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外部环境的供排水价格策略

2011-08-15田晓静高金超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1年6期
关键词:水价设施价格

田晓静,高金超

(大庆地区防洪工程管理处,黑龙江大庆163311)

1 价格政策是重中之重

无论是简单再生产还是扩大再生产,价格政策与供排水成本都要如影随行,紧跟生产,补偿成本,保证供排水安全和饮水健康,而不是远离成本。价格政策的科学化,要靠成本审核的科学化和定价机制的完善化,还必须有执政为民精神的落实。

政府价格管理部门必须做出的3个选择:①供排水成本要么由全体水用户承担,要么全体纳税人承担。②同城同价格与系统定价。③生产管理体制改革与水价拆分。

1.1 成本是客观存在的

关于成本,是多少就是多少,在哪里摆着,即使你装做看不见,它也还是在哪里摆着。

水价如果是“本+利”,全体水用户承担了成本,就必须尊重了事实,还事物的本来面目。这样做的唯一困难是某些领导人的思维模式难以突破,进而产生了故意掩盖事实真相、歪曲事物面目的现象。

1.2 成本补贴问题

如果价格小于成本,不足部分则必须由公共财政承担,也就是全体纳税人承担。补贴渠道必须畅通,如果财政跟的不及时,则是不尊重事实,在公众利益,饮水健康的大事上无所作为,或者缺少看清事物本质的能力。供排水企业只能勒裤腰带,勒了再勒,直到饮水、排水安全出问题。价格、财政是两个部门,更常见的机制是互相把责任交给对方,推来转去,没完没了,社会管理成本高就是这么高的。

1.3 比价关系问题

不同用户的比价关系,说白了是“价格歧视”。其利与弊,根据每个城市不同特点,不能同一而论,但是它体现着政府管理艺术,表达政府的倾向,实现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或者说成本的再摊销。唯一的问题是,如果一个城市区域性用水结构差异很大时,这时的分配艺术就不那么简单了。

1.4 同城同价与系统定价

1)凡不是一家独揽的城市供排水生产体制,此问题一定存在,必须面对。一个城市所有水用户执行统一的供排水价格,看起来科学、合理、简单,其实不然,掩盖了重大问题。如果一个城市多企业或者说多系统供排水,比如水源、水厂、管网、用户自成系统的多个系统,每个系统的成本无论如何也不会一样,因为规模、远近、布局、结构、资产来源的多样化,不可能一样,同城同价原则面临尴尬境地。

2)同一个价格必然使系统间出现贫富不均、好坏不一的现象。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同城同价不同质。同城不同价,居民会有异议;质量不同,也会有异议,只是一个表面,一个内在。看似合理,其实最不合理。维持全市供排水水质、服务的均一品质是政府的责任,否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歧视。

科学的则是按系统定价,然后系统间进行补偿,价格相对高的系统对价格相对低的系统予以补偿。

1.5 水价拆分问题

如果一个系统内还分若干环节,则还要进行水价拆分,分配到每个具体环节,如果不拆分,管理体制则必须改革,实现系统化的生产经营管理体制。

关于水价是如此的复杂,我们的物价主管部门能否理解实际存在的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是其一,能否具有科学务实的价格管理思想是其二,能否具有创新负责的态度是其三,所以,供排水企业的经营状态改变可见是有难度的。

2 财政补贴要有政策支持

城市供排水价格管理水平如果不能适应现实的生产管理体制,而体制的改革又是长期任务,财政补贴就必然发生。动用财政政策解决价格问题,不仅资金效率低,还会使价格问题复杂化。供排水企业都想要政策,而不想要补贴,因为政策难要,补贴更难要,补贴需要天天要,政策则能维持一段时间。

财政补贴必须制度化,不能随意补、随性补、随便补,或干脆不补。一个企业的经营情况在那里摆着,审计后,该补就要补,补要公开补,补就要一视同仁,不补要说明理由,企业才有努力的方向。

3 供排水设施改造投资要有可持续性

供排水设施规模庞大,陆续建设,陆续老化,按照国家《管网漏失控制与评定标准》,供排水企业每年必须进行一定比例的设施更新改造投资,以保证漏失率维持在合理的水平,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站在企业的角度看是在设施维护投入与水量损失之间找一个经济平衡点。

供排水企业的固定资产更新,无法从正常的生产利润中得到解决,只能是财政投入,这是另外一种成本摊销。如果摊到水价中,是科学的,但是水价会很高。这种成本摊销的方式或许是公共财政最合理的支出。

问题是设施改造投入需要常态化,因为设施老化只与时间有关系,而改造投资不仅要与时间有关系,还要与固定资产规模的增加有关系,应该是逐年增多的。建立常态化的供排水设施更新改造投资机制,使供排水设施处于动态、良性更新的状态,而不是僵化维持,到不得不投时再投资,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供排水服务质量的下降,以达到节水、提高水质、提高供排水安全的目的。

4 管理手段要专业

用户管理专业化分两个层次:①系统化才能实现专业化,政企要合力推进系统化,使转供排水、二次供排水单位越来越少,解决小而多、多且乱的问题。②用户是需要管理的,比如合同化销售、流程标准化、信息公开化、服务标准化,使用户不断接受供排水企业标准化的服务,得到社会认可和支持,因为供排水行业不能向开商店一样,花样翻新,个性化。供排水服务是标准的公用服务。

[1]中国城市供水协会.城市供水行业201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0):1.

[2]伊学农,等.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设计优化与运行管理.北京:化学戒严出版社,2007(1):1.

猜你喜欢

水价设施价格
民生设施非“摆设”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影子价格模型在水价分析推算中的应用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调水系统工程水价计算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价格
价格
价格
西北干旱地区农业水价分担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