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企业融资模式 助推吉林经济发展

2011-09-29高芸

行政与法 2011年2期
关键词:吉林省融资企业

□高芸

(吉林省委党校,吉林 长春 130012)

创新企业融资模式 助推吉林经济发展

□高芸

(吉林省委党校,吉林 长春130012)

资金是企业发展的血液,要振兴经济,就必须提供资金支持,建立良好的融资体系。本文认为,目前吉林省的融资模式仍存在着融资模式单一,上存资金多,直接融资比重低等问题。因此,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自身要共同努力,积极采取措施,创新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以推动吉林经济的全面发展。

融资模式;间接融资;直接融资

马克思认为:“货币资本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的动力”。因此,资金或资本积累在地区经济发展中也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地区的实际发展绩效看,那些发展较快的地区,往往不是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传统产业优势的地区,而是具有很强的金融资源整合能力和调动能力的地区。吉林省经济发展必须建立起完善的金融业支持方案和框架。因此,完善和补充现有的投融资模式,形成一个分工有序的金融市场体系是有效发挥金融业支持作用的重点所在。吉林省省长王儒林在吉林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指出,未来的工作重心之一是“要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增强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推动资本市场融资取得新突破,努力扩大信贷投放规模,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完善融资能力建设保障措施。”

一、吉林省融资现状

⒈间接融资比例大,直接融资比例小。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是市场经济中两种基本的融资形式。直接融资是企业以发行股票和债券的形式向资本的初始所有者筹资,间接融资则指以商业银行等为中介机构而进行的融资,即金融中介机构一方面以发行证券的形式从资金盈余者那里吸收资金,另一方面则通过购买赤字单位发行的直接证券等形式面向赤字单位提供资金。长期以来,我国的融资模式是以间接融资为主。2008年,全国企业外源性融资中,银行信贷占83.1%,债券和股票占16.9%。而2008年吉林省银行信贷占96.9%,债券和股票仅占3.1%。[1]尽管2009年情况有所好转,但吉林省银行信贷占比仍高达91.7%。[2]

这种融资模式对吉林省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一是保证了重点产业、重点地区和重点企业的资金需求,有利于经济稳定发展和宏观调控。二是银行贷款大部分给了国有企业,维持了国有企业的正常运转。但这种融资模式也存在多种弊端,其主要表现为:单一的间接融资长时间占统治地位,造成了企业高债务,居民高债权,银行高风险和融资低效率的局面。

⒉金融资产流出的比例大,金融资源流入少。2009年,吉林省存款余额为8406亿元,比2004年增加4722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5.6%。2009年,吉林省贷款余额为6300亿元,比2004年增加2865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6.7%。但存贷比有逐步降低的趋势。2004年,存贷比为93.3%,2009年,存贷比降为74.9%。此现象表明吉林省资金外流情况较为严重,存款并没有完全用于地方的经济建设。相反,有部分资金流向发达地区,带动了其他地区资本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

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银行贷款的种类单一,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业务的创新不足;企业的发展前景不乐观,企业的自身素质不高,缺乏诚信意识。

⒊国有银行独大,民间融资偏小。如表所示,2009年吉林省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资产总额占绝对比重。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等资产总额比重偏小。而从外省实践来看,多家银行在省内布点,可以为本省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提高金融服务质量。更为重要的是,随着银行机构的增加,吸收资金的能力也不断增强,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本省的经济发展中。这有利于建立完善的现代银行制度,最终实现整个银行业产权明晰、商业化经营的目标。

机构类别一、国有商业银行二、政策性银行三、股份制商业银行四、城市商业银行五、农村合作机构六、财务公司七、邮政储蓄八、外资银行九、农村新型机构2009年吉林省银行类金融机构情况营业网点(注:营业网点不包括总部)机构个数(个)1527 59 17 356 1633 3 1060 1 85从业人数(人) 资产总额(亿元)42575 5168.8 2098 2091.0 839 824.9 6597 1081.3 22436 1463.7 452 168.5 2690 638.5 25 5.1 265 22.6

⒋证券化率偏低,上市公司较少。资产证券化率(股市市值占本地区GDP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地区资本市场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证券化率越高,表明该地区直接融资能力越强。吉林省的证券化率目前还比较低。2008年全国的证券化率是53.87%,吉林省是14.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9.57个百分点。[3]证券化率偏低的一个直接原因便是吉林省上市公司数量少,规模不大。2009年末,吉林省在国内的上市公司仅33家,[4]全国是1700家,[5]在全国占比不到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尽管创业板的推出为企业上市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渠道,但在首批申报中,吉林省没有一家企业能够进入创业板首发,也没有一家企业能进入发审程序。[6]

