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农药研究所铸出小麦赤霉病防治利器——25%氰烯菌酯悬浮剂可使小麦增产10%以上

2011-08-15陈仕林

湖北植保 2011年2期
关键词:南京农业大学麦粒赤霉病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在南京举办了劲护牌25%氰烯菌酯悬浮剂应用技术研讨暨信息发布会。该悬浮剂近年来在各地小麦赤霉病防治实验中防效突出,对环境友好,可完全替代多菌灵防治小麦赤霉病。氰烯菌酯使用后可大为降低麦粒中的DON 毒素含量,小麦使用后显著增产10%以上。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周明国说,以往对小麦赤霉病危害的认识,仅局限在该病可大幅度降低小麦产量。最新研究表明,小麦赤霉病菌侵染麦粒后产生的毒素(DON 毒素)对人、畜健康影响极大,是世界公认的第三大致癌物质,国际社会对面粉中DON 毒素含量有严格的含量规定。据2006~2007 年连续两年检测,市场在售方便面、饼干、面包、蛋糕等绝大部分面粉制品DON毒素含量严重超标,其中部分产品根据国际相关标准尚达不到饲用标准。我国面粉中DON 毒素含量大幅度超标,已受到相关部门的密切关注。目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主流药剂多菌灵,因病菌抗药性日益增强,在部分地区已面临防治失败风险。多菌灵在控制赤霉病的同时,还会提升麦粒中 DON 毒素含量,加剧食品安全风险,应停止多菌灵在小麦赤霉病防治中的应用。周明国说,他在2010 年11月于上海召开的“第四届全国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风险评估与对策专家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曾以同样的理由建议在小麦赤霉病防治上停用多菌灵,获得与会领导专家认同。

据了解,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长后期重要病害,在小麦抽穗、扬花时期遭遇阴雨天气,该病即可能发生。小麦赤霉病因病菌可严重降低小麦产量,分泌 DON 毒素污染面粉,严重威胁食品安全,是世界范围内高故关注的一类病害。江苏省农药研究所研创的劲护牌25%氰烯菌酯悬浮剂的杀菌机理、作用方式有别于其他化学农药,尤其对小麦赤霉病、水稻恶苗病防效突出。

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四川、河南6 个小麦主产区省植保总站站长、药械科科长、南京农业大学、全国农垦系统、部分省区农科院的植保专家以及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

猜你喜欢

南京农业大学麦粒赤霉病
主编寄语
——庆祝南京农业大学建校120周年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数据库收录和获奖情况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获评“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小麦赤霉病研究进展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数据库收录和获奖情况
芮城县:科学预防小麦赤霉病
掉在石缝里的麦粒
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应用情况分析
从麦粒到面包
小麦赤霉病的控制处理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