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有限承诺审核的信息传递均衡策略

2011-09-05征,孙

统计与决策 2011年16期
关键词:接受者高效率效用

曹 征,孙 虹

(中南大学a.公共卫生学院;b.湘雅医院,长沙 410008)

隐性信息是潜藏于个体和组织中难于用语言、图形和文字表达的、很难模仿、不易传递和交流的、不易显性化的内部信息,是个体或组织隐性知识的主要来源。在隐性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传递者无法获得的隐性信息有可能被信息接受者得到,这样就形成双方隐性信息不对称,就会影响到交易效率[1~3]。

1 逆向选择问题的抽象与假设

1.1 技术、偏好与隐性信息

在隐性信息传递过程中,彼此交易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限制了信息传递者和信息接受者通过重复博弈以取得有效配置,对于信息传递者与信息接受者来说,其短期关系只能通过契约来规范。首先,我们假定信息传递者和信息接受者双方都是完全理性的,根据信息传递者设计的契约,信息接受者选择自己的效用最大化。第二,假定信息接受者类型的分布存在一个客观的分布,这个分布同时为双方所获知的共同知识。第三,信息传递者可以使自己期望的效用最大化,信息接受者后续反应行动并在所有可行的契约中选择最优的契约就被信息传递者预期了[4]。我们假设信息传递者委托给信息接受者传递y单位的隐性信息,信息传递者从y单位隐性信息中得到的效用是R(y),其中,R′>0,R″<0,R(0)=0。故该隐性信息的边际价值是正的,并且随着隐性信息数量的增加而严格递减。

同时,我们可假定信息传递者无法观察到信息接受者的传递成本,但以下的事实是双方的共同知识,即传递过程具有固定成本F,以及边际成本b∈B={bl,bh}。信息接受者可能是高效率的(bl),也可能是低效率的(bh),其概率分别为τ和1-τ。则信息接受者的成本函数为

由上述定义我们可以得到Δb=bh-bl>0,如果将Δb作为信息接受者边际成本的不确定性幅度时。在信息接受者在做出决策之前,信息接受者就已经得到自己的类型b了,那么,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个隐性信息结构应该是外生给定的。

1.2 契约变量

按照以上的基本假设,将所分析问题的契约变量定义为为产量y和信息传递者应该给付信息接受者的报酬,也就是指转移支付z。如果设E是我们可行的配置集,那么,其中的任何一个配置就是指建立在这个经济关系基础之上的最终产出、交易收益的分配[5],假定的产量y应该是定义在正实数集上,而转移支付z则是定义在实数集上,这样,我们建立的数学表达式将是

其中所有的变量都是可以由第三方观察和通过检验确立关系的,那么,我们可以在契约中明确违约方的违约责任,这样就可以确保契约的有效执行[7]。

1.3 时序

本文采用如图1的时序,其中A表示信息接受者,P表示信息传递者。

图1表明,契约是在中间阶段提供,即信息传递者设计契约时已经存在不对称隐性信息。

图1 逆向选择下的契约时序

2 完全信息下的最优产出水平

首先考虑信息传递者与信息接受者之间没有隐性信息差异的情况下,这样,有效的产出水平就会在信息传递者的边际效用和信息接受者的边际成本相等的情况下而体现。那么,最优的产出水平就可以由以下一阶条件给出[8]

3 完全信息下最优契约的图示解析

我们可以将高效率bl类型信息接受者和低效率bh类型信息接受者这二者的无差异曲线绘在(y,z)空间上,如图2。这样的无差异曲线其实在图中体现是一条直线,这条直线的斜率是b,可以看出,bh>bl,那么,高效率信息接受者的等效用曲线的斜率就将小于低效率信息接受者,因而两类不同的信息接受者的等效用曲线只相交一次。在图2中,两类信息接受者的等效用曲线沿着左上方向移动时将使信息接受者的效用增加。