⒌债券融资规模偏小,品种有限。2009年,国家陆续降低了企业发行债券和短期融资券的门槛,并推出中期票据业务。而且,吉林省人民政府也要求有关部门鼓励和引导具备条件的企业,充分利用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债券融资工具增加直接融资规模。但由于发债对于企业的资产规模有一定的额度限制,截至2008年末,吉林省企业债发行余额仅占全国发行存量的0.34%;短期融资券发行余额占全国发行存量的0.28%;中期票据发行余额占全国发行存量的1.34%,发展相对滞后。[7]

⒍投资基金处于发展时期。据2005年末中央财经大学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目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比重已经达到投资者交易资金的30%——35%,资金总规模在6000——7000亿元之间,甚至整体规模已经超过公募基金的一倍。对企业而言,引入私募股权投资,为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还可带来管理技术和人才,尤其是管理方面的人才。但吉林省此类基金则刚刚起步,而引导基金在吉林省也是新生事物。引导基金将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支持吉林省企业在创新和成长阶段的发展。这样,不仅可以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放大效应和示范效应,还可以借助资本市场的规则,促使有产业支撑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尽快成长起来。2007年12月,吉林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成立,注册资本金2亿元人民币,出资人是吉林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国家开发银行吉林省分行,出资比例各为50%。但到2009年为止,尚无投资案例。2010年3月12日,吉林省创业引导基金签约仪式举行,这标志着吉林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正式启动。[8]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由于目前吉林省的上市公司较少,发债量有限,投资基金还是新生事物,融资模式较单一且以间接融资为主。而间接融资存在资金外流的现象,不能满足当前资金短缺的现状。由于上市公司少,发债量有限,投资基金还是新生事物,直接融资渠道不畅。考虑到吉林省经济目前正处于加速成长阶段,因此,任何一种融资方式的作用都不可能是绝对的,而且由于经济活动中信息不完善及由此引发的不确定性,使处于不同经济信息环境下的企业应采用不同的融资方式。虽然吉林省企业资金的规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但在此基础上,企业应充分利用其它各种融资方式,包括股票融资、债券融资、投资基金融资等,为自身发展开辟良好的融资渠道。为此政府需不断进行融资模式的创新。

二、融资模式创新的思路与对策

创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手段。现有的融资体系存在融资难,融资不足等问题,因此,政府应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构建新的企业融资模式。

⒈抓住当前创新的机遇。相对于主板和中小板,创业板门槛较低,企业上市总股本不少于3000万元,净利润连续两年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这样的条件,对于中小企业特别是那些成长性好的高新技术企业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因此,政府应抓住这次机遇,统筹谋划,积极推进吉林省符合条件的企业到创业板,也包括到主板、中小板和境外上市。可考虑实施100户企业上市培育工程和300户后备企业融资服务工程,努力形成“谋划一批、改制一批、培育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这样一个批次推进的格局。[9]

⒉创新企业债券品种。针对吉林省债券发行中存在的问题,应创新企业债券品种。发行债券对净资产规模的要求较高,为有效解决单一中小企业净资产额不足的现状,2007年,深圳市政府依照“统一冠名,分别负债,统一担保,集合发行”的模式,组织20家资产经营好、诚信度高、具有到期还本付息能力的民营科技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券,债券额10.3亿元。该债券由深圳市政府和国家开发银行担保,提高了债券的信用等级,降低了风险,此举被称为“中小企业的及时雨”。集合债即:在中小企业难以获得较高的信用评级、不能通过在债券市场直接发行债券进行融资的情况下,运用信用增级的原理,使若干个中小企业各自作为债券发行主体,统一组织,集合发行的一种企业债券。[10]当前,融资难主要是指中小企业融资难,集合债的发行有效拓宽了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缓解了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担保不足的矛盾,有利于中小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快速成长、做大做强。

吉林省政府应借鉴外省的先进经验,在面额上,可推出大额企业债券以及中小企业债券;在期限上,设计具有不同流动性的短期、中期、长期债券,以适应不同投资者的需求。同时也可以采取“统一冠名,分别负债,统一担保,集合发行”的模式发债,以及通过担保和信用增进等方式为券商降低发行风险。

⒊创新投资基金退出机制。吉林省应突出重点,多渠道争取国家支持,设立有自己产业优势特点的股权投资基金,比如汽车产业基金、玉米产业基金、生物产业基金等等。可以选择支持有条件的院校加快设立中外合作的国际基金管理学院,打造基金人才洼地;可以考虑联合国际、国内有关方面的专家在吉林定期举办“基金论坛”。同时,应创新资金退出机制。投资基金感兴趣的并不是获得股权经营公司,而是将其投资企业通过投资,提供增值服务,然后在产权流动中实现投资回报。一般而言,在投资项目进入成熟阶段以后,投资基金就要考虑退出问题,否则投资的持续发展就得不到保证。因此,应尽快解决资金投入容易退出难的问题,真正缓解融资困境。例如:在无法保证上市的情况下,可以由省内其他产业投资基金接盘,实现溢价转让,或由本企业承诺未来可以实现溢价回购,以保证投资基金实现投资回报。

