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南基本口粮田建设规划方案的探析

2011-08-15严仲山

陕西水利 2011年4期
关键词:基本农田田块水利

严仲山

(西乡县水利水电工作队 陕西 西乡 723500)

1 前言

陕南是我省土地资源匮乏、水利基础设施薄弱、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存在着基本口粮总量不足、质量标准低,水利化程度不高的突出问题。近年来由于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建设占地和灾害损毁等原因,一些地区基本口粮田面积进一步减少,不能适应粮食安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和建设新农村的需要。因此,贯彻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陕南力争实现农业人均一亩农田建设目标,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农田质量,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现将项目建设规划的技术问题论述于后,与同行探讨。

2 基本资料搜集

2.1 社会经状况

详细调查规划区农村人口、自然资源、水文地质、地形土壤、土地面积、耕地面积、退耕还林面积、水土流失情况;统计基本农田及基本口粮田面积、粮食产量、计算人均粮食和收入,分析退耕农户在国家补助政策到期后生活所面临的问题。

2.2 土地利用现状统计

采取现场调绘和利用土地部门土地资源现状图斑,按照地面坡度分级进行列表统计、编号,分出地面坡度 0~50、5~100、10~150、15~200、20~250、≥250 的分布和面积,分析基本农田现状和撂荒缓坡地、坡耕地、河滩地、废弃地的基本情况。

2.3 水利资源和水利设施现状

查规划区水资源理论蕴藏量和可开发量,如河流、沟溪、地表水和地下水。统计农田现有水利设施配套情况、各类水利设施的规模及布局,如渠道、塘库、泵站,水源、灌溉面积和旱涝灾害,分析当前农业生产水利化程度的差距和水利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

3 规划布置

3.1 规划布置原则

结合规划区的基本情况,因地制宜,合理确定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采取新修和加工提高基本农田并举,小型水利设施配套相结合原则,选择近水、近路、近村,条件好的片区,统筹兼顾田林路水统一规划。在布置和措施上要统筹规划与全县的基本农田建设、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水保项目做好衔接,避免重复建设,尽可能使项目建设集中连片。针对存在的各类问题,主要采取措施有:通过对坡耕地的整治(坡改梯),达到保土、保水、保肥,不产生新的水土流失;通过改良土壤、培肥,提高地力;通过水力设施配套,遇旱能灌,遇涝能排,遇洪能排,节流开源,达到旱涝保收,有效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园田建设,道畅田方,便于机械化操作。

3.2 项目细划,措施明确

根据各地存在的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人多基本农田缺口较大的村组,重点进行挖掘宜耕潜力,采取坡改梯,以增加口粮田的数量为主,开发新建一批基本农田;对基本农田较多的,但质量不高,达不到高标准基本口粮田标准的村组,重点采取低产田改造,提高其质量;对土壤条件差的要结合改良土壤、培肥措施;就近有水源条件的应同时配套蓄水、提水、引水工程,发展水稻面积,无水源条件的应布设小塘、水窖等雨水集蓄利用设施,发展水浇地。

3.3 编绘主要图表

经过对基本资料的收集、分析汇综、设计规划,最后要用图表反映出来,绘制现状图反映出水土资源利用现状(包括耕地、荒地、林地、水利工程、交通道路、标注不良土壤或低产田分布);绘制规划图反映出农田水利治理分区、规划内容,工程数量(如农田治理分区、土地利用、各类水利设施、路渠等);编制项目区社会经济情况表、耕地坡度组成表、基本农田建设现状表和任务表,工程措施规划图斑面积登记等表格,以便对照实施,有的放矢。

4 规划设计

农村基本口粮田建设规划涉及面广,措施类型多,为保证规划质量,应做好典型工程设计。改造和新修基本农田,应按坡度分级类型分别每一类型选择代表断面进行设计,绘制设计断面图。渠道按流量大小分类每类选取代表断面。水塘、电抽站、机井等一般数量不多,但地形地质条件因素影响大应分别进行设计。

4.1 基本农田

4.1.1 田块设计

田块是耕作、种植和农田建设的基本单元,田面平整度直接影响灌溉效率和质量。陕南主种水稻,水田要求田面平整,以免田水深浅不均影响稻苗生长发育。水浇地,地面坡度不大于5°。田块大小影响耕作、灌水和土地利用的效率,对田块的平整,小田块可进行连条并块。新修田块的措施是坡改梯,田埂沿等高线布设,大弯就势,小弯取直。平整好的田块宽度不小于7m,要有利于机械化耕作。

