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佛陶缘何全国圈地扩张?大分散小集中产区模式更符合陶瓷卫浴科学发展!

2011-09-11张书儒

陶瓷 2011年1期
关键词:卫浴产区佛山

■文/张书儒

佛陶缘何全国圈地扩张?大分散小集中产区模式更符合陶瓷卫浴科学发展!

■文/张书儒

佛山是全国首屈一指的陶瓷卫浴生产基地

多年前流行这样的说法:“要发财,做建材”,“买瓷砖,到佛山”。虽然佛山不是中国第一个生产卫生洁具的城市,但如今已发展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卫浴生产基地。这些都得益于佛山这个全球最大的地砖生产基地。

佛山成为全球地砖生产基地,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佛山陶瓷源远流长,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彰显了其辉煌的历史。改革开放下的石湾陶瓷薪火相传,中国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造就了中国现代建陶产业的辉煌。20世纪80年代,佛山从意大利引进了第一条国外建筑陶瓷生产线,自此,佛山陶瓷产业进入规模化、产业化阶段,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陶瓷已发展成为佛山的支柱产业之一,其产业基础雄厚,辐射面广,就业者众,在佛山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曾一度拥有近千条陶瓷生产线的佛山市,建陶产品占全球25%以上。陶瓷洁具是最早的卫浴产品,在生产和销售方面与瓷砖有很大的共通性,佛山陶瓷瓷砖的兴起,无形中带动了卫浴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卫浴产品在材料和品类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形成的市场环境使佛山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卫浴生产基地。

没有规划的产业集群迫使政府驱逐企业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陶瓷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城乡争抢的装饰材料。据一位从业多年的老板透露,当年开一家陶瓷厂就如开一家印钞厂,一年四季有货车在门口排队,根本不存在什么合格品、优等品,陶瓷马桶上开着一寸长的口子也有人抢。提货的人想先拿到货要先送红包,不是几千元,有的红包是四五万。常言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钱赚就会有人干,在如此诱人的前提下,佛山很快发展成了全球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对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的产业集群基本上都是由市场自发形成的,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方向未被足够重视。过渡的自由不会是自由。佛山政府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放纵后的这杯酒越来越酸,产业过渡集中,没有长远规划,越来越多的负面问题日益凸显。佛山陶瓷开始从陶企自发的区域市场布局向以政府主导的“关、停、转”方向转变。

2008年,佛山加快了陶瓷产业的整治步伐。《佛山市陶瓷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5)》列举了陶瓷产业的“七宗罪”:环境污染依然严重、节能降耗任务艰巨、资源约束日益突出、自主创新有待加强、企业不够大不够强、行业自律管理较弱、国际市场存在障碍。污染问题首当其冲。在一系列政策引导下,佛山陶瓷正面临着一次史无前例的大换血。按政府产业调整的要求,佛山80%~90%的陶瓷企业将外迁。佛山现有的363家陶瓷企业中,重点扶持42家;调整146家;关闭与转移175家,约占佛山陶企总数的一半。

大手术会有大危险,佛山政府此举是否考虑到了企业的适应力和出路?这能否助佛山陶瓷产业成功转型升级?很多企业欲哭无泪,有几位平时看起来威风凛凛的老板,在政府组织的迁移动员会上大哭出声。他们声称投资几千万的厂房一拆迁,损失将达80%上,除了几台压机能全部搬走外,大多数设备会变成废铁。

意识超前的企业已早有准备逃过一难

此前,一些企业发现了在佛山发展的短板,提前做了战略布局。从2000年开始,佛山陶企先后经历了3次转移。

2000年前后,佛山陶企进行了首轮转移。四川廉价清洁的天然气及相应的原料与西部市场,吸引了佛山陶企扩张转移;

第二轮转移是在2002年-2006年,佛山陶企大规模地走向肇庆、清远、河源等地,仅五年多时间就在佛山周边形成了一个产值200多亿的建陶产业,与佛山陶企一起形成了一个泛佛山陶瓷板块;

2007年,建陶行业持续发展的大好形势促进了第三轮转移,特别是2007年大批佛山陶企指向全国的扩张、转移、再次布局设点。此间,佛山陶瓷在外省签约投资金额达200多亿元,建厂圈地约25000多亩,主要集中在江西、湖南和湖北等地。

尹虹表示,正是这十年的向外扩张,使得佛山陶瓷占全国建陶的份额由60%下降到30%,其产值约占到佛山市工业总产值的7%。陶瓷纳税总额只有18.09亿元,所占比重也只有3%左右。

