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止水帷幕结合土钉及预应力锚杆支护施工应用

2011-08-15祁会祥

山西建筑 2011年5期
关键词:土钉成孔锚杆

祁会祥

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社会各方面对建筑空间利用要求越来越高,单层地下室利用已远远满足不了生活、工作要求,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更加受到业主的重视。但是由于人们向更深的地下索取空间的同时,地下土质、水文条件的复杂性,将会产生高额的施工费用,许多不可预见的风险,以及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如何保证施工质量安全、尽可能减弱对地下水影响、合理投入施工费用成为基坑支护施工的难题。通过采用止水帷幕结合土钉、预应力锚杆支护施工技术,较好的解决了地下2层~3层(深度一般在-15m以内)有降水要求的基坑支护工程,并且通过有序的组织施工保证深基坑施工中费用、安全、施工质量、环保问题统一。该施工方法针对工程特点及不同部位受力情况采用不同的处理措施,便于类似工程的参考借鉴。

1 方案设计

止水帷幕可采用深层搅拌桩(地下水位较高时需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深层搅拌桩一般不少于两排,钢筋混凝土灌注桩一般为一排,并在顶部设置钢筋混凝土环梁增加帷幕的整体性。

基坑支护,根据基坑土层侧压力计算,对于基坑上部侧压力较小的部位可采用土钉支护,对于基坑下部侧压力较大的部位采用预应力锚杆支护。

土钉支护施工采用机械成孔(若机械成孔困难,可换做钢管土钉,管上留有出浆孔,每400mm设双孔,每道成 90°布置,距孔口2m范围不设出浆孔,孔径8mm)。土钉采用梅花形布置,入射角为 15°,注浆材料采用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 0.5,注浆量为30 kg/m。

预应力锚杆支护施工(对于地下水位以下的流砂层、淤泥层可改用套管跟进成孔法施工),采用二次注浆工艺,二次高压注浆压力控制在2.5MPa~5 MPa。注浆时间在第一次注浆锚固体的强度达到5MPa后进行。预应力锚杆注浆材料采用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0.5,浆体抗压强度不低于20MPa,掺入适量膨胀剂。

基坑侧壁喷射混凝土面层厚度一般为 100 mm,强度等级为C20,面层内设置Ф8@200单层双向钢筋网片。

深基坑降水是一项比较复杂、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的工作,也是系统性、周密性、科学性较强的工作,降水必须有严密的组织、合理的布井、精良的设备,才能达到预降水的目的。降水不当,将会直接影响地下水位的变化,从而对周边的建筑物造成影响,必须根据工程的现场情况,按预定的控制速度和设计方案进行降水,方能保证周边建筑物的安全。根据地勘报告中水文情况及地表水储量,设计降水井数量和间距。在基坑外围设置回灌井,在降水的同时进行水位观测,在必要时进行回灌。在土方开挖前,应做好基坑降水工作,地下水位降至低于基坑底标高 1 m左右。

2 止水帷幕施工

1)桩位测设。

根据测量放线基准线和控制点,用水准仪进行场地抄平,以确定桩底和桩顶标高,用全站仪放出定位桩位,将每个桩点编号。

2)高压旋喷桩施工工艺。

就位:桩机就位,桩尖对准拟成桩中心,校正下机身水平,使钻杆垂直地面。

钻进:启动钻机使双冀旋转钻头回转钻进,待搅拌头转速正常后,方可使钻杆沿导向架边下沉边搅拌,下沉速度可通过档位调控,工作电流不应大于额定值,钻至桩底标高位置停止钻进。

拌制浆液:深层搅拌机预搅下沉同时,后台拌制水泥浆液,待压浆前将浆液放入集料斗中。选用水泥标号 32.5级矿渣硅酸水泥拌制浆液,水灰比控制在0.6,按照设计要求每米深层搅拌桩水泥用量不少于60 kg。

喷浆搅拌提升:下沉到达设计深度后,开启灰浆泵,通过管路送浆至搅拌头出浆口,出浆后启动搅拌桩机及拉紧链条装置,按设计确定的提升速度(0.50m/min~0.8m/min)边喷浆搅拌边提升钻杆,使浆液和土体充分拌和。

重复搅拌下沉:搅拌钻头提升至桩顶以上500mm高后,关闭灰浆泵,重复搅拌下沉至设计深度,下沉速度按设计要求进行。

喷浆重复搅拌提升:下沉到达设计深度后,喷浆重复搅拌提升,一直提升至地面,成孔结束。

3)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工艺。

埋设护筒:采用4mm~8mm钢板制作成高1.5m~3m的护筒,护筒顶部开设溢浆口。根据已确定的桩位,将护筒放入坑底整平后的预挖坑内,换粘土分层夯填。

钻机就位:钻机就位必须保持平整,钻头在护筒中心位置。

成孔、注浆:钻进过程中必须保证泥浆供给,使孔内浆液面稳定。

清孔、排渣:成孔后,安放导管并连接泥浆泵,循环泥浆清孔。清孔后,孔内排出的泥浆,用手触摸无颗粒感,含砂量不大于 4%,沉渣厚度不大于150mm。

制作、吊放钢筋笼:提前制作好钢筋笼,对称或间隔 120°绑扎砂浆垫块,吊放时应对准孔位,采用对称吊筋,吊直扶稳,缓慢下沉,放到设计位置时立即固定。

安放混凝土导管:导管连接竖直,接头加橡胶密封圈,下端高出孔底沉渣面300mm~500mm。

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应连续施工,边浇筑边拔导管,并随时掌握导管埋入深度,混凝土浇筑到桩顶时,及时拔出导管,使混凝土标高大于设计标高 500 mm~700mm。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拔出护筒,用素土填埋桩坑。

