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价值管理的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2011-08-15

关键词:筹资风险管理财务

刘 莉

基于价值管理的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刘 莉

高校运行既包括了非经济活动,也蕴含了许多经济活动,高校内部管理也越来越多借鉴企业运作模式。价值管理是企业管理理论之一,重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价值管理的重要特征,基于价值管理的财务风险管理是价值管理理论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领域的应用。高校财务风险管理引入企业价值管理理念,在创造、支持、保持价值活动中,以价值为导向,防范财务风险,实现高校财务可持续发展。

价值管理;高校财务风险;可持续发展

高校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体,高校运行既包括了非经济活动,也蕴含了许多经济活动。随着国家在高校中的角色弱化,市场运行机制在高校逐步形成,高校日益带有企业的特征,内部管理也越来越多借鉴企业运作模式。在财务管理目标上,借鉴企业价值最大化理论,强调高校财务价值增值中需要保持风险与报酬的均衡性,以求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价值管理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企业存在的目的,是为股东及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而企业的价值来源于未来的增长,体现在企业财务绩效的增长。Mark认为,价值管理是企业管理理论之一,是一种以促进组织形成注重内外部业绩和价值创造激励的战略性业绩计量行动,是一种全面的管理手段。价值管理的目的在于使各种绩效管理手段与企业所要追求的价值和目的之间的一致性,目标就是创造并保持价值,实现企业长期持续有效的经营。重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价值管理的重要特征。现代企业面临复杂多变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环境,竞争激烈,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导致企业经营陷入困境乃至破产,企业风险管理由此应运而生。西方发达国家已把企业风险管理同战略管理、运营管理视为构成现代经济组织的三个核心管理职能,并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是对财务风险的管理,财务风险管理的重点则是对可能出现的主要财务风险和财务危机进行超前的控制和管理,以避免财务风险转化为财务危机和生存危机,从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生存和发展。可见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也是价值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企业财务绩效的增长充满不确定性,而财务风险管理技术则在于控制影响绩效的可变因素,降低不确定性,从而实现价值的持续增长。

二、价值管理与高校财务风险管理

面临生源数量的逐年下降,高校招生也进入市场化竞争态势,加之财政拨款有限,学费提高空间不大,以企业化的运营思维经营高校已是趋势,重新修订并即将执行的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也引入了企业化的会计核算和会计信息披露体系,以进一步促进高校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另一方面,近年来高等教育规模膨胀所带来的高校地盘扩张运动,使众多高校陷入资金的恶性循环,特别是将高校贷款建校的简单化,导致许多大学负债累累,可持续发展能力已成为高校生存的关键,财务风险管理日益重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高等教育管理项目办公室-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OECD)《刻不容缓:确保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未来-“高等学校财务管理与治理”项目成果报告(2004)》指出,高校财务可持续能力隐含四个要素:(1)可执行的战略;(2)能回收成本并持续运转;(3)适度投资以维持生产力;(4)能应对与战略实施有关的风险并能处理潜在的财务问题。如果无法保证财务可持续发展,将最终导致高校破产。随着高校自主权的扩大,学校破产的风险也在增长,因此,在高校财务风险管理中引入企业价值管理理念,着眼于未来,将进一步完善高校财务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

三、价值管理在高校财务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一)创造价值

筹资与投资均是企业创造价值的重要活动,财务风险的管理在于融资能力和盈利能力之间的平衡。面对日益频繁的筹资与投资活动,高校财务风险管理应关注筹资与投资活动是否创造价值,现金流动性管理是否保持风险平衡。

