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董其昌“南北宗论”之绘画精神

2011-08-15陈建新

贺州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南宗董其昌南北

陈建新

(贺州学院 艺术系,广西 贺州 542800)

解读董其昌“南北宗论”之绘画精神

陈建新

(贺州学院 艺术系,广西 贺州 542800)

“南北宗论”是明末中国绘画理论家、画家董其昌在绘画理论上最有影响的作品,也是后人争论较多的一部中国绘画理论。董其昌发现中国绘画史上有两种不同的指导思想和艺术风格,于是他提出了中国绘画的“南北宗论”。他认为“南宗”绘画是“顿悟”;“北宗”绘画是“渐修”。在画论中他有意推崇“南宗”画中的“文雅、淡柔、多韵”的绘画精神,有意贬低“北宗”画中的刚硬线条、急烈皴法及愤满不平之纵横气。“南北宗论”是一个时代艺术思潮的产物,它对后世中国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绘画理论史上,产生的中国绘画理论固然不少,但使中国画产生巨大改观的只有五次。其一是顾恺之的“传神论”;其二是宗炳的“山水画论”;其三是以苏轼为中心的“宋代文人画理论”;其四是董其昌的“南北宗论”;其五是徐悲鸿的“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论”。这五次画论的提出对改变中国画的精神和形态都起到巨大作用,使中国画为之一变。在五大画论中,董其昌的“南北宗论”影响最大。

一、“南宗”与“北宗”特点

画史上大体存在着明显的两系画风。一是刚硬、苍劲、雄浑一系,属“阳刚性画风”;另一是柔和、温润、潇洒一系,也称“阴柔性画风”。正如明代画家、董其昌的同乡及好友陈继儒在《白石樵真稿》中说得最为明白:“写画分南北派、南派以王维为宗……所谓士大夫画也。北派以大李将军(李思训)为宗”[1]422。以上并未说水墨南、彩色北,更未说写意南,工笔北。并不在“水墨”与“青绿”,“写意”与“工笔”之分。董其昌的画如《昼锦堂图卷》就是青绿着色并杂以赭红颜色,几乎无墨。倪瓒的画也有青绿着色者;而“北宗画”的中心,南宋画家马远、夏圭的画,多是水墨、便是证明。石涛说:“夫画者,从于心者也”[1]517,笔墨是感情之物,是人心的外状,心的刚、柔、静、躁、使腕驭笔而呈现出轻重缓急的痕迹,复给人以刚、静、柔、躁的“文”与“硬”之感觉。“南宗派”乃是文人士大夫画。董其昌所列出一大堆“南宗画家”,他们是以唐代王维为首,以米芾、倪瓒为骨干,上及董巨,下及“元四家”,及明代的文征明,沈周,董其昌等。大抵皆隐士或具有隐士思想的人物,其作画皆以自娱为目的。“南宗派”的画皆文雅、静柔、淡泊、多韵”,“北宗派”被称为“院体画”,北派画家中以李思训为首,以马远、夏圭为骨干,赵伯驹、梁楷、戴进等皆为宫庭画家或类于宫庭画家,其作画多数不以自娱为主要目的。“北宗派”的线条皆刚硬、挺拔,有纵横气。所以,董其昌在“南北宋论”乃以柔和与粗硬作为分宗标准。

以艺术风格论,董其昌的所谓“南宗画”是以淡为宗,崇尚柔润秀媚与水墨柔和。或以虚松轻淡的笔调去表现一种文雅、潇洒、温润、平和、含蓄、秀逸的气氛。以表现手法论,其线条曲柔多变而富于弹性,以及温和的披麻皴,反映出一种冷寂、淡逸、萧条、荒率以及清高绝俗的情趣。而“北宗派”,其画特征水墨苍劲,以浓重的笔墨,敷色浓艳而为之。表现于手法上,刚硬而匀细,少变化有弹性的线条,直线勾划。多用猛烈的大斧劈法,彰显粗犷之气和刻露之痕,简括、清刚“一角”与“半边”的构图,作者激奋之情反映在画中,则是粗硬和猛烈、愤满不平之气、雄浑刚拔的精神状态,令观者为之振奋。

