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现干部考核四大转变 推动“十二五”科学发展
——有感于温家宝总理“两会”答记者问

2011-08-15王和平

重庆行政 2011年2期
关键词:记实实绩十二五

□ 王和平

实现干部考核四大转变 推动“十二五”科学发展
——有感于温家宝总理“两会”答记者问

□ 王和平

为政之要,首在用人。能否选用到“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人,攸关事业成败,关系人心向背。通过考核,将干部实绩考准核实,是选好用好干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温家宝总理在推动“十二五”规划贯彻落实工作时强调:“一是观念;二是创新机制和干部考核的标准”、“对干部政绩的考核,最重要的不仅要看一个地区的经济总量,而且要看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社会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公平正义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按照这个要求,干部考核工作应努力实现四大转变,以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机制推动“十二五”科学发展。

一、考核指标应向地区主体功能定位区别设置转变

古语云:“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当改革步入深水区后,以GDP为纲的政绩考核体系已难以适应发展形势的要求,必然随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作出“自适应性”调整。

一是指标紧扣主体功能定位。考核的目的是推动工作,促进发展。建立与区域主体功能相适应的指标体系进行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根据“314”总体部署和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实现西部率先发展,重庆致力于充实基础设施,改善投资创业环境,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经济规模,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优化人居环境,提升民生指数。比如,市委对区县的考核指标包括了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人口资源环境、城镇化水平和公共服务以及人民生活等方面。每年有主题,逐年有重点,近几年,五个重庆和十大民生工程成果卓著,对地区发展的带动和示范效应日益显现。

二是指标体现区域内部差异。考准核实干部政绩是考核工作的基本要求。这就需要针对考核对象差异,设置相应的考核内容和标准。重庆40个区县之间差异较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当前开发密度、发展潜力、发展的热难点问题各不相同。市委实行分类考核,除共性指标外,还切合各地发展实际和功能定位要求,设置了个性指标:19区侧重考核城市环境综合整治,21县侧重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主城9区侧重考核城乡居民纯收入,其他31区县侧重农户万元增收,突出了考核的针对性。相应地,不同干部之间也充分考虑岗位职级及责权利等因素,合理设置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或者合理分配指标的权重比例,增强考核的可比性。

三是指标兼顾地区协调发展。当社会和谐成为发展主题,衡量各地区的政绩指标必然应该涵盖社会大众生活水平改善、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赋予更为丰富的内涵,如反映普通社会大众从经济增长中直接获益的指标,如人均收入增长;反映普通社会大众承担改革成本的指标,如医疗、教育等;反映经济建设社会成本的指标,如绿色GDP等。比如,市委对区县的年度实绩考核指标体系中,经济发展类指标如GDP、财政收入、外资外贸、市场流通等,既考核规模,又考核速度,坚持了发展速度、发展方式与发展质量并重;而社会民生类指标,如城乡居民收入、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环境综合整治、森林重庆等,占比达到56%,超过了经济指标比重,通过考核“指挥棒”引导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导向十分明显。

二、考核主体应向开放式参评的广大人民群众转变

我们事业的终极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群众认可是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扩大考核民主,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有序参与干部考核评价,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要强化群众对考核内容的知情权。考核指标的设置,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对考核的重点,特别是民生工作内容,应通过有效方式公之于众。对一些难以量化的考核指标,尽可能整合到民意调查中。考核实施过程中,注意听取群众对考核工作的反映,根据群众意见,及时改进考核工作。科学合理地界定群众参与范围,根据不同情况,吸收关联度高、知情度深、代表性强的群众参与。

要提高考核工作的透明度。利用新闻媒体、党务政务公开栏等及时公开考核内容、程序和方法,搭建干部和群众交流互动平台,增加党员干部群众对考核评价工作的知情度和参与度,落实广大群众对干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联系。

要继续完善民意调查机制。积极推进干部考核评价从“官评官”向“民评官”转变,逐步使评价主体向“两代表一委员”、服务对象代表、普通群众代表等其他社会公众扩展,促进评价主体多元化。比如,市委对区县党政班子考核民意调查采用第三方主导的形式,紧紧围绕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开展,不断加大力度,调查频率由每年一次增加为两次,权重逐年上升,已占到考核总成绩的30%,民意正成为检验执政效果的重要手段。

三、考核方式应向动态记实量化考核转变

对干部日常表现的跟踪监督和评价,一直是干部考核的薄弱环节。为考准核实干部个人实绩,江北区先行先试,在探索推行干部实绩记实考核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

一是建立实绩记实考核机制。结合创先争优“一讲二评三公示”,干部职工重点围绕中心工作、重点任务和岗位职责,按月承诺、讲述成效,在主要领导或支部书记逐人点评的基础上,由所在单位主要领导或支部书记、分管领导、同单位人员按不同权重进行量化评价,结果作为干部月度实绩。

二是加强记实考核结果运用。将记实考核结果纳入年度考核。领导班子主要领导首要职责是推进整体工作,其实绩主要与班子实绩挂钩,不采用动态记实办法;班子成员及其他干部年度工作实绩主要采用日常记实考核成绩,分别按一定权重计入年度综合考核。动态记实考核成绩低于60分,可作为评定“不胜任”的决定性因素,视情况予以轮岗交流、改任非领导职务、离岗培训、待岗、降职使用。

三是提高记实考核信息化水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提高记实考核工作效率,借助现代电子技术,开发了干部动态考核电子信息系统,为每名干部开设网络终端。依托这个平台,实现工作记实、动态评价、分值汇算、表单处理、结果生成、数据查询等系列功能,让记实考核事半功倍。

四、结果运用应向多元化综合激励转变

考核的目的在于找准问题、改进工作、促进发展,形成激励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良好导向。为此,应大力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推进器”作用,激发和调动广大干部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是要把考核结果作为改进工作的重要依据。采取在一定范围内印发工作通报、召开总结通报会、建立健全谈心谈话制度等形式,把考核结果及考核了解到的有关情况,及时向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反馈,引导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照考核结果,逐项研究分析,深入查找原因,明确努力方向,制定整改措施,提升工作水平。

二是要把考核结果作为教育培训干部的重要依据。根据考核反映出的问题,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点名调训、轮岗锻炼等方式,加强对干部的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帮助干部尽快提高综合素质。

三是要把考核结果作为调整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对自觉坚持科学发展、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积极推动科学发展的领导班子给予表彰奖励,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力的予以调整;对干事创业、政绩突出的干部大胆奖励,特别优秀、群众公认的优先提拔重用;对政绩差、群众意见大的,进行谈心谈话,给予诫勉、通报批评和组织处理等。

作者:中共重庆市江北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责任编辑:宋英俊

猜你喜欢

记实实绩十二五
记忆传承 薪火永递——张纯如纪念馆五年记实
学深悟透党的十九大 学以至用出实绩
善用“小事”谋“实绩”
值得书写的昭通文学实绩
斋名记实
情系下一代 艺苑新花开:青春励志剧《春天的童话》(新版)排演记实
“八·六”海战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