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法规范上市公司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2011-09-23李娟

现代企业 2011年8期
关键词:利润企业

李娟

上市公司利用各种手段对其盈利水平进行人为操纵,成为影响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隐患。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现有制度下公众对上市公司业绩评价的标准并不完善,存在技术操纵的漏洞。针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应以先进的考核方法为先导,以严厉的法律制度为保障,努力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一、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不正当性和危害性

(一)利润操纵的不正当性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是管理层为达到不正当的目的,用不正当的手段支配和控制利润,才产生了利润操纵的不正当性。这个不正当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1.行为主体的手段具有不正当性。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绝不是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简单的挪用,违规占用等行为,而往往是代表企业管理层的总经理,财务总监等精密设计的结果甚至会在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进行联合行动,已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

2.行为的目的具有不正当性。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目的,分析一下显现出三个特点:一是政治需求不亚于经济利益。一些公司名声在外,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的业绩,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他们渐渐地失去了优势,为保昔日殊荣便不惜一切代价,账上添彩,表中生花,虚报产值,虚报收入,虚报利润。二是经济利益,实现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双赢。有些公司在不具备上市条件时为了能上市,大肆包装财务数据,甚至聘请所谓的会计“高手”来玩弄数字游戏,以求能够以合法身份获得上市资格。三是偷逃税款。

(二)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危害性

目前,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一方面,违背公平原则,质量低下,缺乏竞争力的上市公司与真正绩优上市公司优劣难辨,严重误导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使得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难以充分发挥;另一方面,此类公司股价处于高位而缺乏实质性要素的支撑,易形成泡沫,增加市场风险,危害证券市场的稳定与健康。政府部门、投资者、证券市场和债权人等使用人,使用了经过利润操纵的会计数据,所造成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1.利润操纵的危害表现在宏观层面。第一,极易导致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失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需要参考大量经济数据,这些经济数据大部分是会计数据,因而经过利润操纵后的会计数据将会影响关于国民经济的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统计资料,将对国家制定长、中、短期发展计划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宏观调控措施产生误导作用。此外,经过利润操纵后的会计数据可能引发错误的社会经济政策,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

第二,削弱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会计数据的一项渗透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包括投资、融资、利益分配的决策、计划和控制等。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是以真实与公允的数据为前提,而经过利润操纵的会计数据会误导市场,导致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调节失灵,其结果是不该流出资源的领域却大量资源流出,不该流入资源的领域却大量流入资源。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所谓的盲目建设,重复建设。

2.利润操纵的危害表现在微观层面。第一,上市公司提供的虚假财务报表会导致投资者投资决策失误。经过利润操纵的会计数据,其相关的市场营销、资金流转、成本水平、效益状况等数据都会被扭曲,造成投资者投资失误,从而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

第二,上市公司提供虚假财务报表会对企业造成巨大风险。当前社会监督体系当中尽管有漏洞,然而上市公司的公开性,再加上严格的审计制度和处罚措施,提供虚假财务报表的上市公司一旦被查处,立即面对破产风险,几乎没有任何希望。一家上市公司的破产会造成巨大的破坏性影响。据美国布鲁金斯学会日前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仅安然公司和世通公司的造假丑闻使2002年美国GDP损失370亿到420亿美元。

二、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会计分析

(一)利用关联交易进行利润操纵

关联交易是指公司或是附属公司与在本公司直接或间接占有权益、存在利害关系的关联方之间所进行的交易。关联方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主要指上市公司的发起人、主要股东、董事、监事、高级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其家属和上述各方所控股的公司。上市公司进行关联交易,由于是以操纵利润为目的,资产和产品交易涉及到资产或产品的转让、置换和出售,包括个别实物资产买卖及股权的买卖,也包括整个企业的购并,基本上表现为不等价交换和利润的转移。在进行资产评估时,不进行客观地考虑资产价值,而是与有关部门协商得出的不真实、非公允的结果,或者是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相互配合,母公司将一些不良资产或债务分散到子公司抑或者子公司以挂账方式购买母公司资产等方式,这些都是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进行利润操纵的常见现象。