二、“南北宗”绘画的区别

(一)“南北宗”绘画风格不同

“南宗”与“北宗”各系画家在思想与性情上相反,导致艺术风格也相反,但各派画家都反映出不同的哲学思想与个人情感,都是“真性情”所至。“南宗”一系绘画风格的形成,不仅由于艺术,更是由于他们有着共同的思想基础。南宋末年,疆土变小,国力变弱,到了元代处于异族统治,封建社会处于下坡时期。当士人无能为力时,他们的意识形态皆有所改变,减弱了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与压迫感,士人不再把自己的性情用于忧国忧民,及关心国家民族命运上来。摒弃功名利禄,思想上转向“无为、清虚、柔弱、任自然”的道家处世方式,推崇老子的“玄、无、柔、淡”的境界。在“南宗”派的画家中,大抵皆隐士或具有隐士思想的文人,他们有着相同的审美情趣和基本风格。在他们的画中体现出一种“清淡平和”画风,全无政治目的和激愤之情,作画完全是为了自娱。到了元代,具有柔淡感呈阴柔美的王维画风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受到后人推崇,阳刚美让位于阴柔美,追求“曲柔、淡雅、多润、秀媚”的绘画风格,这些正是“南宗”画突出的特征。

从历代南宗画家中可以看出其性情与思想上相似地方,例如被称为“南宗”之祖的王维,半官半隐,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隐居辋川并与大批佛教徒来往,是一个隐士型思想的文人,他的画具有阴柔、淡雅“之美”。后来的“南宗”画家大抵类之。如五代南唐画家董源,在行将就木的南唐任后苑副使,当时无法有什么积极进取精神;巨然是地道出家人;北宋书画家米芾则是个玩世不恭,见石下拜的疯癫、爱洁成癖,对国家民族没有半点责任心,“元四家”皆隐士“南宗派”骨干倪瓒处于异族统治的元代,怀着一种复杂的不可各状的性情,画虽简,无一笔不繁,正是其复杂的性情的外状,正如他所说的:“作画不过逸笔草之,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聊写胸中之逸气耳”[4]155。董其昌本人“游戏禅说……高卧十八年”是一个典型的悠闲高卧之徒,他既没有国家民族的责任感,也没有时代风云的压迫感。他的画没有豪气,猛气,有的是平和温润之气,以“清淡”为宗,以“柔媚”为尚,并作为自己绘画追求的目标。

从内容上说:南宗派作品以抒发情绪和表达思想的笔墨情趣为主,流露出一种清淡、平和、萧疏宁静的韵致。从思想上论,大抵皆隐士或具有隐士思想的文人,其画以自娱为目的。从表现技法上论,偏于阴柔性与多变而有弹性的线条,柔和的披麻皴,及虚松轻淡的笔调。

(二)在笔墨线条上表现形式不同

“南北宗论”更能突出“南宗”与“北宗”的特征,在笔墨线条表现上,主要以“淡柔”与“刚硬”来区分“南宗”与“北宗”[1]422。

通过“南宗”画家的作品可以看出,“南宗”派所持审美观也不谋而合,反映在他们作品的笔墨情趣也是那么一致。在“南宗”一派的画上找不到刚劲的线条,寻不到磅薄的气势,甚至没有浓重的笔墨,流露出的是一种清淡平和,萧疏宁静的韵致。“南北宗论”的作者董其昌极力推崇“南宗画”。因他欣赏笔墨线条趣味是偏向于阴柔性的以清淡为宗,柔媚为尚,追求一种柔曲的,清淡的,园而转的线条。这需要画家有心平气和、不急不燥,慢悠悠的心境才能画出那隐士般的线条,稍有激情波动,就将产生变化。

正如“南宗”之祖王维的画,用淡墨渲染,能峰峦两面起,分出山的阴阳向背,并改变以前刚性线条的勾皴方法。从王维《雪溪图》中可以看出,几根柔软而富于变化的线条,勾出大概形体,其余皆用淡墨渲染和“破墨”方法,他的画也是缺少关仝那样苍健的风骨,给人以阴柔的美感,而乏于阳刚之感。“南宗”的骨干画家米蒂的画以温润淡雅的墨水点成,一片云山绝无刚性的线条,被称为“墨戏”之作,阴柔极致,韵味最盛的作品。米痴后一人的倪瓒绘画,更是无一根刚劲线条,它是以极其松蓬柔弱而有弹性的线条笔笔写出,可谓萧散简远。给人以静柔,含蓄而无刻露和纵横习气。

