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2011-08-15张晓娟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1年4期
关键词:坏账账款销售

张晓娟

(哈尔滨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处,哈尔滨 150006)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张晓娟

(哈尔滨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处,哈尔滨 150006)

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增加销售收入,开始利用商业信用进行赊销,应收账款余额也随之增加,坏账增加,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如何对应收账款进行科学管理,降低坏账,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其中也包括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费不能按合同要求按时付款或成为坏账。

应收账款;坏账;形成原因;管理措施;收账政策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原因,应向购货客户或接受劳务的客户收取的款项或代垫的运杂费等。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应收账款数额不断加大。合理的应收账款对于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提高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不善,造成很多的坏账,也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1 企业应收账款形成的主要原因

1.1 市场经济下买方市场的形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向社会提供的产品数量不断增多,导致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多数商品已经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在买方市场的条件下,企业不得不采取各种手段扩大销售,除了依靠商品的技术、品种、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外,企业的结算方式也是一种新的竞争手段。在这种情况下,信用交易开始成为潮流,而应收账款大量地出现在信用交易中。

1.2 企业管理不善,缺乏严格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

不少企业管理者普遍只重视销售而忽视包括应收账款在内的内部管理;而同时他们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无论是经验还是理论都十分缺乏。再加上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的责任部门划分不明确。例如:在一些企业里,营销部门工作重点是市场和销售,对销售回款则不重视。而财务部门对各客户的欠款信息不及时反馈,使销售回款指标没有真正落实到具体的部门,这样周而复始,应收账款数额也就居高不下,应收账款长期不能回收,形成坏账。

1.3 企业内部对销售人员业绩考核指标的欠妥,内部激励机制不健全

某些企业过度强调占有市场,提高市场份额,他们为了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往往只将工资报酬与销售任务挂钩,只要销售人员所开的货物销售发票多,那么他们的工作业绩就是佳的,月工资及奖金就很高,从不考虑调查购货方的偿债能力。因此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导致应收账款逐渐积累并且在短时间内大幅度上升。因而忽略了产生坏账的可能性,未将应收账款纳入考核体系。

1.4 企业经营者的经营思想观念落后

一些企业存在着一味抓生产、重产值、抓销售、重收入的观念,只是片面追求高收入、高利润,盲目赊销,而忽视了对资金的管理,使其不能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导致实销售,虚收入,高产值,低利润。

2 企业应收账款的现状

2.1 应收账款总额不断增加

据网上调查某些企业2005~2006年短短1 a中,应收账款总额不断攀升,增加了5 228亿元,增长了22.96%。由此可见,无论从绝对数还是从相对数,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外资企业,应收账款在企业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形势越来越严峻,严重影响着我国企业的快速、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必须对应收账款严加管理与控制,并制定有效的应收账款管理措施。

2.2 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过大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都在逐年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信用交易已经在我国逐步普及但信用交易下的回款期常常大幅超过企业制订的赊销期,使资金周转慢,使用效率低。这说明企业对应收账款缺乏必要的科学管理,尤其是在应收账款的分析和催收管理上。

2.3 逾期应收账款逐步增加,坏账准备的提取比例也随之增加

根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为50%以上,远远高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造成逾期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已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一大顽症。我国有些企业难以负担昂贵的收账费用,以致忽视应收账款的回收,造成坏账损失率一直居高不下。

一些企业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都由其自行根据情况确定,例如在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的上市公司中,对1~2 a内的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自5% ~10%不等;2~3 a内的计提比例15% ~30%不等;3 a以上的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自30%~80%不等。在这方面,一些水利水电设计单位与业主签订的工程项目设计费已出现多年,甚至10余年索要困难或者大大打折,甚至赖账,给设计单位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2.4 应收账款的管理模式比较滞后

从管理的部门来看,不管是销售部门,还是财务会计部门,没有具体的责任主体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负责。从赊销活动的业务流程看,企业仅仅注重交易后的应收账款追讨,而忽略交易前的客户审查和交易过程中的跟踪管理,其结果是事倍功半,不仅不能合理的控制应收账款的质量,而且花费了更大的成本,损失的更多。

3 应收账款的科学管理措施

3.1 强化应收账款日常管理的针对性措施

3.1.1 尽量减少使用应收账款的结算方式

一方面企业应尽量减少赊销,视客户的信誉度不同采取灵活的销售措施,如根据买方不同付款期限采取现金折扣、商业折扣、欠款收取利息的办法和提供担保、商品降价一次收款、使用承兑汇票、赊销期控制措施等。

3.1.2 正确衡量信用风险,制定完善的信用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要保护自身利益,企业必须制订切实可行的信用政策。一般来讲,宽松的信用政策在增加销售收入的同时会增加应收账款,而坏账损失、收账费用也会相应增多;严格的信用政策虽然不利于增加销售但是会减少应收账款,同时坏帐损失、收账费用也会相应地减少。