4 有限承诺审核

4.1 混合策略均衡

在隐性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传递者选择混合策略审核方式,主要目的是给信息接受者造成不确定性。这样,尽管信息接受者知道信息传递者选择审核或不审核的概率是多少,但并不能猜透信息传递者实际的选择。相应地,信息接受者也会以特定的概率选择说谎或说真话,博弈的结果是信息传递双方达成一个混合策略均衡。假设信息传递者以特定的概率α选择对高效率类型的信息接受者审核,以概率1-α选择不审核。相应地,信息接受者以特定的概率β选择说真话,以概率1-β选择谎报。

图2 完全信息下的最优契约(A*、B*对应的配置)

假设信息传递者和信息接受者的效用函数分别为V=R(y)-z和U=z-by,基于收益最大化的考虑,信息传递者偏好完全信息下的最优契约,向信息接受者提供的契约是不可谈判的,即“要么接受,要么走人”,为了确保成功地完成代理任务,信息传递者提供给信息接受者的效用水平高于或等于信息接受者不参加契约关系时的水平,这个前提条件就是信息接受者的参与约束。如果假设信息接受者未参与契约关系时的效用水平是零。在此契约安排下,信息接受者处于零利润线上,即Uh=Ul=0,信息传递者获得所有的交易收益。信息传递者通过混合策略审核加惩罚的刚性方式,来防止信息接受者的逆向选择,审核安排在契约期末。记Ul→h为高效率类型的信息接受者模仿低效率信息接受者所获得的效用,由前述分析知,Ul→h=Δb·yh>0。图3概括了参与人(信息传递者和信息接受者)对应不同纯策略组合的支付矩阵。

图3 审核博弈

图3表明,信息传递者的混合策略为σp=(α,1-α),即信息传递者以α的概率选择审核,1-α的概率选择不审核。信息接受者的混合策略为σa=(β,1-β),即信息接受者以β的概率选择说真话,1-β的概率选择说谎话。那么,信息传递者的期望效用函数为

最优化的一阶条件为

求解式(4.2)得:

相应地,信息接受者的期望效用函数为:

4.2 均衡解析与启示

式(9)、(12)给出了上述混合博弈的均衡解,即纳什均衡时的最优混合策略组合为(α∗,β∗)。纳什均衡要求每个参与人的混合策略是给定对方的混合策略下的最优选择。式(9)表明,给定信息传递者的混合策略,信息接受者以β∗的概率选择说真话,1-β∗的概率选择说谎话,信息接受者最优的混合策略为=(β∗,1-β∗)。式(12)表明,给定信息接受者的混合策略,信息传递者以α∗的概率选择审核,1-α∗的概率选择不审核,其最优的混合策略为

[1]Jensen,M.C.,W.Meckling.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6,(3).

[2]Fama,E.Agency Problem and the Theory of Firm[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0,(88).

[3]Grossman,S.,O.Hart.An Analysis of the Principal-Agent Problem[J].Econometrica,1983,(51).

[4]Fudenberg,D.,B.Holmstrom,P.Milgrom.Short-Term Contracts and Long-Term Agency Relationship[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1990,(51).

[5]朱军,谭清美,胡钢.代理人状态不可验证契约纳什实施惟一性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6,(6)

[6]张维迎.博弈论与隐性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7]Krasa,S.,A.Villamil.Optimal Contract When Enforcement is a Decision Variable[J].Econometrica,2000,(68).

[8]Jewitt,I.Justifying the First-order Approach to Principal-Agent Problems[J].Econometrica,1988,(56).

猜你喜欢

接受者高效率效用
专题训练:完形填空
小学美术课堂板书的四种效用
谈硬笔书写的高效率学习方法
小设疑与高效率
Flu Study
纳米硫酸钡及其对聚合物的改性效用
游戏、电影和接受者:跨媒介时代融合的新方式
几种常见叶面肥在大蒜田效用试验
玉米田不同控释肥料效用研讨
一种新型高精度和高效率的K分布形状参数矩估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