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11-08-15臧加伦陈忠华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1年6期
关键词:饮水供水水利

臧加伦,陈忠华

(嫩江县水务局,黑龙江嫩江 161400)

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臧加伦,陈忠华

(嫩江县水务局,黑龙江嫩江 161400)

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机遇,结合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分析农村饮水安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作用,提出了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具体对策。

新农村建设;饮水安全;必要性;可行性;对策

0 引言

2005年12月,中央下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2006年2月8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是我们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担负和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中央以“一号文件”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具体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我国当前的一个基本国情。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只有实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加快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我们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10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大部分地区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不通公路、群众看不起病、喝不上干净水、农民子女上不起学。这种状况如果不能有效扭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因此,我们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

1 饮水安全的重要意义

新农村建设,水利是基础,是新农村建设的必备条件。村容整治离不开清洁水源,生活富裕离不开饮水安全,改变生态环境离不开水资源的科学配置。在新的时期,要对农村水利重新认识,重新思考,充分发挥水利在促进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水利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农业的命脉,在新农村建设中肩负着重要的职责。农村水利是指为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和农村水土环境服务的水利措施。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水利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承担着愈来愈多的任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既对农村水利提出了许多新的任务和更高要求,也给农村水利自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抓好农村饮水安全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饮水安全保障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批示,“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要想办法解决群众的饮水问题”。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

由于我省是全国饮用高氟水、高锰水、苦咸水的重点省份之一,加之地理和经济条件独特,水质污染、采煤漏水和季节性缺水、工程建设标准低、工程老化、供水量不足等问题还十分严重,农村饮水安全依然面临严峻形势和挑战。农村饮水安全《“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要着力加强农民最急需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在巩固人畜饮水解困成果基础上,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优先解决高氟、高砷、苦咸、污染水及血吸虫病区的饮水安全问题。我省计划“十一五”期末,自来水普及率由34%提高到60%以上,基本实现饮水安全。加强饮水工程管理,延长工程使用年限,提高工程使用效率。搞好水环境治理,新建饮水工程的饮用水水质普遍达到国家标准。农村饮水条件的改善不仅使当地群众的饮水困难问题得以解决,饮水安全得到保障,还极大地改善了受益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农户可以通过集约的园地种植业获取较原有种植业高得多的收入,从而抛弃了千百年来沿袭的广种薄收的耕作模式,这对于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提高农民收入都具有重要意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节省运水的劳力、畜力、机械和相应燃料、材料等费用,改善水质,减少疾病,可节省医疗、保健费用,增加畜产品,发展庭院经济,使农民发展生产,生活富裕。村民房前屋后栽树种花,美化环境,使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推进新农村建设

2.1 保障饮水安全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2.1.1 必要性和紧迫性

由于水源被污染、水质超标、直接饮用细菌学指标超标严重和未经处理的Ⅳ类及超Ⅳ类地表水,有些地区的水源水量得不到保证,这些问题已直接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有了发展,居住、电力、交通等条件已逐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目前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还停留在较低水平,明显滞后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饮水不安全已成为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制约因素,成为群众最关心、最紧要、最迫切的问题。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具有明显的公益性,解决农机饮水安全问题,建设保障农户基本生存和农民身体健康的饮水安全工程是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政府的职责。农村饮水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相对较高,农民的负担能力有限,需要政府公共财政给予强有力的扶持。由此可见,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非常必要,应尽快列入党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2.1.2 可行性和有利条件

经过近30 a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国2006年的GDP达到2.70万亿美元左右,经济总量不断上升。经济结构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份额正在下降,我国城镇化率不断上升。一些经济指标表明,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不仅客观上有需要,并且也初步具备了现实的可能性,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结构性调整,对农村发展给予重点倾斜。

近年来,各地一直将解决农村饮水问题列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为农民办十件实事”之中,在农村饮水工作的实践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在建设、管理等方面为进一步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创造了条件。经过几年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适合不同地区、不同水源条件的集中式、分散式供水工程技术模式,为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资金方面,在中央和省、市财政的支持下,加上受益群众积极投资投工,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是有可能的。在工程建设管理和经营方面,已制定一系列管理办法和制度,对今后做好建设项目的管理和已建工程的管理将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2.2 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对策

2.2.1 以人为本,科学规划

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是做好今后工作的基础。饮水工程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的整个环节,不仅要对水源供水保证程度进行充分论证,而且要结合供水区域的环境特点、产业结构和用水现状,用发展的眼光对工程作出评估。无论工程大小,都要按照总体规划来进行,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的审批和验收制度。

2.2.2 多方筹资,保障投入

资金投入是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关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单位供水能力投资数额和运行成本相对较高,农民的负担能力有限,需要政府公共财政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对饮水工程建设和运行中的用地、用电、税费等,应向政府和有关部门申请减税、留利等政策优惠。饮水安全工程点多面广,单靠国家的有限资金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资金筹措上,要从推行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改革入手,在产权流动、结构多元的基础上拓宽筹资、融资渠道,要积极发展股份合作、联合办水;大户带头、民营办水;拍卖转让,滚动办水;租赁承包,以水养水;代款融资,举债办水等5种融资办水方式,使饮水工程在产权明晰,责权利一致的前提下保证足够的投入,得到良好的运行。

2.2.3 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

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相关法规的要求,防治并重,综合治理。水源地保证要与水质处理相结合,特别要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严格监控化肥、农药的使用,水源地附近要禁止发展高污染工业,防止和逐步减轻对农村饮用水源的污染,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和供水工程管理范围,制定保护办法,特别是加强对水源地周边设备排污口的管理,限制和禁止有害化肥、农药的使用,杜绝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和人为破坏。县水务部门与卫生部门加强信息沟通与工作配合。以县疾控中心为依托,建立和完善水质监测中心,加强水源、出厂水和管网末梢的水质检验和监测。

2.2.4 建立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

农村供水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群众的生活质量,与社会的稳定也有一定的关系,建立并完善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十分重要。对联片集中供水工程,应建立产权归属明确、管理主体到位、责权利相统一、有利于工程可持续利用的企业化运营机制。政府要加强对供水企业的管理,管理部门除直接管理供水企业的水务部门,还有卫生、环保、物价、税务、土地、司法等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对企业进行协调、监督和行业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农村供水发展战略方针和产业政策,会同物价等部门积极推行农村供水价格政策,组织实施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管理,推动技术进步,筹措资金等等。县、镇两级组建由供水企业(单位)自愿参加的供水协会。供水协会以服务为宗旨,指导会员单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总结推广管理经验,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等。供水企业要做好对外服务,服务的内容包括水质、水压、管网抢修、投诉处理等,只要与用户有关系的,都是对外服务的内容。其中良好的水质是对用户最基本最重要的关怀,生活饮水水质是对用户最基本最重要的关怀,生活饮用水水质必须确保居民饮用安全,通过技术与管理的手段,提高水质,确保饮用安全,是供水优质服务的基础和重要保证。

[1]李仰斌,冯广志,赵竞成.农村水利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作用与主要任务.农村水利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C].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20-21.

[2]李远华,赵竞成.“十一五”农村水利发展重点任务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4(11):7-10.

[3]水利部.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摘要)[J].中国水利,2007(10):1-3.

X954

B

1007-7596(2011)06-0218-02

2011-03-03

臧加伦(1971-),男,黑龙江嫩江人,工程师;陈忠华(1971-),男,黑龙江嫩江人,工程师。

猜你喜欢

饮水供水水利
简易饮水鸟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分区分压供水在雕鹗水厂供水中的应用
饮水
供水产销差的组成与管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