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友如何正确的运动?

2011-09-20梁立立

糖尿病新世界 2011年10期
关键词:糖友运动量心率

文/本刊记者 梁立立

受访专家/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 王战建

运动对糖友来说不是一件陌生的事情,它是“五驾马车”之一。糖友终身都需要坚持运动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病情。但是尽管如此,仍然有很多糖友会“走入”运动的误区,不晓得运动的好处以及该如何进行运动……

运动对糖友的好处

生命在于运动,健康也在于运动。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那么运动对糖友而言有哪些好处呢?①增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糖友通过运动,血糖和糖耐量均有所改善,在血糖降低的同时,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也有下降,说明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强了。这种改变即使不伴有体重下降也可以出现;②降低血糖和血液黏稠度,调节血脂。运动可增加糖友对血糖及血脂的利用,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其血糖、血甘油三酯、血胆固醇和血液黏稠度有所下降;③有利于糖友慢性并发症的控制。运动除了降糖、调脂、降黏外,还能使患者红细胞的变应性有所增强,使各种脏器的血液及氧气供应得以改善,这些都有利于患者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控制;④减轻体重,增强体质。运动能使糖尿病病人体内多余的脂肪组织得以清除,肌肉的量和体力有所增加;⑤增强糖友的自信心和给糖友带来生活的乐趣。通过运动,糖友可以增强对自己身体状况的自信心,感到心情舒畅、精神饱满,同时由于社会交往的增多,也使他们凭添很多生活的乐趣。

糖友该如何运动

1.糖友在运动时首先必须遵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糖友必须坚持长期锻炼身体,不论天气变化及生活规律的变更,都不放弃必要的运动,“一曝十寒”的锻炼方式对身体是有害无利的。而且运动次数也不能太少,一般而言每周不能少于3次,每次至少半小时,否则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如能每周5次甚至天天锻炼,每天不少于1个小时则效果更加理想。

2.糖友选择的运动方式以及运动量必须适合自己的身体状况,要量力而行。因为并不是任何一种运动方式及运动量对身体都永远是有利无害的,糖友运动不当容易带来以下几种负面影响:①血压波动,表现为运动中血压升高,运动后又发生体位性低血压;②血糖波动,如低血糖症,尤其容易发生在运动量过大又没有及时加餐的时候,有时还可能发生应激性血糖升高;③心脏缺血加重,甚至诱发心律不齐、心肌梗塞或者心力衰竭;④微血管并发症的加重,如尿蛋白增多,视网膜出血等情况可能发生;⑤运动器官病变加重,如下肢溃疡的发生或加重等。

那么糖友应如何选择运动方式或者运动锻炼时又该注意哪些呢?选择运动方式时,必须考虑到自身的具体情况和可能的突发状况,包括糖友糖尿病的类型、病程、药物治疗方式、血糖控制水平、并发症情况、性别、年龄、体重、平时活动量的大小,以及运动场所的条件等。但不论考虑什么情况对任何一位糖友来说,都以选择适量的、全身性的、有节奏的有氧运动为宜。

讲到这里又不得不提到两个困难相对比较大的运动对象:一是儿童。活泼好动是少年儿童的天性,糖尿病儿童在血糖获得较好的控制之后,可以根据年龄和个人爱好选择适当的运动。较适宜的运动包括如骑车、蹬滑板、跑步、打羽毛球、打乒乓球、踢足球、跳皮筋、踢犍子、跳绳等。但由于儿童的自制力比较差,有时玩上瘾了就欲罢不能,以至忘记按时打针、吃饭,这是不利于血糖控制的。另外糖尿病儿童在参加运动锻炼时,更应注意避免低血糖症的发生。运动时最好随身带上一点食物如糖果和饮水,以便在发生低血糖症或口渴时进食。注射胰岛素的患儿在胰岛素作用高峰期应避免有危险的运动,如攀高或游泳等,以免出现低血糖而发生不测。当然,如果患儿有感冒、发烧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还是应该卧床休息,避免运动的。天气太热运动时间过长时,还要防止脱水。

另一个是老年糖友。运动锻炼前要对身体状况做一次细致、全面的检查,充分了解自己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到了什么程度;老年糖尿病病人皮酥骨脆,在运动中要善于保护自己的皮肤及骨骼,避免穿过硬、过紧的鞋子,以防皮肤损伤或发生骨折。而散步、中老年迪斯科等有氧运动是比较适宜老年糖友的。

衡量运动量是否适宜有很多种方法,用心率计算是比较简单而实用的方法。一般可在运动结束后立即数脉搏,可以数15秒,然后乘以4便得出每分钟心率。运动中的心率保持在(220-年龄)×60~85%的范围之内,即可认为是运动量比较合适。比如一个60岁的人,他或她的运动后心率范围=(220-60)×60~85%=96~136次/分比较适宜。也有人主张用更为简单的方法,直接用(170-年龄)作为运动中适宜的平均心率,60岁的人平均心率应在110上下。

3.以下情况下应避免运动或应减少运动量:①血糖控制很差,过量的运动可能引起血糖的进一步升高,甚至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②较重的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此时要严格选择好运动方式,并掌握好运动量,以避免血压升高以及脑血管意外、心肌梗塞及下肢坏死的发生;③较重的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视网膜微血管异常,通透性增加,过量运动可加重眼底病变,甚至引起眼底较大血管的破裂出血,影响患者的视力,所以也不宜从事运动量较大的体育锻炼;④较严重的糖尿病肾病,过量运动会使肾脏的血流量增多,增加尿蛋白的排出量,加快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此类患者也不适于较剧烈的体育锻炼;⑤其他应激情况,包括各种感染,心或脑血管病变尚未稳定之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血糖高渗状态的恢复期。当然,除了存在急症情况之外,糖尿病病人没有完全卧床休息的必要,而应该坚持一定量的运动,那怕是局部锻炼。关键的问题在于运动方式和运动量要适宜。

4.另外,值得提醒的是糖友在运动开始之前,应该进行适量的热身运动,如运动一下四肢,抻抻腿、拉拉胯,活动活动各个关节和肌群,增加全身的柔韧性,使心率有所增加,为较大运动量做准备。运动过后,应进行放松整理活动,使心率和血压慢慢下降,尤其有些糖友有神经病变,血管调节功能有障碍,如果突然停止运动,可引起血压急剧下降而造成头晕,眼前发黑,甚至发生晕厥。开始锻炼后,要让心率持续保持在“有效心率范围”内,并坚持一段时间。

5.而关于运动的时间,也是众说纷纭。有人习惯于早晨空腹时锻炼身体,也有人主张晚上餐后进行体育锻炼,那么,到底什么时间锻炼身体最好呢?建议以早餐或晚餐后半小时或1小时后开始锻炼较为为适宜。因为餐前锻炼身体有可能引起血糖波动,可能因延迟进餐造成血糖过低,也可能因没有服药而使血糖过高,当然还可能是血糖先低,而后又因“苏木杰反应”而过高,所以最好把运动时间放在餐后。另外,为避免对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运动锻炼最好在进餐结束后半小时以上再进行。而晚餐后进行的运动值得提倡,因为多数人晚餐后就是看看报纸或电视节目,体力活动很少,这对降低血糖和减轻体重是十分不利的。

猜你喜欢

糖友运动量心率
大树的日常
心率多少才健康
糖友常按腕骨穴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运动量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每天基本运动量:走4000步
“糖友”该怎样选主食
糖友睡眠不好,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