医学领域,论文被SCIE收录及引用可以反映机构或个人的科研水平。

1、材料与方法

作者选用中国医科大学购买的Web of Science 数据库平台,包括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2000-至今) 、Current Chemical Reactions (1986-至今) (包括 Institut National de la Propriete Industrielle化学结构数据,可回溯至 1840 年)、Index Chemicus (1993-至今) 检索库,检索Web of Science收录署名作者单位是中国医科大学(China Medical University)的论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我校的科研成果在国际医学相关科研领域影响力。

在Web of Science中,数据库=SCI-EXPANDED, CCREXPANDED, IC 入库时间=所有年份,地址字段输入(“china med univ” SAME china )AND 地址 =(Shenyang ),检索得到中国医科大学为作者单位之一的学术论文在2000~2010年10月时间段被SCIE收录总数是2,427篇,进行检索结果分析,见图1和图2。

2、2000-2010年中国医科大学论文被Web of Science收录统计结果

图1 文献逐年递增趋势

2.1 发表论文递增趋势与年代分布

图2 年代分布情况

从图1和图2看,2005年以前,中国医科大学在SCI收录期刊上发文数量增长缓慢,基本每年在100篇以下。特别是在2000~2002年前后,全校每年发文数量60篇以下。到2005年以后,发表在SCI收录期刊上发文数量急剧增加,特别是2010年11月前就已经达到610篇。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校与日俱增的科研水平,而且与学校的重点学科建设和科研扶持力度密不可分。学校自2005以来,加大对高学术水平成果的作者奖励力度,将SCI论文作为研究生毕业,教师晋级及评奖的重要指标。随着重点学科建设的推进,引进大量海内外基础及临床方面的高水平专家学者,改进实验设备,项目基金增加,科学研究内容紧跟国际医学前沿。经过学校的各方面努力,取得了喜人的科研成绩,2010年一年的发文数量超过2000~2006年7年的发文数量总和,比2008年增长50%。

2.2 Web of Science收录论文的合作国家分布

关于中国医科大学与国际合作科研情况,见图3,其中合作数量较多的前六名按递减顺序依次是日本、美国、中国台湾、加拿大、瑞典、英国。中国医科大学具有特殊的历史背景,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最早的院校,是唯一在长征途中办学并走完两万五千里全程的院校,是我国最早进行西医学学院式教育的医学高校之一。1948年11月,在沈阳合并了原国立沈阳医学院(前身为满洲医科大学,1911年由日本国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建立)和原私立辽宁医学院(前身为盛京医科大学,1882年由英国教会建立)。中国医科大学重视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日本、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丹麦等国的66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关系,与世界银行、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等机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有266多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受聘为学校名誉职称,先后派出教师近4373人/次到国外研修和考察,近年来开展了51项重要国际合作项目。

2.3 Web of Science收录论文的学科分布

关于Web of Science收录中国医科大学论文的学科分布情况,见图4。按发文数量递减顺序排名前五位的依次是肿瘤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神经病学、药理学、细胞生物学。这五个学科是辽宁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其实验室被评为辽宁省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建设对医学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2000年以来,学校十分重视对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投入,从科研经费和人才引进方面倾斜。从收录论文的学科分布可以看出,学校重点学科论文产出量和论文水平都较其他学科有很大优势。

2.4 Web of Science收录论文的文献类型分布

图3 国家分布情况

图5 文献类型分布

Web of Science不仅收录核心期刊中的学术论文,而且ISI把其认为有意义的其他文章类型也收录进数据库,包括期刊中发表的论文、综述、书目、新闻、传记、书评、更正、勘误、数据库评论、社论材料、硬件评论、书信、会议摘要、消息报道、再版、软件评论共17种类型。其他文献数据库一般不收录这些类型的文献。中国医科大学被收录论文中最多的是学术论文,2010篇,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会议摘要、综述、书信、会议记录、编辑材料和更正。SCI收录文献类型中最多的是研究论文,第二位的就是会议摘要。有许多期刊SCI收录的会议摘要比论文还要多。有一专门刊登会议摘要的期刊Abstracts of Papers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美国化学会论文摘要》被SCI收录,该期刊全部刊登会议摘要。

2.5 Web of Science收录论文的基金资助机构分布

图6中可以看出中国医科大学科研的基金资助主要是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日本文部科学省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日本学术振兴会基金、中华医学基金会、中国医科大学校内基金、辽宁省教育厅基金、中国国家科学基金、国家卫生研究所、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基金等。其中受到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最多,有259篇,日本文部科学省基金其次,25篇。

