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给排水设计的要求及问题

2011-08-15郑钦炜

山西建筑 2011年33期
关键词:手术部产房热水

郑钦炜

0 引言

医院建筑的设备系统在公共建筑设备领域中是数量最多、种类最全和功能要求较全的系统,作为医院建筑设备专业之一的给排水工程不仅仅需要其满足基本的功能要求,同时还必须安全舒适可靠。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新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不断投入运用,使得医院建筑功能日趋复杂,其对给排水设计的要求也愈来愈高,既要考虑医院各功能区的设备使用差异性,又要在建筑整体上综合分析、合理安排各个系统。

下面就医院给排水各个系统设计的几方面内容与同行们一起探讨。

1 给水设计

现代化医院设备系统种类繁多、功能复杂,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很高。对于给排水设计而言,除了要求保证持续供给符合使用标准的用水外,还需要根据不同科室和医疗设备对水质、水压、水温的要求设置水处理系统或进行相应的增减压。医院中对用水有特殊要求的一般有手术部、产房、制药室、牙科等。

1)手术部、产房的用水设备包括刷手池、沐浴器、洗涤池等,刷手池一般设置于刷手间,属于洁净区域范围;沐浴、洗涤主要布置在非洁净区的辅助用房。手术部的沐浴室、洁净区和产房的用水以及牙科的牙科椅的口水宜采用净化消毒水,这样可以保证无尘无菌,消除致病源。目前有部分大医院采用了反渗透水处理工艺制取净化消毒水,而更多的中小医院则因资金有限只是利用杀菌设备(例如紫外线杀毒设备)对生活用水进行简单的杀毒灭菌。

2)医院的制药室、静脉配置中心等科室的制剂用水需采用蒸馏水。蒸馏水的具体制备工艺应根据不同的制剂工艺而定,并且制备工艺中有局部增压设备,给排水专业应配合工艺要求预留给排水管道和配置相应的冷却水循环系统,以满足工艺正常运作的要求[1]。

3)医院手术室、产房、洗婴室、供应室、医疗室、VIP病房、门急诊、医技各科室及职工后勤部门等对热水供应的需求有较大差异。由于医技楼、门急诊楼、职工后勤部门用水点分散,较少设置集中热水供应系统,有需要的用水点一般都单独设置电热水器供应热水,这样既可以节省可观的费用,又能减少热水管道占用建筑空间。因受限于财力,目前大部分医院病房的热水供应方式基本为普通病房定时供应,服务标准较高的VIP病房和手术部、产房则是全天不间断供应热水。不同地区医院建筑热水供应热源的选择有所不同,北方有市政供暖的地区较多采用气—水换热器+太阳能作热源;南方气温高的地区则较多采用太阳能+空气源热泵(或电热水加热器)作热源。

手术室、产房的刷手池、缓冲间的沐浴器和洗婴池都需24 h不间断供应冷热水,而且对水温有较严格的要求,一般需要在30℃~37℃之间恒温供水。故在工程设计中,手术室、产房一般采用双水源、双热源供水,即两路供水,采用主辅两种热源。由于工程的经济性原因,手术部主用热源与建筑的热源共用,即为同一套热水系统,并根据需要设置不同形式的辅助(备用)热源。当采用电加热热水器作为手术部和产房的备用热源时,其热水供应可以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整个手术部或产房统一设置大功率电热水器,并通过管道系统统一配水。该方式设备少、造价低、便于管理,但是热水管路较长,用水较少时管道内易滋生细菌,各个用水点水压水温难以稳定,而且设备故障时会造成整个系统缺水,用水安全性不高。另一种是每个刷手间或洗婴池单独设置电热水器,该方式使用设备多、造价较大,但是设置独立灵活、用水安全性较高[2]。