1.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是指在财务活动的筹资环节聚集的到期无法偿还本金和偿付资本成本的可能性。教育产业化带来的市场竞争,跨越式发展所带来的自我需求,都使高校面临资金缺口。由于教育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高校自身的性质以及国家对其筹资方式的限制,决定了高校不可能像企业那样采用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进行筹资,因此,方便快捷又能筹集大量资金的银行贷款方式成为大多数高校的筹资渠道。另一方面,当前许多高校的银行贷款多用于固定资产投资,这种投资时间长、回收慢,而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使高校面临巨大的贷款风险。过去对高校筹资风险的分析往往局限于对财务危机预警指标的分析,忽略分析高校筹资的资本结构,忽略衡量价值与风险。按价值理论,资本结构达到资金成本最优,收益和风险达到均衡时,企业价值最大。为防范筹资风险,高校除建立风险预警模型外,还应着眼于分析各资金来源渠道的性质、成本费用及未来每年收支净结余即偿债资金情况,可结合财政拨款、事业收费、社会捐赠、科研第三产业创收、联合办学、融资租赁、资产置换等多渠道、多元化的筹资方式,分析不同组合方式的资本成本,寻求最优的资本结构,提升财务价值,进而避免急功近利,仅依赖单一的银行贷款来源,控制筹资风险。

2.投资风险

价值管理理论认为,公司整体的价值增值是通过公司长期的价值增值活动实现的,资本支出要

匹配公司的长期价值管理方向。投资体现了公司价值追求的方向和形式,同时也决定了风险的主要来源。高校对外投资主要是校办产业投资,对外联合办学投资;对内投资主要是资本性支出,表现在教学投入、人才培养、科研投入及基本建设投入等。过度投资会挤占大量的现金资产,影响高校资产的流动性,现金收支调度的失控将导致无法偿还债务的财务危机。另一方面,缺乏与高校战略发展和价值需求相匹配的盲目投资,也将造成投资失败,因此,高校同样面临投资风险。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投资缺乏有效的可行性论证,没有考虑投资规模是否与本校的发展战略相匹配,更缺乏整体投资收益与风险的分析。高校投资活动应以价值为目标进行有效管理,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对项目投资的全过程进行风险分析,只有以调研决策、项目管理、转让退出等三个环节为核心,才能有效把握重点风险,降低投资风险。

3.现金流量管理风险

基于现金流的价值指标是当前最权威的企业价值评价体系,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基础是获得最佳的现金流,而最佳现金流又是通过现金流量管理来实现的。高校的价值取向有异于企业,并非一味追求财务价值最大化,但从高校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特别是举债建校已蔚然成风,众多高校将面临漫长的还款期,现金流量管理已必不可少,鉴于此,重新修订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将现金流量表也纳入高校会计报表体系。高校的筹资、投资及日常运营均需要借鉴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理念,制定合理的现金需求规划,包括日常运营资金量、安全资金量以及危机资金量的合理控制,才能使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有足够的现金流予以支撑,避免陷入支付甚至破产风险。对现金流量管理的风险控制,有利于高校财务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基础。

(二)支持价值

组织管理、预算管理、薪酬管理是支持企业价值的主要活动,财务风险管理贯穿于支持价值的各项管理活动中。高校运营同样存在支撑价值的各种管理活动,财务风险管理只有结合此类管理活动,才能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而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筹资与投资风险管理活动。

1.风险管理组织

高校应成立风险管理组织,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学校各种风险,制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等风险管理流程,同时编制定期的风险管理报告,培育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在财务风险方面,除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外,更需要制定财务危机应对预案,以保证学校的稳定运营,从而支持持续的价值创造活动。

2.预算管理风险

价值管理理论认为,价值的增长来源于成本的降低和收入的增长。全面预算是在企业战略目标的指引下,通过预算编制、执行、控制、考评与激励等一系列活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一种管理方法。有效的预算管理可以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合理控制成本,同时起到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作用,而预算管理的风险就在于预算编制是否合理,方法是否有效,执行是否与预算脱节。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经费投入不足与资源利用率低下的矛盾日益突出,办学成本控制变得非常急需。目前大多数高校预算重投入轻产出,缺乏预算执行考评机制,导致资源浪费。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预算则是未来高校预算编制的发展趋势,其预算编制的重心从单纯的支出控制转向对支出成果的关注,以进一步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保证了价值的持续增长。预算风险的控制同时应辅之绩效考评机制,以保证预算的执行力。

