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水平赛艇运动员机能评定指标的初步研究

2011-09-27范家成何晓玲

湖北体育科技 2011年2期
关键词:赛艇体脂肺活量

徐 驰,范家成,熊 莉,耿 婷,魏 琦,何晓玲

我国高水平赛艇运动员机能评定指标的初步研究

徐 驰,范家成,熊 莉,耿 婷,魏 琦,何晓玲

以 174名优秀赛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与数理统计等方法,建立了我国优秀赛艇运动员的初步机能评定指标体系,为优秀赛艇运动员的机能评定及筛选提供了参考依据。

赛艇;优秀运动员;机能评定;指标体系

赛艇(rowing)运动是对运动员身体形态及素质有极高要求的体能类竞速项目,比赛中要取得优异成绩,除了靠良好的训练条件和科学的训练方法外,运动员的科学选材也成为创造成功的关键环节。高水平赛艇运动员已经进行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赛艇专业训练,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指标已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此外,随着经验的累积和大赛的锻炼,技战术、心理等指标的权重也应相对增加。因此,在不同类型运动员的选材中,侧重点也因有所不同,以便选出形态、心肺功能和专项素质较好,同时基本技术及专项成绩也较好的运动员,这样才有望通过进一步的培养成材。

本研究从这一情况出发,通过查阅资料,走访专家、实测我国 174名优秀赛艇运动员的各项指标,经统计处理,建立了我国优秀赛艇运动员的初步机能评定指标体系,为我国赛艇项目的深度选材提供导向及依据,并为制定优秀赛艇运动员的机能指标评价标准奠定了基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国高水平赛艇运动员 174名。其中男子运动员 105人,女子运动员 69人。138名运动员参加了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此外,国际健将 9名,国家健将 63名,一级运动员 59名,集中了我国目前赛艇项目的优秀运动员群体。基本情况见表 1。

2 结果与分析

2.1 我国优秀赛艇运动员的初选指标筛选

本研究通过文献检索分析,收集国内外与赛艇运动员专项机能评定相关的资料,并对优秀赛艇教练员和相关体育院校从事赛艇项目科研的专家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对问卷的统计分析和听取专家会谈建议后,对我国优秀赛艇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心理特征以及技战术水平进行了测试和归纳,得到初选指标 (测试指标及派生指标)26项,其中形态类指标 9项 (身高、坐高、体重、指距、指距 -身高、肩宽、上臂部皮褶厚度、肩胛下角皮褶厚度、体脂百分比),机能类指标 4项 (肺活量、肺活量 /体重、用力肺活量、分钟最大肺活量),素质类指标 8项 (杠铃俯卧拉、负重深蹲、下蹲伸臂距、3km跑、500m单人艇、2km单人艇、4km单人艇、2km专项最好成绩),技战术类指标 4项 (水感、基本技术、划浆效果、控制速度感),心理类指标 1项 (神经类型)。在此基础上,以运动员测功仪 2km专项最好成绩为因变量,20项初选指标(心理指标、技战术指标除外)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得到与 2km专项最好成绩高度相关的入选指标 15个。表 2显示,回归方程复相关系数为 0.986,决定系数 R2为 0.971,回归模型反映了公开及赛艇运动员素质类指标 97.1%的信息量,回归方程的入选指标均与运动员 2km专项最好成绩高度相关,F检验也表明,回归方程 P<0.001,方程具有统计意义。由于技战术、心理指标与个人发挥、天气状况等因素有较大关系,且测试时间和场地都有限制,所以技战术指标我们以教练员按照经验和观察进行评定的等级为依据,神经类型则采用较为方便测试的 808表进行测评。

