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夏开发看吴忠
—— 专访宁夏吴忠市市长吴玉才

2011-09-20周励

西部大开发 2011年7期
关键词:发展

◎文/本刊记者 周励

宁夏开发看吴忠
—— 专访宁夏吴忠市市长吴玉才

◎文/本刊记者 周励

吴忠市是宁夏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地级市,位于宁夏沿黄经济区黄河金岸城市带“一核两翼”的核心区。在未来区域发展中,如何定位?面临哪些挑战?正在进行怎样的调整和部署?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带着这些疑问,本刊记者采访了吴玉才市长——

吴玉才: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深入新一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我市加快发展步伐,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带来了新的重大机遇,提供了强大动力。我们将立足区位优势、发挥资源优势、弘扬人文优势,建设美丽、富饶、和谐的滨河水韵城市为战略定位。

在今后十年中,以科学发展为统领,以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为契机,紧紧抓住宁夏沿黄经济区发展的新机遇,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目标,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为着力点,以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着力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着力加快城市化步伐,着力加快新农村建设,更加突出工业园区建设,更加突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更加突出现代服务业发展,更加突出保障改善民生和社会管理创新,努力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山川城乡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力争到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00亿元左右,人均超过6000美元;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支撑经济发展的作用明显增强,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城镇化水平达到60%以上,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山川差别逐步缩小,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实现社会保障的全覆盖和较高水平,就业比较充分;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摄影/侯宗斌

吴玉才:“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不仅要抢抓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更要清醒认识到面临的严峻挑战。就我市而言,主要体现在“四个压力”上:一是结构调整压力加大。“十二五”时期,我市面临扩大经济总量与优化经济结构的双重压力,经济结构调整任务十分艰巨。我市产业对资源要素的依赖程度较高,工业结构偏重,农业现代化程度亟须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快,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对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形成制约。

二是资源环境压力加大。随着“十二五”国家进一步加强土地、矿产、水、煤炭等资源管理和实行更加严格的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我市长期形成的依靠消耗资源拉动的粗放增长模式面临的困难将不断加大,煤化工、石油开发、电力、冶金等高耗能产业发展空间将会受到更多的限制。特别是我市属典型的水资源贫乏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工业用水量、居民用水量将成倍增加,紧缺的水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对发展形成沉重压力。

三是区域竞争压力加大。由于产业结构偏低,科技含量不高,竞争力不强,我市加快发展还面临着区内兄弟市以及区外的鄂尔多斯、榆林、关中—天水经济区等周边相对发展较快地区对资金、技术、人才“抽离效应”的竞争压力,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层次,转变发展方式,对于我市来说任重而道远。

四是民生改善压力加大。随着2020年全面小康目标的日益逼近,民生改善将成为“十二五”的重中之重。由于历史的、自然的等各种原因,我市贫困人口、残疾人口比例还较高,加之,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历史欠账较多,社会建设总体滞后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任务十分艰巨。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全面小康大局,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给社会管理带来新的压力。为此,我们将在抢抓机遇的同时,积极应对挑战,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夯实发展基础,创造发展条件,挖掘自身潜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记者:在国家提出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战略中,吴忠市正在、又将做出怎样的调整和部署?

吴玉才: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整和部署:一是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坚持把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特色农业作为主攻方向,以“十大产业基地”和“两大示范区”建设为平台,做强农业“五大支柱产业”,做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十二五”末使优势特色农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稳定在85%以上。二是做大做强新型工业。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全力加快工业“两城五园”建设,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壮大能源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和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四大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工业经济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十二五”末使工业增加值实现翻番,突破200亿元,年均增长16%。三是巩固提升现代服务业。把推动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按照产业化、高端化要求,加快以商贸流通和特色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逐步扩大服务业发展规模,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十二五”末使服务业增加值超过150亿元,从业人员比重达到40%左右。通过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使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8:57:35,把一产调优,二产调强,三产调大,使三次产业内部结构更趋合理、更趋优化。

吴玉才:这些年来,我市经济实现了较快发展,但同时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对环境保护构成了巨大压力。为此,我们将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大力推动科技进步,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节能降耗、保护生态环境上下工夫,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是以创新推进产业进步。积极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创新活动、专利申请及成果应用的主体。鼓励企业增加科研投入,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推广利用新技术和新工艺,开发新产品,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品牌,以自主创新拓展市场,形成竞争优势。“十二五”末,全市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0%以上。

二是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在青铜峡、红寺堡、麻黄山、太阳山等风、光能资源优势相对富集的地区,集中布局、有序发展一批资源消耗低、成长前景广、综合效益好的风、光电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项目,快速抢占产业发展和竞争制高点,推动规模扩张和集群发展,使之尽快成长为全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十二五”末,力争使清洁能源占全市一次性能源的比重由目前的15%提高到60%以上,将吴忠打造成为宁夏乃至西北最大的新能源示范区。

三是全面推进生态建设。大力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和三北防护林、天保林等生态保护工程,推进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加强灌区农田林网、绿色通道、黄河湿地保护开发,加大对哈巴湖、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通峡鸟岛湿地保护力度,抓好城乡大环境的绿化和美化,打造塞上江南新景观。“十二五”末,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5%,草原植被覆盖率达到80%,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

四是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大力发展无污染、消耗低、效益高的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推广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环保低碳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流程, 加快实施重点节能项目和减排工程,下决心淘汰一批落后产能,治理一批污染企业,实现低碳、清洁生产,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末,与2010年相比,单位GDP能耗降低1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12%。

猜你喜欢

发展
张丽敏:传承路上求新求变求发展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习近平的可持续发展之“策”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