(二)利用会计政策变更操控利润

其主要手法有:第一,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方法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第二,利用时间差跨年度调节利润在企业会计年度毗邻的月份,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将当期收入、成本和费用提前或推迟人账,从而实现利润在不同年度间的调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潜亏挂账、提升当期业绩;二是巨额冲销。第三,收益性支出资本化上市公司通过利息费用资本化来操控利润的表现有两种:一是以某项资产还处于试生产阶段为借口,甚至拿出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对“在建工程”的定性,利息费用年年资本化。虚增资产价值和利润。二是在建工程利息费用资本化数额和损益表中反映财务费用,远远小于企业平均借款余额应承担的利息费用,利息费用还通过其他方式被消化利用,最终都被隐蔽的进行了资本化形成资产。

三、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一)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原因

上市公司在利益的驱动下能够进行利润操纵。然而,上市公司在目前严厉的法律规定和严格的社会监管下依然存在着操纵利润的行为,其根本原因应该是公司股东以及社会公众等对企业业绩进行考核的指标不完善,给人为进行操纵利润提供了可操作的技术空间。

在实务工作中,会计按配比原则通过对企业日常交易和事项确认、计量和记录从而计算会计利润。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的确定方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经济利润根据期末、期初的净资本差额确定,基于实物资本保全观念,所体现的是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资产─负债观”,会计利润的确定基于财务资本保全观念,而在过去,会计更多体现出的是以历史成本原则和实现原则为基础的“收入─费用观”,由于这种计价原则的局限性,在会计工作中会计人员的主观职业判断就会导致会计利润和实际利润的偏离。进一步讲,如果这种主观职业判断被刻意的加以运用,甚至创造出一些不存在的条件来扩大这种会计利润与实际利润的差别,利润造假便产生了。

(二)防止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对策

第一,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运用科学的计价方法反映成本与利润,逐步缩小需要会计人员主观职业判断范围,保证客观公正。由于会计传统的“收入─费用观”在计价原则上的局限性,公众开始逐步将会计的计价原则和基础进行改革,我国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中开始实施的新会计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这是对传统会计中的历史成本原则的重大改革,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不仅完成了我国会计准则同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更重要点是完成了从“收入─费用观”为基础的计价原则到以“资产─负债观”为计价基础的跨越,是会计利润与企业实际利润逐步吻合。

第二,引进更加具有操纵性的公司业绩考核指标。学术界和实业界从20世纪80年代逐步开发出一批以股东价值为核心的业绩衡量指标,其中以经济增加值即EVA(EconomicVa-lue Added)影响最大,应用最广。EVA实质上是一定时期内的企业税后利润与投入资本的资金成本差额,用于衡量企业财富的增加量,它反映出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的经济利润,从算术角度讲EVA等于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债务和股权成本,使所有成本被扣除后的声誉收入,其意义在于一方面弥补了传统经济利润的可操作性不强的弱点,另外一方面比传统会计利润更加客观,更加真实的反映出企业的实际利润。此外EVA概念的引入与市场价值增量即MVA(Market Value Added)相联系,而MVA正是预期未来EVA的现值,具体说:MVA=企业的市场价值-投入企业的权益性资本和债权性资本。

在以EVA为基础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中,公司管理层的目的从企业价值最大化转变为市场价值增量最大化,因为企业价值最大化往往可以通过追加资本实现,而MVA是在只有投资利润率高于资本成本率的时候才会增加,这种目标的转换有利于使管理层摆脱风险厌恶,选择股东有利的投资项目。此外EVA的引入也从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经营者的利润粉饰行为,将管理者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增加股东财富上来。

(作者单位:河南同心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利润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The top 5 highest paid footballers in the world
利润1万多元/亩,养到就是赚到,今年你成功养虾了吗?
观念新 利润丰
China SOEs'profits up 65.8%on year in Jan.-M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