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机制建设

2011-08-15王志红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思潮价值体系机制

姜 莱 王志红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安徽合肥 230009)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机制建设

姜 莱 王志红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安徽合肥 23000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我国政治文化生活中居于统领、引导地位,具有引领社会思潮的强大功能,需要建立有效的引领机制解决“怎样引领”的问题。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分别构建交流整合机制和实践反馈机制,从而将其引领功能渗透于社会结构机体,实现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成功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思潮;机制

社会思潮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态矛盾冲突的产物和表现,它往往在一定范围和领域获得广泛的认同,对社会生活起到巨大的冲击作用。在多样化的社会系统中,如何保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因而,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努力建构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的引领机制,强化引领作用,是中国共产党治国安邦的重大课题,也是对其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引领社会思潮的能力

从经济结构上看,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并存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代表多种经济成分中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的价值诉求,即它要反映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中的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和主导性原则,体现了社会制度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目标。因此,多元利益格局的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多样社会思潮从各自所处的利益关系中产生并发挥其特殊的意义,有了多样性,社会才有活力,既有社会主义的价值诉求,也具有其他价值目标、价值理念的多样化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有能力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建设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从政治制度上看,我国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诉求,是我国政治上层建筑中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表现,在实现政治稳定的过程中发挥着显著作用。在社会转型时期,各民主党派的社会政治愿望、社会政治心态和情感通过各种社会思潮表现出来,具有强烈的社会政治倾向性。作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发挥引领各种社会思潮的作用,才能充分体现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和法制化,从而进一步提高社会政治思想凝聚力。

从文化建设上看,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着批判继承、改革创新精神以及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辩证统一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涵的价值诉求。当前文化领域中的新动向和新因素,科技革命的发展状况,通讯和交通手段的更新与发展等都导致社会思潮的形成与发展,社会思潮的理论学说作为社会的文化现象是世界文明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典型代表,其发展离不开对世界文明成果的广泛吸取和借鉴,这体现了社会的多元文化诉求。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必然是一个不断碰撞与融合、冲突与消解、传承与超越的过程。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作用的充分发挥需要构建有效的机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机制,是指在社会主义社会系统中,为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种社会思潮的功能,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主导地位而建立了一系列措施和规章。通过措施规章的优化组合,以实现社会系统良性运行的过程和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引领社会思潮,分别建立交流整合机制和实践反馈机制。

(一)交流整合机制

所谓交流整合机制,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通过沟通、交流、碰撞、研讨、辩论、整合等方式,引导社会思潮,建立最大限度的理论共识。不同社会思潮之间彼此影响和交互渗透,有利于丰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适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新要求和新情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其他社会思潮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尊重和包容各种思潮。各种思潮涵盖了不同群体和阶层的追求,从不同侧面表达真理。某些局部合理之处所包含的建设性内容能给我们以启示,拓展现有的研究领域。例如,科学主义思潮对知识的高度重视及以产业特征和技术特征对社会形态进行划分等,都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其次,尊重、包容与批判并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各种社会思潮之间进行有效地论争,真理越辩越明,对思潮中错误腐朽的东西必须进行坚决的批判,让正确思想观点获得强化与传播,在不停地博弈中实现社会动态的思想共识。

构建交流整合机制需要三个步骤:

第一,利益协调是构建交流整合机制的前提和基础。在当今社会,人们接受某一观点不再只是出于纯粹的思想认同,而是掺杂了更多的利益因素,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发挥其引导、整合作用,就必须首先关注民众的基本需求、利益问题,建立一种利益协调的平台,调整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有效协调社会利益关系,以利于社会的公平和效率。

第二,思想交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利益协调的基础上同各种思潮之间开展积极的思想交流,交流不是依靠行政等刚性的方式,它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同体系内外的价值观念、思想理论相互切磋,相互熏陶,相互融会,构建宽严有度的社会思想意识环境。

