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台机械的程序控制在艺术表演中的运用

2011-09-19段继文

演艺科技 2011年12期
关键词:爱之换景甘醇

段继文

(国家大剧院 舞台技术部,北京 100031)

1 概述

随着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观众对各类艺术形式表现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艺术表演对现代化舞台机械的依赖程度,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逐步增加。本文主要针对程控舞台机械在舞台艺术表演中的运用进行初步探讨。

2 艺术表现对舞台机械的要求

结合现代化工业技术的舞台机械设备,是为戏剧艺术表演服务的综合性载体。舞台机械主要包括主舞台、侧车台、车载转台、吊杆、灯光桥等设备,设备动作主要以推、拉、升、降、转为主。计算机控制技术的运用实现了设备运行变化多样性和设备运行的整体性控制,通过程序编制将推、拉、升、降、转、层叠、倾斜等基础动作巧妙结合,形成五花八门的景物变化,使剧情表现手段更加丰富。将现代科技转化为舞台不同的表现形式,日益成为舞台戏剧艺术表现中一种不可或缺的舞台机械语言。而戏剧艺术表现对舞台机械的要求,主要是在镜框式舞台上实现艺术家创作思想,营造观众喜闻乐见的戏剧环境空间。

2.1 《复兴之路》演出中设备使用情况特点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演出中设备使用数量多、动作运行复杂,对设备性能要求高,对调度节点要求准确。以下以《复兴之路》的演出为例,就大型演出中设备使用情况做一具体分析。

《复兴之路》使用舞台台口宽度18.6 m,高度14.2 m,舞台纵深47.5 m,空间高度56.2 m。在这一巨大的空间内共使用舞台机械107台,其中,演出中需要运动设备数量72台,演出中不需运动设备35台,如图1所示。每场140分钟的演出时间里,参与演出的演职人员达2 350余人/次。舞台上场景切换70余次,平均每两分钟就有一次。

2.1.1 台上设备使用情况

《复兴之路》台上设备使用数量共计72台,37台设备在演出中运动,占台上使用设备的51%;演出中不运动设备35台,占演出中台上使用设备的49%。在37台运动设备中,除大幕机、投影幕,35台轨道单点吊机只在节目后期作为演出结束前的亮点使用。台上不运动设备主要以悬挂檐幕、灯具、花瓣机、装饰布景为主。布景纵深跨度40.3 m,主舞台正向高度分布12.2 m ~ 19.1 m;演出中台上不运动设备主要作为点缀用固定布景悬挂、场景完整性勾画、营造不同场景氛围的基础载体。台上运动设备主要有大幕机、21号吊杆、4 ~ 10排共35台轨道单点吊机,运动设备纵深跨度11.9 m。大幕机只在演出开始、结束时使用,速度0.5 m/s;21号吊杆悬挂投影幕作为《打工谣》章节演出及《打工谣》与《不可战胜》章节间切换使用,速度0.5 m/s;35台轨道单点吊机在《走向复兴》、《歌唱祖国》两章节使用,速度0.3 m/s。图2为《打工谣》章节剧照。

图1 《复兴之路》设备使用情况示意图

2.1.2 台下设备使用情况

演出中使用台下设备35台,100%在演出中动作。演出中台下主要设备总运行次数达181次。由此不难看出《复兴之路》演出主要以台下设备为主。表1为演出中台下主要设备动作频次一览表。

台下设备在演出中主要作为表演区域、场景切换、人员调度、道具调度、观众视觉中心的基础载体。设备使用纵深跨度47.5 m,高度使用纵深0 ~ -9 m。从表1可以看出台下设备动作几乎贯穿节目全过程。图3为台下设备使用分析图。

2.1.3 小结

在《复兴之路》演出中舞台机械使用主要具有如下特点:台下设备使用多,使用频次高,不同性质载体种类多,动作变化复杂,时间节点要求准确,设备位置分布广,演出中切换频次高,场景切换难度大,动作衔接紧密,设备承载人员多,程序编制考虑安全因素多等。

图2 《打工谣》章节剧照

表1 演出中台下主要设备动作频次一览表

图3 台下设备使用分析图

图4 《爱之甘醇》剧照

2.2 《爱之甘醇》演出中设备使用情况分析

《爱之甘醇》演出中设备调度并不复杂且使用数量相对较少,设备使用时多与剧情前后联系,对剧情发展起过度串接作用的居多,因此,对设备动作与人物、景物配合及与剧情衔接要求高,对设备固有性能要求较高。以下就轻喜剧歌剧《爱之甘醇》中设备使用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图4为《爱之甘醇》剧照。