各地政府向佛山陶瓷卫浴企业伸出橄榄枝

2002年10月18日,广东省佛山市石湾区、福建省晋江市、福建省德化县、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江区、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四川省夹江县、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及广东省潮州市枫溪区八个陶瓷产区举行了联谊签约仪式。形成了风行一时的“中国八大陶瓷产区”的说法。目前,除青海省外,全国每一个省份都已拥有自己的陶瓷生产企业,并在全国城乡市场建立起了专业的销售卖场与渠道。如广东的清远市、高要市、江西省高安市、辽宁法库县、河南长葛等产区,部分规模已超过以前八大产区中的部分产区。我国的陶瓷卫浴产区正从大集中向小集中发展。

在佛山政府向外驱逐陶瓷卫浴企业的同时,许多地方政府伸出了橄榄枝。近两年来,每年来佛山招商引资的地方政府不下二十个,甚至连越南等周边国家也来佛山招商引资。许多地区的招商政策很是诱人。佛山的企业在经历了被人驱逐的羞辱和痛苦后,扬起头颅高歌而行,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很多新兴产区地方政府从佛山对陶瓷卫浴产业的态度180度的转变中认识到,政府在招商前必须做好适合产业集群发展的准备工作和长远规划。

为什么陶瓷卫浴会出现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在所有发达的经济体中,都可以明显看到各种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不同产业集群的纵深程度和复杂性相异。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许多产业集群还包括由于延伸而涉及到的销售渠道、顾客、辅助产品制造商、专业化基础设施供应商等,政府及其他提供专业化培训、信息、研究开发、标准制定等的机构,以及同业公会和其他相关的民间团体。

因此,产业集群超越了一般产业范围,形成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构成这一区域特色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考察一个经济体,或其中某个区域和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产业集群的优点和优势不再赘述。但不合理的运用产业集群也有很多弊端,应引起大家重视。美国著名管理学家ME波特认为,“当一个国家把竞争优势建立在初级生产要素上时,它通常是浮动不稳的,一旦新的国家踏上相同的发展阶梯,也就是该国竞争优势结束之时。”从集群的整体水平上看,我国绝大部分产业集群尚未发育成熟。主要表现在,集群企业的竞争优势大多建立在低成本、低价格,特别是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基础上;个体、家庭企业小生产管理方式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不仅工艺设备普遍较为落后,而且技术熟练工人匮乏、技术水平不高,产品“低质跑量”比重大。“劣币驱逐良币”,损害消费者利益,最终损害了区域的品牌,导致集群发展受到损害,甚至消亡。集群内当产品的卖方对产品质量比买方有更多的信息,低质量的产品将会驱逐高质量产品,从而使市场上产品的质量持续下降的情形,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倾向,损坏区域品牌。

为避免出现这种后果,各地的产业集群要树立危机意识,注重提升产业结构水平,逐步改变低成本竞争策略,转而为客户提供独特而优异的价值和服务的“差异型竞争策略”。我国各省之间跨度大,各省之间的经济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别 ,有些省份比欧洲的一些小国还大,新的产区不要把竞争优势建立在初级生产要素上。

行业特性促使陶瓷卫浴分散发展

传统陶瓷卫浴行业是高耗能、高污染、运输量大的行业,佛山为此也付出资源、能源、环境等方面的代价。

以建筑陶瓷为例,目前,佛山年生产能力达16亿平方米,占全省90%,年消耗原材料3680万吨,消耗电能80亿千瓦、原油480万吨。统计显示,2006年,佛山陶瓷行业总产值为470多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7%,能源消耗占20%,燃料成本超过30%。当年,陶瓷行业排放二氧化硫1.89万吨,占排放总量的13%,产生烟尘粉尘281万吨。多年的发展,佛山附近的沙土已消耗完毕,需要到外省采购资源,运输成本增加,运输量大,车辆超载,损坏交通道路设施,加大交通道路的压力,造成扬尘,严重污染环境。此外,目前很多陶瓷企业为了降低污染而使用的水煤气,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也进一步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

限制建筑卫生陶瓷的生产运输半径符合节约型社会发展要求,也有利于国内经济均衡发展。同时,在新的产区规划中,环保也被提到新的高度,符合国家科学环保发展政策。

近年来,佛山陶瓷业的发展使产区内陶瓷企业日渐呈现过于饱和的状态。环保及原材料等现实问题的存在让很多陶瓷企业选择将工厂外迁。从长远来讲,陶瓷企业转移不仅有利于品牌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可以使原有的区域陶瓷品牌越来越强大,强化区域内的品牌。

book=54,ebook=3

猜你喜欢

卫浴产区佛山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佛山瑞光
广东佛山,有一种绿叫富贵来袭
华艺卫浴
浪鲸卫浴
葡萄酒的产区品牌
葡萄酒的产区品牌(下)
葡萄酒产区与『风土』
新疆产区有机甜菜栽培技术探讨
广东佛山 小记者参观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