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改进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2011-09-05孙晓娟

统计与决策 2011年13期
关键词:第三产业赋权算子

孙晓娟

(厦门理工大学,福建 厦门 361024)

0 引言

第三产业又称第三次产业,指不生产物质产品的行业,即服务业,是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1935年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快速发展第三产业不仅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国民经济素质和综合国力,还能够多方面地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提供广阔的就业门路,缓解我国就业压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小康,而且还以其特有的服务职能,促进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全面推进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评价还处在研究发展阶段,为了使第三产业发展更全面,更科学地掌握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情况,评估其在发展水平上的总体效果,从而对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与判断,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和发展措施,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本文将结合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评价的特点,构造适合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模型用来评价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并着重探讨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1 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评价过程一般是选取一些常规指标作为评价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因素集,并选择相应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标度作为评语决断集,在确定因素集中各因素的权重后,进行单因素评判,最后按某一模型加以综合评判,得到该模型的综合评判向量,当选取某评价标准作为评价发展水平的评价准则就可以判定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等级。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模型为:

变量Level表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变量A,B,…,X表示为影响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因素指标;变量WA,WB,…,WX表示A,B,…,X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

1.1 指标选择

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评价过程,首先是要确定从哪些方面来进行评价,通过对国内外关于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评价过程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总结可以知道,能反映各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主要为如下五个指标:

(1)总量评价指标:主要反映该地区从业人员的多少,占整个从业人员的比重;

(2)人均评价指标:主要反映该地区人均税收等方面;

(3)结构评价指标:主要是指该地区的第三产业中各相关产业结构的组合及社会资源搭配;

(4)效益评价指标:主要是评价该地区各种产业结构的收益;

(5)发展评价指标:主要是反映该地区各种产业结构的发展速度和发展状况。

1.2 基于有序加权算子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在整个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评过程中,主要是合理的确定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各指标权重,关于指标权重的确定的研究方法很多,各学者也提出不同的权重确定方法。关于各属性权重的确定方法有主观法和客观法及主客观综合赋权法三大类。主观法是由决策分析者对各指标的主观重视程度而进行赋权的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AHP)、最小平方法、TACTIC法、专家调查法(Delphi法)、二项系数法、环比评分法等,它体现了决策者的意向,但同时也具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客观法是指单纯利用属性的客观信息而确定权重的方法,主要有熵权信息法、变异系数法、离差最大化法、主成分分析法、多目标规划法等。客观法虽然具有较强的数学理论依据,但没有考虑到决策者的主观意愿,且有时得出的结果会与各属性的实际重要程度相悖,难以给出明确的解释。主客观赋权法克服了主、客观赋权的不足,能避免主、客观权重确定方法的不足,但是就现在所研究的主、客观赋权法只是选择一种主观和一种客观权重确定放,之后进行简单的加权就行,这样也存在不足,最好的是针对同一决策过程,选择不同的主观和客观权重确定方法,从而得到不同的权重,再运用有序加权算子对这种方法进行加权,并将最后的权重作为最终的权重。即第i个指标的权重为:

该式中Wi1(l=1,2,…,n)表示运用第l中权重确定方法确定的第i个指标的权重值;

对应于模糊语意量化准则:“大多数”“至少半数”“尽可能多”的算子中参数对分别为(a,b)=(0.3,0.8)(0,0.5),(0.5,1)。

运用有序加权算子对主客观权重确定方法得到权重进行集结作为最后的各指标权重,能有效的客服主观和客观权重确定方法的不足,同时也避免了单一方法确定权重的不足,所有该方法更合理。

2 实例分析

现在要对某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通过统计分析,通过得能反映当地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五个评价指标来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该地区各评价指标下的平均值如下(见表 1):

表1 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数据

选择如下语言评价标度:L={极好,很好,好,较好,一般,较差,差,很差,极差},模糊语言标度对应的三角模糊数表达形式为:极好=(0.8,0.9,1),很好=(0.7,0.8,0.9), 好=(0.6,0.7,0.8)较好=(0.5,0.6,0.7),一般=(0.4,0.5,0.6),较差=(0.3,0.4,0.5) 差=(0.2,0.3,0.4),很差=(0.1,0.2,0.3),极差=(0,0.1,0.2),根据隶属度最大原则确定出最终隶属于那种状况。

第一步:聘请相关的专家,分别从不同的方面来确定能反映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分别采用不同的权重确定方法,得到如下权重(见表2):

表2 基于不同方法得到的指标权重

第二步:基于有序加权算子的指标权重确定:

选择与OWA算子有关的关联权重为ω=(0,0.4000,0.5000,0.1000,0),则针对总量评价指标而言,运用OWA算子集结指标权重得到:

第三步:综合评价

为了综合评价并得到最总的评价结果,将各指标下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得到评价向量:

第四步:基于隶属度最大原则确定评价结果

分别将综合评价的水平代入模糊语言标度中,计算该评价结果得到该评价结果隶属于各语言评价标度的隶属度,结果如下(见表3):

表3 综合评价隶属于评价标度的隶属度

通过对隶属度的计算可以发现,该地区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应该是“较好”,算是达标,但是没有达到最好,通过对各指标值的分析可以发现,该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中的五个影响因素中,总量和结构两方面指标得分较高,而人均水平、效益和发展三方面指标则拖了后腿,得的分值不高,特别是效益指标的得分低于10分,效益指标的权重相对来说也比较大,从而导致该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总体只是“较好”。该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的总体规模与结构已形成相对优势,但第三产业人均指标与效益指标偏低,要改变这种局面,今后仍需在积极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提高第三产业的贡献率、加大第三产业的投入、缩小第三产业的城乡差距、发展新兴产业等方面下功夫。

3 结语

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走社会工业化道路的同时,各地应进一步加强对服务业的统筹协调,推动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加快推进城市一体化,继续大力推进城市化战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对仍处于垄断半垄断状态的城市公共设施服务、邮政电信、金融保险、卫生体育、教育文艺等行业,要创造条件,逐步放开经营,鼓励非公有资本的投入,促进竞争和市场机制形成。

[1]刘治松.辽宁省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评价和分析[J].辽宁经济,2000,(10).

[2]李苗苗,姜照华.中国各省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主成分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0,(1).

[3]黄京鸿,葛永军,等.中国各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经济地理,2001,21(1).

[4]殷春武.模糊多准则群决策方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

[5]宋光兴,杨德礼.AHP判断矩阵与模糊判断矩阵相互转化方法[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3,43(4).

猜你喜欢

第三产业赋权算子
与由分数阶Laplace算子生成的热半群相关的微分变换算子的有界性
论乡村治理的有效赋权——以A县扶贫项目为例
基于赋权增能的德育评价生态系统的构建
拟微分算子在Hp(ω)上的有界性
企业数据赋权保护的反思与求解
Heisenberg群上与Schrödinger算子相关的Riesz变换在Hardy空间上的有界性
各向异性次Laplace算子和拟p-次Laplace算子的Picone恒等式及其应用
试论新媒体赋权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江苏省县域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空间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