2.2 我国优秀赛艇运动员机能评定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为了使以上筛选指标分类集中,本研究对其进行因子分析,对因子载荷矩阵采用了方差分析进行正交旋转,得出反映优秀赛艇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成分并命名。K MO检验统计量为 0.761,P<0.001,表明原始数据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由表 2可知,前 4个因子累计贡献率为 80.79%,已经解释了超过 80%的方差,足以获取原始数据的方差信息。表 3显示了各指标的贡献率以及经最大正交旋转后的主成分载荷。由表 3因子矩阵可知,第一主成分成分的主要指标为 X1身高、X2体重、X3肩宽,可定义为形态因子;第二主成分的主要指标为 X7肺活量、X8肺活量 /体重、X9用力肺活量、X10分钟最大通气量,可定义为机能因子;第三主成分主要指标为X4上臂皮褶厚度、X5肩胛下角皮褶厚度、X6体脂百分比,可定义为体脂因子;第四主成分的主要指标为 X11杠铃俯卧拉、X12负重深蹲 ,X13下蹲伸臂距、X14五百米、X15两千米,可定义为素质因子。综合表 2、表 3可见形态 (包括瘦体重)、机能、素质等指标是优秀赛艇运动员指标评定中比较重要的指标,表明我国在优秀运动员的选择中越来越重视身体形态和有氧能力 (呼吸机能)这些先天性指标。而技战术、心理等方面则与后天训练、经验累积及比赛状态有较大关系。

表 2 初选指标回归分析

表 3 主成分 (因子)可解释总方差

2.3 我国成年优秀赛艇运动员的选材指标评定体系及基本特征

根据 2.1、2.2的分析结果,结合各机能指标的贡献率以及专家、教练员的意见,我们筛选了部分指标确定了我国优秀赛艇运动员的指标评定体系,并概况了其基本特征。如表5所示。

表 4 旋转后主成分 (因子)矩阵

表 5 我国优秀赛艇运动员的机能评定指标参数及基本特征

表 6 中国与国外优秀男子公开级赛艇运动员部分形态指标的比较

2.4 与国外优秀赛艇运动员的机能指标的比较分析

由表 6可见,我们的运动员在身高和体重上已经达到世界级优秀运动员的水平,而体脂百分比过高。表明我们的运动员体重虽然较高,但高出部分主要是身体脂肪,说明他们在瘦体重这一指标特征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通过训练减少体脂含量。

多名学者研究均表明,体脂含量过高,在运动过程中由这一部分体重消耗的能量和氧增加,相应的使机体的心肺功能和有氧代谢能力降低。而增加瘦体重减少体脂含量可以提高运动的经济性,使有氧运动能力提高。Hager man自 1964年以来收集了 3000多个美国优秀赛艇运动员的资料,并与1992年美国奥林匹克赛艇队队员资料比较,发现近三十年来,优秀赛艇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几乎没有变化,然而体脂百分比却下降了。Misigo等对轻量级赛艇运动员体成分的研究认为,从赛季前到赛季轻量级运动员体重的降低主要是体脂变化引起的,由于控体重也限制了瘦体重的增加,对运动员运动能力有一定影响。英国学者 Cosgrove利用 2 000m测功仪研究了赛艇运动员划艇表现与某些生理变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瘦体重与 2 000m速度具有较高相关性,他认为运动员应花时间在瘦体重的改善上。此外,杜忠林的研究发现,与美国奥运会集训队相比,我国女子公开级赛艇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指标略占优势,但体脂百分比高出 2.74%,这样会增加肌肉做功的难度,影响船艇速度。

3 结语

1)本研究在科学确定初选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逐步回归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对初选指标进行了分类筛选,结果表明:我国优秀赛艇运动员典型的形态指标是身高、体重,肩宽、上臂皮褶厚度、肩胛下角皮褶厚度、体脂百分比,这对完成技术动作幅度、结构等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典型的机能指标是肺活量、肺活量 /体重、每分钟最大通气量,这要求运动员要以高有氧能力为基础,还必须具有较高的无氧及综合能力;典型的素质类指标是杠铃俯卧拉、下蹲伸臂距、500m单人艇、2 000m单人艇,要求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的协同能力;典型的战术类指标是基本技术,体现在运动员规范的拉桨技术,流畅的动作节奏,合理控制赛程速度并根据自身特点分配体力。上述指标较好的反映了优秀赛艇运动员的专项特点以及多年训练产生的良好适应性变化。

