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管理专业本科生核心技能的培养

2011-08-15高武

关键词:项目管理技能工程

高武

(湖南城市学院城市管理学院,湖南益阳,413000)

工程管理专业本科生核心技能的培养

高武

(湖南城市学院城市管理学院,湖南益阳,413000)

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从事建设投资工作的高级管理人才,为使学生具备长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学校应重点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和技术功底,良好的沟通和人际关系能力,清淅的逻辑思维,正确的决策力以及不断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为此,高校应科学设置专业课程,改革教学模式和内容,加强实践性教学,促进学生与外界的交流与互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工程管理;本科生;核心技能;培养

工程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隶属于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下的二级学科,于1998年正式列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整合了原专业目录中的建筑管理工程、国际工程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物业管理等专业。[1]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备工程技术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及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能在建筑业、房地产业、工程咨询业及相关领域,从事工程建设投资、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管理人才。

一、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

通过对数十所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目前他们主要有七大就业方向:一是建筑施工单位,如: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现场协调等,这是最主要的就业方向,从事该领域工作的毕业生占总人数的35%左右;二是房地产经营开发,如: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管理、房地产开发管理等,从事该行业的毕业生也相对较多,约占20%;三是是建设单位,如:建设单位项目经理部,甲方现场代表等,约占就业人数的15%,而且该领域的项目管理人员目前尚缺乏,仍有相当的就业潜力可挖;四是项目管理或咨询单位,如:项目管理公司、工程咨询公司、工程建设监理公司、工程估价分析、项目投资分析、工程项目招投标、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招标代理等,就业比例约占10%;五是政府部门,包括质监站、建设银行、招标办、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计事务所等,目前约有10%左右的毕业生到该行业就业;六是设计单位,如:设计院项目管理或项目协调人等,约占5%;七是投融资单位,约占5%。[2]

二、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必须具备的四种核心技能

根据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职位特点和岗位素质要求,高校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四种基本能力: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以及学习和创新技能,它们对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十分关键,因此可称之为核心技能。各校应以四种技能的培育和开发为基础,全面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一种可持续的动态能力,使学生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具备长期的核心竞争力,甚至成为行业内的高级管理者和技术专家。

(一)技术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熟悉和精通某种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完成技术活动的能力。[3]工程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毕业后,开始一般会从事具体的业务工作或低层管理工作,因此掌握扎实的技术对他们找到第一份合适的工作非常重要,而且技术也是他们事业长期发展的基础。一个合格的建筑工程师,首先应具备扎实的土木工程技术、施工知识;其次,所谓技术还包括熟悉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掌握现代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

(二)人际关系和沟通技能

人际技能,就是和他人交流和共事,以及激励、引导和鼓舞他人热情和信心的能力。[3]这对任何行业和层次的工作人员都非常必要。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参加工作后,除与上下级进行必要的沟通外,还要与规划、建设、设计、监理、消防等各个部门的人打交道。缺乏良好的沟通技巧,就无法有效胜任工程管理工作。人际技能对于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即将从事的中下级管理尤为需要,因为他们同他人直接接触的机会很多。当他们进入管理高层后,与他人接触的次数和频率就会减少,对人际技能的需要也就会按比例减少。

(三)概念和决策技能

概念技能是指对复杂情况进行抽象和概念化的技能。[3]新泽西贝尔电话公司前董事长C·I·巴纳德说过:“管理过程的重要方面在于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而加以体会,也要体会到与企业有关的整个情况。”他强调的就是概念技能的重要性。由于组织的成功取决于管理人员在贯彻执行政策和决策方面的概念技能,这种技能就成为经营过程中起团结和协调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应具备运用最新的信息技术手段获取建筑信息情报、处理复杂信息和做出科学决策的能力。

(四)学习和创新能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和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速,组织环境日益动态和复杂,因此个人需要终身学习和不断创新,否则就会被时代淘汰。学习能力是指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不断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方能适应动态发展的环境并抓住变化中的机会。因此,学习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是所有能力形成的基础。大学之道,贵在教给学生学习的能力,而不是死板的知识。另外,创新能力对于工程管理人才也至关重要,因为它是员工为单位创造价值和效益的基础。

