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长抑素抑制剂巯乙胺对反刍动物的影响

2011-08-15沈阳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高杨

河南科技 2011年4期
关键词:反刍动物生长抑素奶牛

沈阳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高杨

生长抑素抑制剂巯乙胺对反刍动物的影响

沈阳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高杨

半胱胺是辅酶A分子的组成部分,是动物体内的生物活性物质,在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等方面有很好的效果,且具有适用范围广、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等优点,可作为反刍动物一种较为理想的饲料添加剂应用于生产。

一、半胱胺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1.定义。半胱胺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因X线或其他放射能引起的放射病综合征,表现为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嗅觉及味觉障碍等。当机体应用本品后受到X线照射时,即产生大量的游离羟基(OH),从而出现抗氧化作用。此外,本品亦能与机体内某些酶相互作用,因而使之对放射能稳定,还能解除金属对细胞中酶系统活动的抑制,用于急性四乙基铅中毒,效果较好,能解除其症状(尤其是神经系统症状),但尿铅排泄则未见增加。

2. 半胱胺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12头泌乳奶牛,随机分2组,在两组奶牛精料中每天每头添加20 g与隔日添加40 g半胱胺添加剂,试验结果表明:

(1)隔日添加等量的半胱胺较每日添加提高奶牛产奶量4.25%,但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添加模式对奶牛采食量、饲料转化率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P>0.05);

(2)隔日添加可显著提高乳蛋白含量7.81% (P<0.05),但对其他乳成分没有显著影响。本实验结果表示隔日添加可提高血清胰岛素、血清尿素氮与总蛋白水平,降低血糖,显著提高乳蛋白,增加血清胰岛素水平。

3. 半胱胺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饲料中添加半胱胺可以提高日增重,使瘤胃微生物活动增强,还可以提高粗脂肪和粗蛋白的消化率。选择杂交公牛64头,随机分4组,添加量每头每天分别为5、10、20和0 g半胱胺,结果表明:

(1)添加20 g的试验组日增重达到1.217 kg。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添加20g的试验组的耗料/增重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

(2)添加20 g的试验组的粗蛋白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粗脂肪消化率则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消化率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3)治疗急性金属中毒(如四乙基铅中毒):静脉注射其盐酸盐0.2g,每日1~2次,症状改善后可逐渐减量;亦可加入5%~10%葡萄糖液中静滴。治疗慢性中毒:每次肌肉注射盐酸盐0.2g,每日1次,10~20日为1疗程。防治放射病:预防时,首次照射10~30分钟后, 静脉注射10%盐酸盐溶液1~2ml,必要时每隔5~7日进行重复注射,在1放射疗程中共注射4~7次。或口服其水杨酸盐,于照射前30~60分钟服0.2~0.3g。治疗时,每次服水杨酸盐0.2~0.3g,1日3次,5~7日为1疗程,必要时重复,但应用2~3日无效者停用。动物的生长激素(GH)是促进动物生长的最强有力的内分泌激素。GH受下丘脑分泌的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F)和生长抑素(SS)正负双重控制;人们认为,半胱胺的活性流基能化学修饰SS的二硫键,改变其分子结构和生理活性,从而降低SS水平,导致GH水平提高,促进动物生长;也有人认为,半胱胺能降低动物体内多巴胺的分解,促进下丘脑合成与分泌GH,也是促生长途径之一。

(4)添加20 g的试验组的血糖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添加20 g的血清尿素氮(BUN)值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生长抑素(SS)值为56. 03 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1. 46pg/mL(P<0.01);添加20 g的试验组的血清3-碘甲状腺原氨酸(T3)和甲状腺素(T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也高于对照组(P<0. 01),试验组的血清胰岛素(INS)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

4. 半胱胺对羊生产性能的影响。给空怀和妊娠山羊饲喂半胱胺后,乳腺组织DNA含量明显提高,RNA/DNA值显著下降。组织学观察表明,半胱胺可明显促进奶山羊乳腺发育和导管生长。半胱胺对乳腺发育的影响主要是促进了乳腺细胞的增殖,而GH水平升高可能是半胱胺促进奶山羊乳腺发育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二、使用半胱胺应注意的问题

1. 半胱胺的使用剂量。 半胱胺的使用效果存在剂量效应对应关系。目前牛羊生产上多采用间隔5~7 d在日粮中添加或口服100 mg/kg BW水平半胱胺,连续添加2~3周效果较好。半胱胺具有较强的毒性,由于其毒副作用使其在集约化畜牧生产中的应用受到限制,急需相继开展不同品种、不同生理阶段下低剂量连续饲喂适宜剂量及效果的研究,并制订出合理的应用标准或方法。

2. 半胱胺的使用时间。半胱胺产品一般不宜长期在饲料中添加,特别是大剂量使用时,目前添加方式多采用5~7天添加1次,连续使用2~3周就能明显改善畜禽的生产性能。而每次的有效添加量根据动物的种类、不同生长阶段、半胱胺产品的有效浓度、日采食量等方面确定,一般可连续使用2~3周,停止约2~3周后再使用。

3. 半胱胺的使用方式。口服或注射半胱胺效果较好,在饲料中以添加剂形式持续添加低剂量半胱胺也能取得良好效果,但目前尚无不同使用方式的比较研究。今后应对半胱胺的适宜使用方式进行系统研究,从而探索出效果明显、方便的使用方式,为其在生产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4. 半胱胺使用的安全性。研究发现,不同剂量的半胱胺对消化道黏膜的作用完全不同,低剂量的半胱胺对消化道具有保护作用,而高剂量的半胱胺则可导致消化道溃疡。同时研究还表明,饲喂半胱胺后,在体内SS免疫活性下降的同时,往往伴随体温下降,催乳素耗竭,多巴胺-β-羟化酶和肾上腺皮质11β-羟化酶被抑制,胃黏膜组织胺和组氨酸脱羧酶活性下降等现象,甚至诱发消化道溃疡。

猜你喜欢

反刍动物生长抑素奶牛
乍暖还寒时奶牛注意防冻伤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夏季奶牛如何预防热应激
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止血成功率的影响
系统基因组学解码反刍动物的演化
奶牛吃草
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预防及治疗策略
生长抑素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研究
降低反刍动物胃肠道甲烷排放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