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差异中求发展 压力下谋出路
——城市商业银行回眸与前瞻

2011-09-23张吉光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商业银行银行发展

张吉光

差异中求发展 压力下谋出路
——城市商业银行回眸与前瞻

Development in Difference,Existence under Pressure

张吉光

2010年,中国经济内生性增长逐步恢复,经济发展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受益于宏观经济向好和息差回升,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在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盈利能力快速回升。

2011年中国经济将面临较大挑战,货币政策逐步收紧,城商行的发展环境不容乐观。

一、回顾2010年:差异中寻求发展

(一)发展向好,盈利回升

从财务表现来看,2010年的城商行发展呈现出“发展向好,盈利回升”的总体态势。

1.发展势头依然强劲

与整个银行业的发展速度出现明显回落不同,2010年,城商行继续延续上一年的快速发展态势。2010年前三季度,城商行的资产增长速度分别为33.5%、33.4%和34.8%,远超过同期整个银行业 21.3%、 18.3%和20.4%的增长速度(见图1);负债增长速度分别为33%、32.9%和34.6%,也远超过同期整个银行业21.4%、18%和19.8%的增长速度。城商行的资产、负债增长速度也远超过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其他银行金融机构,成为当年增长最快的商业银行。受此推动,城商行的总资产、总负债在整个银行业总资产、总负债中的份额占比均由2009年末的7.2%上升到2010年三季度末的7.7%。

图1 2009-2010年城商行资产、负债增长情况

2.上市银行盈利大幅提升

受益于净息差的持续回升,城商行2010年的盈利状况相比2009年有明显改善,盈利能力快速回升。以三家上市银行为例,宁波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2010年三季度的净利润增长速度分别为54.92%、39.13%和48.71%,而2009年三季度的净利润增长速度分别为0.02%、0.1%和-0.28%;三家银行2010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相比2009年 分 别 增 长 了 70.2% 、 35.36%和49.24%,盈利状况明显改善。从盈利能力来看,宁波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2009年三季度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 4.23%、4.03%和3.61%,2010年三季度分别上升到5.52%、4.79%和4.69%,回升态势明显。

3.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在贷款快速增长的同时,城商行的风险控制能力进一步加强,新增贷款质量较高,加之持续进行的重组整合和不良贷款处置,2010年城商行的资产质量持续改善。数据显示,2010年前三季度城商行不良贷款继续实现“双降”,不良贷款余额由2009年末的376.9亿元下降至339.1亿元,不良贷款率由1.3%下降至1%(见图2)。三家上市银行的情况亦是如此。2010年三季度末,宁波银行、北京银行和南京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从 2009年末的0.79%、1.01%和 1.26%下降至0.65%、0.72%和0.98%。城商行的资产质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二)差异发展,特色显现

差异化、特色化是城商行2010年的发展主线,呈现出如下特点:

1.塑造特色,差异化发展格局初显

总结来看,城商行塑造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已形成如下四种模式:

第一,依托传统优势业务,做深做透,形成特色;典型代表为泰隆商业银行,该行始终坚持服务小企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三制”、“三品三表”的小企业金融服务做法,成为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标杆。第二,立足当地环境,发挥比较优势,开发新业务。如哈尔滨银行利用区位优势,积极开展对俄罗斯的金融服务,在对俄业务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而桂林银行则充分依托当地旅游特色,为旅行社量身开发“旅游联保贷款”等业务,致力于打造为旅游服务的特色银行。第三,抓住未来产业发展热点,开辟蓝海。以北京银行为代表,该行较早进入文化创意产业,量身定制“影视+金融”品牌组合,并设立全国首家文化创意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服务中心,成为该领域的领先者。第四,借助战略投资者力量,打造特色服务。厦门银行借助具有台资背景的香港富邦银行入股,与台北富邦银行、香港富邦银行开展“两岸三地”银行间业务合作,设立了台商业务部,推出台企“异地抵押”业务,形成台商金融服务特色。

