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受美学视角下中国古典诗歌模糊美英译之探究

2011-08-15袁贝贝张慧琴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3期
关键词:模糊性原诗译文

袁贝贝,张慧琴

(中北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接受美学视角下中国古典诗歌模糊美英译之探究

袁贝贝,张慧琴

(中北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运用接受美学基本原理,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模糊性进行审美分析,提出了英译中国古典诗歌的模糊美应遵循审美对等的原则,并通过运用词汇转义、语域对等、最佳协调的策略,对汉诗英译过程中更为理想地再现原文的美学要素进行了探讨。

接受美学;模糊性;中国古典诗歌;翻译

诗歌翻译与模糊性有着紧密联系,译诗过程处处渗透着模糊性,译者要尽可能地把握原诗精髓,使译语读者获得和源语读者相同的审美体验。本文以接受美学理论为基础,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模糊性特征及其英译过程中翻译策略的选择展开探讨。

一、接受美学理论之于诗歌翻译

在接受美学看来,只有经过读者阅读的文学作品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即作品的意义来源于两方面:一是文本本身,二是读者的赋予。文学作品本身是包含着思想感情的形象体系,是一种具有内在生命和活力的“召唤性结构”(Appealing Structure)。它具有许多的“不确定性”(Indeterminacy),即意义未定点和“空白”(Gap)。“文本的意义依赖于读者的创造性并且要靠其想象去填补文本中的所谓空白,也就是说,在一个文本中存在着悬而未决或尚未提到的东西需要填补。”[1]这些意义未定点和空白构成了文学作品的模糊性,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有了更多的遐想空间,尽可能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进行审美再创造,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结构即“期待视野”(Horizon of Expectation)进行思考,对语句的接续、情节的展开、意义的呈现不断作出期待、预测和判断。读者对“不确定的点”的理解过程,就是将文本结构进行“具体化”,赋予其现实生命,从而使之成为具有一定意义的“作品”的过程。接受美学充分肯定读者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

诗歌的翻译是一种文学再创活动。中国古典诗歌讲求“神韵”“意境”,常常借物言志、借景抒情、言在此而意在彼,诗歌中的意义未定点和意义空白正是构成诗歌作品的内在精髓和无限生命力之所在,其内涵和意境的不确定性或亦此亦彼性赋予了诗歌语言的模糊性,因此,在诗歌中如何再现其模糊美成为译者的难题之一。接受美学认为,翻译过程中译者关注的中心不应仅局限于原文文本,而应更多关注译文读者,在译作中留下“未定点”,去召唤读者根据自己的认知期望去想象,去补充,从而体会诗中的韵味和意境,进而获得审美的享受。综上所述,对诗歌的模糊特质进行赏析,并对如何运用科学可行的翻译策略在译文中再现诗歌的模糊特质,使译文读者最大限度感受原诗的模糊美便是本文探索的主题所在。

二、中国古典诗歌模糊性特征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一种客观属性。其内涵较精确语言有更多暗示性、蕴含性、妥贴性、独创性、简洁性、音乐性等特点,因而有更高的审美价值[2]。诗歌的语言极具模糊性,它是文学作品中最唯美、最简洁凝练、最精粹,同时有着无限丰富的美学追求和艺术蕴涵的文学体裁。诗歌中,模糊词语、比喻、夸张等模糊修辞语言和叠加现象的使用随处可见。巧妙运用构成诗歌特色的美学表象要素(如语义)及表现诗歌气质的非表象要素(如意象、意境、神韵等),可彰显诗歌的模糊性。

1.语义模糊

在诗歌翻译中,词汇是构成诗歌的物质材料,是作者借以传达文学形象的物质手段,由于词汇的泛指性、复杂性、集合性、重叠性等特征造成了语义的不确定或者模糊不清,即语义模糊。诗歌的语义界限模糊,蕴含着丰富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比如在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诗中用了两个模糊词语:“红”“绿”,何为“红”?何为“绿”?“肥”“瘦”又分别指什么?诗词中极富表现力的模糊语言给人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读者会根据自身的知识体系、阅历和审美经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意象模糊