三、工程管理专业本科生核心技能的培养路径

工程管理是一个极具市场前景的专业,开设此专业的高校较多,有综合类院校,也有专业类院校,有重点大学,也有地方性本科学校,各校应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和特点进行准确定位,全面改善和提高学校的硬件设施,积极引进优秀师资,整合学校优势资源,不断革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手段和方式,充分开展校企合作,达到全面开发和提高学生四种核心技能的目的,使学生毕业后具备较强的技术与管理能力。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一)合理设置课程,使学生扎实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

在本科阶段,工程管理专业学生除了学习英语、数学、语文等基础课程之外,首先应系统学习与土木工程设计、施工有关的基础课程,包括工程概论、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原理、测量学、房屋构造、工程结构、建筑材料、建筑施工技术、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等专业课程。其次,学生应学习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理论,以便在毕业后既能从事一般土木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工作,也能胜任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以及国际项目管理。再次,要对学生进行工程师和项目经理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在校期间能拿到2—3个该领域的执业资格证书,并加强其抽象思维、逻辑推理、综合分析和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等能力的培养。因此,学校要做到以工程项目管理为龙头,将有关内容整合成相应的教学模块,并使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保持合适的比例。

(二)创新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第一,大力推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大量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课程设计、实习等,并和实际工程相结合,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采取“走出去”(教师和学生到企业参加工程预算等实际工作)和“引进来”(把部分实际项目拿来到学校,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完成)相结合的模式。不但可以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学到更多有用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第二,推行互动参与式教学,比如开展现场销售演练、即兴式命题演讲,以及礼仪与公共关系等方面的模拟活动,启迪学生的个人意识,引导他们自主积极地投入学习当中,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实际工程案例的分析。教师要注重对实际工程案例的收集、整理和加工,并引入教学中,使学生所直接面对的就是实际工程,并结合专业课课程设计,增强学生解决实际工作的能力。

第四,还应定期举办学术讲座,邀请工程管理方面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举办讲座,使学生有机会分享他们的实践经验和最新知识,全面培养学生的工程管理能力。[4]

(三)重视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工程管理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工作,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学校要重视校外实践教学,并用学分来评估实践的数量和质量。高校要逐步建立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运行机制,使学校和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从而可以让学生在两个场所进行学习和工程训练。还可安排学生从事房地产市场调研、项目策划、营销策划、房地产销售谈判等实习活动,使学生能深入到房地产开发第一线,了解房地产业的现状、问题,并结合理论知识分析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另外,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要有明确的针对性,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在这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他们在全国首创了“三明治”实践教学模式:以学生在企业21周的顶岗实习为基础,认真分析本专业岗位应具备的职业素质与专业技能,确定人才培养的具体业务规格,按照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来设置课程、构建课程体系,直至形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保证了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

(四)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是要注意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师生共同争辩、讨论进而解决问题,让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教师由传授、教学主角转变为指导者、辅助者、配角、导演,由传授知识者变为传授能力者。二是在实践性教学环节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可以在本科三年级下学期时就将自选命题的任务、规范要求发给学生,提前让学生就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方向有目的地去学习、思考,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4]三是改革传统考核考试制度,改变过去以一张试卷的知识内容来评价学生优劣、以分数排队论高低的评价模式,采取灵活的、能有效挖掘学生创新潜质的考试形式和评价体系,比如课程设计、调查报告、案例讨论等。四是鼓励并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创新经验和提高创新能力。五是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各个年级、专业的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努力建设多种层次的学习型组织,以达到共享信息、思想,交换心智模式的目的。

总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紧密结合工程师以及职业经理人的素质要求,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各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先进理念和教育方法,探索一条适合市场需求和各个学校特点的人才培养之路。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具有长期核心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

[1] 严伟.对工程管理专业教育的几点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4(2):18-20.

[2] 徐森,郎启贵.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建设教育,2010(7):27-29.

[3]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 汪浩,沈文星.应用型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3):110-113.

G64

A

教育部重点课题资助项目“地方性高校专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与培养研究”(DFA100280)

高武(1974-),男,硕士,讲师,编辑,研究方向为房地产管理。

猜你喜欢

项目管理技能工程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子午工程
画唇技能轻松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