与“南宗”不同的是“北宗”一派中,李思训的《明皇幸蜀图》等作品,大抵皆用挺劲的细匀无变化的线条勾勒,呈刚性而缺乏一定的“柔”。“北宗”代表人物马远、夏圭之画尤甚,如马远《踏歌图》夏圭《溪山清远图》其线条如折钢,皴如斧劈,赵伯驹《江山秋色图》等均是此类线条。“北宗”画的突出特征,线条全是刚性的,刚劲挺拨,宁断不弯而毫无柔性,这种挺拨的线条和坚硬的斧劈皴法,显示阳刚之美。

三、“南北宗论”绘画意义

(一)“南北宗”的绘画精神是时代脉膊的体现

产生“南宗”与“北宗”绘画风格的原因,恐怕不完全是画家有意追求,乃是时代脉搏和他们所受宗教哲学思想和画家个人性情所产生共鸣,而在笔下自然的流露,使绘画作品所体现出气息。艺术是时代的灵魂,是时代的折射镜,好的艺术作品都能呈现出时代气息,历代艺术皆证明这一问题。汉代深沉,艺术因之。“魏晋风度”乃为一时特色,其时人语言宽缓,艺术上也呈宽缓风度。唐人雄强博大,唐代是封建社会处于上升阶段,人们欣赏有力度感、雄壮的美,因而“天付劲毫”的吴道子作画立笔挥扫、势若风旋,他的画大气磅礴,具有阳刚之美,所以被当时人视为“画圣”,而具有柔淡感呈阴柔美的王维的画不被重视。五代处于动荡时期,荆浩、范宽、关仝的绘画便给人以雄强、浑厚、崇高的美感。北宋时,李成、范宽、郭熙的绘画,给人繁复、凝厚、雄强、磅礴气势的时代特点。南宋时,李唐、马远、夏圭处在南宋偏安,金兵压境时期,面对破壁山河,心中充填愤恨不平之气,表现在绘画中则是坚硬刚劲的线条,急烈的皴法。弩张之势,刚猛豪壮之气的南宋绘画表现风格特别突出。在南宋文学诗词里,有志之士更是“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壮怀激烈”[2]584。关心国家民族命运的文人士大夫在诗词中表现的是剑拔弩张之势,哪里还有什么柔弱之情?所以爱国主义的文学、艺术、绘画作品中刚猛豪壮之气在南宋特别突出。如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沙场点兵”[2]267,陆游的“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2]226。皆慷慨淋漓,气势豪纵,骨干磊落,而不作妖言媚语。在艺术风格上,论崇尚功力,着重刻画的大幅作品少,多是描写残山剩水。构图多属残山剩水的“半边”“一角”,在他们笔下的线条,皴法,皆刚劲坚硬。或如梁楷大泼墨一路的不可一世的豪气,猛雨飘风,气势逼人,反映在绘画作品上则如南宋画家李唐、马远、夏圭的画中之线条刚劲坚硬,宁断不曲。从内容上论,北宗画家李唐的《采薇图》、《晋文公复图》,马远的《踏歌图》皆有时代的政治意味。元人松散,清闲悠淡,艺术也正相同,明清已处封建社会末年,如人之老年,喜静、柔、艺术亦然,以上文字艺术绘画作品正是时代的折射镜,是时代精神的需要与结果。

所以,“北宗”的绘画以南宋李唐,马远,夏圭的成就最高,因为他们的作品出自他们的真性情,他们的性情又是整个时代精神的“一曲”,也就是说他们的绘画精神中跃动着时代精神的脉博,这就是孙过庭所说的“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3]29