4)目前医院的饮用水系统有开水系统和直饮水系统两种,由于现实原因使用最多的是开水系统。为方便使用和环境美观,开水系统不宜采用蒸汽开水炉,而应采用电加热开水器。一般可每层或每个护理单元、每个科室设置电开水器,其功率和有效容积应根据使用人数确定。为增加水质安全性,自来水进入电开水器前应设置机械过滤器,且机械过滤器需定期清洗。

5)在卫生器具使用方面,公共卫生间、手术室、产房、护士站、治疗室、洁净室、消毒供应中心、ICU、传染病房和传染病门诊及其他有无菌要求和防止交叉感染场所的卫生器具应采用非手动的开关。使用热水的器具应采用调温混合阀恒温出水,并以红外感应式控制为好。病理科的部分实验室、化验室有特殊要求的水嘴,应根据实际功能要求确定水嘴的形式。目前市场上非手动的卫生器具产品已较为丰富,大致有感应式、脚踏式、肘式和膝式几种。然而对有些卫生要求标准高的科室(例如传染病门诊和传染病房、手术室等),有较多的医院都会选择感应式的非接触式卫生器具开关。

2 自动喷淋灭火系统设计

在福建的市区级医院设计中,绝大多数的病房楼、医技楼、门诊楼均设有带风管的空气调节系统,而且大部分的医院建筑都是功能混杂,医疗设施昂贵,装修标准也不断提高。为了减少因火灾造成的损失,控制初期火灾、防止火灾沿着空调管道蔓延扩大成了消防设计的重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其自动、快速、及时高效的控火灭火能力成为消防系统中最有效的灭火系统。不仅要在一类高层的医院建筑中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而且在设有带风管的空调系统的医院建筑中也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根据现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中的规定,除小于5 m2的卫生间和不宜用水扑救的部位外(例如存放贵重仪器的设备间和诊疗室等),均需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病房楼病房因病人集中、疏散能力差,且病房火灾的可能性与酒店的客户相当,故病房内应设置快速响应式喷头。对于手术部是否设置喷头一直存在争议。多数意见认为在手术部走廊及附属用房均应设置喷头,但是手术室内不应设置,以防止喷头的误喷、管路破损漏水及滋生细菌带来患者的感染及重要仪器损坏。然而随着消防技术的不断进步,消防设备安全性、稳定性也不断提高,产品种类也愈来愈丰富,系统误报警、喷头误喷的可能性已非常低。因此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手术室也应设置喷头,且喷头宜采用隐蔽型,这样既可以防止误碰后喷头破裂喷水,又可以避免喷头积尘滋生细菌。另外有意见认为可在手术部等洁净区采用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该系统平时管道内没有水,可以避免喷头误喷,火灾警报发出后可以在系统排气和充水这段时间内转移病患,避免消防水对病人造成伤害。然而设置预作用系统会增加自动喷淋系统的复杂性,在北方寒冷地区可以考虑使用,但南方地区目前很少采用。

3 排水设计

1)医院的化验室、实验室等科室中经常排放有腐蚀性化学试剂的排水管道应采用耐腐蚀的PVC-U排水塑料管,并应单独收集处理后才能排入院区污水管道。

2)含有放射性的废水应单独收集处理,排水管道应采用机制铸铁(含铅)管,并且立管应安装在壁厚不小于150 mm的混凝土管道井内。

3)口腔科医疗废水和影像科洗印废水中含有重金属应单独收集处理。

4)传染病门急诊和传染病房的污水应单独收集,经消毒后方可排入院区的污水管道。

5)手术室洁净区内排水系统的通气管道应独立设置,即通气管道应单独伸顶,不能与其他科室的通气管汇合。排水设备的排水口下部应设置高水封装置,防止水封破坏后排水管废气进入手术部污染环境。

6)医院洁净区或特殊用房上方不允许设置排水管,若需排水应结构降板。为了有效利用建筑空间使降板区域最少,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给排水专业就应与建筑专业密切配合,力求使排水设施布置合理优化。在笔者参与设计的某些工程中,有的项目就是因为在方案设计阶段与建筑专业的沟通配合不够充分,使得后期在排水设计时降板区域很多而且杂乱,不仅浪费了室内空间,同时也增加了结构和给排水专业的设计难度。