《爱之甘醇》是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盖塔诺·多尼采蒂的经典作品,是其创作的轻喜剧歌剧中最受欢迎的一部。全剧舞美制景力求真实,占用舞台空间大,剧情衔接紧凑,人物在固定景物空间调度较多。舞台机械设备使用受固定景物影响,切换动作并不多,因此,《爱之甘醇》场面制作虽大,但在舞台机械设备使用上只能划为中等规模演出。

在《爱之甘醇》总共2幕120分钟的演出时间里, 完成设备动作69次,使用设备数量51台。表演区域宽度(台口)18.6 m,使用纵深跨度21.7 m,使用高度 - 4.5 m ~ 30.2 m。

2.2.1 台上设备使用情况

演出中共使用台上设备45台,其中只有16台设备需要在演出中运动,占台上设备使用量的35%,其他65%的设备只用于边檐幕、固定景物和灯具悬挂。表2为演出中运动设备使用情况,图5为各场次设备使用情况。

从表2和图5中可见,设备使用多集中在演出当中且单一布景动作居多,只有大型布景使用了吊杆编组。由此,可以看出该剧目演出中强调局部区域重点场景单一布景的使用(如5号杆,编组1),用以突出戏剧效果,对单一设备工作准确性、编组同步性、动作节点的时效性要求较高。

2.2.2 台下设备使用情况

演出中使用台下设备共3类6台,其中只有演员升降小车直接作用于表演。演员升降小车装设于2层台板,尺寸1 m×1 m×2.7 m,行程3.05 m,速度最大0.2 m/s,有效载荷2.5 kN/m2。使用强调隐秘性、时效性,多数情况下要求与其他专业(灯光、音响等)配合,以达到意想不到的舞台效果。通过图5可以看出演员升降小车只在1幕中使用,设备作用主要是配合“魔术师”实现变换演员、红色节门、卷轴、画架帽子等魔术效果,是在1幕中起关键作用的设备。演员升降小车结构示意如图6所示。

图5 各场次设备使用情况分析图

表2 剧中使用设备动作频次表

2.2.3 小结

在《爱之甘醇》演出中舞台机械使用一般具有以下特点:台下设备使用少,局部设备使用频次高、数量少,时间节点要求准确,使用设备位置分布广,演出中局部切换频次高,场景切换难度大,设备动作与剧情衔接紧密等。

图6 演员升降小车结构示意图

2.3 演出时间节点对设备要求

不论何种规模的演出,对程序控制舞台机械设备都有一个共同要求,那就是设备运行的时间节点要准确。不论是歌剧、芭蕾、话剧、歌舞等各类艺术形式,都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舞台布景的切换。

2.3.1 布景切换时间节点种类

布景切换时间节点对设备要求大体可分为幕间换景、幕后换景、压光换景、剧中换景4类。

(1)幕间换景

幕间换景指一幕演出完成大幕落下,在下一幕开始之前的换景工作。此类换景形式无压光要求,只对换景整体时间节点提出要求,对具体景物切换时间要求不高。

(2)幕后换景

幕后换景指演出进行中在二道幕或能起到二道幕作用的布景道具后进行的换景工作。此类换景形式视遮挡布景情况可能有压灯光要求,换景时间节点按剧情要求,对具体景物切换时间有剧情时间要求。

(3)剧中压光换景

剧中压光换景指演出进行中压光条件下进行的换景工作。此类换景形式有压灯光要求,换景时间整体要求快,对具体景物切换时间要求迅速。时间节点多以音乐、台词、音效、演员占位等为条件。

(4)剧中无压光换景

剧中无压光换景指演出进行中根据剧情需要进行的换景工作。此类换景形式在有舞台光条件下进行,换景作为剧情的一部分,时间按剧情发展有具体要求,时间节点多以某音乐开始到结束、某段台词开始到结束、演员调度开始到结束等为条件。

2.3.2 实现时间节点要求的技术手段

根据不同布景性质、切换形式、时间要求,可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和不同程序控制方式。通常采用单一设备动作控制、设备逻辑关系控制等程序控制方式。单一设备动作控制包含:移动动作、旋转动作;设备逻辑关系控制包含:临时动作、条件动作、延时动作、变化动作等。

