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少数民族过年吃啥

2011-09-28

西部大开发 2011年1期
关键词:羊头糍粑全家人

西部少数民族过年吃啥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春节的食俗千差万别,各具风情。

{壮族}

壮族人年三十晚上没有包饺子的习惯,而是吃粽粑。一个粽粑有两三斤重,小一点的也有一斤,人称“枕头粽”、“驼背粽”。壮家姑娘在腊月二十九晚上就把粽粑包好。粽粑被墨绿的粽叶包裹得严严实实,再用金黄的稻秆一圈圈紧紧地捆扎起来,煮上整整一天,到三十晚上就可以开锅了。

{蒙古族}

蒙古族最重要的节日要算过年,一般进入腊月十五,人们就着手做过年的准备工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一天,全家人或亲友聚在一起饮食娱乐送火神。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五,是过大年最欢乐的几天。大年三十夜幕降临后,人们便聚集在最年长者家中,开始除夕“乃日”(宴会),全家人尽情享受“守岁”。除夕宴会上应备办“三锅”:一锅是奶茶锅;二锅是羊背锅;三锅是肉汤饭食锅。宴会中最少唱三首歌。

除夕吃“手把肉”是蒙古族传统习俗,以示合家团圆。大年三十要支起大锅,煮好一整只羊。在除夕晚上吃年夜饭时,一家人把煮好的整羊摆到案头,把羊头放在整羊上面,羊头朝年纪最长、辈分最高的长者。户主用刀在羊头的额部划一个“十”字后,全家人开始享受丰盛的晚餐。喝酒,是蒙古族过除夕必不可少的程序。蒙古族的年夜饭,按常规要多吃多喝。民间还流行年夜饭的酒肉剩得越多越好的说法,象征新的一年全家酒肉不竭,吃喝不愁。除夕夜,家家屋里的灯必须点到天明。此夜,全家不分老幼尽情娱乐,一夜不休,直到天明。

{土家族}

过年是土家族人最重要的节日,从内容到形式比土家族的其他节日都要隆重,持续时间也最长。土家族过年比汉族过年要早一天,即月大过腊月二十九,月小过腊月二十八,土家族人将这种比汉族提前一天的过年方式叫做过赶年。

土家族人过年,要杀年猪、打糍粑、做点心。打糍粑多在腊月二十七这天,而且常常是左邻右舍几家人合在一起打,洋溢着欢笑与和谐。据说,如果哪家不做大糍粑,一年都会不吉利。虽然家家都要打糍粑,但是新年拜年时,粑粑仍是最重要的礼品。有童谚曰:“拜年拜年,粑粑上前。”年饭之前,家家户户燃放鞭炮,然后是敬祖祭先,然后全家才开始慢慢吃年夜饭。

{回族}

回族过节不过年。回族人民习惯于欢度一年一度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传统节日和阿舒拉节、法图麦节、登霄节等节日,不过回历年,也不过阴历年——春节。

回族信奉伊斯兰教,最隆重的节日当数“开斋节”。 开斋节又称“大尔德”、或“尔德·费特尔”, 斋月在伊斯兰教历太阴年九月,这个月里,人们在东方发白前吃好喝好,直到太阳落山前水米不沾,待太阳落山后再进饮食。十月一日(教历)为开斋节。穆斯林沐浴盛装,上寺礼拜,礼拜后,还向老弱病残和贫苦之人出散乜贴,又叫“济贫节”。走亲戚,拜邻里,互相问候。家家户户置办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味的传统食品。有不少男女青年喜欢在开斋节举办婚礼。庆祝场面十分隆重,所以又叫“回民过年”。

但是,回族又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特有的食俗欢度春节,具有浓郁的民族风采。回族只吃反刍动物的肉,又必须是阿訇屠宰才算“活的”(只有鱼之类是由真主事先宰好的)。回族喜爱油炸食品,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先得炸“油香”,街坊邻居、亲戚朋友挨家送,图个吉利,但凡送给汉族朋友就得把“油香”裂个小口。春节油炸的种类就更多了:油香、馓子、麻花、盘馇、萨麻撒(一种带馅的油炸食品)应有尽有,烘托着浓烈的民族喜庆氛围。

猜你喜欢

羊头糍粑全家人
抓鸭子,抓到了吗
全家一起打糍粑
让全家人共享Hi-Fi音质 DALI(达尼)OBERON C系列
打糍粑
意外的旋转
农耕溯源 寻根羊头山
“预防艾滋病 健康全家人”知识竞赛试题
伊斯坦布尔的两只羊头
二十八,打糍粑
冬至“熬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