诗歌中的意象模糊通常是指作者通过抽象的语言对意象进行描述,由读者透过自己的“期待视野”对意象进行品味,从而产生美的体验和享受。中国古典美学认为,“意象”是“情”“景”相互交融的产物。“意”只有通过读者的审美体验才能产生诗歌中所包含的意蕴,才能使“象”的呈现显得有意义。意象模糊在《天净沙·秋思》中尤显突出,前三句九个名词短语列举了九种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意象虽简单却不失含蓄,给人留有遐想的空间,充满了无限的“不确定点”和“空白”。汉语重意合,其语言的含蓄性决定了意象的言外之意,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使整首小令弥漫着凄清、苍凉而令人心碎的气息,天涯孤客浪迹四方的落魄、感伤、孤独的情绪通过这些意象表露无疑。

3.意境模糊

简而言之,意境就是一种以意蕴、情趣取胜的情景交融的意象。汉语属于语义型语言,在哲学和美学传统影响下,形成了以诗歌为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注重内在关系、隐含关系、模糊关系的审美载体,其蕴含着一种藏而不露,似是而非的情感,言有尽而意无穷,让读者在模糊的意境中根据自身的审美经验去遐想,去意会那不可言传的美感。“意境创造的极致就是创造含蓄美、朦胧美,也就是模糊美”[3]。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孤帆”“碧空”“长江”三个简单意象相互衬托,描写了白帆消失,诗人久久伫立江边,翘首远望,望到的只有不尽的长江滚滚流向天际。表面是在写景,实际句句都在抒情,融情于景,栩栩如生地刻画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其意境之广阔,引发读者无尽的审美想象,形成了诗歌隽永的意境美。

三、中国古典诗歌模糊性之对等英译

通过对诗歌语言模糊性特征的分析,不难看出诗歌的模糊性是构成诗歌美学要素的重要标志之一。诗歌翻译是一种美感再创造的过程,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恰当地运用译入语语言艺术形式,尽可能地保留原诗的模糊信息,再现其意蕴丰富的美学特色。

1.巧用转义——逸出语义美

现代英语词汇学认为,词汇意义,广义上说,可以分两类:本义(Denotation)和转义(Connotation)。《美国传统词典》对Denotation释义如下:the most specific or direct meaning of word,in contrast to its figurative or associated meaning.(一个词最特定的或最直接的意义,与它的比喻义或者联想意相对。)释义中传达了一个重要信息,即转义又可进一步分为比喻义和联想义。Mac Cormac认为,所有成功的转义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言外之力”(illocutionary force)。这与诗歌的语义模糊所蕴含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不谋而合,它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在古诗英译中,巧妙运用词汇的转义,可以保留原诗的模糊美感。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整首诗描写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羞涩、迷茫、眷恋、忐忑不安之情。谐音字“晴”暗指感情的“情”。赵甄陶先生将其译为“It isn’t warm,but warm yet,I dare say”,单是对于“晴”与“情”两字的处理而言,“warm”一词既与晴朗有关,又可以联想成为人间温情,“warm”的言外之意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遐想,通过运用转义保留了原诗的模糊美感。

2.语域对等——延续意象美

汉语长于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诗歌中的意象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体验的结晶和思想情感的载体。对于译者来讲,“善于辨认语域标志在翻译实践中甚为重要。翻译的过程无非就是一个分析原文语域,在译入语中寻找对等语域,最后将这种语域适当表达出来的过程。”[4]英语词性灵活多变,内涵丰富且不乏模糊,在诗歌英译中,要求译者理解并掌握这一特性,同时结合自身的审美经验与审美意识去感受、模拟、再创与原作意图相对等的语言,保留原诗的意象,延续原诗的意象模糊所创造的美学效果。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许渊冲先生将其译为“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译文中没有精确译出两个模糊性意象“千山”“万径”中无飞鸟、无行人的空寂,而是在译入语中选择了语域对等的“no bird”“no man”两组模糊词,强有力地将寂静空无的环境描写到了极致,使译文读者可以感受到静远、空旷、明净的意象,延续了原诗的模糊意象美。又如在李商隐的《锦瑟》一诗中“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翁显良先生将其译为“Dark green sea,tears,pearls,moonlightstreaming,Sunny blue jade field,warm haze shimmering.”翁先生的译诗中不见一个结构性词语,streaming的逻辑主语可能不止moonlight一个,shimmering的逻辑主语也可能不只是warm haze,这种以隐译隐的方法,虽意义含晦不明,却能够使读者在诗句的引导下想象出那美妙的画面,让读者自己去体味之中的意蕴。

