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湘文化对当代青年学生人格塑造的积极意义

2011-08-15贾正东

关键词:湖湘人格精神

贾正东

湖湘文化对当代青年学生人格塑造的积极意义

贾正东

湖湘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历史久远的区域性文化,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形成了丰富的内涵和显著特征;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湖湘文化曾大放光彩,影响了一大批湖湘历史名人;时至今日,它对当代青年学生的人格塑造仍有着积极意义。

湖湘文化;青年学生;人格塑造;积极意义

一、湖湘文化及其精神特征

(一)湖湘文化的涵义及其历史发展过程

湖湘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下一种历史久远的地域性文化。“湖”是指洞庭湖;“湘”是指纵贯湖南全境的湘江。湖湘文化从广义讲,是指自古以来生息在湖南这块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个性的社会意识、思想观念、科学文化、民风、民俗等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则是指自古以来湖南的原住民、移民以及流寓者所共同创造和发展起来的精神文化。

湖湘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远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屈原。屈原作为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曾被流放到湖南这片土地上,他被后人传唱千古的《离骚》等名著也诞生在这里。他曾在这里冥思苦想、高唱轻吟、上下求索,他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求索精神对中华文化和湖湘文化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他身上所体现的精神也一直氤氲于三湘大地,被湖湘优秀儿女所传承,所以说屈原是湖湘文化形成的一个重要源头。在随后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湖湘文化不断积淀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以湖湘地区为依托的地域性文化形态。其间,像西汉的贾谊、唐朝的柳宗元、北宋的范仲淹等历史名人都对湖湘文化的发展和形成起到过一定的推动作用。北宋末南宋初年,胡安国、胡宏父子由于金兵南下侵宋而避乱于湖南,后又讲学南岳,开创了湖湘学派。自此,湖湘学派成为湖湘文化的集中体现和代表,为后来湖湘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之后,胡宏的弟子张栻对湖湘文化广为传播,使其名噪一时。到了明末清初,湖湘文化又迎来了一个学术发展的高峰期,大思想家王夫之承接湖湘文化千年发展之脉绪,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创立了一个“以唯物主义为基石,以辩证分析为思想方法,以民主启蒙为重要特征,以民族至上为核心内容的空前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成为湖湘文化的集大成者。

(二)湖湘文化的精神特征

湖湘文化历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所蕴含的思想丰富,内容博大精深,并有着自己显著的精神特征。

第一,湖南自古以来就有探索关于宇宙、社会等“大本大源”问题的求索精神。屈原被流放于沅湘之间,行吟泽畔,上下求索而作《天问》,开启了湖湘大地对“大本大源”问题的求索历程。唐朝的柳宗元被贬于湖南,他追思屈原,又有感于自身的际遇,故而作《天对》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周敦颐作为理学的开山之祖,曾作《太极图说》来阐述宇宙的“大本大源”问题,认为“太极”是宇宙的本原和本体。后来的胡宏、张栻等都继承了这一传统。到王夫之时,他作为湖湘文化的集大成者、朴素唯物主义者,其哲学思想更是系统和丰富,提出了“气一元论”理论,认为“气”是宇宙的本原,而“理”要依于“气”等;此外,他还在宇宙的动静观、历史发展观等方面都有所阐发。可以说王夫之在集前人千年之智的基础上,把湖湘文化甚至是中国古代哲学推向了顶峰。总之,湖湘学人总是力图从宏观上来把握宇宙、社会、人生的发展规律,以此来作为自己人生和行为的向导。

第二,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和源泉,同时也是湖湘文化精髓的一个显著特点。屈原、贾谊作为后来湖湘文化源头的重要开启者,他们都是忧国忧民,心念天下苍生;虽因谗被贬,但都忠心为国,矢志不渝。这种极其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三湘大地延续千年而不绝。北宋范仲淹以先贤为榜样,在岳阳楼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历史回声,也不断激励着湖湘仁人。湖湘学派的胡安国、胡宏、张栻及他们的弟子在南宋时力主抗金以收复失地。王夫之在清军入关后,为了保全民族气节,他誓死不降;在反清起义失败后,拒不与清朝合作。这些湖湘先贤的爱国主义精神不断激励着后进者,融入了他们的血液之中,同时他们也不断传承和发展着这种精神。

