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用移情策略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2011-08-15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移情交际语言

黄 滢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系,江苏南通 226006)

移情(Empathy)这个概念首先出现于西方美学中,指直观与情感直接结合从而使知觉表象与情感相融合的过程[1]。在心理学范畴,移情又被称为感情移入,是指认同和理解别人的处境、感情和动机[2]。语言学家借鉴了美学、心理学中移情的理论,用于研究语言交际,提出了语言学中的移情。维索尔伦(Verschueren)曾经指出: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一个语言选择的过程,这是因为语言具有一定的顺应性,言语交际双方必须设身处地尊重对方的思想感情和观点,这样才能达到有效的语言交际。在语用学里,这种交际顺应策略称为“移情”现象。

移情是人类思维和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人类不断探索自身奥秘的今天,语言作为思维的载体,二者都是人们感兴趣的课题,本文从语用移情这一心理学衍生而来的理论来分析语言的教学技巧,其研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1 语用移情的理论

日本著名语言学家库诺(Susumu Kuno)第一个把“移情”(Empathy)这一术语运用到语言学研究中。何自然最早把移情研究引入语用学领域,并提出了语用移情这一概念。

语用学上的移情指言语交际双方情感相通,能设想和理解对方的用意,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编码或解码[3]。语用移情包含两种含义:一、处在对方的位置,设想对方的心态;二、站在对方的立场表示思想,理解话语。布朗指出:语言交际需要某种程度的移情,要有效地与人交际,必须能够理解别人的认识和情感状态,对此做出错误的假设和判断往往导致交际中断[4]。因而移情的产生需要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意识到或了解自己的感受;二是将自己与别人等同起来。一个人不充分了解自己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移情。何自然(1991)在其“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移情”中,对移情在语用学中的运用、作用作了较详细的研究,他从言语交际双方情感的角度谈及语用移情的内容:他指出语用移情着重于表达说话人双方的情感,注重尽可能地缩小彼此间的心理距离[5]。

外语课堂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语言既是教学的内容,又是教学手段。教师语言是学生语言输入的一个重要来源。苏联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因此教师不仅应熟练掌握目的语,而且应懂得如何通过使用语言来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来更好地教学。某些程度上,教学艺术可以说是教学语言的艺术。

2 语用移情的策略及运用

2.1 平等策略

平等策略指的是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和听话人是平等的,说话人把自己看成是听话人中的成员,说话站在听话人的立场上,以便达到有效交际。这包括社会文化习俗的平等,身份地位的平等等。

(1)身份地位的平等:教师应把自己当成是学生中的一员,不应把自己置于高高在上的位置,应尽量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例如①善于运用平等策略的老师会运用人称代词的变化,建立与学生的等同感。最常见的方式是:“我们”,“咱们”,代替“你们”,“你”。 ②少用祈使句。一般初入高职院校的学生也就20岁左右的年纪,加上现在的学生个性极强。老师不能一味地只是命令,指令。如“你必须照我说的做,没有什么为什么!”“你明明做错了,赶紧认错!”这样类似的语言非但不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心生排斥,久而久之有逆反心理,老师的话更不会听进去。

(2)经历、处境的相同:说话人根据对方的处境,把自身也说成是在同样的处境或有同样的经历。当学生学习不佳时,老师可以拿自己的一些切身经历来劝慰学生,鼓励学生。这样容易使学生有亲切感,也容易有共鸣。比如老师可以说:“没关系,我有一段时间在学习上也很迷惘,踏步不前,你可以试着改变学习方法,可能会有效。”

和谐是老师教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在课堂上没有呵斥声和叹息声,师生平等的交往和互动,变学生被动听讲为主动思考,才能真正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2.2 礼貌策略

(1)纠错时不要带倾向性的贬义词,尽量使用正面积极的语言。我们来看一段经常发生在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一段对话。

T:Why don’t you read your book?

S:I have no book..

T:Where is your English book?

S:I have lost it in my dormitory.

T:You can't stay here without your book.Get out of here and get your book right away.

S:Yes,sir.

这样会有什么结果呢?从此这位学生可能会对这位老师有排斥感,觉得老师不够尊重他,使得其当众丢脸。但假使老师能掌握一定的语用移情策略这样说:“好吧,你先和其他同学合用一下,希望你下次把上课用的东西带齐。”这样,学生可能会很感激,感激老师给自己留面子,维护了自己的自尊,这样对这位老师的好感一定倍升,上课的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2)尽量多用表达希望,祝愿的词

即使要批评,也要避免选用直接的,讽刺性的语言,多用“希望……但愿……”之类的委婉的语言。因为对有些学生来说,把英语学好是很难攀登的高峰,这时他们的心态往往是很微妙的,老师的少许鼓励,会诱发学生的成就感,肯定往往能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一点点严厉的批评就很有可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动力扼杀在萌芽中。

(3)采用幽默而不是讽刺的语言。教师所采取的教育方法应该以正面为主,以不损害其自尊心为前提。幽默可以把紧张的气氛化为轻松,把对立的情绪有效的缓解。而讽刺则会刺激学生心理而引起对立。例如,一位教师对上课睡觉的学生不闻不问,临到下课把学生叫醒回答问题,学生不知所云,老师讽刺道:“你连问题都不知道还好意思睡觉?”同样情况,另一位老师及时叫醒学生,说:“做梦快到苏州了吧,苏州好玩吗?该醒醒了!”学生不好意思地笑笑。两相比较,效果昭然。

(4)适时运用表扬语和激励语会使英语教学事半功倍。学生多喜欢听表扬话,不愿听批评话,因此英语课堂上老师应尽量采取鼓励式教育,课堂上学生一有进步就进行表扬,如You are very clever!/Welldone!/You have done a very good job!/Excellent!等。只要学生有一点进步,就及时在全班面前给予鼓励和表扬,肯定他们的行为。

2.3 合理策略

合理即合乎情理。要求说话人在对待听话人时,其思维,态度要替对方考虑,其语言要符合当时的环境,形势。比如即使是在课堂上,也会出现意外情况,学生可能会突然不舒服,趴在桌子上,这时老师可能会说:“你看上去很不舒服,请假去医务室看看吧或去宿舍休息。”

又或是有时课后学生问老师问题,但无论老师怎样讲解,学生还是不明白或是坚持自己的答案时,教师不应强行让学生赞同自己的答案,可以这样说:“Probably you have your reason,I will think it over to give your more reasonable explaination.”而不是说“Just remember I am right,that’s enough.”

3 结 语

如何正确合理运用语用移情策略已经成为现在英语教师所面临的一个课题,在现今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只有首先充分地把握自己的真实情感,深刻地体验移情,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自己的教学语言,才能建立真正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争取课堂效果的最大值。

1 何自然.语用三论[J].现代外语,1999(4).

2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3 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4 Brown H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New Jersey:Prentice Hall Inc,1980.

5 何自然.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移情[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4).

猜你喜欢

移情交际语言
情景交际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交际羊
语言是刀
移情于物,借物遣怀(外一则)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面部表情、文化差异与移情作用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关于“移情作用”在音乐审美体验中的思考
我有我语言