3.最佳协调——再现意境美

在文学翻译中,“协调”以适中与得当(即翻译的正确性和准确性)为核心精神,注重译者在理解和表达上把握分寸。分寸即无过无不及,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这无疑与中国古代哲学的中和思想一脉相承[5]。再现诗歌中的意境美要求译者充分发挥想象力,运用逻辑思维把握诗歌的模糊信息,运用形象思维感知诗歌潜在的意境,运用灵感思维再创和谐的语言形式,使译文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诗的神韵及艺术效果,使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与原诗作者写作意图达到最大限度的协调。如“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全诗内容简洁却不失含蓄。S.Obata先生将后两句译为“I raised my head and looked out on the mountain moon,I bowed my head and thought of my faroff home.”从“举头”到“低头”分别被译为“raised”与“bowed”,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勾勒出一幅生活形象的月夜思想图。译文“mountain moon”顺畅地与下文的“my far-off home”衔接,将远客思乡之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意味深长且耐人寻味。和谐顺畅的语言形式保留了原诗的神韵,再现了原诗的意境美。又如“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中“白发”的长度的模糊和愁绪度量的模糊都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吕叔湘先生将其译为“My whitening hair would make a long long rope,Yet could not fathom all my depth of woe.”吕先生将“三千丈”的白发和诗人无限的愁绪协调地译为“a long long rope”和“all my depth of woe”,顿时,诗人弥漫的愁思被渲染得更加强烈,原诗的意境美再现无疑。

综上所述,诗歌作为文学作品中极富模糊特质的审美载体,它的模糊美来源于诗歌语言的意义未定点和意义空白,这使得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期望视野”去理解、去阐释、去创造诗歌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诗歌翻译既是语言的审美活动,又是语言的创造活动。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积极调动其主观能动性,结合自身的审美感知和审美意识,运用发散性的思维,尽可能地把原诗的精髓、神韵及艺术效果赋予译作,使译文读者的期望视野与原诗作者的创作意图达成审美共识,再现中国古典诗歌“神形”兼备的意蕴美。

[1] 朱立元,张德兴.西方美学通史:第七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125.

[2] 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248.

[3] 孙迎春.意境:译法探索[J].中国翻译,2002(5):74.

[4] 郭著章,李庆生.英汉互译实用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275-276.

[5] 张慧琴.翻译协调理论研究[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25-26.

Fuzzy Beauty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rom Perspective of Reception Theory

YUAN Beibei,ZHAN G Huiqin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Taiyuan 030051,China)

The fuzzy beauty in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is analyzed from the theory of reception aesthetic.It puts forward that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ics fuzzy beauty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aesthetic equivalence.By using the connotation,register equivalence and best coordination strategies,how to reproduce the aesthetics factors in translating Chinese poetry into English is discussed.

reception aesthetics;fuzzy beauty;classical Chinese poetry;translation

H 059

A

1008-9225(2011)03-0098-03

2010-12-28

袁贝贝(1985-),女,山西临汾人,中北大学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田懋秀】

猜你喜欢

模糊性原诗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峨眉山月歌
我国传统色名的模糊性
译文摘要
《刑法修正案(十)》中“公共场合”的教义学理解——兼论刑事立法语言的统一性和模糊性
改诗为文三步走
I Like Thinking
法律英语中形容词搭配及其模糊性探讨——基于USC语料库的reasonable个案研究
从语义模糊性看日语委婉表达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