第三,主张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知行合一。读书为了什么?为了学以致用。这是古人的千年之训,但把这个思想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的是湖湘文化,在岳麓书院正厅的一块匾上,刻着张栻大师为书院写的宗旨,他将学习读书的目的规定为“成就人才以传道而济斯民也”。这既是湖南学人忧国忧民精神的体现,更是对经世致用务实学风的准确表达。湖湘文化非常重视实事求是,知和行的统一。岳麓书院讲堂高悬的“实事求是”匾额可以说是对这一湖湘文化精髓的最好注解,它不仅是对书院学术的告诫,也是对湖湘传人的时刻提醒。湖湘文化认为知和行必须相结合起来,否则学问就只能是高谈阔论,流于空疏。张栻在知与行的关系方面,主张“知行并发”;王夫之更是提出了“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知行相资以为用、并进而有功”的观点。这种实学思想在湖湘学人中一直是代代相传,一脉相承的。

第四,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湖南三面环山,北临洞庭湖,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湖湘大地素来民风强悍,人们以吃苦耐劳、坚忍不拔见称,故而又常用“石头”、“骡子”、“辣椒”来比喻湖南人的性格,这是不无道理的,这正是湖湘文化中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精神的体现。屈原被放逐,依然自强不息,上下求索,为国为民;在宋元时,面对十分尖锐的民族矛盾,湖湘仁人力主抗金,反对议和;在蒙古兵南下攻取湖南时,他们踔厉敢死,誓与城池共存亡,当时大多数的岳麓书院弟子也因此而壮烈殉国。王夫之在反清起义失败后拒不与清朝统治者合作,他窜身瑶洞,伏处深山,历经艰辛,潜心著述,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湖湘文化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表现和影响

近代以来,湖湘文化进一步发展,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展现出迷人的魅力。在它的滋养和哺育下,三湘大地崛起了一大批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对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陶澍、魏源、曾国藩、左宗棠、谭嗣同、黄兴、宋教仁、毛泽东、蔡和森、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等就是这些三湘英杰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杨昌济先生曾说过:“湘省士风,云兴雷奋,咸同以还,人才辈出,为各省所难能,古来所未有。”这些湖湘历史名人深受湖湘文化的熏染,都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历史功勋;同时,他们反过来又丰富和发展了湖湘文化的思想内容,推动了湖湘文化的继续前行,可以说近代这些湖湘历史名人崛起的过程就是湖湘文化在近代逐步上升到中国文化重要层面并产生重要影响的过程。

近代以来的湖湘历史人物为了国家的强盛和振兴,对近代社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不懈求索,为寻找近代中国的出路前赴后继。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充分展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求真务实、上下求索、自强不息等湖湘文化精神。从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曾国藩、左宗棠等倡导的洋务运动,从谭嗣同为变法流血牺牲到黄兴、宋教仁为中华民国鞠躬尽瘁。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湖湘无产阶级革命家时,他们更是为了国家抛头颅、洒热血,浴血奋战,不畏牺牲。这些历史人物在实践湖湘精神的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湖湘文化的内涵,使之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谭嗣同在维新变法失败后,为了唤醒千千万万的国人,毅然走向了刑场,用鲜血诠释了一个爱国者的伟大情怀,其精神可谓惊天地、泣鬼神,也深刻地影响了后世仁人;黄兴作为中华民国的元勋,他曾领导了无数次的武装起义,屡败屡战,遇挫而不折,其顽强奋斗、自强不息之精神着实令人钦佩。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等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把湖湘文化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历经万苦千辛,在井冈山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后又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备尝人间艰辛;在延安,为了冲破经济封锁和克服困难,他们大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开展大生产运动等。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又丰富和发展了湖湘文化,首先是把爱国主义精神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团结了当时一切可以团结的中华同胞;其次,把求真务实、知行统一的思想上升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精髓;再者,就是把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发展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思想,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些既大大发展了湖湘文化及其精神,也使得湖湘文化上升到了中国文化的重要层面。