3 土钉(预应力锚杆)支护施工

1)土钉支护施工。边坡开挖:采用挖掘机挖土,预留 200mm~300mm人工修坡,开挖深度在土钉孔位下500mm,预留工作面宽度保证 12m以上,以确保土钉成孔的工作面。土方开挖应严格按照设计规定的分层分段的开挖,按作业顺序施工。

边坡修整:采用人工清理,并确保喷射混凝土面层的平整。

定位放线:按照设计图纸由测量人员准确的测量,用铁钎挖个浅孔定出土钉的位置。

成孔:土钉钻孔采用人工洛阳铲到设计深度(土钉直径不应小于设计直径),钻孔完成后进行清孔检查,对于钻孔中出现局部渗水塌孔或掉落松散土时,应立即压浆处理,并及时安置预先加工好的土钉主筋,并注浆。若在施工过程中人工成孔困难,可采用螺旋钻机或锚杆钻机机械成孔,对人工和机械均无法成孔的区段,考虑采用击入式钢管土钉,间距可适当加密,以保证达到设计要求。土钉主筋拉杆制作及安放:主筋不应小于设计长度,主筋搭接采用单面搭接焊,焊缝高度和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主筋拉杆每间隔 2.0 m设置一组定位器,以防止土钉主筋偏离土钉中心,将注浆管捆扎于土钉上。注浆管应距离钻孔底 500mm。

挂网及焊接钢筋:钢筋网片用插入土中的钢筋固定,与坡面间隙30mm~40mm,不应小于30mm,搭接时上下左右一根一根搭接绑扎,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钢筋网片借助拉结筋与土钉主筋拉杆外端的弯钩焊接成一个整体。

喷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的强度不低于C 20,喷射作业分片分段进行,顺序自下而上。根据工作时间、施工部位和地质情况若需外加速凝剂时,速凝剂的掺量为水泥重量的 3%左右。

养护:应根据施工期间的气温,具体养护由现场技术人员确定。采用洒水养护或保温养护。

2)预应力锚杆支护施工。孔位校正:锚杆成孔钻机就位后,要按设计要求校正孔位偏差。垂直偏差 ±100 mm,水平偏差±100mm,角度偏差不宜大于 3%。孔深误差不得大于设计深度的±200mm。

成孔:启动电机,缓慢钻进,并根据地质条件控制钻进速度。每节钻杆钻进后在接钻杆前应清理好孔内余土。钻进过程随时注意速度压力及钻杆的平直。钻进距设计要求深度 200mm时,应在原位继续钻进,确保孔内无残留余土,拔出钻杆后,用塑料管测量钻孔深度等,并做好记录。

预应力锚杆制作:a.预应力锚杆材料为3φ12.7 1860级钢绞线,并用砂轮切割机断料。b.自由段采用薄膜纸包裹或用 φ15胶管套住,使之与锚杆固结体分离。c.预应力锚杆长度应比设计孔深长1.0m,以留作张拉时安装千斤顶。d.锚固段架线环与紧箍环按每隔1.5m~2.0m间距设置;紧箍环用16号铅丝绕制,以保证预应力锚杆顺直。

预应力锚杆安装:下预应力锚杆前,先将第一次注浆管和第二次注浆管穿过对中支架中间,放置在预应力锚杆中间,以利拔出第一次注浆管,锚固段位置按间距 1 000mm对眼布置出浆孔,并用胶带封好,以防第一次注浆过程中水泥浆进入管内。注浆管管头离预应力锚杆头部约 500 mm,并用铁丝将管头部弯折 180°绑扎,以防下预应力锚杆时管内出现负压而堵塞注浆管。

注浆:预应力锚杆为二次注浆。第一次注浆:a.第一次锚杆注浆材料为水泥浆,水灰比为0.4~0.5,水泥选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b.浆液应搅拌均匀,随搅随用,并在初凝前注浆完毕。c.注浆压力为0.5MPa~1.5MPa,当浆液满出孔口后,缓慢地将注浆管拉出孔外,随即向孔内进行补浆。第二次注浆:a.第一次注浆结束后3 d~5 d,进行第二次高压注浆。b.第二次注浆体采用水灰比为 0.4~0.6的纯水泥浆,浆液的搅拌严格按配合比进行且要求搅拌均匀,并经过筛选后方可泵送,灌注要连续,不得中断。注浆压力为2.5MPa~5MPa。

4 结语

在施工过程中,通过计算建筑工程地下水位和水压,合理设计止水帷幕的有效高度和基底深度,并通过采用土钉和预应力锚杆支护施工,将支护工程与止水帷幕工程统一在一起,既增强了止水帷幕的密闭性,又提高了支护的牢固性,较好的保证了工程施工质量,有效控制了降水范围,并通过合理设置回灌井,尽可能减少对建筑物周围地下水的影响。针对基坑侧壁受力不同和土质情况,上部采用土钉支护,下部采用预应力锚杆(套管跟进成孔法)的施工方法,使工程投入做到更加经济合理,达到支护安全可靠的目标。

[1] 周凤英.搅拌桩挡水帷幕在治理深基坑流沙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9,35(15):77-78.

猜你喜欢

土钉成孔锚杆
土钉喷锚在不同土层的支护应用及效果分析
喷淋装置在锚杆钢剪切生产中的应用
不良地质情况下机械成孔灌注桩的施工
复合土钉墙优化设计的探讨
冲击成孔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
锚杆钢筋质量提升生产实践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成孔技术探讨
杂填土区灌注桩成孔方案比选分析
不同支护方案在基坑支护设计中的对比分析
复合盾构在纵向锚杆区的掘进分析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