(1)单一设备动作控制

a. 移动动作:按照程序设定的速度、时间、距离、加速度、减速度运行的设备动作。

b. 旋转动作:旋转景物按照程序设定的速度、角度、圈数、旋转方向、加速度、减速度运行的设备动作。

(2)设备逻辑关系控制

a. 临时动作:多指在剧目演出中使用设备与不使用设备需要调整相对关系、演出设备不在剧目程序编制范围内、演出中出现问题需要进行临时调整的设备动作。

b. 条件动作:按照程序设定的规定条件(多用于运行设备之间)及速度、时间、距离、加速度、减速度运行的设备动作。

c. 延时动作:按照程序设定的规定延时时间运行的设备动作。

d. 变化动作:按照程序设定的规定变化条件,在一个动作过程中可分段运行并按照每个分段不同的速度距离、加速度、减速度运行的设备动作。

3 不同形式演出程序编制特点

舞台机械程序编制是建立在各类设备固有能力的基础上,按照不同剧目需要将设备以独立或组合的方式加以使用。不同形式演出程序编制存在不同特点,歌剧、芭蕾多以音乐为表演主线,音乐几乎贯穿剧目始终,演员不管A角、B角都要按照音乐旋律表演,表演的一致性较强。程序编制主要考虑在规定小节完成切换的时间因素、速度因素。话剧、歌舞、晚会等类型节目没有明显的音乐主线,加上不同演员对台词处理、占位方式不尽相同,演出在切换时间长度节点上略有出入。程序编制主要考虑完成切换的条件因素、速度因素和必要时的调整因素。对于设备使用多、场次多、演员多、切换频次高的演出上述各因素都要加以考虑。

3.1 演出设备动作复杂程序编制特点

在规模较大演出中舞台机械使用动作变化复杂、时间节点要求准确、位置分布广、切换频次高、动作衔接紧密、设备承载人员多。程序编制要考虑运行安全、设备能力、使用方式、时间节点、控制形式、临时调整、应急预案等多方条件。

程序编制特点是:

(1)程序编制动作不能有人员(主要是演员)安全隐患。

(2)程序编制动作完成时间、速度、载荷要以运行设备固有能力为依据。

(3)程序编制动作不能造成各运行设备之间运行方向上冲突、设备运行方向与景物布放位置之间冲突,同时,要考虑设备互联条件。

(4)程序编制动作要考虑设备运行速度与布景道具切换速度之间相对关系。

(5)程序编制动作存在多种设备完成同一切换动作时,要考虑不同种类设备的运行差异。

(6)程序编制动作含多种动作时,在特殊需要下应具有单独动作能力。

(7)程序编制动作应考虑出现特殊、意外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总之,在实现快速切换与安全运行方面,要以人员、设备安全为第一要务。以下仍以《复兴之路》为例分析大型演出中程控舞台机械在舞台艺术表现的运用。

舞台机械动作(CUE)表是演出中使用、资料存档的重要文件,也是舞台机械规范化管理、设备使用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主要有:场次(或节目)、CUE号、运行动作、速度、时间、备注等,其他内容可根据演出具体情况复杂程度做相应调整。

3.1.1 换景方式与程序控制方式

《复兴之路》使用了幕间换景、幕后换景、压光换景、剧中换景4类换景方式,采用了移动动作、旋转动作、条件动作、延时动作等程序控制方式。

在《复兴之路》CUE表中,按换景方式分:CUE1 ~ 5,184 ~ 196属于幕间换景;CUE19、22、35、42、60、66后舞台换景动作可规为幕后换景(大屏幕、投影幕后换景);CUE10、27、28、35、36、40、63、69、70、75 ~ 80、114属于剧中换景;其余为压光换景或局部压光换景。

按程序控制方式分:CUE10、22、36、60、63为旋转动作;CUE10、12、19、35、42、63、66为条件动作,CUE10为延时动作,其余为移动动作。

3.1.2 复合动作程序

复合动作程序编制是指具有2种及以上动作控制方式,控制多台设备的程序编制。《复兴之路》中CUE10、12、19、42、63、66都属于复合动作程序范畴,其中CUE10最具代表性。

CUE10动作完成是《我的家园》到《惊梦》的章节切换。整台切换动作是先要将240余名《我的家园》的演员通过主升降舞台、乐池的下降动作撤下,再将70名《惊梦》的演员用转台由远及近送到主舞台区域。该程序共使用移动、时间、 条件3种动作控制方式,有8条程序链接,13个动作设置,控制18台设备,整个CUE动作用时2分38秒。