2.深化定位,中小企业服务全面推进

城商行中小企业业务呈现出“多措并举、全面推进”的新特征。具体表现为:一是,创新步伐加快,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不断推出,产品更加丰富多样,如南京银行推出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成都银行推出了“财富金翼——互保贷”。二是,专营机构大范围推广。城商行通过体制机制变革,重新打造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模式,上海银行、成都银行、辽阳市商业银行等均在2010年设立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作为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专营机构。三是,行业细分,推行专业化经营。如宁波银行设计了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设备制造业和进出口业等四大行业金融解决方案,提供具有行业特点的金融服务;齐商银行、潍坊银行等设立专业支行,每家支行面向某个行业,提供专业化、特色化服务。四是,科技金融出现新模式。汉口银行与联想集团合作,设立了科技金融服务中心,为科技型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解决方案,着力打造中部硅谷银行。

3.完善业务资格,服务功能不断提升

近年来,城商行努力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完善业务资格,丰富产品种类,提高服务功能。这一趋势在2010年尤为明显。表现在四方面:一是,加大产品创新力度,丰富产品线,特别是围绕市场定位和自身优势,推出特色产品。如厦门银行推出“两岸通”美元速汇、台企“异地抵押”,吉林银行推出“惠农宝”业务等。二是,获得新型业务市场准入。如齐商银行、重庆银行获得基金销售资格,兰州银行、成都银行获准开办保险代理业务,南京银行获得衍生品交易业务资格,上海银行获准开办黄金进口业务,城商行开展新型业务的资格日益齐全。三是,完善服务渠道,晋城市商业银行、鞍山市商业银行等中小城商行陆续开通网上银行业务,服务渠道更加多样。四是,加强与同业的合作,借助外力克服在支付结算、代理业务、资金业务以及产品创新等方面的不足,以此提升服务能力。

4.强化软实力,品牌与文化建设启航

越来越多的城商行开始关注软实力,加大在品牌和文化建设上的投入力度。如徽商银行推出“智汇360”公司业务品牌,涵盖了公司金融、小企业金融和国际业务三大业务体系、二十余条产品线和六大特色服务;宁波银行倾力打造“金色池塘”小企业服务品牌,并初见成效;杭州银行则推出了“幸福99”理财品牌,并联手华铁传媒推出“杭州银行品牌专列”,积极探索品牌传播的新方式。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一些城商行开始着手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如齐商银行推出《企业文化手册》,锦州银行着力构建“家文化”核心价值观等。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显示出城商行的经营管理正日渐成熟。

5.加大投入,科技建设大提速

一些城商行纷纷对原有核心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并开发上线客户信息系统、风险管理系统、事后监督及风险预警系统等管理系统,以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兰州银行等完成核心业务系统的升级改造,并顺利切换上线;成都银行、长江商业银行等启动核心业务系统建设,郑州银行开发上线风险预警系统,北京银行在西安筹建灾备中心等。与老一代核心系统定位于交易驱动的会计核算不同,城商行开发的新一代核心系统充分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以服务和产品为基础,全面覆盖产品设计、生产、销售与管理的全过程,对决策管理、风险控制、数据分析以及产品创新活动的支撑功能更强。

6.全面出击,战略合作全方位展开

首先,合作对象更加多样,除传统的城商行之间的合作外,城商行还积极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银行、国外银行以及资产管理公司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如徽商银行与工商银行,包商银行与蒙古贸易发展银行,杭州银行与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建立起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其次,合作范围更加广泛,除较为常见的支付结算、代理业务和银团贷款外,城商行还积极与同业在资产管理、贸易结算、金融产品开发以及客户推荐、顾问咨询等方面开展合作,合作内容更为广泛、多样,尤其是与非银行同业之间的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最后,合作机制更为务实。如成都银行与工商银行四川分行之间的全面业务合作,通过组建联合工作小组加以推进落实。