3.1.3 建立应收账款的管理责任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

1)企业销售部门要全面了解客户的资质、自信、资金和偿债能力等基本情况;负责管理企业与客户签订的合同、协议文本,建立客户档案资料,负责设立应收账款的台账,详细记录每一个客户应收账款的发生、增减变动、余额及应收账款期限等信息,跟踪并随时向企业反馈客户执行合同、协议的情况和客户的动态。

2)企业财务部门根据销售部门发生的经济事项严格审核相关的要件,及时进行财务处理和资金的明细核算;负责应收账款的核算和管理,设计客户明细账户,详细反映其增减变化和余额情况;定期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和账龄分析表,及时向企业领导和销售部门提供应收账款的余额和账龄等消息,为降低应收账款发生率提供优质的财务服务。

3)企业执法部门要检查客户履行合同、协议的情况,负责审查合同、协议的文本,提供法律咨询,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如客户已达到破产界限,则应及时向法院提起起诉,以其在破产清算时得到部分清偿。对逾期久追不回的欠款,及时提出建议和措施,采取法律手段积极追索债务。

3.1.4 制定合理的收账政策,以确保应收账款的回收

企业可根据所在行业的特点制定计划,每月把超过期限的应收账款列出明细,制成表格转给销售负责人,并提供相应的催款计划。

3.1.5 改善企业经营者的经营思想观念

企业经营者正确的经营指导思想应该是在追求最佳社会效益的同时追求经济效益尤其是利润的最大化。因此,企业应对销售人员实行全面考核,使应收账款的回收率成为销售业绩考核的一项指标,使销售的完成与收款和个人收益捆绑起来,与个人收入挂钩,增强销售人员的责任心,确保应收帐款的回收。

3.2 借鉴国际先进的应收账款管理措施

3.2.1 利用应收账款进行融资

应收账款融资是指商业银行与客户达成协议,购买客户一定时间内、一定额度的应收账款,在收取一定费用(贴现利息)的前提下,以此额度逐笔或一次性向客户进行的融资业务。应收账款融资分为无追索权的应收账款融资和有追索权的应收账款融资。

3.2.2 应收账款的证券化模式

应收账款的证券化是一种既能利用应收账款增加销售、增加效益,又能控制其成本的应收账款管理方式。

所谓资产证券化,是资产发起人将缺乏流动性但可预见未来现金流入的资产进行组合,构造和转变成资本市场可销售和流通的金融产品的过程。存量资产包装后转让于特定的中介机构(如特设信托机构等),由其向资本市场投资者发行资产支持证券以获取资金,用以购买所转让的资产,资产发起人即获得资金流入。因此,应收账款证券化不仅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应收账款管理方式,同时也提供了重要的企业融资方式。

3.2.3 应收账款创新管理模式——债股互转模式

所谓债股互转,是指企业为了强化应收账款的管理,通过契约的形式约定在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的企业偿付困难时,将本企业的债权转为股权,而在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的企业支付能力具备时,再将股权转回债权的一种应收账款管理新方式。对于缺少资金而发展有前景的客户,可采取以债股互转的方式进行合作经营。

债股互转模式的具体方法是赊销合同的附带期权。应收账款一般而言是由于企业的赊销行为所产生的,通过在赊销合同中增加附带条款,规定购货方所欠销货方的应收账款超过一定期限,销货方可以选择是否转为购货方的股权,拥有收益的分配权和产权转让的求偿权,合同还可以同时约定,在销货方行使权力将债权转为股权之后,当购货方的财务状况满足一定条件时,购货方也就是债务人有权选择是否赎回股份,从而实现债股互转。

这种形式的债股互转,一方面可以降低应收账款债权人的应收账款坏账率并可以约束应收账款债务人的行为,大大降低应收账款坏账损失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债务方原有股东在股价大幅上扬的情况下损失更多的收益分配,故而在实践中遭遇的阻力较小。

[1]李辉.出版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现状分析研究[J].科技与出版,2008(02).

[2]李清祖.强化企业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J].商业会计,2005(07).

[3]袁秀兰.当前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会计之友,2005(05).

[4]马程琳.谈当前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特区经济,2007(03).

F275

C

1007-7596(2011)04-0254-02

2011-04-12

张晓娟(197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高级会计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财务管理等工作。

猜你喜欢

坏账账款销售
我国银行应收账款管理研究——以A分行应收账款管理为例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应对民企应收账款上升
这四个字决定销售成败
给人带来快乐的袜子,一年销售1亿美金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问题探讨
扒一扒 P2P坏账率五大猫腻
巧用公式法计提坏账准备
销售数字
西班牙考虑建“坏账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