3.2 演出设备动作简单程序编制特点

设备动作简单演出程序编制特点与设备动作复杂演出程序编制特点并无本质不同,只是舞台使用区域、设备使用量、使用设备种类、切换动作数量、参与人员等相对较少。从某种角度说,由于切换动作数量少,切换的准确性要求就显得较为突出。

《爱之甘醇》CUE表中,动作执行点包含音乐元素,这就是上文提到的歌剧、芭蕾舞程序编制以音乐为主线的特点所致。

《爱之甘醇》程序编制共采用了8种不同的设备控制速度,其中,值得一提是CUE48。CUE48属于单一移动动作控制方式,运行时需要根据群众演员到草地中心速度位置的表演动作完成情况对该动作进行“临时性”速度调整,实现气球下落到位时群众演员刚好到位并完成表演动作,见图7。因此,在程序编制时要充分考虑速度设定与调整范围的关系,避免出现由于变速宽度过大出现的景物运行生硬现象。

图7 《爱之甘醇》中气球下降的场景

3.3 程序编制与安全

现代化的舞台就是将不同种类、不同运行方式的各种设备有机结合的一台“大机器”,人物、道具、布景的调度都要在这台“大机器”里完成,而这台“大机器”的安全、有序、可靠运行正是舞台机械专业的工作范畴。

舞台技术主要由机械、灯光、音响、视频等专业组成,每个专业都有自身的程序编制特点,每个专业程序编制出现问题都会对演出效果造成影响,不同的是舞台机械程序编制出现问题除了对演出效果造成影响,还有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设备损坏等安全问题,所以,舞台机械程序编制与安全是息息相关的。

3.3.1 演出安全问题可能出现的环节与预防

在设备自身状态良好情况下,安全问题主要可能出现在设备动作编排、动作执行、人员道具调度等几个环节上,而预防的关键在于建立起良好的“沟通”。

舞台演出中灯光、音响专业都是演出单位人员进行程序编制操作,他们对剧情、调度、时间节点非常了解。而舞台机械多由剧场人员进行程序编制操作,尤其是首次演出或首创剧目要在短时间内对剧情、布景、调度、时间节点进行了解,良好的“沟通”将是非常重要的。

3.3.2 程序编制中考虑的安全问题

编程时要考虑人员与设备、设备与设备、设备与道具等的相互关联,以及由此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

程序编制要在对使用设备、场景、布景调度了解的前提下进行,根据剧目合理设置设备动作运行方式、运行速度,避免出现设备运行时的干涉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安全问题。

尽量避免不同种类设备控制同一景物。在同一景物使用不同设备控制共同运行时,要考虑设备运行差异,避免设备加减速、运行速度不同造成过负荷。

对于复合程序编制要充分考虑各设备运行特点、控制方式特点、运行顺序、互联锁要求等,避免出现设备互联锁动作造成程序运行中断,以及运行顺序错误造成的人员、设备伤害。

程序编制时要注意可能出现的命令执行错误,并加以避免。

4 结束语

随着演出业的发展和新技术的不断出现,舞台机械的程序控制在艺术中的表现将越来越丰富,艺术与科技、演出与舞台机械等专业的程序控制在舞台艺术表现中的深度融合,使舞台技术的运用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同时,伴随演出剧目规模增大,场景切换形式多样化、复杂化、大型化,舞台设备安全运行、合理使用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根据演出需要编制好更加标准、合理、规范的舞台机械演出程序,制订科学规范的CUE表,这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仅将演出实践中某些演出中舞台机械的程序编制特点、CUE表编制进行介绍,供业内人士参考。

[1]周稽. 世界歌剧总揽.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2]周宪. 戏剧学研究导引.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徐奇,揭晓凤. 国家大剧院演出形式与舞台机械的配置. 演艺科技,2010(6)

[4]Anton Woodward. STAGE AUTOMATION.ENTERTAINMENT TECHNOLOGY PRESS, 2008

[5]大月淳,清水裕之. 关于计算机控制的吊杆机械装置运行的研究. 日本建筑学会东海分会研究报告.1994.2

猜你喜欢

爱之换景甘醇
固体杂质对天然气脱水用三甘醇质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天然气脱水过程中影响三甘醇性质因素分析*
爱之真谛
《100层的房子》:“定点观察”与“移步换景”
测定聚酯中二甘醇含量的色谱参数探讨
爱你,坚持不渝
四甘醇作碳源合成Li3V2(PO4)3正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
爱之温柔,细水长流
导演的手法——舞台换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