(二)“南北宗论”对后世影响

董其昌提出“南北宗论”,以柔和的拨麻皴,虚松、轻淡的笔调去表现一种潇洒,温润、平和、含蓄、秀逸的气氛,反对刚性的线条、浓重的笔墨和激烈的大斧劈皴,尤其反对“刻露”线条。连北宋山水画那样浑厚刚劲的风格,也认为应该加以改造。王原祁即说道:“代浑厚为潇洒,变刚劲为柔和”[1]549。以元四家的画为楷模,以元画为体为正宗,否则即视为恶习,野狐禅。实际上就是号召画家以“柔淡”为尚,以“南宗”画为榜样并加以宣杨。董其昌本人的画更以清淡为宗,柔媚为尚,并正面赞扬以作为追求目标,他的画即没有浓重的墨,也没有刚劲挺拨的线条。其源自于传统中国审美观,讲求静穆作风和宽宏的气度,讲求儒家的“文质彬彬”和道家“外柔内刚”的“静美”。明末文人一致认定下的诗文书画的标准,以柔为尚,以静为美,诗崇陶渊明,画自苏东坡,从倪云林至董其昌及“清初四王”文人画家们一代胜一代追崇“柔静”的画风,乃至推崇备至。

“南宗”画家自王维、董巨、二米、元四家,皆是以柔弱的线条为之。沈周是文征明的老师,其画生气过于文微明,而地位似乎略逊于文征明,人称其“文沈”。就是因为文征明的画柔且静,文气略胜于沈,至董其昌正面追求“柔、媚、古、雅、秀、润”其效果就是静美,他的画乃是“静美型“的顶点,再向前,柔的发展是弱,静的发展是死。他的继承者——“清初四王”的画就是证明,明代画家对“柔”已习惯了,清代画家在理论上又特别强调“静”。笪重光在《画筌》有云:“山川之气本静,笔躁动而静气不生,林泉之姿本幽,墨粗疏则幽姿顿减”[1]534。王石谷,恽寿平等人又说道“画至神妙处,必有静气,益扫尽纵横余习……画至于静柔其登峰矣乎”[1]534。崇尚柔静,至明清两代到达顶点,董其昌的传承派“清初四王”的画皆萎靡,实则是他们忌讳刚猛之气的结果。这正是明清的时代精神进而成为明清士人们的集体意识,士人们的意识又加速了明清社会由柔变弱,由静至死,封建社会不久便奄奄一息了。

董其昌的“南北宗论”以禅论画,是继宋代苏轼的“文人画论”之后,使中国画雄伟浑厚,气势刚猛的作品减少,多数转向“萧条淡泊”“平淡天真”之作。董其昌“南北宗论”是在宋代文人画论的基础上,不但加强了“平淡”,又进一步明确地反对“刚硬”,致使中国画走向“曲软”和“阴柔”,并成为中国画的主流。“清初四王”一系在中国画上“软、甜、俗、赖”一片萎靡,而且势力特别强大,这乃是其“南北宗论”的负面影响也。

[1]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2]胡云翼.宋词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3]孙过庭.谱[M].天津:天津市古籍书店影印,1990.

[4]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Analyzing the Spirit of Painting Dong QiChang’s South-North Faction

CHEN Jian-xin
(Art Department of Hezhou University,Hezhou Guangxi 542800)

South-North Faction is the most impact work,which based on the painting theory,it was written by DongQiChang,who was Ming Dynasty painting theorist and painter.It is a Chinese painting theory work which was debated a lot by future generations.Don gQiChang found there are two difference guiding ideology and artistic styl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ainting,so he raised“South-North Faction”of Chinese painting.He thought“South Faction”painting is“insight”;“North Faction”painting is“Getting step by step”.In painting theory,on the one hand,he praised highly the painting spirit“elegant,simple and light,varied ink”of South Faction,on the other hand,he purposely belittled the strong line,rapid technique of painting and be resentful.South-North Faction is a product of the trend of the times art,the far-reaching influence of future generations.

South-North Faction;South Faction;North Faction;the Painting Spirit

J20-02

A

1673-8861(2011)01-0092-04

2010-06-20

陈建新(1963-),男,广西贺州市人,贺州学院艺术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族群建筑艺术。

[摘 要]南北宗论;南宗;北宗;绘画精神

猜你喜欢

南宗董其昌南北
游走南北 蕴含古今
董其昌作品欣赏
20世纪以来讨论中的“南宗”
试论董其昌早期绘画的“不和谐”感
董其昌行书《宋人词册》空灵疏淡之美
董其昌数字人文项目的探索与实践
南宗余脉——苏州博物馆藏清初正统画派四王吴恽及其传人山水画展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衢州风物志
云南报销案与晚清同光之际的南北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