三、助推融资模式创新的配套措施

(一)政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首先,要积极发挥政府的作用。一方面,政府要转变角色,由过去采用行政手段指导和调节经济运行转向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并且在经济领域逐步减少行政干预;另一方面,需要政府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吉林省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市场主体作用的基础上,注重政府的引导和主导作用,采取有力的措施,使融资渠道真正实现多元化。其次,增加政府投入,提供必要的政府补助。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不可能要求大幅度增加对现有企业的投入,而应该资助那些有发展潜力,资信情况良好的企业。

(二)企业要努力自强,为提高融资能力创造条件

⒈规范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的运行绩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公司治理结构规范与否不仅影响投资决策和资金筹措,而且也影响公司的管理效率和内部凝聚力。目前,吉林省中小企业存在的共性问题之一就是受自身素质的制约,投资决策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一些中小企业对市场调研、分析、决策能力不够,盲目上项目,其结果是决策失误造成投资失败。[11]因此,建立规范的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结构,选准投资项目,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是金融机构增强对中小企业融资贷款信心的一个必要条件。

⒉切实增强信用观念。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放眼长远。政府要切实发挥作用,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管理和服务,通过开展论坛和培训等各种方式,全面提高中小企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真正树立资金的成本效益观念,使他们成为诚实守信、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新时期的企业主人,在诚信中建立起良好的银企关系。此外,还应加强征信机构和信用担保机构的建设,以提高中小企业的资信程度,降低融资风险,提高融资规模。这是实现中小企业顺利融资的重要保证。

(三)深化商业银行改革,提高融资效率

上存资金比例大的直接后果是大量民营中小企业得不到银行贷款。为改变这一现状,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⒈鼓励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一是给予优惠政策扶持。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可以享受一系列的政策优惠,降低和规避信贷风险。二是切实办好商业银行的中小型企业信贷部,并与企业建立起密切协作的关系,对其财务状况和市场前景及时跟踪,降低信贷风险。三是加强银行业务的创新和拓展。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可以在商业票据、短期融资等方面做新的变动。在商业票据上,要针对中小企业特殊的财务状况提供特殊的承兑担保和贴现业务;在短期融资上,可借鉴英、美等发达国家银行的经验,采用“透支管理方式”,即给这种账户的合格申请者一个可透支额度,并相应规定利率水平和归还时限等;在贷款种类上,可以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让固定资产不足,但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企业获得资金支持。四是在贷款利率方面,可以放开利率管理,针对不同的贷款风险制定不同档次的利率水平,对资信状况好的企业可适当降低利率,简化贷款手续,引导商业银行将信贷资金定位在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层面上。

⒉大力发展地方金融机构。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地方金融机构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考虑设立更多的中小企业银行,从而形成企业与金融机构“双赢”的局面。这类银行的定位应该明确,那就是必须对中小企业进行扶助,实行商业化运作的机制和体制。银行的发展模式可采用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建立区域性的银行或地方城市商业银行。这类银行的设立可以有不同的模式,但其建立与发展必须围绕为地方经济服务,支持地方非国有经济的发展。首先,中小企业银行必须建立现代化的金融企业制度,具有合理与规范的股权结构。其次,中小企业银行必须严格按照现代公司法人治理架构进行运作。最后,中小企业银行应以中小型规模为主,服务对象主要是中小企业和居民个人。

[1][3][6][7][9]王儒林.破解金融发展难题,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N].吉林日报,2009-12-15.

[2][4]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2009年吉林省金融运行报告[R].

[5]深圳证券交易所市场统计年鉴2009[M].

[8]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启动[N].吉林日报,2010-03-13.

[10]房西苑.突破企业融资瓶颈[M].鹭江出版社,2008.

[11]张晓晖.吉林省提高中小企业融资能力探析[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1).

(责任编辑:王秀艳)

Abstract:Fund is the blood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It is necessary to afford fund to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Jilin Province.However,the financing model of Jilin still has some difficult problems,such as the singularity of financing model,the outflow of funds,the lack of direct financing.Therefore,government,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enterprises should take some measures to innovate financing model,to find financing ways,to obtain financing support.

Key words:financing model;indirect financing;direct financing

Innovation of Financing Model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Jilin Province

Gao Yun

F271

A

1007-8207(2011)02-0037-03

2010-09-16

高芸 (1979—),女,甘肃武威人,吉林省委党校 (吉林省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为金融理论。

本文系2010年吉林省委党校 (吉林省行政学院)校 (院)级一般课题 “吉林省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0205。

猜你喜欢

吉林省融资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登泰山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融资
融资
7月重要融资事件
5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