从湖湘文化的发展进程我们看到,首先湖湘文化的发展是符合人类历史文化发展规律的。在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湖湘文化不断积淀,不断发展,她的每一步都是对人类普世价值的追求。湖南自荒蛮时代发展到20世纪辉煌的高峰,从来没有倒退过。她的每一步发展虽然艰难而缓慢,但惟其如此,才能催生出伟大的力量。人类的普世价值是关于人类福祉的具体价值标准,而湖湘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就是不断学习、吸收、消化并实践人类普世价值的过程。其次,湖湘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仅仅是一种地域文化,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一个特定地域的聚合和体现,所以它代表的不只是这个地域的文化,也体现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湖湘文化在经过千年的积淀和锤炼后,终于爆发出伟大的力量,孕育出一批又一批的英杰,这些湖湘历史人物先后出现的过程也就是湖湘文化一步步上升到中国文化重要层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三湘大地的优秀儿女很好地诠释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一支的湖湘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三、湖湘文化及其精神对当代青年学生人格塑造的积极意义

湖湘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支,其精华又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我们应该去继承和发扬。当代青年学生作为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担负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使命。“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所以,我们青年学生不仅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理论来武装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也应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去汲取力量,学习智慧,来塑造自己良好的人格。这样,青年学生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历史赋予的沉重使命,也才能实现我们民族的振兴和崛起。

当代青年学生由于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不同,有许多自身的特点,这是我们必须看到的。就当前情况来看,广大青年学生的思想主流是好的,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如:许多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淡化,生活目标庸俗化;过分关注自身的个人利益,忽视或淡化集体和国家利益;心理素质弱化、悲观主义严重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还要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来塑造他们的良好人格,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念的。湖湘文化的精华部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优秀成分的体现,其中蕴含的很多思想在今天我们也是可以拿来学习和借鉴的,这不仅能加强青年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感情,而且也有助于解决当前青年学生人格塑造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

首先,青少年时期正是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确立人生理想的重要阶段,塑造他们良好的人格至为关键。广大青年学生作为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应该首先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是经过无数革命先烈努力探索才寻得的真理;应自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学习,坚定信念,坚定党的领导,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应大力学习湖湘文化和先贤们的不懈求索精神,用科学的方法来观察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努力探寻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克服理想庸俗化的错误倾向,把自身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树立远大理想。只有探索正确的人生价值,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才能对自身的发展有一个良好的认识,也才能塑造出良好的人格。

其次,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都应该去学习的,也是在青年学生的人格塑造中最应该注意的。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就应自觉地去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增强爱国主义自豪感,为作为一名炎黄子孙而感到骄傲;应仿效历史上的爱国主义者和革命前辈,认真学习他们的英雄和革命事迹,从他们身上汲取爱国主义精神,切实感受爱国主义力量;同时,自觉抵制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要自觉把自身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树立崇高理想,听从党和国家的号召,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把个人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相结合,才能真正地实现自身的价值,才能被社会和历史所铭记。

再次,有了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还得脚踏实地地去努力奋斗、去实现理想,这就是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知和行的统一。湖湘先贤们在这方面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他们求真务实,知行合一。可以说,重理论、轻实践是一般知识分子的通病,这也正是我们青年学生在人格塑造中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青年学生要认识清楚,努力做到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想和奋斗相统一,不说大话、空话,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注重实践,把所学和社会实际、自身情况结合起来,准确定位自己,把握自己;此外,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继承者,青年学生还应去了解现在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认识中国社会的实际问题,把握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这才是真正做到了理想和行动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湖湘文化中还有许多思想精华可以学习和借鉴,这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之义。所以,学习和借鉴湖湘文化中的思想精髓是有益的,对青年学生的人格塑造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郑焱.近代湖湘文化概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聂荣华,万里.湖湘文化通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3]莫志斌.湖湘文化与近代中国[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田澍.曾国藩与湖湘文化[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5]朱汉民.湖湘学术与文化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6]杨金鑫.青年毛泽东与近代湖湘文化[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7]王兴国.湖湘文化纵横谈[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6.

[8]杨德广,晏开利.中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9]李卫红.扎实工作开拓进取不断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向前进[J].高校理论战线,2007(1).

[10]胡建兰.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及教育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12).

[11]梅萍.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G122

A

1673-1999(2011)09-0123-03

贾正东(1986-),男,河南安阳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100070)人文学院2009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2011-03-08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资助项目“论湖湘文化在当代青年学生人格精神塑造中的积极意义”(CUEB2010230)。

猜你喜欢

湖湘人格精神
《湖湘论坛》征稿启事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近代湖湘文化的崛起与启示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湖湘论坛2016年全年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