二、展望2011年:正视困难,积极应对

如果说2010年是中国经济复杂的一年,2011年将是不确定的一年。不确定性将使城商行的发展面临较大压力,需要引起重视。

(一)、压力多重,有待认清

1.货币政策转向,发展压力显现

2011年,我国宏观政策将进一步从应对危机状态回归常态,经济刺激政策逐步退出,在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以往经验和目前形势来看,稳健的货币政策带有收紧的内涵。稳中趋紧将是2011年的政策基调,预示2011年的货币供应量增速将放缓,信贷规模将比2010年有所减少。与之同时,为应对通胀,避免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各地争相上项目,人民银行也已提前部署,提出“将进一步控制好流动性闸门,引导货币信贷合理适度增长”。在此情况下,城商行的增长压力加大,尤其是贷款将很难再出现前两年的超常规增长。

2.流动性趋紧,风险管理面临挑战

资金吃紧、存款争夺战频频上演是2010年中国银行业的一大看点,也显示出银行业的流动性已由前期的过剩转为趋紧。城商行等中小银行的流动性紧张状况更明显。2010年银行业流动性趋紧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是,货币政策逐步收紧,年内央行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回收流动性;二是,通货膨胀加剧,负利率导致的存款脱媒加剧;三是贷款新规开始实施,贷款派生存款的效用得到遏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商业银行存款的增长。2011年,我国将面临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收紧,贷款投放速度和增量都将有所回落。在此背景下,银行业的流动性必将进一步趋紧,城商行将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

3.监管新政出台,资本补充难题依旧

根据笔者不完全统计,2010年全年有20余家城商行实施增资扩股或发行次级债,以补充资本。显然,经过2009年的信贷大投放,城商行的资本充足率普遍快速下降。而2010年贷款的快速增长将使城商行的资本充足率进一步下降。与此同时,在全球金融监管机构纷纷加强对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情况下,我国银监会也逐步推进银行监管与新资本协议接轨,对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拨备率等基础监管指标制定新的规则,提高资本充足率最低要求和可计入资本的金融工具的要求,并提出两年内实现达标。可以预见,2011年城商行仍面临较大的资本补充压力。

4.扩张带来新问题,跨区域可能收紧

城商行在通过跨区域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新的问题,并引起监管机构的关注。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一是,跨区域目标区域和目标城市高度同质化,集中进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发达区域,进一步加剧我国金融资源在东、中、西部地区的不均衡状态;二是,盲目集中设立分支机构导致恶性竞争,破坏当地金融秩序,尤以争挖人才为最;三是,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后,城商行原有的总支行两级管理架构变为总分支三级管理架构,管理链条拉长,如管理能力不能跟上跨区域步伐,存在较大失控风险。城商行的跨区域发展有可能在2011年收紧。

(二)做深特色,寻求出路

1.差异化发展格局将得到强化

差异化、特色化是城商行的未来发展方向,也是城商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突破的必然选择。经过近几年的努力,一些城商行围绕市场定位,通过细分市场,挖掘并发挥比较优势,形成一系列具有自身特色的产品和服务,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初步确立。可以判断,随着我国经济从快速增长转向常规增长、经济结构转变不断推向深入,银行业也将从超常规发展转向常态发展,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将从无差异的全方位发展转向特色化差异发展。因此,城商行的差异化发展格局将进一步得到强化。

2.97号文实施,上市或将迎来突破

2010年,人们期待中的城商行上市第二波依然是“只闻楼梯声,不见人下来”。不过,令人振奋的是,2010年9月份,财政部联手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共同发布《关于规范金融企业内部职工持股的通知》(即业内所说的 97号文),对拟上市金融企业的内部职工持股问题作出明确规范。至此,三年来悬而未决的拟上市金融企业内部职工持股问题终于有了明确说法,挡在城商行上市道路上的最后障碍得以清除。而临近年末重庆农商行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更是让人们对中小银行的上市多了一份期待。

猜你喜欢

商业银行银行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存梦银行”破产记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银行激进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