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假装的艺术》一次快乐的相遇

2011-09-30古莉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11年8期
关键词:伍迪艾伦假装

古莉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在这个被各种知识、信息淹没的世界中,大部分人的阅读都属于杂食性的,大部分时间的阅读都是浮光掠影式的。我们无法实现一种出版物能够无所不包,体现整个世界,满足所有的需求,所以需要不同类型的阅读:既有专业性,又有休闲性,既有庄重经典的,又有轻快通俗的……

喜欢《假装的艺术》这本书,因为阅读过程充满快乐,它常让我想起去年看的热门美剧《生活大爆炸》,里面既有很多知识,又洋溢着美式幽默、讽刺。虽然这种小品式的书籍不乏肤浅,但好在聪明、率真、可爱。这个世界有平庸愚蠢之处,我们置身其中,有时难免需要以“假装”的态度来配合一下时代,或许还可以博得“上位”,荣登“大雅之堂”。(当然,这是个玩笑。)这本书是美国人写的,内容是纯西方的,只有对西方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才能完全看得明白,但是大家都很容易领会它的意思,就如同《生活大爆炸》里会有很多科学名词,观众懂的会很少,却都看得捧腹大笑。道理是一样的,作者强调的是态度,读者(观众)一望便知,很快进入状况。

作者似乎抱着一种很“搞”的精神,假装教你怎么去装,且要装出艺术、装出境界来。这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除了必要的知识以外,还要配以微笑、皱眉、耸肩、嘲讽的表情,并将之融会贯通,形成风格,成为自己的时尚艺术。可以把它当成是作者的讽刺,讽刺那些浮于表面的只爱面子的人士。(这里面有没有作者的自嘲呢?)这位美国的弗莱先生给人的感觉是一个有趣的、爱玩文字游戏的、聪明、幽默的文化人。看完全书,你会发现其实貌似轻松的戏言搭建在多年的知识积淀上。作者是相当博学的,他的视角包含了电影、音乐、建筑、运动、电脑、星座、旅行、精神分析/心理学、两性关系、社交等等,每个部分的文字几乎都有精彩之处。比如电影部分:“你不需要看伍迪·艾伦最新的片子就可以直接否定它们:艾伦实在是个神经质兼自恋狂。自打《安妮·霍尔》之后,他就只是在不断地重复自己”;形容库布里克要用“有远见的悲观主义者”这样的字眼;称呼导演要用姓氏表示尊敬,称呼演员直呼名字就可以,“因为,他们好比是低一等的生物一样——希区柯克叫他们‘牲口”。比如,在谈及纽约时,“纽约人有一种岛国气质。他们对地理知识一窍不通,就算你在地图上指出你来自哪里,他们还是不会明白”,“如果你在纽约,还想和其他人交际交际的话,特别需要记住的是,纽约人最痛恨闲谈,除非你的闲谈满是抱怨”。寥寥几句,就勾勒出纽约人骄傲的特征。这些说法听起来有点偏激,你需要加点想象力,一个戴眼镜的所谓时髦知识分子(也许跟伍迪·艾伦差不多)在滔滔不绝、颇有点卖弄地跟你聊天,而你只需半玩笑式地听一听,就会觉得很好玩。也许有一些内容能进入我们的记忆,也许没有,也许有人看完以后真的变时尚了,成了人人钦羡的焦点呢。我确定的是自己是因它度过了一个下午懒洋洋的快乐时光。

猜你喜欢

伍迪艾伦假装
『假装』的力量你想不到
假装校长
我受不了自己的心:艾伦·金斯伯格论
保罗·艾伦绝不只是微软的联合创始人
看了伍迪·艾伦的食谱,才知美国中产吃这些
伍迪·艾伦妻子:他从未性侵养女
假装辞职
炉石·回家
假装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