2)我国优秀赛艇运动员的专项特征是:形态方面,公开级运动员身材高大、体格健壮、肩膀较宽、皮脂含量相对较低,轻量级运动员身材均匀、肌肉修长、肩膀相对较宽、皮脂含量相对较低;机能方面,肺活量高,心肺功能较好;素质方面,良好的上肢及背部绝对力量、良好的身体柔韧性、良好的有氧能力及较好的无氧能力;技术方面,较好的水感和划桨效果,良好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心理方面,较稳定,具有较好的意志力和承压能力。

3)我国赛艇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基本素质尚可,说明我国近年来青少年选材工作还是有成效的;但训练的基础年限过短、全面素质欠缺,尤其是体脂百分比方面与国外同龄优秀选手有较大差距,应着重改善,并在选材中重视这一指标。此外,由于最大摄氧量的后天发展空间不大,测试设备和方法也有限制,我们可以通过测试无氧阈来评价运动员的摄氧能力。

4)由于本研究的样本量代表性、测试手段等客观条件所限,并未对最大摄氧量、意志品质等指标进行测定,也没有划分详细的等级评分标准,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是本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优秀赛艇运动员的基本特征,尤其对经过一定训练年限的高水平运动员的筛选提供了参考依据。

[1]范家成.赛艇运动员的训练及机能评定的几个问题[J].甘肃体育科研,1992(1):9-10.

[2]杜忠林.中国国家赛艇运动员身体成分的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3,22(4):457-458.

[3]曹景伟,罗 智,鲍 勇,等.中国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身体指数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3):348-350.

[4]何卫龙.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体能特征及其生理参数与成绩关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5]裴佳云,许武岭.湖北省女子赛艇队测功仪 2km测试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8,27(1):112-113.

[6]李明生.男子赛艇运动员身体机能生化指标的统计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8.

[7]吴 昊,周琦年.皮划艇运动员身体机能特点与评定研究进展[J].浙江体育科学,2003,25(4):12-15.

[8]刑文华.奥运优秀运动员科学选材的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9]张长青.我国男子赛艇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指标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8,24(5):64-66.

[10]钟添发,田麦久,王路德.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与选材标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

Preliminary Study on Physiology Assessment Index of Elite Rowers of China

XU Chi,FAN Jiacheng,XIONG Li,GENG Ting,WEIQi,HE Xiaoling

(Hubei Institute of Sport Science,Wuhan Hubei,430205)

Taking174elite rowers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preliminary index system of physiology assessment was established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questionnaire,and interviews with experts and statistics.The results provided scientific basis for assessment and further selection of elite rowers.

rowing;elite rowers;physiology assessment;index system

G861.4

A

1003-983X(2011)02-0197-04

2011-02-25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K37B02)

(

徐 驰 (1983-),女,湖北仙桃人,实习研究员,研究方向:运动生化.

湖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205

表 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SD)

项目 性别人数 年龄 (岁) 运动年限(年)身高 (厘米)体重 (公斤)公开级 男 75 22.2±2.9 6.3±2.9 194.1±3.3 92.4±7.4女 49 22.0±2.1 6.5±2.6 181.1±3.5 76.5±7.0轻量级 男 30 21.7±2.4 6.1±2.7 185.0±3.3 76.4±4.8女 20 20.9±2.2 5.8±1.6 175.0±2.8 62.8±5.8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手工和计算机检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进行收集,并对资料进行细致地研究和分析,收集到有关优秀赛艇运动员机能评定体系与评分标准等数据。

1.2.2 访谈与调查

针对赛艇项目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和项目特点等问题,就本研究的意义、科学性与可行性、应用价值以及测试指标的筛选和测试方法等方面征询了专家与教练员的意见。

1.2.3 数理统计与分析

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筛选有效反映优秀赛艇运动员体能水平的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建立中国优秀赛艇运动员初步机能评定指标体系。以上分析均采用 SPSS13.0软件包处理。

猜你喜欢

赛艇体脂肺活量
制作简易肺活量袋
赛艇队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
肺活量的故事
从颜值到实用性华为智能体脂秤VS小米体脂秤
赛艇运动中运动员身体悬挂技术的运用
记录体重也许斑斓
漂亮的实力派 有品PICOOC S3智能体脂秤
体脂:爱它或恨它,先了解它
赛艇LW2×竞速结构研究——以2014年世锦赛和世界杯为例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
——肺活量测定用于无症状吸烟者气道阻塞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