4 医院污、废水的处理

医院中各类污、废水的水质特性有较大的差异,除了含有传染病、结核病等病原体的污水外,还有诊疗、实验、化验等各种不同类别的污废水。这些污废水一般含有酸、碱、重金属、有机溶剂甚至放射性物质等有毒有害物质,若未经妥善处理就排入环境将对人和环境产生长远的不利影响。医院污废水的治理应根据不同水质特性分类收集并采用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1)对含有病原体、病毒的污水,多数医院采用一级处理+消毒技术,也有部分医院采用二级处理+消毒技术。一级处理的消毒剂使用量要明显多于二级处理的消毒剂用量,但是二级处理的工程造价和运行费用要高出一级处理数倍[3]。根据GB 18466-2005医院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规定:凡是排入终端已建有正常运行的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市政管道的医院污水可执行预处理标准,可以采用一级处理;凡是直接或间接排入地表水体和海域的医院污水执行排放标准,应采用二级处理。

二级处理即生化处理,其方法多种多样,目前较常见的有A/O法、A2/O法、AB法、SBR法、生物膜法、水解酸化法、氧化沟和膜生物反应器法等。消毒方法常用的有次氯酸钠、二氧化氯和次氯酸钙等消毒剂,也有部分医院使用臭氧和紫外线消毒,而液氯因危险性较高已经较少使用。大量研究表明二级处理+消毒后,杀菌率可达 99.99%[4]。

2)牙科、化验室排放的废水含有汞、铬等有害重金属,需经收集预处理后再排入医院的后续处理设施。含汞废水的处理方法有离子交换法、化学沉淀法、铁屑还原法和活性炭吸附法。含铬废水的处理方法很多,一般都采用化学还原沉淀法。

3)放射科诊断和治疗时所排放的废水含有低浓度的放射性,应采用衰变池进行处理,待放射性浓度降到安全水平后再排入医院的后续处理设施。

4)洗印废水含有显影剂、定影剂和银等有害物质,是医院重要的污染源。显影剂浓度较高时可以采用氧化或焚烧处理,浓度低时则可通过氯化氧化处理。含银废水可采用电解法和化学沉淀法回收银,当含银浓度较低时,也可采用离子交换法和活性炭吸附法处理。

5)医院一般都会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和各式各样的药物及化学品,如乙醚、醛类、有机酸、酮类等。这类物质也应做好收集处理工作,避免未经处理直接进入院区的污水处理系统从而造成系统的破坏。6)医院污水处理中形成的污泥含有大量致病菌、病毒、寄生虫卵等污染物,需进行消毒等无害化处置。污泥的消毒方法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较常见的有低热消毒、堆肥、石灰消毒、氯化消毒及辐照消毒等。

[1] 李鸿奎.浅谈现代医院建筑设计中给排水专业的几个问题[J].给水排水,2003,29(3):64-68.

[2] 范柏吉.浅谈医院建筑手术部给排水设计[J].河南科技,2010,6(3):126-127.

[3] 萧正辉.医院给排水技术的发展沿革及面临的问题[J].给水排水,2004,30(10):112-113.

[4] 马世豪,凌 波.医院污水污物处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22-28.

[5] 陈 昀.浅谈建筑消防给水设计[J].山西建筑,2010,36(28):166-167.

猜你喜欢

手术部产房热水
一壶热水
医院手术部高效协同管理和服务系统设计
对洁净手术部使用环境安全性和节能运行的思考
高层建筑的热水供暖系统设计
多喝热水
和让你“多喝热水”的男孩结婚
医院现有建筑中增建洁净手术部设计实践
感动!6岁男孩产房外坚守妈妈生产
生孩子的时候能在产房吃饭吗
产房仔猪寄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