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1-08-15

巢湖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辅导员政治思想

潘 坡

(巢湖学院中文系,安徽 巢湖 238000)

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潘 坡

(巢湖学院中文系,安徽 巢湖 238000)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然而在辅导员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客观和主观原因,导致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有效开展。高校应明确辅导员岗位职责、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完善辅导员培训机制,使辅导员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策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关系到目前高校的稳定,也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1]从规定中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很多辅导员来说却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1 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辅导员忙于事务性工作,无暇开展思政工作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要求,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然而随着近几年高校急剧扩招,学生数量猛增,高校辅导员编制却并没有相应增加,因此在很多高校,辅导员师生比远低于国家教育部标准,多数辅导员不得不超负荷工作。

此外,随着近几年社会大环境的发展变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有了许多新的动向。辅导员工作更加复杂,更加繁琐,需要辅导员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日常的事务性工作。同时,在一些高校,由于行政人员编制紧缺,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一些关系到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的部门未能充分履行其职责,只要是涉及到学生的工作都指派给辅导员“代劳”,把辅导员当成不折不扣的“办事员”。于是,辅导员只能整天忙忙碌碌的给行政部门“打工”,自己的本职工作反而时常无暇顾及,“种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一些辅导员戏称自己除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本上什么工作都做了。

1.2 辅导员任用制度不完善,影响思政工作开展

目前,在高校重教学重科研的大背景下,一些院校领导对辅导员工作认识不充分,觉得辅导员的职业门槛低,谁都可以胜任,因此在聘用辅导员的时候把关不严,要求不高。这些辅导员被聘用进来仅仅是当做行政管理人员使用,忽略了其教育者的身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从谈起。此外,由于辅导员人数紧缺,有些高校便制定出相应的政策,让课时量达不到标准的教师转岗成为辅导员或是以评定职称作为条件,迫使一些教师担任起了辅导员的角色。这部分教师对辅导员岗位往往缺乏认同感,在工作中存在“只要学生不出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思想政治工作更是被直接忽略

1.3 政策导向存在偏差,思政工作被忽略

在现行的各高校辅导员管理办法中都提到辅导员应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考核量化标准里却没有充分体现。量化考核指标中事务性工作内容占到绝大多数,例如每学期检查学生宿舍次数、奖助学金评定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有重大责任事故发生等等。另外,在一些已经形成辅导员晋升相关制度的高校,辅导员晋升的条件中也没有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反而是对辅导员在发表科研文章的数量和层次上有着比较高的限制条件。这些政策的出台无形中使得辅导员把工作重心放到事务性工作和科研上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吃力不讨好,在工作中可有可无。

1.4 高校思政工作难度加大,辅导员缺乏学科背景和培训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随着近几年社会环境的变化,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具体到高校,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新动向,比如:近几年随着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网络逐渐普及,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扩大视野,但同时各种煽动性的言论和思想也趁机利用网络侵蚀青年学生的思想,另外网络暴力、网络色情、网络成瘾等问题也给广大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再比如,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群体间矛盾加剧、社会成员行为失范以及社会主导价值观失落等负面效应也影响到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给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有很多辅导员无法很好的承担这项工作,这与辅导员缺乏相关学科背景和培训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学科背景上,很多辅导员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专业出身,因此在开展工作时缺少理论指导,只能依靠感觉和经验,使得工作效果受到影响。在培训方面,很多高校缺乏完备的针对辅导员的培训体系,平时只能简单的借助开会或者集中学习等形式来对辅导员进行培训,而且培训内容往往集中在对事务性工作的指导上,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培训力度不大。这些情况严重影响到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骨干力量的发挥。

1.5 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无心开展思政工作

辅导员在维护高校稳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在很多高校,辅导员的处境却十分尴尬。一方面是辅导员的工作责任无限放大,工作范围无限延伸,但是工资待遇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一方面是辅导员的管理、考评、晋升等方面的制度尚不完善,有些制度没有充分考虑到辅导员工作的实际情况,有些要求提得过高,有些要求不太合理。此外,辅导员没有明确的上下班时间,白天要在办公室坐班,处理事务性工作,晚上要找学生谈话、开班会、查宿舍,甚至半夜也有可能去处理一些突发性事件,手机需要二十四小时开机,随时处在待命状态。然而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的工作状态使得很多辅导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紧张、焦虑、抑郁、记忆力衰退、神经衰弱已经成为了辅导员的职业病。

这些问题导致辅导员普遍缺乏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对工作的热情和兴趣也随之降低,直至产生厌倦情绪,导致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于1974年首次提出的,用来描述那些服务于助人行业中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情绪衰竭、去个性化、成就感降低的疲惫不堪的心理状态。[2]辅导员一旦产生了职业倦怠,在工作上便会表现为得过且过,消极怠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然无从谈起。

2 解决高校辅导员无法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分析

要想充分发挥辅导员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必须从明确辅导员岗位职责、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完善辅导员培训机制等方面着手。

2.1 明确辅导员岗位职责

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对辅导员的岗位职责有着明确的八项规定,集中体现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热点问题分析及矛盾处理、困难学生资助、就业指导与服务、党支部和班委会建设及学生骨干培养等方面,核心是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3]。规定之外的工作不应归入辅导员的职责范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辅导员的责任,不应由辅导员承担的责任不得强加。学校各行政部门应充分履行其在学生管理事务中的职责,不能随意的给辅导员“下任务,加担子”。只有把辅导员从纷繁芜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才能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2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高校需充分认识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辅导员选聘机制,严把入口关,把那些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潜心教书育人,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教师纳入到辅导员队伍中来。结合辅导员工作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辅导员管理、考核、晋升制度,使之合乎辅导员工作规律,避免出现要求过高、条件过严的条款。应当把辅导员作为高校行政管理干部的重要储备力量,对于那些综合素质高、责任心强、能力突出的辅导员在干部选拔时应大胆任用,委以重任。针对辅导员岗位的特殊性,制定出与之匹配的奖惩措施,使得劳有所得、多劳多得,打破以往辅导员“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工作状态,充分调动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此外还要关注辅导员身心健康,缓解辅导员因工作产生的压力,帮助其克服负面情绪。只有建立一支稳定性高、战斗力强的辅导员队伍,才能把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2.3 完善辅导员培训机制

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进行研究,寻找对策。与此同时,高校也应该完善辅导员培训机制,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 《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除了注重辅导员业务能力的培养,还要加强其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其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帮助辅导员准确的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和方法,使其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

总之,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辅导员是否能够有效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的人才培养是否成功,国家的人才战略能否实现。高校需要尽可能的为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辅导员自己也应当充分履行职责,切实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做工作中的重点来抓,双方共同努力,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输送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

[2]王丽恩.变革中的教师职业倦怠[J].江苏高教,2005,(5).

[3]黄志坚.高校辅导员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7,(10).

责任编辑:陈 侃

G64

:A

:1672-2868(2011)02-0146-03

2011-01-06

潘坡(1983-),男,安徽巢湖人。巢湖学院中文系教师。

猜你喜欢

辅导员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