2.6 Web of Science收录论文的来源出版物和语种分布

中国医科大学论文被Web of Science收录的主要来源出版物和语种分布情况,如图7(累计发文量大于13篇(WORLD JOURNAL OFGASTROENTEROLOGY在2004年停止收录)、图8,其中英文是主要语种类型,是总数的98.3%,收录前四名的期刊有三种是中国期刊,依次是中华医学杂志、中国癌症研究、中国药理学报,外国期刊前九名依次是ANNALS OF ONCOLOGY、CIRCUL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JOURNAL OF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BRAIN RESEARCH、PROGRESS IN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分别是肿瘤学、循环学、眼科学、药理学、神经科学、小儿外科学、脑科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

图8 语种分布

2.7 Web of Science收录论文的引文分布

图9反映了Web of Science收录中国医科大学机构发表论文被引次数年代分布情况,图10是被引次数前5名论文,图11是这5篇论文每年的被引次数及被引总数。被引次数最多的是2006年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上中国医科大学与北京大学肾脏科合作论文,共被引148次;被引次数第二多的有两篇,一篇是2004年发表在TOXICOLOGY AND APPLIED PHARMACOLOGY上中国医科大学于日本Asahikawa Med Coll合作论文,共被引128次;一篇是2000年发表在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中国医科大学与日本Toyama Med &Pharmaceut Univ合作论文,共被引128次;被引次数第三多的是2001年发表在ONCOGENE上中国医科大学与美国哈佛大学合作的论文,共被引121次;被引次数第四多的是2002年发表在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上中国医科大学与日本Univ Tsukuba合作的论文,共被引112次。中国医科大学在基础和临床重点学科的科研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以与日本的科研交流与合作最多。

图9 引文年代分布

3、结论

图4 学科分布情况

通过以上的统计分析,得到以下几个结论:

3.1 中国医科大学发表论文被Web of Science收录数逐年增加,以2008和2009年增加显著,这是重视科研、加大科研投入,以及广大科研人员努力提高学术水平的结果。

3.2 被引用次数较高的论文都是用英文发表的,刊登期刊的语种都为英语。

图6 基金资助机构分布

3.3 教师投稿较多的还是国内期刊,而刊登被引用次数较高论文的期刊都是国外期刊,因此相对来说,发表在国外知名期刊上的论文更受同行关注。

3.4 缺乏在期刊影响因子高的期刊(比如Science、Nature、JAMA、Lancet等期刊)上发表论文;一些论文的被引频次很低。要提高国际影响力,必须在论文的质量上再有所突破,就要求科研人员必须做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3.5 给科研人员几点建议:首先,高质量的科研论文首选SCIE期刊源进行投稿,这也是论文被SCIE收录的先决条件;其次,在重点课题中一旦有新的发现和新的创造,应及时总结、及时发表,以减少滞后性;再次,由于SCIE收录重要的国际会议摘要,因此,科研人员应积极参加国际会议,向著名的国际会议投递论文,从而提高被SCIE收录率,扩大国际影响力;最后,应该在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提高英语阅读水平和英语科技论文写作水平,以便掌握世界前沿研究方向,同时也使我们的研究成果引起国际同行关注。

图7 来源出版物分布

图10 被引次数前5名论文

[1]夏颖等.1998-2003年科学网收录北京大学医学部科技论文分析.中国医院管理.2005,25(2):34-35

[2]邱嘉怡.2000-2006年SCI收录和引用中山大学论文情况分析.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3):3-5

[3]蒋凌慧.2000年复旦大学科技论文被SCIE收录情况的统计与分析.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学刊.2001(4):46-48

[4]邵传芳.科研绩效指标排名对高校的影响及有待改进之处[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10):20-22

图11 被引前5名论文被引次数年代分布

G350

A

10.3969/j.issn.1001-8972.2011.02.038

刘春丽,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助理研究员,从事医学信息咨询和情报检索服务。

王新宇,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图书馆,馆员,从事图书采编与分类服务。

Web of Science ;SCIE;文献计量研究;科学引文索引

猜你喜欢

中国医科大学重点学科次数
机场航站楼年雷击次数计算
广东省“冲补强”重点学科:光学工程学科
黄山学院校级重点学科简介
——生态学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更 正
医学美术作品欣赏:中国医科大学教师作品展
基于切削次数的FANUC刀具寿命管理
依据“次数”求概率
国家重点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
加强人才培养工作对我院重点学科建设的影响及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