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水利建设“十二五”规划编制思路

2011-08-15安清平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1年6期
关键词:十二五黑龙江省基础设施

安清平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哈尔滨150080)

0 前言

黑龙江省水利建设“十二五”规划的编制是依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已有的水利规划,根据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统筹考虑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八大经济区”发展战略对水利的需要,明确了黑龙江省水利建设“十二五”规划的总体思路、目标和任务,规划将紧紧围绕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农村水利能力建设、防洪减灾能力建设、水资源配置等骨干工程建设,以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修复等工程建设为重点,以全面提高水利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和保障能力为立足点,通过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村水利、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着力提高水旱灾害综合防御能力、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能力、水土资源保护能力、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保障全省粮食安全、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实施后,可以初步解决黑龙江省水利发展相对滞后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严重制约的瓶颈问题,将为“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持,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和保障黑龙江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1]。

1 黑龙江省概况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部,是纬度最高、经度最东的省份,全省土地总面积45.48万km2,有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绥芬河四大水系,有大兴凯湖、小兴凯湖、镜泊湖、连环湖和五大连池等湖泊,素有“大湿地”之称,森林面积2 006万hm2,森林覆盖率为45.2%,森林面积居全国首位。

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533 mm,年平均气温在 -5℃ ~5℃,最冷1月平均气温-31℃,极端最低气温可达-52.3℃,最热7月平均气温18℃ ~24℃,极端最高气温达41.6℃;全省无霜期100~140 d,年日照时数2 400~3 000 h时;多年平均封冻天数148 d,冬季冻土深度在1.9~2.5 m。

黑龙江省行政区划分为12个省辖市和1个行政公署,共有18个县级市和46个县。2010年末总人口3 831万人,城镇化率56%,有近50个民族。全省耕地集中分布在松嫩和三江两大平原,大部分耕地地势平坦、土质肥沃、集中连片,适于大面积机械化作业和规模经营,是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

黑龙江省水资源丰富,本地水资源总量810亿m3,人均拥有本地水资源量2 120 m3,与全国水平基本相当,是北方平均水平的2.5倍。此外,还有松花江、嫩江入省水资源量及黑龙江、乌苏里江和兴凯湖等丰富的国际界江界湖水资源量。

2 “十一五”水利发展成就显著

“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水利事业得到全面快速发展,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前所未有,主要体现在:水利建设投资倍增、水利建设成果丰硕、前期工作得到有力推进、防汛抗旱应对能力显著增强、水资源利用与管理收效明显、依法治水进一步强化、科教兴水实现新突破、水利改革不断深化,水利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在抗御水旱灾害、保护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粮食稳步增产、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用水需求、改善生态环境和治理水土流失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发展现代水利奠定了良好基础。

3 水利发展面临的形势

3.1 存在的问题

尽管“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的水利事业发展迅猛,但也存在问题,具体体现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标准低,不配套,老化失修,抗御水旱灾害能力不强;水资源调控能力不足,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防洪减灾体系不够完善,防洪工程基础设施薄弱,工程抗御洪水能力较低;水资源利用结构不合理,用水浪费严重;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多,水土流失、水污染及水生态环境退化等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水资源的优势和水利综合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3.2 面临的形势

3.2.1 战略地位高

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党和国家第一次在重要文件中全面深刻阐述水利在现代农业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中的重要地位,第一次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第一次鲜明提出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2]。

3.2.2 基础设施薄弱

主要体现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陈旧老化,中小河流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艰巨,工程性缺水亟待解决,防汛抗旱应急能力差,农村饮水困难等方面。

3.2.3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

为加强水利建设,黑龙江省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对黑龙江省未来5 a的水利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3]。

3.2.4 各级领导重视黑龙江的水利建设

自2009年起,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回良玉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吉炳轩、王宪魁、杜家毫、吕维峰等省委、省政府领导以及水利部部长陈雷等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黑龙江省的水利建设,分别对黑龙江省的水利建设提出了期望和要求。

4 水利发展总体思路

4.1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省委确定的“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任务,把水利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坚持科学治水、依法治水、和谐治水,突出加强对水利发展具有牵动作用、对现代农业发展具有支撑作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保障作用的水利大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切实加强水利管理,走出一条具有我省特色的水利现代化道路。

