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工企业实现科技进步的途径研究★

2011-08-15李建楠

山西建筑 2011年5期
关键词:科技进步主管部门产学研

李建楠 段 炼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的海外承包业务已发展到 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有 50余家企业进入全球最大的 225家国际承商行列,建筑业总产值由 1980年至今已增长了 170余倍。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提高建筑企业科技水平、增强其核心竞争力成为建筑行业共识。为了促进工程建设企业的科技进步,国家对建筑企业的资质认定进行了修订。特级企业资质认定标准中专门设定了一些具体指标,如建立技术研发中心、科研经费投入、专有技术水平和信息化管理水平等。突出了对企业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考核。然而有关调查显示,在我国现有特级建筑施工企业中,年科研经费支出占营业额的比例低于 0.5%的企业占总数的 58.9%,一半以上的企业没有开发研制过企业工法或专有技术。不少企业为了取得特级资质,不是通过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而是通过几家企业简单合并拼凑规模。因此,重视科技进步,重视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的提高,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满足资质标准的要求,成为建筑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由于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建筑企业要满足新的资质标准的要求,实现企业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目标,必须进行制度创新,积极探索有效提高科技水平的发展模式。产学研结合是一条有效途径。只有建立有效的产学研结合发展模式,才能使我国建筑业有一个崭新的自主创新的面貌。

1 目前产学研结合存在的问题

1.1 产学研合作深度和广度不够

目前的产学研合作,基本上都处于单打独斗状态。往往是建筑企业与某个教授或某个课题组合作,合作的前期主要局限于提供实验材料、提供部分经费等方面,研究后期主要是提供应用场地等方面,没有形成企业与学校、研究单位间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体系。这种合作能够解决企业的一些技术问题,但是深度和广度有限,往往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1.2 成果与需要存在差距

一般而言,高校是以学科建设为重点来带动教学和科研工作,在科研工作上更多的是注重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而企业往往需要现成的技术,拿来就可以应用创造效益。高校的成果多数只是实验室里初步的成果,在产业化过程中还需大量投入,进行更细致的研究和实践,且存在相当风险,科研成果与企业实际需要有差距。

1.3 忽视成果保护

企业和高校的许多科研成果往往不注意知识产权保护,在专利申报和获得上更是寥寥无几;高校应用于工程的科研成果,许多都是来自于工程,为企业需要解决某个问题而提出的,知识产权有争议。成果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影响产学研合作积极性,降低了产学研合作效果。

2 产学研合作的创新途径

2.1 以提高认识为先导

建筑行政主管部门、建筑企业、高校三方应提高对产学研结合的认识。各地建筑行政主管部门应充分认识提高建筑企业科技水平的急迫性,利用政府的服务性和桥梁作用,构建合作平台;建筑企业应充分认识提高科技水平的艰巨性,例如国家级工法要求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一个工法应该有相应专利技术做支撑,在一般工程中仅靠企业自身很难提炼出国家级工法,建筑企业与高校结合将为企业技术进步提供巨大的技术支持;高等院校应充分认识目前机遇,明确开展实践性科学研究的价值取向,按照培养人才、发展学科以及教师可能投入科研的实际力量,来确定兼有学术、教学、经济三方面与工程实际结合的科研方向,实施有效的产学研合作,实现教学、科研、经济协调发展。

2.2 发挥行政主管部门的协调作用

由于我国科研、教学与工程实践长期存在环节脱离、成果与需求有差距的问题,产学研结合处于自发状态,其临时性、散漫性严重影响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建筑企业科技进步,因此产学研创新模式应改变以往模式,使产学研合作模式由短期合作、松散合作、单项合作向长期合作、紧密合作、系统合作转变,充分发挥行政主管部门的协调作用,建立相应平台,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性和长期稳定发展。建筑行政主管部门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充分发挥其服务功能和桥梁作用,构建合作平台,引导和激励地方企业高度重视并推进自主创新,促进高校转变思想观念和办学模式,真正面向社会经济发展主战场,在高校内部和科研院所上下形成服务社会经济的共识,促进产学研合作。

2.3 创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由建筑行政主管部门牵头,投入一定启动资金,在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充分交流和协商下,在完善合作机制、保护知识产权条件下,建立本区域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技术市场交易与推广平台、“产学研”合作信息服务网络,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2.4 建立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

为确保“产学研”合作的长期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牵头,企业和高校建立起长效合作机制。主要包括:l)建立产学研组织协调体系,实现企业与高校的无缝对接;2)建立政策支持体系,统筹经济、科技和教育等各项工作,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3)创建产学研合作活动的基本支撑单元,包括建立产学研基地、企业科技中心、高校研究中心、产学研合作实验室、科技创新团队等;4)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共同组建以引领产业技术发展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高校科技力量为主要技术依托的产学研战略联盟,联合开展产业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及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产业集群发展;5)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既能搞科研又能搞教学的技术队伍,在深入调研、了解高校科研教学、地方企业和产业需求基础上,结合学校、企业人才智力和学科、专业优势,由地方企业、高校联手攻克企业技术难题,引进新技术,为产学研合作提供可靠的人才支撑。

3 结语

国家对特级建筑企业的资质进行重新审查,将为企业与高校的产学研结合提供一个良好的机遇,同时也是企业和高校发展壮大的很好机遇。企业通过产学研结合满足对高新技术迫切的需求,提升企业的创新实力;高校通过产学研结合既实现了科研与实践的结合又通过向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获得报酬进一步促进科研和教学。充分发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协调作用,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引导下,通过各方参与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立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是施工企业实现科技进步的途径。产学研合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创新,需要包括政府、企业和高校以及相关人员的积极探索和努力实践。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的积极探索与实践必将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科技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推进工程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1] 建筑市场管理司司长王素卿同志在全国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www.mohurd.gov.cn,2007-06-07.

[2] 郑一军.建筑业技术进步水平要持续提高[J].建筑,2008 (23):13-16.

[3] 雷 强,冯大斌.我国建筑企业技术进步现状调查[J].建筑经济,2005(2):27-29.

[4] 刘炳南.面向 21世纪建筑企业的创新与发展[J].建筑经济,2000(4):8-10.

[5] 曾华波.国有建筑企业创新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建筑经济,2008(5):3-7.

[6] 武贵龙.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08 (20):41-47.

[7] 王自勤.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博奕分析[J].中国高校研究,2008(9):37-38.

[8] 钱佩忠,潘海天.与区域经济互动推进地方高校持续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6(10):4-9.

猜你喜欢

科技进步主管部门产学研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2018年河南省水利科技进步奖励项目
《安徽园林》通过省主管部门年审
我国环境立法的演变
科技进步有力推动了煤炭工业生产方式转变
中国建材再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对太湖流域水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监管体系构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