3.薪酬管理风险

有效的薪酬管理制度能实现人工成本的合理配置,同时对员工起杠杆激励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战略的威力,是支撑企业价值的重要管理制度之一,也是影响企业经营管理成本的重要支出。有效的薪酬体系需要一定的财务支持,要保证分配的公平与有效性,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目前人力资源支出占高校总支出的比例逐年升高,特别是正在逐步完善中的高校绩效分配制度改革以及人才引进战略,如果没有合理的资金测算,超出支付能力的绩效分配制度,缺乏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引进资金,将使高校的薪酬管理存在潜在的财务支付风险。

(三)保持价值

良好的内部运营是企业价值的重要保障。从财务层面上,防范财务内部运营风险,也是保持企财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高校财务内部运营风险可以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财务网络安全等方面加以防范。

1.高校内部控制制度

高校应将健全会计系统控制作为内部控制建设的一个重点。随着高校业务的不断拓展,新的核算方式与核算要求使得传统的岗位分工界限模糊,一人多岗、多人一岗的交叉现象日益复杂化,在日常财务核算中,必须将不相容职务分离与授权审批进行合理的规划,才能从组织规划上保证内部控制措施的落实,只有严格执行会计系统的控制措施,结合预算控制、绩效评价控制并配以相应的激励机制,才能提升内部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使财务风险的防范机制落实到位。

2.高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高校应借鉴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立涵盖高校所有业务和环节的财务指标预警体系,从定量指标和定性分析两个方面,建立风险度量模型,预测和监控指标变动动态,确定风险的承受度,选择合适的手段和工具,奠定风险解决方案的基础,建立相应的预警、应急机制,构筑财务防控网络,增强高校适应环境的应变能力和提高抗风险能力。

3.高校财务网络安全系统

高校的业务活动范围在不断拓展,财务管理手段也在不断创新,如网上银行的普及、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网上预约报账、POS刷卡报账等使高校财务管理日渐成为网络化财务管理。信息的开放性和共享性是财务网络的最大优点,但财务信息的保密性与公开性相矛盾成了财务网络中的一大隐患。建立健全财务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多级备份机制、实施全面的技术控制、财务人员运行安全策略等,形成高校财务网络安全系统,将有利于控制高校财务内部运营风险,促进高校财务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企业价值管理的重要特征,基于价值管理的财务风险管理是价值管理理论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领域的应用。高校的价值取向异于企业,基于价值管理理念的高校财务风险管理,其目标在于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财务支撑。高校以企业经营思维,在筹资、投资及日常运营中,以价值为导向,避免盲目扩张、盲目筹资与投资,防范财务风险,促进高校财务可持续发展。

[1]乔春华.论高校财务透明度[J].教育财会研究,2010(8).

[2]郭志丹.基于绩效预算的高校办学成本控制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10(8).

[3]基于价值管理的DLHC集团财务风险管理.http://www.juhe8.com/lunwen/qita/2007-11-21/10227.html.http://www.juhe8.com/lunwen/qita/2007-11-21/10227.html

[4]高校财务网络的安全风险探讨 [EB/OL](2008-06-04)[2008-06-04].http://www.edu.cn/cw_6515/20080604/t20080604_300718.shtml.

[5]财务管理视角下的高校企业化探索 [EB/OL](2010-04-13)[2010-04-13].http://www.chinaacc.com/new/287_290_/2010_4_13_ku6198521541314010211400.shtml.

C913.2

A

1673-1999(2011)09-0098-03

刘莉(1976-),女,福建龙岩人,硕士,厦门理工学院(福建厦门361024)财务处会计师,从事财务管理工作与研究。

2011-03-09

全国教育科学 “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校全面风险管理研究”(DGA090362)。

猜你喜欢

筹资风险管理财务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义卖书法 筹资助学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水利财务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多管齐下筹资 齐心协力助学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