4.2 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惠及民生原则;坚持突出重点,推动全局原则;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原则;坚持节约保护,人水和谐原则;坚持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原则;坚持科技兴水、人才强水原则。

4.3 规划依据

主要包括现阶段国家、地方的政策和文件,国家及地方已完成的近期、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

4.4 发展目标

紧紧围绕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水利建设“十二五”规划总投资1 500亿元,建设防洪减灾、水资源保障、农村水利、水资源节约保护、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修复等五大类工程,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水利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全面提升防洪抗旱减灾和水资源供给能力,扭转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局面,基本满足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对水利的需求,支撑和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十二五”期间,新增旱涝保收田面积333.3万hm2(5 000万亩),到2015年全省灌溉面积达到6 667万hm2(1亿亩)[4]。

4.5 总体布局

紧紧围绕国家粮食基地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及“八大经济区”建设,针对黑龙江省东、中、西水利发展现状和特点,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重点,重点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利保障能力,形成与经济发展格局相协调的水利保障体系。

5 水利建设主要任务和内容

5.1 突出加强防洪薄弱环节建设

重点完成松花江、嫩江干流县、场堤防达标工程建设,加快实施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大中型涝区的治理,加强国境界河国土防护工程,推进主要支流治理工程建设,完成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大庆、伊春、牡丹江等6大重点城市防洪工程达标建设,基本完成我省178条有防洪任务的中小河流治理任务。加快推进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完成6座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完成规划内270座小(1)型、424座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完成23座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任务。加快胖头泡蓄滞洪区建设,加快实施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建设[5]。

5.2 大力发展农村水利建设

解决我省800万人的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完成19处大型灌区和172处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加快黑龙江省粮食生产能力建设29处大中型灌区工程、12处新增66.67万hm2粳稻基地建设灌区工程、9处旱涝保收田近期水利建设灌区工程和19处110座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建设。建设6个县的10座农村电气化县水电站工程和14座小水电以电代燃料工程[6-7]。

5.3 积极推进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

继续推进并完成引嫩扩建骨干一期工程建设,争取开工建设的大型水库7座,中型水库13座。开工建设9座水电站工程,加快建设6处城市供水工程[8-9]。

5.4 着力强化水资源高效利用与节约保护

着力强化农业节水、城镇和工业节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地下水保护与修复等水资源高效利用与节约保护工程建设。

5.5 继续开展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修复

继续加快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程建设和易灾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加快推进坡耕地的综合治理,继续推进保持林草、封育及治沟工程,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8 000 km2。

根据流域和区域水资源条件,通过合理确定水资源开发规模、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全面强化节水、治污和适度调水等措施,实施生态脆弱和污染严重河湖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完成扎龙湿地生态修复和连环湖滞洪供水工程,加快建设哈尔滨市松北灌排体系及水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等3个灌排体系及水生态环境建设工程[10]。

5.6 切实抓好行业能力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加强监测、科研、管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以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为重点,加快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水资源管理系统、水利数据中心、水利电子政务、水利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系统等工程建设,夯实行业发展基础。

6 结语

笔者作为黑龙江省水利建设“十二五”规划主要编写人之一,概要地总结了黑龙江省水利建设“十二五”规划的编制思路,规划中包含的投资规模、投资安排、规划效果分析、保障措施等章节内容在此省略。

[1]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Z].哈尔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2011:4-5,24-26.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Z].北京:中共中央国务院,2010:1-7.

[3]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z].哈尔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2011:1-19.

[4]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黑龙江省旱涝保收田近期水利建设规划[R].哈尔滨: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09:62-170.

[5]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松花江流域防洪规划[R].长春: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2007:69-121.

[6]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黑龙江省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R].哈尔滨: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08:78-79.

[7]黑龙江省水利厅.黑龙江省新增1000万亩粳稻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R].哈尔滨:黑龙江省水利厅,2010:70-88.

[8]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现代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水利建设规划[R].哈尔滨: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09:87-104.

[9]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三江平原水利综合规划[R].哈尔滨: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08:27-29.

[10]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松花江流域综合规划[R].长春: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2011:39-104.

猜你喜欢

十二五黑龙江省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