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奇帆:打造企业重庆 市场重庆 品牌重庆让重庆成为真正的西部经济高地

2011-09-25

重庆与世界 2011年4期
关键词:黄奇帆要素重庆

黄奇帆:打造企业重庆 市场重庆 品牌重庆让重庆成为真正的西部经济高地

Let Chongqing be a Real Economic High Ground in the West

2月16日,市长黄奇帆在全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上指出,企业、市场、品牌是工商经济中最重要的三大要素,要大力培育企业,不断开拓市场,狠抓品牌发展,打造“企业重庆”、“市场重庆”、“品牌重庆”,使重庆真正成为西部的经济高地。

亳文化是千百年来生活在“亳”这一地域及周边地区的亳州人民所创造传承下来的物质与精神文化形态的总和,在本地区具有强大而深远的凝聚力、亲和力和影响力。因此,在建设文化强市、文化强省的战略中,亳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增强亳州的文化软实力,提升亳州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1]。

研华科技董事长刘克振在开幕论坛上表示:“有鉴于物联网应用领域多样、广泛且市场碎片化等特质,研华因而将协助各产业将现有硬件、软件整合,以建立完整的产业价值链视为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因应此趋势,研华自2014年起推出WISE-PaaS软件平台,并历经两年多时间,将该平台从下而上包括感知元件、边缘运算、通讯、PaaS平台、行业SRP以及云服务营运等服务完整串接,建立完整的物联网供应链。”

截至2010年底,全市内资市场主体总量达到91.49万户,较“十五”末增长51.8%,其中,私营企业总量达15.42万户,个体工商户总量达71.37万户,外商投资企业达5484户。

“十一五”期间,全市工商系统在全国率先推行个体工商户名称登记制度改革、公司股权出资登记试点、非政策性“债转股”试点和股权质押登记四项改革。截至2010年底,全市内资市场主体总量达到91.49万户,较“十五”末增长51.8%,注册资本达到7960.6亿元,增长233.8%。其中,私营企业总量达15.42万户,增长103.7%;个体工商户总量达71.37万户,增长60.3%;外商投资企业达5484户,增长47.8%。全市有效注册商标5.3万件,中国驰名商标40件,地理标志38件,驰名商标数量居西部第二。特别是去年,市委、市政府在全国首开先河,把发展微型企业纳入“民生十条”,探索出了一条以创业来带动就业、激发社会活力改善民生的新路径,共发展微型企业10462户,发放扶持资金3.05亿元,增加就业10万余人。

“十二五”重庆企业数量力争突破50万个

最近,重庆建了六大交易所,就是要做成区域性的要素市场。作为省级政府要抓的市场,一般具有三个特征:一是要有要素集聚和辐射的功能;二是具有公平、公开、规范市场的特征;三是要有结算功能。重庆的六大交易所都具备上述三个特征。当然,每个市场有各自的特点,这就需要不同的管理方式、监管方式。

“除了抓企业、市场,还要抓品牌,而且要用广义的概念抓品牌。”黄奇帆说,我们不要心胸太窄,一说品牌就是要本地的人、本地的企业原创,而且是在本地区诞生培养,我们要用广义的概念抓品牌,本地品牌要扶持,同样欢迎已经在外地出了名的,在国际上出了名的企业、品牌产品在重庆落户;要学会以品牌为龙头来驾驭市场,驾驭订单,驾驭销售、结算。

“总之,把市场搞得有多透,我们经济发展就有多大的规模。”黄奇帆表示,把要素市场搞起来了,金融中心就能实现;把三农的流通和金融市场搞起来了,城乡统筹问题就能很好地解决;把各类商业百货市场搞起来了,城市就繁荣了。所以,要很努力地维护市场、发展市场,不断开拓新的市场业态。

“在大力培育企业的同时,还要不断开拓市场。”黄奇帆认为,一个地方市场能力的强弱,决定了这个地方经济要素的辐射力和集聚力,“我们讲一个地方如果有辐射区域的要素市场,那它就是一个区域中心,我们的目标是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所以应该有区域性的要素市场。”

在开采金矿之前,需要进行深入分析矿山矿岩,研究矿岩产状、力学性质、构造、开采对矿山产生的影响,对开采金矿可能引发的负效应进行预测,例如:是否会改变岩体。与此同时,需要及时的填充和加固处理移动岩体或者已经塌陷的岩体,避免出现塌陷托大。在完成采矿之后,需要综合性处理开矿造成的废弃地,通过治理使废弃地能够达到种植开垦的标准,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2]。

市场强弱决定经济辐射力

重庆市委、市政府提出,在“十二五”重庆经济大发展的阶段,全市的企业数量要在现在基础上翻一番半,发展到50万个以上。相信随着重庆工业、第三产业的发展,这个目标是有把握实现的。到时,重庆经济将会呈现出百花齐放,争相斗艳,生动活泼的景象。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个体户更快地发展,在目前70万个的基础上也能够翻番,使更多重庆人走上自我发展的道路。如果这两个目标都实现了,重庆的经济就会有坚实的基础。

黄奇帆说,在大力培育企业的同时,还要不断开拓市场。市场是篇大文章。首先,一个市场本身就是一个企业,第二,一个市场提供了一个场所,会吸引几百个,甚至上千个、几千个企业在里面活动,换句话说,一个市场可以养活、带动几百上千的企业。在这个意义上,各种有形市场、无形市场是我们培育企业、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的手段。同时,一个地方市场的强弱,也决定了这个地方经济要素的辐射力和集聚力,它是一个地区是不是经济中心的集中表现。我们讲一个地方如果有辐射区域的要素市场,那它就是一个区域的经济中心;如果有辐射全国的要素市场,就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如果有辐射全世界的要素市场,那就是世界的经济中心。对重庆而言,我们的目标是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所以我们应该有区域性的要素市场。

