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红军有话好好说

2011-09-30赵晶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11年8期
关键词:当代艺术红军艺术家

赵晶

纸媒的简单和纯粹,使得他的作品更加内敛而温和。对于李红军来说,纸越单纯其意义也就越丰富。他说:“艺术家并不是以‘物质为最终追求目的,而是借用‘物质的形式去传达物质以外的精神状态。所以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坚持现在的创作思路,在自己的视野、经验、知识中寻求表达,特别是在自己所处的位置上,关注与精神状态相关的问题。”

知天命之年做了“知天命之事”

现代青年:在今年年度艺术权力榜颁奖典礼上,你荣获了“年度发现艺术家大奖”,对此有何感想?你是怎么理解“发现”的?

李红军:能获得这个奖项,在众多的艺术家中能被发现,我认为是对我艺术的认可与鼓励,我感到很欣慰。这个奖项的获得,不但使我的作品得到了更多观众的了解,也增加了我的自信,同时也为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应该有新的艺术发现,并以新的创作呈现给观众和发现我的关注我的人们。

现代青年:你在去年50岁的时候做了第一个个展“纸上钻营”,为何等待那么久才做第一个个展?

李红军:50岁举办第一个个展,我的确有很多的感慨。有人做过统计,很多具有非凡创造力的艺术家在20岁到40岁就蜚声艺术界了,我也理所当然地受到过质疑,包括我自己。当然我们也找能到一大批晚成者,我属于迟钝的人,也许我就像生长在北方植物,只有经过严冬,经过长期的历练才能成熟。于是,我觉得能在这个年纪举办个人展览就很幸运,也很知足,没有觉得这一天来得太晚。

现代青年:“纸之钻营”我们该怎么去理解它?

李红军:“纸之钻营”是我的策展人将岳红给展览的起的名字,这也是她对我作品理解,我也很赞同。中国现当代艺术从85新潮美术运动开始,到今天已有25年的历程了,艺术家使用了不同的方式与手段,无论是80年代的闭门造车、90年代出国对话、2000年后的海归,艺术家都在寻求中国当代艺术之路,经过这番艰苦的折腾,艺术家都认识到了艺术创作在当代的自由与多元,同时也意识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建设必要。我想当代艺术的多元化,对于艺术家来说是选择的多元化,是艺术家所选择的艺术方式和艺术的适得其所。我之所以选择纸而且不断地寻求其语言及其语言方式语表达的拓展,也正是想集中一段时间做一些建设性的工作,也是我对中国当代艺术和艺术家身份、职责的自觉认识与态度。

现代青年:到这个年龄你怎么定位自己创作,会有焦虑吗?

李红军:古人将50岁称为“知天命之年”,不仅智慧,而且科学。它与“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相比真的还有“终结”的意味:但是我的体会却是一个人到了50岁好像才真正知到需要什么,应该做什么的时候了。持之以恒,不懈努力,尽力地完成自己的艺术想法,保持旺盛的创造力,如果我的创作能使纸媒艺术的语言和表达得到一些拓展,我的艺术态度能给人们一点点启示,我就很满足了。焦虑是有的,那就是紧迫感,但我觉得不管社会怎样变化,生活怎样艰苦,到50岁还能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很幸福,想到这些,我就没有什么值得焦虑的了。

现代青年:你会有灵感突然进发的时候吗?你感觉一件好的艺术品的产生是刻意之间形成的,还是无意之间形成的?

李红军:灵感常常被用来描述艺术家艺术创作的关键环节,它是艺术想法突显时那一刹那间的情形。我也曾经多次感受到了这一时刻,它是在作品产生之前一种特殊的心理体验,它不仅仅是纯精神现象,这种体验的强度有时会波及你的身体,转化为一种强烈的生理震撼,我也一般用这种方式对作品的意义与价值作出初步的判断。当然视觉艺术家往往还要受到作品物质性的限制,也就是说要熟悉材料的技术语言,要极力地想办法超越物质属性的限制,如果这种努力一旦失败,灵感则宣告终止:但也许在以后的时间里这一灵感会重新被你转换为有血有肉的作品。要说一件作品的产生是否刻意,我想二者都有,其实在艺术家从开始学习艺术那天起就开始了刻意,技术和艺术的学养都是选择的范围,是感性和理性的有机结合;而社会环境,生活与生存的经历与体验,都将成为灵感源泉,这些厚实了,灵感才会在随时与之相遇时而进发,这样作品的产生才会使你感到无意和自然。

我觉得能一生做艺术是我最想要的

现代青年:你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对你的艺术创作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李红军:生活环境或者叫生存环境对一个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很重要,这当然包括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往往会是一种不自觉的方式,即使你有时极力地排斥它,也会渗透到你的作品之中,因为它是你血液中的重要成分。当然一个对于艺术家的艺术趣味、艺术的智慧方式、艺术形式产生影响的是生活经历和生存经验。也许这种经验只是生存过程中的一种有意或者无意的经历,甚至它是一个小小的细节,它都会成为转换为艺术作品的可能。这也是我对艺术来源于生活的理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不仅仅是生活的表象或者故事。

现代青年:平常生活中除了艺术还有哪些爱好?如果不从事艺术行业,会做些什么?

李红军:我除了艺术没有其他爱好,玩游戏不知道算不?中学的时候学过木工,还做过几把小椅子,受过村里人的赞赏,结果没用多久就散架了,因为椅子是用朽木做的:而当改用硬木,却使我放弃了做木匠的理想。初中的时候学中医,针灸、中暑、感冒都还没问题,而“脉诀”“阴阳辨证”又使我望而却步。自从对绘画有产生了兴趣之后,就再没有改变过主意。记得1977年恢复高考那年,我就贸然报了西安美院,可复试的那天,我却没有进入考场的份,而是趴在考场的窗户外边看完了考试。1980年有幸考上中师美专班,一个只有做小学教师资格的中专生被分配到县文化馆工作,真有点麻雀变凤凰的感觉,搞艺术算是铁了心了。虽然后来到中央美院进修、读大专、读研,经历了很多周折,但今天还能继续做艺术,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如果我当年没有机会从事艺术行业,也许会成为一个种田能手,农闲的时候,给村里的年轻人画箱柜:给老人画棺材;给寺庙雕梁画栋:也许是城里某个建设工地的砖工……

现代青年如果有人生的另一种可能,你最想改变的是什么?

李红军:我觉得能一生做艺术是我最想要的,我不想改变什么。我为我能一辈子干自己喜欢的事情感到自豪,我想有很多人都没有我这样幸运。

现代青年:通常艺术家对待生活和爱情往往比较随性,你对此是怎样的一个态度?怎么去理解生活和爱情?

李红军:艺术家就是一个普通人,艺术是他们职业,没有什么特权,艺术也没有要求只有对生活和爱情随性才能做出优秀的作品。虽然有很多艺术家说艺术就是艺术家的生活方式,但达到这种境界的艺术家我认为很少。艺术与生活、家庭失衡的状况会有,我就是属此类,是缺乏经营生活与家庭能力的艺术家。不过我现在正试图努力地学习实施,尽可能地补偿家人为自己艺术工作所付出的艰辛。

现代青年你是怎么去理解“现代青年”的?

李红军:青年承载着传承历史和链接未来的重任;“现代青年”就是青年一代通向未来道路上的灯塔。《现代青年》是释放青年诗意情怀,引领青年健康人生,传播时尚信息,透射时代潮流,充满人文力量的杂志。

猜你喜欢

当代艺术红军艺术家
当代艺术看得懂
少寨红军桥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十送红军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关于当代艺术市场的思考
再唱十送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