4.1.2 农田防洪

陕南地区农田防洪标准按10年一遇、3h最大暴雨设计、计算排洪流量。无资料区可采用地区水文手册暴雨等值线图资料分析计算,园区以上集雨面积较大的,应设截水沟等小型蓄排工程。

4.1.3 田间路渠

田间道路可分为干路和田间小路,主干道应满足机械化生产需要,路面宽3m左右。田间小路为管理、施肥通道,路面宽1.5m~2m。干路能与县、乡、村道路相连,路的纵坡结合地形条件一般6°左右,山丘区最大不宜超过8°。当坡度过大时,不可强求端直,应回旋攀坡,有排灌要求的宜采取路渠结合。

4.2 水利设施配套

陕南地区山丘地貌发育,沟、河密度大,天然降水丰富,应结合有利条件,采取蓄引提多类型小型水利开发、多方位联合供水系统。规划设计时要对水源、当地建材、地形地质条件等技术论证,考虑现有水利设施规模,分析种植灌溉定额,进行综合水量供需平衡计算,确定新建工程的类型和建设规模。

4.2.1 蓄水塘

堰塘蓄水容积小则几千m3,大则数万m3,一般布置在沟道上游或田间内小支毛沟上,一些灌区下游未级渠道上也可布置,利于调蓄水量。它距灌区近,灌水渠道短,修建管护技术群众易掌握,陕南地区应用很广泛。堰塘由塘坝、放水涵管和排水设施组成,塘坝有砌石和土坝两类,根据当地建材确定。

土坝可就地取材,造价低,土坝横断面尺寸一般顶宽2.5m~3m。根据筑坝土料,迎水坡比1∶2.5~2.75,背水坡比1∶2~2.5。滞洪坝高按防洪标准10年~20年一遇洪水,结合排洪渠泄洪水深确定,安全超高一般0.5m~1m。

4.2.2 提水设施

(1)机井:灌区打井是充分利用地下水、解决地表来水不足的有效途径,在平川地带地下含水层以砂砾石构造为主的宜打大口井,一般井径2m左右,井深10m~20m。井位应选择在灌溉区地势高的位置,便于渠系配套,节省投资。

(2)电抽站:修建电抽站是解决水源低,而农田位置较高的灌溉有效途径。水源可以是河道、沟溪水,灌区渠道、塘库,运行特点是即灌即抽,所以水源一定要有保证。电灌站运行成本比自流供水要高,节水灌溉、渠道防渗很重要。渠道纵坡不宜过陡,尽量减少水头损失增加控制面积,节省能源,小电抽站渠道一般比降为1∶1000~2000为宜。

4.2.3 灌排渠道规划设计

向灌区引水渠道,要有足够的控制高程,以获得最大的自流灌溉面积。一般丘陵区布置有两种形式,一是引水干渠沿等高线,环山开渠;二是沿灌区内梁岗脊线布置,大致垂直等高线。沟河径流式引水渠,最好采取高渠低塘接合,闲蓄忙用,提高灌溉保证率。

田间配水渠道对岗、塝、冲不同位置,布置各有不同。岗、塝田位置高易旱,以灌溉渠道为主,斗渠走高,一般沿等高线布置,农渠则垂直等高线沿块短边布置;冲田地势低易涝,应以排水为主,沿一边坡根布设排水沟,另一侧布设排灌渠道。

渠道建材要根据断定面大小、当地建材和交通运输运输条件,应优先采用砼U型断面,水力条件好,耗材少,坚固耐用。

4.3 植树造林美化园田

在固定的灌排渠沟、道路的一侧或两侧,宜植小冠树,侧根小不歇田,对区间局部地形过渡区,可种植茶树、经济果林。植树造林,不但增加收入,还能美化环境,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5 结语

农村联产责任田到户后,土地与农民的利益关系已到最直接化,规划设计基础资料要详实,设计要科学、实际,措施要得当,并尊重农民意愿,才能顺利实现任务目标。陕西水利

猜你喜欢

基本农田田块水利
“施肥宝” 微信小程序端设计与实现
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禁废”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田块尺度上的农田土壤Cd污染分布不均匀性*
土地整治项目中土地平整设计技术研究
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数据库建设及应用
浅析永久性基本农田的划定与保护——以慈溪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