另外,影响农村致富的还有融通市场,也就是金融市场。农村经济搞不上去,很关键的一点是金融短缺,而农村金融短缺的要害过去一直在于没有质押物。为此,去年底市政府作了决定,让农民的宅基地、承包地和林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让农民用他的使用权进行质押,这样农村金融的业务就推开了,农村经济发展就有了良性的金融支撑。

首先要把城乡结合的要素市场搞好,很重要的就是要把农村农产品到城市之间的流通市场搞好。农民致富的关键是流通和融通市场。因为农民都是根据市场来决定种养什么,有了市场,种的东西才能卖得出去。因此可以说,流通的规模有多大,农民增收就有多大。如果市场做不出来,“两翼”增收就会落空。

“衡量一个地方经济强不强,归根结底是衡量这个地方企业数量多不多。”黄奇帆说,目前,重庆的企业数量在西部还是靠前的,但是和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就明显了。

作为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长三角被全球经济低迷和发达国家经济不景气影响最大。同时,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各地淘汰了大量的高污染和高耗能项目,在苏南、浙江、上海等地出现了大量的产业转移现象。受中西部地区产业承接的影响及各地最低工资上调,劳动力供给减少,区域内的大量劳动密集型加工行业都面临着招工难和劳务成本上涨的压力。为应对2008年的金融危机,各地政府普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培育新的增长点。但是政府在产业发展中越位导致部分产业产能过剩,未能给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旨在通过改革,简政放权,把政府权力让渡给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用品牌来驾驭市场

黄奇帆说,近年来,重庆经济进入发展快车道。去年,重庆GDP同比增长17.1%,居西部第一。这种增长力是健康的、系统的、有内在动力的,是工业、利用外资、海外投资、金融、商贸、房地产等全方位发展的结果。而所有这些经济活动,其实都是靠企业来推动的。现在,重庆的企业数量在西部不算差,所以我们经济发展增长力在西部是比较快的,但是和东部发达地区比,企业数量上的差距就明显了。我们现在市场主体有90多万个,但真正的企业数量只有19万多个,而北京有80多万个、上海有70多万个,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经济大省的企业数基本上都在50万个以上。由此看,重庆经济发展的一大短板就是企业数量少。

同时,我们在吸引这些知名企业落户的时候,要注意跟品牌企业打交道。比如加工贸易领域,有三类企业,一是品牌商,负责研发、下单和销售结算;二是代工企业;三是零部件企业。过去20年,沿海引进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代工企业,结果只分到加工贸易“微笑曲线”的低端部分——组装,而“微笑曲线”的两个高端:零部件制造和核心技术开发、销售及结算都没拿到,就造成所谓的“一头在内、两头在外”现象。现在,重庆搞加工贸易,我们一开始从引进惠普、宏碁等品牌商着手,品牌商来了,代工厂和零部件厂商自然就跟过来了,这样,从研发到制造、销售、结算,重庆就有了“微笑曲线”的全流程。而这也体现了品牌的力量。因此,我们要学会以品牌为龙头来驾驭市场,驾驭订单,驾驭销售、结算。

谈到专利的开发与保护,黄奇帆说,衡量一个地方这项工作搞得好不好,关键看这个地方版税的收缴情况。重庆现在有1000亿美元的加工贸易,上百亿的税收中有几十亿版税。这就是因为惠普品牌电脑在重庆结算,其专利含量就在这个市场秩序中出现了。

“十二五”发展15万户微企

黄奇帆说,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微型企业的发展,一是微型企业是介乎于中小企业和个体户之间,个体户稍作发展可以成为微型企业,微型企业一刺激培育就可能变成中小企业,所以,微型企业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整个企业发展的一个基础。二是微型企业关乎民生,涉及就业。去年,重庆诞生了1万多个微型企业,带动了10万人就业。三是微型企业对缩小“三大差距”有重大意义。大企业强国,小企业富民,微型企业就是富民的企业。要实现市委提出的缩小“三大差距”的目标,最基础的就是扩大就业,除了靠大企业的发展创造就业岗位外,最主要的还是要靠老百姓自己创业,自己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个体户大量产生,微型企业大量生长,中小企业大量发展,企业数量增加了,才是缩小贫富差距的基础所在和绝对动力。“十二五”期间,全市要发展微型企业15万户,这将对整个重庆缩小贫富差距,推动广泛就业发挥重要作用。

在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具体操作上,首先财政要加强保障,要将扶持微型企业的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大家要清楚,政府支持微型企业发展的这笔钱,是一份扶贫帮困的钱,是民生的钱,是缩小“三大差距”的钱。其次,重庆本土银行在对微型企业的贷款上要积极跟进,这方面工商局也要积极推动;第三,在已有税收优惠的基础上再给点优惠,比个体包税可能要稍微严一点,但比一般的中小企业还优惠一点,市工商局要抓紧研究相关政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多元化、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对英语综合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在实际大学英语教学中,只有充分地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才能有效地丰富教学内容和教育内涵,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地发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用新颖独特的眼光来审视学生,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以及对知识的实际掌握的情况、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对专业知识的识别能力为出发点,因材施教,创设出在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

同时,黄奇帆要求工商局要做好对微型企业的监管,确保微型企业“三个不”:不抽逃资本金;不搞空壳企业;不能投机、炒股票期货、放高利贷。

猜你喜欢

黄奇帆要素重庆
重庆客APP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视觉重庆
在这里看重庆
黄奇帆:十五年书写一张满意答卷
也谈做人的要素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金融市长”黄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