第三,整合创新。交流为观念整合找到能够为各方接受的“共同语言”,在不同价值观念出现在同一时空的新世纪,整合各种社会思想意识成分,充分利用各种思想资源。不仅要整合社会思潮中合理的因素、有价值的成分,还要整合其非原则性的缺点和失误,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要进行旗帜鲜明的斗争。通过引领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多元中汲取营养,不断拓展其视野,激发理论创新能力。从整合到创新,既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身的健康发展,又使其他社会思潮更加紧密地围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周围,引领工作呈现出一个不断前进和螺旋上升的过程。

(二)实践反馈机制

实践反馈机制是指充分运用科学可行的制度安排、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进行引领社会思潮的具体操作,并根据操作中的动态调查和数据系统,及时做出反应,适时适度调整,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思潮交互作用趋向社会和谐的运行机制。“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56)实践反馈机制使核心价值体系的理想因素与现实内容以及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统一起来,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结合起来。构建实践反馈机制分为三个部分,它们互相牵制,互相影响。

第一,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党组织生活、工会活动、共青团活动、妇联活动中去,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民众自治组织的纽带作用。胡锦涛同志指出:“在搞好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宣传的同时,一定要针对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好解疑释惑、提高认识的工作,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形势,看到光明前景,积极参与和支持改革,自觉维护社会稳定。”[2]通过科学的创建活动、民意调查、制度安排等,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化解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增强人们相互关爱、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第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要抓住重点人群、关键队伍,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和青年这些社会思潮影响的重点人群,还要关注偏远地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等弱势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引领不同阶层、不同水平的人们接受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图书、互联网等媒体的互动,加强理论普及化工作,及时掌握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不同思想追求与价值诉求。毛泽东指出:“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3](320)

第三,建立迅捷高效的社会思潮动态掌控和反馈反应系统。紧紧围绕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类思潮,认真分析其形成原因、现实影响,针对群众的特点和需求,作出深入分析和回答,引导公众对社会思潮树立正确的态度。根据反馈的情况制定对社会各阶层、群体实施教育的规划、计划和落实措施,并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配套的政策法律体系等,保证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实践中落实。

在实践反馈机制执行过程中,有几点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第一,注重把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与不同社会群体的关注点、兴趣点结合起来,只有摸准群众的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宣传教育,才能消除思想障碍与心理问题,增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第二,加强理论普及化工作必须同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运用通俗理论读物、电视理论专题片、组织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与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回答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避免因为灌输而产生的抵触情绪或逆反心理。[4]

第三,为科学规范和发展社会思潮传播,必须切实加强思想阵地的管理,尽快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传播媒体进行跟踪管理与监督,有效规范社会思潮的传播载体。

在社会阶层矛盾不断涌现,现代媒体高度发达的情况下引领能力的建设和引领机制的创新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结构和实践要求,努力探求多样化的思想认识的平衡、多样化利益的协调和多样化生活方式和谐共处的可能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齐心协力才能完成。[5]在交流整合、实践反馈的不断努力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和谐共处,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胡锦涛.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3-12-08.

[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徐辉,余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青少年诚信建设[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99.

[5]罗会德.构筑社会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机制[J].党政论坛,2007(11):10.

(责任编辑:于开红)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eading Mechanism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JIANG Lai WANG Zhi-hong
(Humanistic Economic College,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230009, Anhui)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is the essence of socialist ideology, and in the leading position in our political cultural life, which will be the guidance of the social ideological trend. So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n effective mechanism to solve the problem “how to guide”, and to construct communication integration mechanism and practical feedback mechanism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ory and practice. Thus it will successfully guide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of our country.

the core value system of socialist social ideological trend mechanism; social thought trend;mechanism

D616

A

1009-8135(2011)01-0024-03

2010-11-03

姜 莱(1979-),女,安徽省颍上县人,合肥工业大学2008级硕士研究生。

王志红(1956-),女,安徽省合肥市人,合肥工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本文系2010年安徽省教育厅基地项目(2010SK002)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思潮价值体系机制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论20世纪初年的“兴女学”思潮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
“文革” 后期的民间批判思潮(1968~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