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教学中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策略初探

2011-08-28李富勇吴纪元

中小学电教 2011年9期
关键词: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李富勇 吴纪元

(1.厦门市音乐学校,福建厦门 361002;2.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117)

一、引言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引入到我国后,倍受教育工作者的欢迎,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支撑理论,也是对我国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最好诠释。本文将从多元智能的角度审视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多元智能的内涵、培养的途径、方法,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提出培养多元智能的实施方法。

二、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和认知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于1983年提出。加德纳教授根据多年的研究表明:智能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并提出支撑多元智能理论的是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存在着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和知识领域相联系的八种智能,即言语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韵律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人际沟通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

加德纳教授这一理论深刻揭示了智能的本质,他认为智能是分布的、情境化的;智能是一种高度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能力;智能是多维的;智能是可以发展的。他从多角度、全方位、科学地分析和认识了人的智能,被当作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

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做到为多元智能而教

信息技术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之一,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基础性、综合性、人文性的学科。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既有丰富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性的学科。信息技术课的教育是当今实施素质教育中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引入教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理论支撑。由此引发从多元智能的视角出发,开展针对学生的智能培养和发展变革的研究,也为信息技术课改革提供新的视角、新的思路。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如何面对这一新理论的挑战,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为目的教育实践。众多一线教师从自身教育实践中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实践,并取得许多宝贵经验。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了一些尝试。

1.教学内容多元,有利于学生多元智能的培养

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体现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基础性、综合性、人文性的特点;体现在教学内容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性、实践性、操作性上。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学走出了传统计算机教学中受到工具论、文化论束缚。注重对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交流与合作,把信息技术作为终身学习的平台。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具体8种智能。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教学促进学生的多元智能的发展,是摆在信息技术教师面前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也是体现了信息技术教育中如何贯彻素质教育所倡导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要求的问题。本文在前人的实践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对多元智能理论的理解和实践经验,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为了更好地指导教师开展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把多元智能类型、教学内容、培养多元智能的切入点归纳如下(如表1)。从表1中可以看到,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丰富,表现形式的多元化,使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多元智能培养提供丰富的素材、手段,使多元智能的培养成为可能。

表1

2.作品表现形式的多元,使学生优势智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至少拥有8种智能,而且是动态的、发展的,但这种动态的、发展的多元智能在个体内部、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是同步的、均衡的。具体体现在学生个体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可能拥有一种或多种智能的优势。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具有某方面的特长。这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体现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信息技术课具有操作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学生在作品表现形式上体现为面向计算机进行具体操作实践、上网进行信息的搜集、主题作品或单元作品设计。这就意味着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一种公平的评价手段,对同一主题内容允许学生使用选择自已认为合适的方式向公众展示自己的智能优势和对课程的理解,即以多种变通的方式展示所学的内容,为学生展示个人优势智能提供了舞台。学生可以通过展示自已的优势智能为突破口,完成作品,把自己的优秀智能展示出来,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和喜悦。从而培养学习的兴趣、树立学习的信心,促进多元智能的培养。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实现优势互补,促使学生弱势智能得到发展

信息技术课中所提倡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分工、合作来共同确定作品的主题、作品的规划、素材的准备、作品的设计、作品的制作、汇报、展示、评价、反馈、完善等环节。这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智能应有全面了解、进行适当分工,使小组成员能做到智能优势互补。智能发展是在一定文化背景和情境中。在学生完成每个任务过程中,实质上就是不断与老师、学伴、个体内部发生智能与智能的沟通、碰撞、提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个体优势智能得到淋漓尽致展示、提供。同时个人的弱势智能通过合作、沟通、碰撞、提升,在小组成员或学伴的帮助下能够得到较好的发展。这样通过长期学习使学生优势智能得到发挥,同时要使学生的弱势智能得到充分发展。

四、用多元智能来指导信息技术的教学,做到用多元智能来教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至少拥有八种智能。但是由于智能是动态的、发展的,智能的发展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如果把每一种智能看作教学中传递教学信息的通道,那么实施用多元智能来教,就是要求选择一种与学生多元智能认识风格相匹配的智能通道。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在适合自己的智能通道下接授学习,学习的效率最高、效果最好,达到个性化学习。作为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多元智能认知风格迥异的班集体,这就要求教师就同一知识内容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该面向全体,设计适合不同智能类型的智能活动方式,提供多样化、个性化选择,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一个与自己的智能认识风格相匹配的学习通道。

五、用多元智能的视角来评价,促进评价的多元化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环节,它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多方面作用,从整体上调节、控制着教学活动的进行,保证着教学活动向预定目标前进并最终达到该目标。多元智能理论引入教育,引发了一场教育评价的变革,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对学生的单一评价观。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提倡的是多元化。

1.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只侧重对学生的笔试分值,而忽视了对学生的过程的评价、智能发展的评价。在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教学实践中,应该站在多元智能发展的角度,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以实践性、操作性为突出特点的信息技术学科,对学生的评价应从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角度出发。具体应该由以下部分构成:学生笔试成绩、学习过程评价、最终作品评价、学伴互评、自我评价、多元智能方面的评价。通过多元的评价,达到客观公正地看待学生多元智能发展情况。

2.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加德纳认为,智能是分布的、情境化的。即智能不仅仅存在于人的大脑中,它可以分布在个体环境下的人和物中,只有考虑到一个人所处的环境才能真正理解他的智能。在多元智能教学中,智能所表现的情境性要求将智能的培养置于实际的、真实的评价情境中。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中对学生的评价由教师单一评价模式,转变为由教师、学生、家长、社区、学伴共同评价,从多维度、多视角、全方位评定学生的知识与智能发展。

综上所述,多元智能理论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理论,被当做教改的重要理论支撑。这一理论对教育实践指导性的意义、地位、作用是勿庸置疑的。但是每种理论都有其产生的背景、使用的前提、适用的范围,并不是万能的。这就要求我们应该深入学习、研究其理论的实质和精髓。不能一拥而上、机械地使用,避免陷入为多元智能而多元智能,从而失去了其真实的目的。

[1][美]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与教育论著选读.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译,冯克诚主编.

[2][美]罗宾·福格蒂,朱迪·斯托尔著,郅庭瑾主译.多元智能与课程整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钟志贤著.信息化教学模式-理论建构与实践例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加德纳 跌宕人生
加德纳把幸福变成一个动词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下的历史教学
体育教学中多元智能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
多元智能理论在定向越野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